雪云乍变春云簇

来源 :中学生天地·高中学习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ty8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命之中,沉重的雪云低垂蛰伏,栖伏在长街两旁,那不屈的意志自内向外打破生活的桎梏,须臾之间,春云拥簇。
  人无法回避生而为人所承担的义务与责任,生活的重担如同时刻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我们无处可逃。然而,在这之下,有人选择了以犬儒姿态与世界相妥协,有人却选择以胡风主张的主观战斗精神相抗争。
  《在轮下》中的汉斯承受着神权与腐朽的教育机制双重压迫,灵魂与现实激烈冲突之下,汉斯以非正常的死亡方式结束一生。黑塞葬送了带有自传意味的汉斯,一如埋葬在压迫之下的自我,他打破拘囿自我的桎梏,实现了由内向外的生长。然而,同样带有自传意味的《人间失格》中,太宰治的自我在故事中苟且独活,他自己在现实中,以数次自杀逃避顽劣的世界。
  同样面对来自现实与虚构世界的压力,从外打破的太宰治如同“胆小鬼”,“遇见幸福都会受伤”,陷于自我消沉的精神世界,以死作为归宿;由内打破的黑塞,晚年在堤契诺的山径上,感叹无法达成的目标才是自己的目标,最迂回曲折的路才是自己想走的路。我们无法逃避压力,唯有化压力为动力。在重担压垮我们之前,将重负化为前行的驱动力,打破原有生活困囿的边界。沉重的雪云同样也是春日湛空之中拥簇的生机。
  陶渊明讲道:“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天地不朽,万物须臾,陶渊明便是将世俗的压力消解,放任自我于天地之间,不为外物役使,即是与庄子的“乘物以游心”的精神相契合。化压力为动力,并不是单纯地一味承担压力与重担,而是超拔于压力之上,不被其所牵制役使,勘破压力所标榜的沉重甚至是苦难,以“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的精神姿态,将压力解构,重启生长的驱动力,在灵魂与现实的冲突之下,重建与自我心灵相契合的精神家园。
  雪云乍变春云簇,没有沉重的雪云下的长街冰雪,哪有春云拥簇之后的似锦繁花?
其他文献
期刊
傲雪凌霜的孤梅于枝头绽放,是冰雪之寒道尽了其冷艳之势;头顶烈日的绿荷于池中含蕾,是日光之热抒发了其热烈之姿。冷热之变,本就自然之道,两者之合,才成就春华秋实、冬雪夏雷。人生亦是如此,冷热之幻,便若低沉或高昂之曲萦绕于心头,无从把握,却应有云白山青自在心头。  冷热之殊,便若庄子口中的暖寒之辨,其存在于自然之中,才使得世间种种皆成气象。冬雪寒冷之下是新生的孕育,夏雷炎热之中是生命的蓬勃。冬雪寂美,夏
优秀著作一等奖空缺二等奖 :钱理群 温儒敏 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修订本 )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年 7月版。刘 纳《嬗变———辛亥革命时期至五四时期的中国文
期刊
亚当在永生与智慧之间选择了智慧,也孕育了人类使命与意义所在。爱默生有言:“有两件事我最憎恶,没有信仰的博学多才和充满信仰的愚昧无知。”理性思想便是在这二者之中寻求一种平衡。思想之于我们,有如基督教中赞扬的无花果,虽开不出绚丽夺目的花朵,却可结出丰硕的果实。  思想者,视精神财富的价值重于物质财富,他们拒绝鲜花,选择硕果。捷克作家赫拉巴尔所著《过于喧嚣的孤独》中,整理废旧书籍的老汉嘉十分贫穷,地位卑
《青春咖啡馆》中的露姬最终选择从阳台上纵身一跃,而罗兰也在与其“穿越奥特伊的漫步”中走向永恒。莫迪亚诺这样概括他笔下人物悲剧结局的原因:身处大时代的无可奈何、信仰的走失以及思想的沉沦。  若说意识是人脑特有的生理机能,那么思想便是构筑于意识之上的对整个人生及世界的哲学思辨。思想之于人的意义自然毋须赘述,熊培云曾提出“自由在高处”,而我要说,思想在高处。  启蒙运动用理性的光辉映照出了一个科学、民主
遥想苏格拉底当年一句“认识你自己”唤起了西方哲学史上第一次理性的觉醒,人类在世代文明的延续之中越发意识到人之所以为人,便在于自身是有思想的苇草。  没有自己思想的人,我想是不能称之为人的。如《摩登时代》流水线上的工人,那只是社会大机器中的一个零件,而逃离了这个大机器,只能是一堆废铁。没有自己思想的人,是被社会体系化与制度化的可悲产物,这令我想起《肖申克的救赎》里自缢的老师,在没有自己理性的人身上,
象征主义现代新浪漫派之戏曲赵英若1 91 9年 9月 1 5日《新中国》第1卷第 5期表象主义的戏曲雁 冰1 92 0年 1月 5日、 6日、 7日《时事新报·学灯》我们现在可以提倡表象主
台湾的职业教育体系完整,定位明确,其办学理念和教育政策值得大陆高等职业院校学习和借鉴.文章首先分析了台湾技职教育的特点,其次就其对大陆高等职业教育的启示作若干探讨.
[考点梳理]rn考点1.什么是公平?rn人们心目中的公平,意味着处理事情要合情合理,不偏袒哪一方,不偏袒某个人,即参与社会合作的每个人承担他应分担的责任、得到他应得到的利益.
期刊
一朵花开,总是从内而外,轻吐芬芳,绽放美丽;人生亦是如此,只有从内突破,方能绽放成长的光华。  鸡蛋从内、外打破的两种结局告诉我们,人生被动地从外打破,被动地等待别人帮助,只能带来压力、失败甚至灭亡;只有积极主动地依靠自己的内心力量,从内突破,才能获得新生,绽放成长。  光芒的人生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从内突破,从而成长。灵魂突围即是说明了人主观力量的作用。拉加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首位女总裁,在巴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