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互动教学模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mao1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分层教学策略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
  关键词:分层互动;因材施教;合作学习
  一、论点的提出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说:“培养教育人和种花草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予施肥、浇水和培養教育,这叫‘因材施教’。”所以我们认为只有针对学生存在的个体差异,实行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才能使学生无论是在习惯培养还是在学习成绩上得到有差异的发展。
  二、核心概念的界定
  分层教学策略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
  三、本论文提出的研究价值与创新之处
  传统的分层教学是将学习基础、性格特征相近的某些学生分为一层,将全班学生区分为若干层次,分层次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地教学。而我在此论文中提出的研究目标是在将学生分层的基础上,再进行分组,每一个小组中有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分层互动,小组合作的方式,避免了传统的分层教学中出现的层次中下等的学生对学习造成怠慢、丧失自信的问题。
  四、论文研究的策略
  1.有效进行学生分层分组。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分层之前,首先要能够对学生的整体情形有良好的认知,对他们的基础知识、学习能力水平、个性特点、语言表达能力、组织领导能力等各方面的素质有深刻的认识,然后根据班级内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知识水平和特长爱好把学生分为L-G-O三个层次,L-G-O三个字母分别蕴含leader-group-opportunity的内在含义,意思为小组要有leader的带领充分互动学习,给予O组的同学充分学习展现进步的机会,体现出师生互动,一起努力,参与学习,取得进步!
  L组学生为各方面比较优秀的学生,可以充分利用他们学习好、习惯好的优势帮扶其他同学;G组的学生以中等生或中等偏上的学生为主,稍加努力就可以得到提高;O组是学习及行为习惯都比较差,需要老师的指导、同学的帮扶才能获得进步的学生。在教师根据学生的综合情况,对学生进行分层以后,再把学生分为四人小组,每个小组為1L2G1O或者是2L1G1O三个层次的学生组成,小组中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通过分层互动,小组合作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2.有效实施教学目标分层互动。教师根据L-G-O三个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英语教学实际情况,确定三个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对L层学生的要求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上除了完成大纲和课标所规定的任务外,着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拓展,让L层的学生能够充分吃得饱,提高他们各方面的能力。对G层学生的要求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上立足于课本,把知识理顺讲透。对O层学生的要求是让学生掌握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老师的指导和小组同学的合作帮助下逐步提高学习成绩。
  3.有效实施学生学习习惯培养分层互动。进行分层分组的其中一个目的是通过小组合作,让小组中L层次的学生无论是在学习习惯还是学习兴趣方面帮助带动G组或者O组的学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
  4.有效实施作业设计分层互动。面对多层次的学生,教师要能够对作业进行分层设计,利用不同层次的作业来有效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巩固知识。在课堂练习方面,教师根据本节上课内容设计导学单(指导学习单),导学单的当堂作业检测就可以进行分层,通过作业分层,教师可以清楚地知道各个层次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从而进行后续的上课和指导。
  5.有效进行小组合作评价分层互动。我们进行分层分组的目的就是为了保证小组合作学习取得理想的效果,让每一各小组成员在小组学习中不仅个人要努力上进,而且乐于与同学互帮互助,相互合作,让小组成员在互帮互助的过程中取得进步,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学生在课堂或课后进行小组合作时,教师的及时评价和激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通过建立积分奖励制度,促进小组成员之间互相促进,互相进步,大大提高小组合作的学习效率。于是我根据我校教学、作业、练习的情况为学生制作了“我的积分奖励卡”,充分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同时也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达到合作互助、共同促进的目的。
  总之,我认为分层分组教学能够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团队精神。让我们积极探索和研究,争取把分层互动教学活动不仅带入到每一节的英语课堂当中,还延续到课后的各种学习活动中,通过分层教学活动,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均衡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
  [2]李桂平.小组合作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新课程研究.
  [3]朱玮玮.运用小组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J].现代企业教育.
其他文献
摘 要: 自学能力是学习能力中的基本能力。在一个人的成才过程中,自学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一个人成才与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发展他们的创新能力。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引导学生采用科学的方法学习,让学生充分动脑、动手、动笔,就成为首要研究的课题,并且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有利于培养独立分析、归纳、演绎等自学能力。  关键词: 自学能力 化学教学 培养方法  著名教育家爱德加·富尔
摘 要: 创新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一大主题,在初中化学课堂上也应当进行创新,发掘学生内在的创新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不但学会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其创新能力在化学课堂上得到培养和挖掘,使其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关键词: 初中化学 创新教育 创新思维 创新意识  一、教师要具备创新理念,营造创新课堂,培养创新意识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必须具有创新理念,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
摘 要: 教育,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而随着近年来社会的不断变迁,教育的目标也从传统的知识教育转化为综合能力教育。特别是针对目前市场对于多元化人才需求,要求学生除了具备专业的技术及知识以外,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能力,如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自我发展的能力,自主创新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的能力,而这些能力则需要通过科学的学习方式获得,如互动教学、情境教学等多种方式。在这些能力形成的过程中,学生思维也得
摘 要: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对于培养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有着重要作用,由于跨文化教学在我国提出的时间并不长,推广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因此,在大学英语实际教学中依然存在着不少问题,制约了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作用的发挥。本文即对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中的问题展开了分析,并结合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与笔者的教学经验,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大学英语;跨文化;跨文化教学  英语作为一种国际通用语言,一直以来
摘 要: 化学教学过程中所涉及的知识点非常多,且具有显著复杂性。在此过程中,需要学生细致地整理、分析及记忆才能从根本上掌握相应知识点。所以,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需要在分析各个学生个性特点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发挥自身主导作用,促使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积极性及主观能动性有效提高。在开展初中化学教学的活动过程中,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细节教学的实施,该项教学活动具有非常显著的重要意义,“细节德育”与初中
摘 要: 随着我国教育的改革,以学生素质教育为主的教育目标贯彻到各个学科中。在如今的教学理念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动手能力等,而初中化学课程中探究性实验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动手能力为主,逐步取代传统的实验教学。本文主要分析了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意义及作用,并针对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策略进行研究和探讨,以期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从而推动我国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 初中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