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托,让世界更方便些吧

来源 :启迪·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76051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每一个设计不是遵循模式而是彰显智慧,如果每一处细节都从实用角度出发,如果每一个管理者都同时把自己当作使用者,世界会不会更加方便舒适呢?
  
  大开方便之门
  
  有次和朋友散步,看到一个小区正门紧锁,车辆和行人鱼贯从附近的“偏门”进出。因为每个门的朝向不一样,这样一来很多人上班下班势必要绕远了,而访客也要绕来绕去找门。有些居民怕绕路就从小区栅栏处开了一个“窄门”,这个门不仅破坏公物,还留下了安全隐患,而花坛里的草也被踩得光秃秃的。很多办公大楼也有类似的情况,也许是为了管理上的方便吧,但或许作用有限,只能“防君子不防小人”。
  
  先别给我钱
  
  目前市面上的取款机型号各不相同,机器中的程序也不一样,大部分都是先出钱、后出卡。“悲剧”发生了。很多人在取完钱后大呼“倒霉”,因为把卡留在了取款机里,“方便”了后来者。不过对于粗心的人来说,即使取款机是先退卡后出钱,他也会把卡拿走把钱留下的。好在现在有些操作会有语音提示了,这样也能给人指示下一步要做什么,给大家提个醒。只是奇怪的是,我用过的所有取款机在阳光下都看不清楚屏幕,要凑得很近才能看清。
  
  你在公车上玩过吊环吗
  
  你乘坐的公交车,能拉到拉环吗?这是我们身边很多人的小烦恼。公车车厢内的拉环约有1.80米,高高地悬挂着,中等身高的人根本就拉不住。站着的乘客大都会以座椅靠背当扶手,没有人去拉离头顶还有约30厘米高的拉环。车厢后半部因为底部较高,拉环的高度还比较适合。一位身高约1.75米的男士说:“我这样的个子拉着,也觉得不舒服。”是呀,像体操运动员那样一只手臂吊着,时间一长,任谁也吃不消,何况还有年纪大的乘客呢。
  
  厕所20分钟后自动开门
  
  有次去一幢办公大楼拜访朋友,其间想去卫生间,于是就自己去找。没想到把那个楼层前后左右都勘察遍了都没有发现女厕,只有男厕。无奈问朋友,才知道单层男洗手间,双层女洗手间,而我正好在单层。更有甚者,整幢大楼没有男洗手间,比如妇幼保健大楼,或者幼儿园,因为幼儿园没有男老师。还有,一个单人移动式厕所前的“告示牌”显示:一次投币如厕时间不得超过20分钟,否则厕所将自动开门——这些小事说出来挺好玩,但细细一想,却很“荒谬”。
  
  智慧点亮生活
  
  其实生活中很多的方便和不便,如果说起来,真的是再小也没有的事情,但它确实可以在一刹那让我们皱眉或者微笑。比如马路可以设置更多的人行地道或过街天桥,比如划出花坛捷径,比如公交车和地铁报站更清晰,比如公用电话亭提供高度不等的电话,比如……只要做个小小的改进,就能方便你我他。人性化就在这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事中,在那些不经意的改变之中,它延伸出了管理的围墙之外,回归到了对我们生活质量的关爱上。
  本刊原创 编辑/静眉
  
  2005年11月3日,由英国UiGarden等网站策划组织的世界可用性日北京站活动在北京市海淀区举行,这次世界可用性日的主题是“Making it easy—World Usability Day”(让一切变得容易——世界可用性日),主要围绕北京市的一些公共设施中存在的可用性方面的问题展开讨论和专家评估,活动发出了“建设更方便的城市,大家都来参与”的号召。
其他文献
我们这些总有一死的人的命运是多么奇特呀!我们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只作一个短暂的逗留;目的何在,却无所知,尽管有时自以为对此若有所感。但是,不必深思,只要从日常生活就可以明白:人是为别人生存的。首先是为那样一些人,他们的喜悦和健康关系着我们自己的全部幸福;然后是为许多我们所不认识的人,他们的命运通过同情的纽带同我们密切结合在一起。我每天上百次地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着别人(包括生者和
期刊
在列奥纳多·达·芬奇面前,你还玩什么技巧?   列奥纳多·达·芬奇是人们心目中最完美的“概念”,是最“人”的人。   他是自有绘画以来毫无疑问的全世界“第一好”的画家,是美术理论家、乐器演奏家、建筑家、解剖学家、军事工程家、物理学家、发明家、几何学家、水利学家、大力士、雕塑家……他知道的,你未必知道,你不知道的,他全知道。他的任何一门知识和技能,都够你一辈子忙得死去活来,而且肯定,绝没有他干得好。
期刊
他是微软中国终身名誉总裁,曾获微软“杰出管理奖”、“最高荣誉奖”、“比尔·盖茨总裁杰出奖”。在盛大4年,留给那里的,是从1亿美元到13亿美元惊心动魄的一跃。  他将职业经理人当作一个事业来做,从微软到盛大,再到新华都。他就是唐骏,有着10亿元身价、被誉为中国的“打工皇帝”。曾经的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和中国首富(陈天桥)为何不约而同选择了他?    情感篇    让员工觉得是个家  在微软中国,如
期刊
傻瓜的围墙    有一次,我将一部纪录片播放给北里大学药学部的学生观看,内容是一对夫妇从怀孕到生孩子的整个过程。  当我询问他们的观后感时,得到的结果非常有趣:大部分看了这个节目的女生感觉“学到了很多东西,有很多新的发现”,而男生们却异口同声地说:“都  是一些在保健课上就已经知道的东西。”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既然来自同一个大学的同一个系,至少在知识水平上,这些学生之间应该是不存在太大差异的。
期刊
英国人拉德在《星期日泰晤士报》上讲述了自己的经历:他的一家先尝试一个月完全从超市采购食物的生活,接着再尝试一个月没有超市的生活。   “超市生活月”从一个星期六开始。在特斯科超市经历了87分钟手推车大战以及五花八门的促销优惠活动的冲击后,拉德花掉88英镑,但感觉遭到戏弄。有这种感觉的不仅拉德一人,据《食品商》杂志调查,超过半数的特斯科超市顾客表示,购物经历让他们感觉烦躁、紧张、沮丧或者不知所措。
期刊
美国第30位总统卡尔文·柯立芝少言寡语,人送绰号“沉默的卡尔”。据说,曾有一位女士出席白宫晚宴,她与朋友打赌,说她能让总统至少对她说三个字。当女嘉宾把打赌的事告诉柯立芝总统的时候,他的回答是:“你输。”  关于柯立芝总统,还有一则鲜为人知的故事。1923年,沃伦·G·哈定总统病逝,时任副总统的柯立芝于翌日宣誓就任总统。可他并没有马上住进白宫,而是继续住在距白宫不远的威拉德酒店,因为哈定夫人还需要在
期刊
盛行的“早餐信仰”曰:“早餐是一天活力的来源,必须吃好。”那么,即使毫无食欲,也要把食物强咽下去吗?  我们每天都在进行一种小型的“断食”——睡眠的时候,我们不吃不喝。因此,早餐是断食后的第一顿饭。断食后突然摄取食物,无疑会给肠胃造成负担。  勉强的早餐百害无利,如果真的没有胃口,早餐先喝点胡萝卜苹果汁或姜红茶就足够了。这些都是饮品,不会给肠胃增加消化吸收的负担,适合节食后的身体,并且能充分提供上
期刊
“艺术”的停放  在一些人行道或空闲地带,总安装着一些铁架子,有的如一只平放的弹簧,有的如铁条编成的锯齿,形状不一,长短也不同,有的长达数米,有的只是一只小架子,但都像城雕,尽力显示自己的艺术才能。原来,这里是自行车停放点,不收费。    指路的航标  在莱茵密林中或城市绿化地带散步,你不时会发现路旁树干上,标着一小块木牌,上面绘有一只兔子、小鹿、袋鼠或苍鹰之类的图案,这既是告诉你步行了多少里程,
期刊
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在以写作为生之前开过多年爵士酒吧,对于追求怎样的顾客满意度,有着切身的体会。他发现:酒吧每天都有很多客人来,但并不是大家都喜欢这间酒吧,实际上,喜欢的只是少数。然而不可思议的是,即使十个顾客中只有一两个人真正喜欢你的酒吧,愿意下次再来这个店,那么酒吧的生意也能够相当顺利。   于是,村上春树这样总结:与其10个顾客中有八九个认为还不坏,还不如大部分人都看不顺眼、只有一两个是真
期刊
我一直试图着去接近文字,在某种隐喻中窥视母语的神秘。大地,笔杆,马鞍,麦子,孕育灵感的意象和迷雾一样展开,我挑拨着它们的身躯,以企求获得知音的语言。书籍一札札地树立在视野中,纸和笔融合而成的温情力图化解我那颗懵懂的心。我坚定不移,始终相信这是一场拯救精神的仪式,神圣而庄严。  我不止一次为文字给我带来的共鸣而欣喜若狂。郭敬明、韩寒、伍美珍、饶雪漫、安妮宝  贝……我阅读着他们,在言辞语汇中踏进文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