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构建和谐企业劳动关系的策略

来源 :经济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tu2009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论述了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特征、意义,分析了我国企业劳动关系现状,提出了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思路。
  关键词:企业和谐劳动关系 特征 意义 现状 思路
  中图分类号:F40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3-271-02
  
  一、和谐劳动关系的内容
  (一)特征
  劳动关系是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同劳动组织之间所产生的一种社会关系,是劳动者与劳动组织之间因劳动而产生的主体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和谐劳动关系应具备四个特征:一是职工的劳动权益得到充分的保障和实现,劳动用工规范,并建立起相应的机制,兼顾好国家、企业、职工三方面的利益;二是劳动关系主体双方权利和义务对等,职工与企业在地位上完全平等;三是劳动关系相对稳定,职工流失率处于合理水平;四是效率和公平相统一,职工与企业形成双赢的格局。
  (二)意义
  当社会经济关系处于和谐稳定发展状态时,社会和谐才有实现的可能。在诸多的社会经济关系中,劳动关系是一种最基本的经济关系。它对社会和谐、有序发展起着直接、重大的影响。它不仅反映着一个社会的劳动性质、劳动者的利益和社会地位,而且关系着劳动的效率和质量。只有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且劳动者的利益和社会地位得到保障时,劳动关系才能和谐稳定,劳动质量和效率才能有效提高,才能创造出和谐社会所需要的物质基础。因此,劳动关系是衡量社会是否和谐的重要标准,其协调稳定程度影响并决定着一个社会和谐的程度,是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
  二、我国企业劳动关系现状
  客观上,我国处于经济结构调整、社会转型加速的特殊历史阶段,社会成员分属的社会阶层、从事的职业都变化很快,许多矛盾都直接或间接地反映或影响到劳动关系,导致现阶段劳动关系整体上呈现出不稳定的特点;同时,持续加大的就业压力,使劳动力市场长期维持“买方市场”,劳动者在劳动关系中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一些劳动者如初次就业的大学毕业生、进城求职的农民工等,其合法权益更是经常遭到侵害。此外还应当看到,在资方管理与劳方维权方面,目前我国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政府职能缺位和定位不准确并存,相关立法滞后和执法不严并存的状况,对劳动关系主体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缺乏有效的规制,影响了劳动关系的协调稳定。突出表现为:
  (一)在相当一部分企业中存在着严重侵犯职工合法权益的现象
  具体表现在签订劳动合同问题上,很多单位与职工不签劳动合同,劳动全责签订的比率较低,履约情况也不理想,企业只愿签订短期合同,或者延长试用期,不让职工及时转正,合同的内容违背法律的规定,在合同中塞进了一些非法的要求,形成“霸王合同”;一些企业还存在着任意解除劳动合同的现象,使职工的劳动权得不到法律的保护。在职工应当享有劳动报酬权方面,表现为许多企业和单位任意克扣职工工资,拖欠职工工资,追讨工资已成为每年年终热点社会问题。每年都有巨额的工资欠账,有些职工为追讨工资吃尽苦头;还有的企业任意压低工资标准,更不会考虑逐步增长工资水平了。在职工应当享有的休息、休假权方面,有的企业任意延长工作时间,剥夺了职工的休息权;随意加班加点,但又拒发加班工资;在一些餐饮服务行业侵犯职工休息休假权的现象尤为严重。在职工应当享有的劳动安全与卫生的权利方面,有些企业一味追求高额利润,忽视职工的安全与健康,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劳动保护方针置于一边,不肯在劳动保护的设施方面投入资金,缺乏安全生产的条件,以至于发生严重的工伤事故;有的企业由于不注意安全卫生,以至于使一些职工患上了职业病,甚至丧失了劳动能力。
  (二)劳动争议的数量逐年增多,劳资冲突有加剧的趋势
  产生劳动案件的原因虽然也有由于职工违法、违纪而发生的,但多数原因是由于企业一方侵犯职工合法权益而发生的。据调查,近几年来全国法院受理的劳动案件每年以30%的速度增长。2005年,全国各级劳动争议仲栽委员会立案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达31.4万件,是《劳动法》正式实施的1995年9.5倍,其中劳动报酬和社会保险引起的争议案件是主要因素,这两类案件均超过十万件,占全部受理案件总数的33%和32%。广东省总工会常务副主席陈文杰在《工人日报》上发表的文章中指出:“我国的劳动关系在总体上是健康协调的。但是职工群众合法权益受到侵犯的现象仍然大量存在,有的还比较严重,导致一些企业劳动关系矛盾激化,劳动争议和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从目前来看,社会不稳定的因素当中,最大量的案子、最集中的问题是劳动关系问题。”劳动关系矛盾的增多已经成为影响职工队伍团结稳定、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
  三、如何在经济利益关系上构建和谐统一的企业劳动关系
  (一)采用柔性管理模式
  柔性是相对于刚性而言的。刚性管理是以工作为中心,柔性管理是以员工为中心,以人性化为标志,强调在尊重人格独立和个人尊严的前提下,努力塑造企业的共同价值观和文化精神,以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从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柔性管理是依据组织的共同价值观和文化精神进行的人格化管理,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依靠人性解放来调动每位员工当家作主的主人翁责任感,从内心深处激发员工的内在潜能、主动性和创造精神。其特征是:内在重于外在,心理重于物理,身教重于言教,肯定重于否定,激励重于控制,务实重于务虚。内在的驱动性,影响的持久性,激励的有效性,可以让柔性管理在创建和谐企业劳动关系方面产生重要的作用。
  1.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员工在较长时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共同价值观、信念、行为准则及具有相同特色的行为方式和物质表现的总称。当企业文化渗入员工内心并能够作用于实际行动时,产生的力量及效益是任何硬性的规章制度都无法与之相抗衡的。企业文化的导向功能,可以为企业决策提供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健康的精神氛围;企业文化的激励功能,可以形成强烈的使命感和持久的驱动力;文化是柔性管理的核心,没有什么能比共同的价值观和追求更能凝聚人心。将企业文化贯彻到员工内心,在定义上讲也是管理中的一种控制方法,共同的追求会让员工有着共同方向与目标,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从意识上心甘情愿地为企业做贡献。
  与很多企业相比,海尔员工的收入并不是很高,但海尔员工的创造性和工作热情却是别的企业无法相比的。靠什么激励员工们去不懈奋斗?海尔的决策者说:靠的是“敬业报国,追求卓越”的海尔精神,靠的是先进的企业文化打造一个奋斗目标。从当年创中国“冰箱金牌”到今天努力跻身世界500强,海尔人靠的是振奋精神,战胜自我,永远创新,不断进取。同时,企业和团体内共同的价值观、信念、行为准则是一种强大的精神支柱,使人产生认同感、归属感和安全感,起到相互激励的作用。优秀的企业文化是创建和谐企业劳动关系的前提。
  2.情感优势。情感投入是创建和谐劳动关系必不可少的因素,这里情感主要是指企业与劳动者之间相互的沟通、尊重、忠诚。企业管理者的一项重要使命就是要与员工积极沟通建设健康融洽的关系,在公司内部培养出一种家庭式的和谐和亲密的感情,使管理者和员工互相信任,同舟共济。领导应当致力于建立一套完整的沟通体制,让企业内部有协调、和谐的人际关系,工作舒心了自然会提高工作效率,事半功倍。忠诚除了指员工对企业与工作的忠诚以外,还包括企业对员工相应的忠诚,不轻易解雇员工。日本索尼公司的领导曾说过:“除非公司要倒闭,否则索尼不会轻易解雇任何人”。员工团结一心,休戚与共,共度难关,所以索尼员工形成了义无返顾的归属感和对公司的忠诚,即便在公司无奈遣散员工时,员工也是非常留恋和怀念自己以前的工作。
  除此之外,企业还应该尊重员工,包括员工的人格、意见和建议及正当利益,应当相信自己招聘来的员工有足够能力完成工作任务,相信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尊重并关心员工,让员工有被重视的感觉,员工自然会心怀感激,无论在技术、资金、信息上都不会做有损于公司的事情,更好地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在现代企业竞争中,企业与员工的情感也应该算作一种竞争优势,所以,企业和领导应加大对员工的情感投入,情感优势所带来的的价值绝不亚于给员工加薪与培训的机会。
  (二)建立健全制度管理
  虽然企业在所属行业、类型、规模等方面有着各种不同,但都希望有和谐的劳动关系,健全的制度是和谐企业劳动关系的基础和前提,拥有一套适合本企业的规章制度是建立和谐企业劳动关系的保证。
  1.认真把好招聘关。企业要制定缜密的招聘制度,从计划、实施、考评等各个阶段就做到万无一失。要构建和谐,即要求领导层发挥中国儒家思想中的“仁”,采用柔性管理,而且也要求企业有素质高的员工,如果不能保证员工素质就会给企业带来人际关系、晋升制度、日常工作、团队合作等一系列问题,这都将成为构建和谐企业劳动关系的障碍。曾在微软做过副总裁的李开复说过:“人品是人才最重要的。”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员工的个人素养要能融入企业,能接受企业的文化,并尊重企业的制度流程。“一定要收集好钻石的原石”,没有好的员工,再好的文化,再好的领导和制度,再柔性的管理都是没有用的,所以,企业要把好招聘关,从源头上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
  2.完善激励机制。企业在管理过程中除了行政管理、监督工作、人际关系、工作条件、薪金制度和工作保障外,还应在成就、晋升、职责、挑战性机会和工作中的成长等激励因素上加大力度。员工饱满的热情,认真的工作态度都是企业的无形资产,能够给企业带来利润,而且是创建和谐企业劳动关系的润滑剂。激励可以调动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加员工的安全感和满足感,使员工感觉工作有动力,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员流动,节约招聘成本。激励可以是一句赞美,可以是一次提升,也可以是一次培训的机会或加薪,都可以让员工自觉地为企业做出奉献。
  (三)积极发挥工会作用
  企业和员工是组成劳动关系的两方,企业一方处于支配地位,员工一方处于被动地位。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应积极发挥工会的作用。因为工会既是职工权益的代表者、维护者,又是劳动关系双方的参与协调者,具有双重地位与身份。因此工会在劳动关系关系双方之间有十分重要的纽带作用:沟通信息、反映情况、反映要求,并能使劳动关系双方按照集体合同规定的权利和义务履行各自的职责,共同保护和谐的劳动关系,形成企业利益共同体,从而达到劳动关系双方共赢、和谐发展。提升工会的参与程度就是提高员工参与管理的程度,尤其是在社会保险、生活福利和集体合同等制度制定上,员工的参与会让员工有主人翁感和被尊重感,可以提升员工的安全感和忠诚度,与企业形成心理契约,觉得企业的变化与自己密切相关,这将是创建和谐企业劳动关系的关键点。
  工会具体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大力推进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建立完善分配协商机制,同时推行签订工作时间、劳动安全、补充保险、劳动合同管理、女职工特殊权益保护等方面的专项集体合同。
  2.坚持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职工民主管理制度,通过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切实落实职工民主管理的各项权利,保证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3.巩固和深化厂务公开工作,让职工群众参与企业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这样既有利于健全企业民主管理制度,拓宽反映职工意见的渠道,推进企业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又有利于增强企业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有效地落实职工当家作主的各项权利,推进企业的稳定发展。
  4.建立劳动调解机制,依法协调劳动关系。通过建立健全工会宏观参与机制、基层劳动关系协调机制、职工民主管理机制、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机制、工会劳动争议预警和处理机制、帮扶机制;通过基层工会吸纳职工入会、扩大工会覆盖面;帮助指导职工签订劳动合同、代表职工与用人单位签订集体合同;落实职代会审议企业重大决策;参与劳动争议调解和仲裁;以改制企业和非公企业中的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和困难职工群体为重点,切实维护他们的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劳动安全卫生等劳动经济权益和民主权利,精神文化权利及社会权利。
  
  参考文献:
  1.郭庆松.企业劳动关系管理.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2.稻香.柔性管理.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
  3.郑海航.人力资源理理论实务案例.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4.张佩云.人力资源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5.耿曹均.浅谈工会在高速劳动关系中的作用.人民网,2006.2.16
  6.叶迎春,夏厚勋.企业工会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第19卷6期,2005(12)
  (作者单位:山西省职业技能鉴定中心 山西太原 030000)
  (责编:廉靖)
其他文献
碳纳米管因其独特的结构和性能,而成为纳米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在简要介绍碳纳米管结构特点的基础上,对其力学、电学、超导和光学性能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其应用前景
针对于实际应用中的小信号特别是完全被噪声淹没情况下的微弱信号提取的问题,本文依据白噪声信号的小波变换系数相对比有用信号的小波系数小的特点,利用小波变换对信号进行消
春节期间,笔者在乡下走访,深切感受到农村土地流转形势的急迫。以安徽境内一座毗邻长江的小村为例,数百亩耕地如今不过由5位六旬左右的老农耕种,相当数量的耕地撂荒。据当地人介
音乐作为一门科学,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它集娱乐和审美功能为一体,是大学生课程设置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一支考察队随直升机进入某片沙漠之中进行考察。一场可怕的风暴突如其来。风暴过后再度集合时发现有两名科考人员在风暴中走失。无线电通讯设备无法联络到他们.显然这两人携带
作为一个心理咨询师。在多年的工作中我发现,很多人都喜欢以理解为主的心理治疗,因为这样会让人感觉到舒适和安心,有些患者甚至会对这种方法上瘾。而一旦患者依赖上这种疗法后,就
期刊
“我叫苏蕾,不漂亮却对得起人民。一向积极向上,偶尔颓废一次也永远想不到与世长辞。”高一新生做自我介绍,我刚说完,下面已经轰动起来。我继续说:“谢谢大家能有此反响。当初我父
期刊
西安某理科院校三年级学生小木,早在他读初中时父母就都下了岗,后来一直没能找到固定的工作,只能靠给人家打零工挣些钱,省吃俭用,才供他上了大学。而小木告诉记者在大学里他每月的
期刊
鸳鸯蝴蝶派的文学创作,不仅是一种商品文化市场制造出来的都市文化,还包含了具有顽强生命力,呈现芜杂性、流动性、消解性的"民间"话语.两者的融合使该派赢得了巨大的读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