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术后自体脾移植的应用

来源 :山东医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xcun3e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15例门静脉高压症惠者做了自体脾移植,进行了血小板、IgM、IgG的检测并在术后三个月及一年行核素γ照相,结果显示在术后第4周血小板恢复正常,核素γ照相也不同程度地显示出功能性脾片。本文认为用大脾片缝合于左半侧大网膜并固定于脾床处的脾移植法效果较好。 Autologous splenic autotransplantation was performed for 15 patients with portal hypertension. Platelet, IgM, and IgG were detected and radionomic gamma photographs were performed three months and one year after surger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latelets returned to normal at the fourth postoperative week. Radionuclide gamma photographs also show functional spleen slices to varying degrees. This article believes that the use of large spleen sutured in the left half of the greater omentum and fixed in the spleen bed spleen transplantation method is better.
其他文献
为寻找高效低毒抗肿瘤新药,60年代初期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在环磷酰胺临床有效的基础上,自行设计研制了以氨基酸为载体的氮芥磷酰胺衍生物。取名甘磷酰芥(Glyciphospbo
本症于1929年由Fimzi报道是属良性骨肿瘤,因有大量嗜酸细胞浸润故得名。本症多发于青少年,其多发在肋骨,肩胛骨髂骨股骨和头颅,胸腰椎,而发生在锁骨属少见。现将我院经病理
在头颈部肿瘤治疗中,多种综合治疗方案已被应用于临床。如术前和/或术后放疗,术前和/或术后化疗,手术加化疗和放疗等。综合治疗的疗效和生存率比单一疗法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肝癌为第二原发癌,在国内外都比较少见,现报告一例:孙××,男性,45岁,工人,1980年7月因舌癌施行了局部切除,病理报告为舌腹鳞状细胞癌,病理号:20519。术后一般情况好。术后
大约有1/3的直肠腺癌患者远处转移是其首发症状,最常见的部位是肝(83%),其次是肺(15%)和骨(5.9%)。本文报告两例少见的转移部位,一例为下颌第三磨牙的冠周,另一例为拔牙创的
例1:女,30岁。1981年1月发现左上腹有一约馒头大包块,1981年3月在外院行包块切除,术后病理报告“空肠平滑肌肉瘤”。1982年10月病人又发现左右下腹有包块。查体:下腹饱满,左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共济会癌瘤中心医师William J M Hruskesky在美国临床肿瘤学会的年会上报告说,每天化疗的用药时间对毒性有明显的影响。对膀胱癌或卵巢癌病人给与阿霉素和
1916年肝素被发现以来,由于它的抗凝作用,过去在临床上主要治疗和予防静脉血栓形成。近年来发现肝素具有广泛的生化和药理作用,因此在临床上的使用范围也逐步扩大。一、预防
本组为1970年12月至1984年12月共收治肺结核病合并支气管肺癌共30例。现就两者并存与吸烟的关系及误诊的原因作初步探讨。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男性27例、女性3例。36岁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