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辐照比格犬左室心肌应变的在体实验研究

来源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jiantao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不同超声波声能辐照及微泡造影剂干预开胸比格犬在体左心室心肌二维应变变化。

方法

12只健康比格犬开胸模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6只)。A组:诊断超声波声能约300 mW,单纯诊断超声波辐照5 min、注射微泡造影剂联合诊断超声波辐照5 min和注射微泡造影剂后20 min,分别采集左心室短轴二尖瓣水平、乳头肌水平、心尖水平,心尖四腔、心尖三腔、心尖二腔各3个完整心动周期实时灰阶二维图像;B组:超声波声能1 W、2 W、3 W,分别辐照5 min后采集左心室短轴二尖瓣水平、乳头肌水平、心尖水平,心尖四腔、心尖三腔、心尖二腔各3个完整心动周期实时灰阶二维图像。应用Syngo VVI工作站,分别获取节段和整体峰值周向应变(circumferential strain,CS)、纵向应变(longitudinal strain,LS)、径向应变(radial strain,RS)的二维力学参数。

结果

A组:与基础状态相比,诊断超声波辐照、微泡造影剂联合诊断超声波辐照5 min、微泡造影剂后20 min整体峰值CS及LS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整体峰值RS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基础状态相比,超声波声能1 W辐照整体峰值CS及LS显著增大(均P<0.05),整体峰值RS呈增大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波声能2 W辐照整体峰值CS、LS、RS均呈降低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超声波声能3 W辐照整体峰值CS、整体峰值LS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整体峰值RS呈降低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诊断超声波辐照、微泡造影剂联合诊断超声波辐照、微泡造影剂后20 min、超声声能1 W辐照诱导心肌CS、LS增大产生正性肌力效应,超声声能3 W辐照诱导心肌CS、LS降低产生负性肌力效应,而同一干预因素对心肌RS无明显影响。

其他文献
《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是具有光辉历史和优质品牌的中华医学会"国际医学系列"杂志中的一员,"综述"为主要报道形式和传统优势栏目,也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领域唯一一本综述类学术期刊。近年来,伴随着医学学科发展和期刊出版环境的瞬息万变,综述类期刊也随之面临着诸多难题与挑战。本刊在依托主办单位优势资源的基础上,坚持差异化的办刊理念,探索在编辑策划上寻求个性突破和创新,整合并优化栏目设置,以求在期刊市
先天性聋是我国儿童常见的致残性疾病,其中有相当多的患者仍保留有一定的残余听力。诸多研究已表明,这些残余听力对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的言语康复效果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目前研究不够深入和广泛,国内外对残余听力的定义、评估尚无统一的标准,如何在人工耳蜗植入术中保护好残余听力仍是当前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的重要课题。
喉乳头状瘤是耳鼻咽喉科最常见的良性肿瘤。近年来,关于成人喉乳头状瘤的治疗方式又有一些新观点。本文就成人喉乳头状瘤的治疗方式做一综述,以便对该病治疗有进一步了解。
随着对于先天性梨状窝瘘的诊治认识的深入,相关的诊治方法也有不断地改进。本文讨论了近年来先天性梨状窝瘘手术治疗的新技术、新进展,分析各种治疗方法的演变和进展,手术方案逐步向微创、并发症少、美容效果好方向进行转变。
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近年来众多研究表明,M2巨噬细胞在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中起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就炎症因子、血管通透性改变及凝血机制三方面归纳总结M2巨噬细胞在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组织重塑中的作用。
下丘(inferior colliculus,IC)是听觉传导通路上的重要中继站,在声源定位、时域、频率和声音强度分析中均起着重要的作用,而这些功能障碍正是中枢听觉处理障碍(central auditory processing disorder,CAPD)的发病基础。本文将重点介绍下丘听觉处理功能及机制,特别是与CAPD发病机制相关的功能改变,探讨CPAD的发病机制。
噪声性听力损失(noise induced hearing loss,NIHL)系由于人们听觉长期遭受噪声强烈影响而发生缓慢的一种双侧进行性高频下降型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NIHL是成人听力损失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不仅影响人们的日常交流,而且还会对人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从而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NIHL虽然是永久的、不可逆的,但却可以预防,因此早期发现与早期诊断防止其扩展至言语
鼻腔鼻窦恶性肿瘤最初无明显临床表现,当进展到一定大小和范围时才引起重视,故多半患者确诊时已发展到中晚期。单一手术治疗对中晚期肿瘤的疗效不佳;而单一放疗,除极少对放射线特别敏感的肉瘤和未分化癌外,治疗效果远不如手术治疗。传统的方法是先放疗后手术或先手术后放疗,较单一手术治疗的生存率有明显提升。近年来经鼻内镜手术切除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安全有效性越来越受到认可,本文旨在对以鼻内镜手术为主辅以合理的放化疗
期刊
目的探讨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 TEE)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行经皮左心耳封堵(PCLAA)术及随访中的价值。方法选取行PCLAA患者15例。术前RT-3D TEE选择封堵器大小;术中结合2D-TEE引导房隔穿刺,监测封堵器的输送和释放;术后即刻评价封堵疗效,术后3、12个月复查。结果15例患者成功进行LAmbre™PCLAA术,左心耳锚定区内径(21.60±4.08)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