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在中国

来源 :中华瑰宝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myj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秋月明辉,塔影孤悬。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塔以孤高的气势、涌动的姿态跃向天际,或矗立于幽山之上,于青山云雾间静穆独立;或静居于城市之间,于繁华喧闹中敦然自处;或荟萃着精湛的木作技艺,古朴精巧;或垒砌着厚重的砖石体量,敦重巍峨。其缤纷的身姿遍布大江南北,共同装点了中国的建筑世界。
  塔随佛教传入中国。恰如佛教的本土化一样,塔在中国也经历了本土化的过程。自汉魏至明清,印度圆润的窣堵波在中国逐渐向隽瘦转变,向纵向延伸,并加入楼阁等中国传统建筑元素,与各地的建筑材料、建造技术和文化背景相结合,出现了楼阁式塔、亭阁式塔、密檐式塔、花塔、金刚宝座塔、过街塔等类型,成为具有中国式审美的建筑形态。这些塔融入中国传统建筑群之中,与殿堂、回廊、亭轩等共同构建起规模宏大的审美序列。
  同时,塔的用途也在发生着转变。从最初具有佛教性能的埋葬佛骨,到带有观赏性质的装饰河山,塔逐渐从佛教信仰中脱胎而出,成为人们审美与情感的寄托,有的还具有军情瞭望、纪念先圣、祈盼安宁等实用功能。塔在中国完成了从宗教到世俗、从娱神到娱人的转变过程。它向上通达着佛国,向下眺望着人间,人们怀着仰视的目光崇敬塔,又在塔下如常地過着喧闹的生活,佛性与人性、宗教与审美,在塔这一载体上完成了融通。
  时移世异,而今仍有许多古塔历经千载风雨,依然挺拔峻秀,成为各地的地标性文物建筑,继续装点着祖国的锦绣河山。这些塔,不仅具有建筑层面上的造型之美、结构之巧、装饰之致,更因具有沧桑的历史文化气息而愈显厚重与珍贵。它们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外文化交融新生的见证。
其他文献
世界如何出现?人类怎样诞生?天地万物与人之间有着什么样的联系?最早的农畜桑织如何在人类社会中产生?这些我们至今仍会困惑、仍在探索的问题,也同样困扰着我们的祖先。在尚不足以对这些问题的本质进行深入探究之时,他们用丰富而瑰异的神话传说作出了解答。  远古时代,对挣脱大自然的神秘莫测带来的束缚的渴望,驱动着先民们开始思考生存的意义。他们将自然现象人格化,将人的力量英雄化,从而构想出了一个游移于真实与虚幻
期刊
上古神话诞生于蒙昧之初我们的祖先对自然、社会和自身状态的探知与求索,那些奇幻的故事和绮丽的想象,映射着人类童年时代的历史重构和心理缩影,积聚着中华民族最早的自我意識觉醒和文明初始之光。
期刊
从武夷山到张家口,万里茶道串联起无数古老的城镇,这些城镇因茶而兴,是中外茶贸易和茶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也是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  万里茶道南起福建武夷山,纵贯福建、江西、湖南、湖北、河南、山西、河北、内蒙古8个省区,贸易过程分为生产、集散、外销三个环节。生产环节主要集中于武夷山区;汉口和张家口是万里茶道的主要节点,汉口是南方产茶区向北的水路转运中心,张家口则是茶叶外销的集散地,这两座城市连同沿线的
期刊
在太行山南端的沁河河谷中,隐匿着中国北方最大的城堡群。这些修建于明清时期的古城堡虽不似欧洲城堡那样壮观,却默默延续着晋东南数百年的文化传承。  奥地利小说家卡夫卡在《城堡》中讲了一个故事:主人公K应聘到某城堡做土地测量员,他抵达城堡外的村子后四处打听、想办法联络,却终其一生都未能踏入城堡半步。城堡威严而冷漠,它依附于村落,却又和村落隔绝,城堡里的人对外界毫不关心,外人也难以进入其中。村子里的民众在
期刊
神话是早期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对自然、社会和自身现象的理解,人类常常采用原始想象的方式来观察世界、理解世界和参与世界。从人类文明史来看,神话体现了一个地区、一个民族形成之初对宇宙运行、社会秩序和自身生活的认知,是一个民族原初而本真的文化基因。  神话是人类童年的想象  神话之“神”,是早期人类相信自然界存在异己的力量,决定着天地万物的运行法则;社会也蕴含着巨大的力量,可以通过协作解决现实中
期刊
夏圭以简淡的笔触、淋漓的墨韵勾勒『半邊』山水,于空阔旷远、烟水微茫之中表达深邃的意境。临流抚琴,对雪邀风,他在如诗的画境中聆听山水清音,感受自然的艺术之美。  “马一角”与“夏半边”  关于南宋绘画大师夏圭的生平,史料记载非常简略,我们只知道他是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与另一位大师马远同时代,南宋宁宗(1195—1224年)时为画院待诏,并获得金腰带奖励。夏圭与马远既是同事又是师兄弟,都师从于李唐,
期刊
茫茫宇宙,浩瀚而神秘。它是怎样诞生的?又是谁创造了世界万物?创世神话体现了远古先民的自然观和宇宙观,其所蕴含的哲学思想与创造精神也成为推动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因素。  创世神话承载了来自远古时代的集体记忆,综合了原始先民的意识形态,是人类探索世界和生命起源之原初形态的文化体现。与西方宗教色彩浓厚的神创论有极大的不同,中国创世神话倾向于现实化和人性化,更多地体现远古先民与自然界斗争的进取精神和生存智慧
期刊
书以诗显,诗以人显,人以德显。范成大的书法、诗歌、品德足可成其大,在中国书法史上应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范成大的书法与诗有着怎样的关系,他的『诗味』书法性格是如何养成的?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年)晚年归隐田园时在苏州石湖写下的《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诗中的一首,描绘了
期刊
胸中有丘壑,刀下有乾坤,玉人杨曦沉浸于他的琢玉世界,用其独特的艺术语言和极具时代感的创作,引领着苏州玉雕行业坚定前行。  杨曦,号南石,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苏州玉雕)代表性传承人,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中国玉石雕刻大师。作为当今苏作玉雕代表人物,其在继承传统工艺技法的同时,结合传统绘画技巧和现代设计理念,开创了“虚实结合”的玉雕新技法,使作品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和强烈的现
期刊
《锁麟囊》是前辈大师留给后世宝贵的艺术财富,是程砚秋艺术的巅峰之作,也是其最喜欢、最看重的剧目之一。它集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于一体,在唱腔上以传统技法为基础,创造性发挥旦角的演唱技艺,广收博取,向世人展示了别具一格的『程腔』。  2020年,是程(砚秋)派名剧《锁麟囊》诞生八十周年。“四大名旦”之一、京剧大师程砚秋先生的这部代表作,自1940年首演于上海黄金戏院以来,受到一代又一代观众的推崇与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