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绝唱 贵州黔东南翼虎探秘之旅

来源 :悦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jhsg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贵州,虽然我们已经去过许多次,但似乎每次去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即便这次也同样如此。
  熟悉又陌生的加榜
  从09年第一次接触加榜到现在每次到加榜总觉得它在悄悄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每一次来都带有一种莫名的兴奋,因为它是少数几个让我总觉得是能够回味悠长的地方。
  从广州出发前往贵州从江的路依旧有200多公里的国道需要行驶,全程780多公里国道占了三分之一,并且相比之前由于广西境内在修建厦蓉高速,国道上冷冷清清的景象消失殆尽,各种泥头车装载车一辆接一辆。不过好在这次的试驾车辆还是很给力的,它就是来自长安福特的翼虎2.0T,在高速公路上并不能完全体现它强悍的功力,相反在广贵山区里面显得更有乐趣。首先是动力够强,其次是操控够好,两者一搭配起来才能在大泥头车横行的国道上所向披靡。说实在话,翼虎的音响很棒,尤其是这样的长途行驶更是一种享受,不仅低音沉厚,而且很清晰,这在同级车中是非常少有。其次它的配置高得让我有点吃惊,配备了包括主动巡航系统、车道保持系统、盲点辅助系统、低速行车安全系统、驾驶员疲劳警告系统、自动泊车系统等等诸多高科技配置,这些都是至少40万以上的车型才会有的,这些配置对于长途驾驶非常有帮助,尤其是主动巡航系统更是非常棒,从广州市区出来后基本上就完全可以依赖这套系统行驶,我只要扶着方向盘就掌控一切。
  在落日西沉的时候我们到达了从江县城,相比09年我第一次来从江现在的县城完全变了个样子,看来高铁还是给这个三省交界的县城带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道路修好了,路灯变亮了,城里也显得热闹了很多,酒店餐馆多了很多很多,而且之前从来都没人推销的香猪居然满大街都是了,好吧,我们今天的大餐拉开了帷幕。78元一斤的从江香猪肉端上来的时候我倒吸了一口冷气,白花花的全是肥肉加内脏,这对于我们这等胖子来说实在有点为难。喊过老板娘想换点瘦肉,结果老板娘来了一句:“这种肉才好吃,肥而不腻”,可是我们真的无法接受满眼的白花花猪肉,虽然它吃起来真的很香,有那种城市里面少有的猪肉味道,配上貴州特有的蘸水非常美味,但还是不太习惯这种肥肉为主的大餐。
  清晨,我们一早起来准备前往加榜,从县城到加榜总里程85公里,其中一半的路程是在大山里面转,所以我一再问随行者有没有晕车史,并且告知他们这可是几十公里的“秋名山”,如果会晕车那简直就是要了老命,不过似乎还好他们都觉得自己能够承受。
  清晨看县城两边山都是处于雾中(这里真的是充满水汽的雾,绝对不是城里人早就习惯了的雾霾,因为它透着可是一股清新的味道),我心中不免有点担心,因为这样的天气去看梯田我也不知道能看到什么,不管怎样既来之则安之吧,出发。
  去加榜的路在冬季真的有点危险,不过还好今年的冬天没有出现砖家们说的最寒冷的一个冬季,所以即便海拔一直在上升但路面却并没有出现结冰的现象,不过随着海拔的提升只要我们一行驶到山顶的时候就进入了雾中,而且是那种伸手不见五指的浓雾,还好当地行驶车辆不多,不过即便是这样也很吓人,各种各样的弯道加上路边白茫茫的一片,很怕突然会出现点什么。翼虎在这样的路上行驶明显要比一般的城市suv更适应,首先它的悬挂很有韧性,虽然有侧倾但绝对不是那种软到底的摇晃,而且它的操控也很适合这种路况,给我的感觉似乎自己在驾驭的是一台充满乐趣的轿车,精准而且灵活,只是动力上没有平地来得那么顺畅,尤其是急加速的时候更是稍稍有点延迟的现象出现,并且它的油耗在这样的路况下有点上升过快,我不免有点担心翼虎那么小的油箱是否能负担得起。
  一路心惊肉跳我们终于快接近加榜了,此时我们也欣然发现,山顶居然慢慢露出了蓝天,而且就在我们转入加榜梯田的瞬间,居然看到山间有云海,磅礴的气势让所有的人都惊叹不已,不过由于快临近中午,云海已经在退去中,不过即便是如此也照样让我们看到了惊人一幕,原来这里的雾气在山顶就是云海,真后悔没早点出发,我们只能期望明天还能继续看到。
  冬天的加榜是很安静的加榜,因为它回归了它原来宁静安详的本色,没有了如织的游人打搅,更没有田间热闹的情景,有的是一丝萧条和安静。不过它好就好在田间仍旧有水,而且还是不停冒着泡泡,看来冬天的加榜梯田的最大乐趣就是来自这层层叠叠的田间仍旧戏水的鱼儿们。
  该死的砖家居然跟我们说今年会是五十年不遇的冷冬,结果我们在海拔一千多的加榜梯田上被刺眼的阳光晒出了一身的汗,而当地的苗族同胞更是让我们吃惊的穿着拖鞋到处闲逛,而且是不论大小都这样,本准备好的棉袄羽绒等等都似乎没有了用处,打开翼虎的全景天窗看着窗外那蓝的刺目的蓝天,享受着干净清冽的空气,似乎我们来到了一个冬日的仙境,虽然远处的云海正在褪去,但那层峦叠嶂依山而建的千年梯田却已经带给我们震撼,那幽美的曲线仿佛如天生,而散落在其间的吊脚楼则带给这梯田更多的灵气,在我看来它更像一副活灵活现的中国山水画,既熟悉又显得那么遥远。
  梯田最美的时候是在傍晚和清晨,而我们有幸看到了两个极致。傍晚的时候,暖暖的阳光穿透薄薄的暮气挥洒在梯田中,而层层梯田用水来炫耀的反射着暖暖的阳光,搭配着夕阳下的芦苇一切显得那么诗情画意,太漂亮了,我宁愿沉醉在其中。而晚上的加榜由于人烟稀少一片黑暗的大山深处成了最佳的观看星星的地方,漫天铺开的星辰宛若一个巨大的幔帐,上面密密麻麻布满了星辰,尤其是那已经多年不见的银河更是让人吃惊,我们喝着当地特有的煨酒,吃着新鲜的稻花鱼,看着漫天星空这是何等逍遥的生活啊,真心觉得不应该有人来打搅这份宁静和安详,希望它以后不要那么商业化,更希望还能有如此仙境存在,给被雾霾侵袭的我们留下一点念想。
  下尧的煨酒,丹寨的腌汤,羊先的美
  昨晚,那一碗碗黑黝黝的煨酒让我们在灿烂星空下享受到了人生最美的境界,悠哉悠哉,而客栈老板也告诉我们这是上过《舌尖上的中国》的一种特色产品,全天然制作而且只有从江才有。于是,我们怀着对《舌尖上的中国》崇敬和对美味绝不错过的念想奔下尧而去。下尧距离加榜其实并不算遥远,开车过去大概也就一个多小时,但这边的山路却比加榜来得更危险,狭窄而且没有任何防护,但这边的风景却跟加榜完全不同,相比加榜这边更原始环境更好,两侧的原始森林远远多于加榜,而且由于下尧是处于山谷里面有一条清澈的一塌糊涂的河水村前流过,这里更有点隐世的味道。   清澈见底的溪水中绿头鸭正在嬉戏,而被溪水环绕的下尧村依山而建整个村寨显得很错落有致,我们也不知道哪家是卖煨酒的,结果一问所有的人都说第一家就是,看来这来买煨酒的人还不少,而且居然很淳朴地告诉我们他们心目中的唯一。这是一栋不算太突出的房子,跟其他周边的壮族房子区别不算太大,而且也没有什么特殊的标记,只有大门上面挂了个很小的牌子,上面写着从江煨酒示范户,门并没有上锁,看来这里的人都有不锁门的习惯,碰巧的是恰好今天《舌尖上的中国》中的主人公恰好在,我们得以欣赏到了煨酒的制作过程,同时也看到了煨酒神奇的一面。
  酒的酿制和一个地方的气候、土壤、水质有着很大的联系,壮族一般是“依山而建,傍水而居”,好山好水是壮乡人酿造美酒的先天环境。壮家煨酒取材主要是当地特有的香糯。先是将选好的生态无公害香糯米浸泡到山泉水中,等泡胀后,虑水放到木质甄子里,架到大火上蒸,等让人流口水的香味扑鼻而来时,香米已经变成了糯米饭,把糯米饭装到簸箕上放凉,接着用自家制作的传统酒药球摩擦成粉面撒在饭里拌匀,在放到备好的酒篓盘里铺开,盖上酒草再盖上草席或被子保温。约24时辰左右酒篓里的饭发酵(冬季温度较低发酵还要慢些,滴出酒液,饭逐渐变成酒糟,三到七天后,酒液滴完,可连糟带液移到大酒缸里盛着浸泡一个星期左右,酒液由甜味稍变辛辣味便可倒进酒坛子,此时它的做法跟许多糯米酒差不多,但最后有道工序却把煨酒与糯米酒和黄酒区别开了。此时需要再用粽粑叶包上酒坛口,捆实拿到火塘边煨烤,煨烤的火是用麻栗树、茶籽壳、芝麻杆、樟脑根等与人体有益的植物。
  若从中药学而言,也是一味比较奥妙的中药方。煨烤时间大约需10个小时左右,火力不宜过旺,但也不能中断火力。坛里的酒沸腾到坛子外面,周围变成膏壳后就可以了。煨烤火候到了移到火边待冷却,再把从稻田里取些泥浆或黄泥巴拌和火灰把坛口的粽粑叶糊好,搬到三楼的火烟熏几年,存放两年以上便可以用着餐桌上享受了,存放的时间越长酒质越好。我们品尝了一下他们存放了三个月左右的酒,虽然没有达到想象中的那么醇厚,但也足以让人沉醉,我们一口气买了八坛,这下就难为我这司机了,因为它的封口是用泥封的,稍微不注意就容易撒出来,考验翼虎悬挂的时候到了。因为有了这八坛酒,我只能把前往丹寨的脚步放慢了许多,而且需要尽量挑选路况好的地方行走,但架不住贵州的山路实在是弯多啊,当我们到达国道的时候阵阵酒香依旧充斥了整个车内,还好当地查酒驾不厉害,否则我们肯定嫌疑可就大了。
  从江到丹寨的距离不算很远,最重要的是可以避开山路行驶在高速公路上了,这条高速公路由于是断头路所以车辆特别少,不过两边的景色却十分美丽,尤其是在夕阳下,吊脚楼、梯田、红叶相互之间帮衬着,把一幅幅彩色画展现在我们眼前。很快我们就到了丹寨,想起2013年第一次来的时候,发现短短三年丹寨已经完全变了样,不过街道还是那么干净,整个县城虽然不大但次序井然,而且相比从江这里多了很多穿着少数民族服装的漂亮姑娘们,它更像一个更纯粹的少数民族地区,受汉族的影响还是要相对小点。丹寨并不是个旅游城市,所以当地并没有什么有亮点的客栈酒店,我们随便找了个干净的酒店就入住下来。解决晚饭的时间到了,没想到我们竟然吃到了一餐从来没能想到的一顿饭。在稀少的大众点评中好不容易找到一家算有点点评的餐馆兴致勃勃地奔着而去,结果跟着导航是怎么也没找到这家餐馆,而且我站在地图标明的地方总能闻到一股臭气,让我总怀疑附近是不是有公共厕所。翻来覆去地找了好几遍,始终无法寻找到最后找到一个看似当地人比较喜欢吃的餐馆,结果走到门口猛然发现臭味居然是从这里传出来的,一看是腌汤火锅,这就是传说中的腌汤I!那一定要品尝一下。也许很多人不知道腌汤是什么,说实在话,在没吃前我也不知道,结果一问腌汤为何那么出名,老板娘笑到这汤因为臭而出名啊,但它是闻起来臭吃起来可香了。在当地话里,腌汤被叫做“安”汤。几百年来,当地苗人的生活都没离开过腌汤。在苗家人眼中,腌汤的怪味是勾起食欲的最佳气味,然而也正是因为这股怪味,腌汤始终难登大雅之堂。
  据传,在古时,没有类似如今的冰箱一般保存食品的器具,而苗族,常年生活在大山之中,下山采购物品路途遥远,期间叉经历数次大规模的迁徙,更迫切需要找到一种方式将食品进行长时间的存放,于是腌汤应运而生。最初的腌汤又叫“油腌汤”,当时的苗人物质条件很差,为了能节约食物,苗家人将吃剩的食物放入坛中发酵之后,将其保存下来,留待以后食用,这便是油腌汤。与如今的腌汤相比,油腌汤不仅气味更加难闻,口感也差。好吧,幸好我们吃的是改良版的,因为现在的是用蔬菜和糯米发酵而成,相对来说就干净卫生很多了,不过这腌汤的制作经历是我等所有的随性人吃完后再说的,否则他们一定不会坐下来吃的,不过吃完他们都觉得绝对是美味佳肴。
  羊先,恐怕目前没多少人知道这个地方,因为它并不是一个旅游景点,但它在当地少数民族地区的位置却很重要,因为它是锦鸡苗族锦鸡舞的发源地。它距离丹寨县城52公里,由于地理位置非常偏僻而且道路非常难走所以一直以来就没有怎么开发,自然生态环境也相当不错,所以它也成为了《云上太阳》这部电影的拍摄地,以至于它成为了贵州在世界上的一部很好的宣传片,让很多国外人知道了中国还有一个叫贵州的地方,而且原始风貌和人文风情保存得那么好,当然我们也是经过当地人介绍才知道有这样一个地方。
  去羊先的路确实很难走,不仅是因为弯道多,而且路很烂,烂到我严重为那八坛酒担心,不知道回去还能剩下多少。不过这里的生态环境真的让我们吃惊,相比加榜这边自然环境更原始,当然条件也更差一下,我们去到羊先村之后发现这里跟许多内地农村一样,基本上村里很少能看到什么年轻人,以至于我们想找两个穿特色服装的年轻人拍照都找不到,而且由于当地根本就没有进行旅游开发,所以这里连个吃饭的地方都没有,可以说是完全没有开发的处女地。我们耗费了四个多小时跑进来,说实在话除了风景让我们吃惊外,可以说是一无所获,看着村委会门前贴着的11月初的锦鸡舞大赛,我们只能想象那时候的热闹场面了。不过,我倒是觉得这里真的适合修身养性,因為它真的风水特别好,地形开阔依山傍水而且原始森林众多,可惜就是路实在是太有难度,很多时候完全是在悬崖边上行驶,而且由于山高林密海拔也高,冬季更是难以进入。   地扪的震撼
  此次贵州之行我们更多的是想寻找一些不是游客常去的地方,羊先虽然算一个但路途实在是遥远,而且当地根本就完全没有做任何开发,吃住都成一个大的问题,必须要提前联系好才能住在当地人家里在当地人家里吃饭,相当不方便。所以我们还是希望能到一个相对好一点的地方去看看,把这个想法跟当地朋友一说,她说黎平县还有一个地方,相对比这边要好点,而且人文风情更加浓郁,这个地方在世界上也是非常有名,但它不是苗寨而是侗寨,相比高山之巅的苗寨侗寨基本是依水而建所以相对人口发展等等都有优势。不过她也跟我们说地扪的旅游發展现在面临着许多问题,希望我们去看看之后再做探讨。据我所知,黎平已经有一个肇兴侗寨进行了大规模的旅游发展,那么这个地扪会不会是另外一个肇兴侗寨呢?怀着这样的疑问我们直奔地扪而去。
  从丹寨到地扪的行驶里程不算长也就两百多公里,但由于省道308正在大面积的维修翻新所以我们几乎耗费了一上午才到达地扪村,从半山腰的地方看地扪村确实很庞大,高高的鼓楼矗立在村寨的中央。看到村里面的介绍我们才知道地扪其实是很多个寨子组成。地扪90%是吴姓,吴姓在元末明初移居地扪,一部份国从天柱远口镇迁居来的,一部份是从榕江车江迁居来的,到现在已有700余年有历史。
  地扪吴姓有五个大房族,大房族内不准通婚,每个大房族集中而住,每个房族居住的地方有一个寨名,分为寨母、芒寨、围寨、模寨和寅寨。地扪村的传统建筑群主要有鼓楼2座,风雨桥5座,戏台3座、凉亭2座,传统名居517座,禾仓200余座,古老造纸作坊10个,建筑面积达7.1万多平方米,是黎平县内数量较多,规模较大,保存较完整的历史遗产。
  我们惊奇地发现地扪似乎虽然说名声在外要比羊先更多人熟知,但如果你想在村寨里面找个吃饭住宿的地方那同样非常困难,一经了解才知道当地旅游业的经营状况显然和地扪的名气形成了巨大反差:2010年起至今的4个黄金周里,地扪实际接待游客不超过100人,吃住在村里,产生旅游消费不超过80人。以该村乡村旅游合作社开出的房费标准168元每间(标间)计算,4个黄金周整个地扪村的旅游住宿收入不会超过50万元。而且当地有两个力量在决定着这个村寨的发展,在地扪村,文化保护与乡村旅游开发分别是地扪生态博物馆与地扪乡村旅游合作社推动。在地扪成立乡村旅游合作社之初,形成的一个决议是保护传统民族文化f包括老房子),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并行,并形成以原生态文化打造旅游核心竞争力的发展思路。
  2005年,香港西部文化生态工作室投资兴建地扪生态博物馆开馆。按照专家设计,博物馆将发挥四个主要功能:一是成为古村寨的历史、文化、建筑、技术、环境、自然等变迁史的展示中心、研究中心、资料中心和对外学术联络中心:二是成为原生态文化艺术和手工艺推广传承和当地社区乡土教育中心,以及当地居民的文化活动场所:三是成为相关学术研究机构的研究基地与当地联系的纽带;四是成为接待旅游者住宿和交流当地手工艺品的商业点。
  5年多的不懈努力,地扪生态博物馆有些功能作用发挥按预期推进。但专家设置功能的第四点——接待旅游者住宿和交流当地手工艺品的商业点,后来由之后成立的地扪村乡村旅游合作社履行。该合作社是在村民自愿基础上组成,村民可以以老民居、土地、人力入股,成立乡村旅馆,出售具有地方特色的手工艺旅游商品,最后所得收入按照股份进行分配。
  就这样,地扪生态博物馆与地扪乡村旅游合作社这两个民间机构承担了地扪的文化保护与旅游发展职能。在地扪生态博物馆的推动下,部分居民参与了生态博物馆活动,侗族大歌、侗戏表演、原始造纸技术、传统纺织印染技术、刺绣技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态在村寨得到很好的传承。可是由于生态博物馆更喜欢是保持地扪的原生态,而合作社则更希望能够大力发展现代旅游事业,这就造成双方无法调节的矛盾,一个要原生态一个要大力发展成为另一个肇兴,以至于到现在整个地扪都没有做相应的旅游规划,这就造成了我们可怜的午饭又没有着落,本来还想在这个地方好好待上一晚最终也没有办法实现。
  不过我建议大家还是可以去好好逛逛地扪的,毕竟这里的生态环境实在是太好了,我们在村寨后面看到了植物中的大熊猫——红豆杉,也看到名闻遐迩的楠木,这些可都是早已在我们眼里消失的珍宝,在这里却就在路边树立着,而那口红豆杉泉眼更是让我们大吃一惊,神奇的自然界还有这样的造诣,让一口山泉水直接穿过红豆杉的根部流出,而当地人更是告诉我们喝这水可以抗癌,我们顿时后悔没带上个大壶来装。
  地扪值得去探寻,但你要做好思想准备,要准备好干粮,当然也许旺季的时候不会,但至少淡季的时候去是一定要的。
其他文献
国内五星自驾游营地推荐
期刊
伊洛瓦底江离开缅甸末代皇城曼德勒之后一路向西南狂奔,冲击成蒲甘平原,缅甸历史上最伟大的蒲甘王朝就诞生在这里。蒲甘王朝在伊洛瓦底江边建有4000余座佛塔,现今保留下来的也有2217座,“手指之处必有浮屠”,这是对蒲甘佛塔之多的形容,千佛照拂下的蒲甘在公元11世纪—13世纪盛极一时。  马可·波罗曾把蒲甘描述为“世界最美的景色之一”。几个世纪以来,蒲甘经历了世人的遗忘,战争的掠夺,风沙的侵蚀,地震的蹂
期刊
汽车媒体人有一个毛病,就是每当看到一款新车要进行轴距加长时,都会很讨厌地发出质疑的声音,认为这样会破坏这台车在最初设计时的平衡与和谐,甚至是跟品牌的主基调相违背,能吧啦吧啦地说一大堆。但有一点不能否认的是,当你从机场出来,迎面而来是一台加长轴距的中大型豪华车,你的内心会充满欢喜,脸上挂上骄傲二字。因为对于绝大部分豪华品牌的车型,最迅速也是最直接地提升产品价值的方法,就是加长轴距,这一“损招”被奥迪
期刊
F1上海站给你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什么?车迷挥舞着门票穿越赛道叫嚣“给我来一辆车,我有票!”?还是汉密尔顿领奖台颜射礼仪小姐?如果你的答案是这些,那么我可以肯定,F1已经到了最危急的时刻。  第一日,红牛老板威胁退出F1;第二日,倍耐力赛车总监承认2017年之前F1圈内的总体态度是“放弃”;第三日,霍纳亲口承认引擎不给力,并对未来表示悲观。三日之后,我们迎来了一个意料之中的、让人毫无印象的F1上海大奖
期刊
路线:全程大约409公里    吉安——武功山(236公里)——株洲(142公里)——宁乡(111公里)  时间: 5天  路线特点    武功山的美,难以言清,可以入镜头的是延绵起伏的山峰,波浪一般的葱绿草甸,瞬间涌动的云海奇观,穿过云层投下大地的光柱,远处孤独地立在山头的一棵树,像雾像风又像雨,天上人间,宛若仙境。美丽的武功山亦如美丽的生活,现实永远不可能给你展现你最美好的一面,他需要你坚持不
期刊
紧凑型家庭轿车很难在舒适、空间以及行车质感等表现上有很高的平衡点,这是A级车的定位使然。而随着用车需求的变化,A级车成了我依然喜欢,但不再关注的车型。  上回提及我长途自驾游后对舒适性有了全新的认识,为什么我说换车必定考虑B级车,而不是A级车。原因有挺多,容我慢慢细数。  首先是空间,不知大家发现没有,当开着一台A级车需要搭载五个人时,我们通常会说挤一挤后排就可以了,三个成年人坐在后排,通常需要以
期刊
越己马自达长距离试驾第一站
期刊
2015年元旦,刚刚完成海南五指山雨林穿越的狼友们聚在一起问我:老迈,你准备带我们去哪里过年呀?每年春节,国内景点人满为患,又不想呆家里。印象中,我已有N个春节不在家里和国内过了,就算是躲人流吧。最后定了开车去东南亚玩,我来做路书:从广州起止一圈下来,全程近8000km,国内国外各占一半。时间、时间定多久合适呢?8000km走走玩玩,最好有一个月。一个月?没办法,算来算去,折中成20天,确定2月1
期刊
茶乡:从茶园到茶壶  我们的汽车从斯里兰卡中部山区的圣城康提一路南下,目的地是代表锡兰高地红茶,被誉为“茶都”的努沃勒埃利耶(Nuwara Eliva)。漫山遍野的青翠茶林好似厚茸茸的地毯,摊铺在九回曲肠的梯田山间,采茶女的身影时隐时现。“斯里兰卡年出口茶叶3.2亿公斤,销往世界145个国家,是全球最主要的茶叶出产国。作为国民支柱产业,提供一百万个就业岗位。泰米尔采茶女每天要完成20公斤的采茶指标
期刊
假如给我一台奥迪A5,那么我会选择双门coupe,不过迫于家庭的压力,更多消费者可能转投这部线条同样优美但实用性更佳的四门Sportback。  渐渐发现现在拥有家族化面谱的品牌越来越到,而且不但是同一款车前后代长得像,就连各系列车型都长得越来越像,其中的杰出代表者就有奥迪。眼前这部A5,你能不把它认成是A4、A6就已经证明你对现今汽车潮流有认识了,而你要是能远远地从前脸轻易分辨,那你就是车迷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