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串拓展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长宽高”

来源 :教育界·B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zhao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化学知识点多而散,知识内容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课程标准和核心素养要求初中化学教学要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使学生形成持续的化学学习兴趣,养成科学的态度。教师可以通过不同形式的问题串作为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思路脉络,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建构观念。
  【关键词】 问题串;初中化学;课堂教学;长宽高
  一节课的问题设计应该是引领整节课教学思路和环节的核心部分,问题的关联性、有效性、能不能引起学生的思考、能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等都是衡量優质问题的标准。设计高质量的问题串有利于课堂教学的有效进行,落实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问题串可以被理解为在一定学习范围或专题内,围绕一个教学目标,按照一定的逻辑性结构精心设计一串问题,有效地将所有需要学习的内容连接起来,让知识在单元学习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让课堂具有完整的结构;能够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探究,帮助学生突破知识的难点;能够引起学生对内容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学习的脚步不停留于课堂的45分钟,也并不局限于书本,要想让有限的时间和学习的内容容积扩大,最有效的方法是用问题来促进思考,用有效的问题串来拓展课堂的 “长宽高”。
  一、情境式问题串,让课堂有长度
  化学知识的获得和应用不仅仅来自课堂和书本,也不仅仅来自老师和学校,化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也必将运用于生活,所以学习时间应该延伸到课堂之外。
  初中化学课程属于化学学习的启蒙性和基础性阶段,一方面促使学生掌握未来发展所需要的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初中化学的课堂知识点多而散,但却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初中化学的课堂教学不能以记忆和刷题为主,而应该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使知识内容自然生成,同时学生对这个知识点的理解也不仅仅停留在课堂上,还会与前后知识、生活实际相联系,这就确保了课堂的长度。一个有效的情境式问题串可以将所有需要覆盖的知识点进行关联,将静态的书本知识赋予了动态的生命活力,将有限的课堂扩展到了无限的生活中去。
  “金属的防护与废金属回收”整节课的知识点包括铁生锈的条件、金属防护的方法、铁锈的处理、废金属的回收利用等知识内容,笔者选择了国庆70周年大典上自行车方阵游行的视频作为引入,以游行时所使用的老式自行车作为整堂课的情境主题,设计了如下问题串:
  问题1:老式自行车主要是用什么材质制成的?为什么逐渐被淘汰而成为一代人的青春记忆?
  问题2:观察一辆老式自行车,它的某些部位为什么生锈了?
  问题3:自行车的其他一些部位为什么没有生锈?
  问题4:自行车生锈的地方需要处理吗?
  问题5:因生锈而废弃的自行车最终如何处理?
  整节课的脉络用五个围绕着一辆老式自行车的情境问题进行了关联,就像一个有逻辑性的故事,从一个问题的发现开始,需要解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发现和解决都来自学生所熟悉的生活,这样思路清晰、衔接顺畅的“问题串”,使学生很容易进入到问题解决的情境中,也会延伸到课后的观察和应用中。情式问题串明确了主题式课堂教学的主线,使得整节课思路清晰、结构完整、有“路”可循。在化学复习课堂中,主题情境式问题串也可以作为单元复习教学的有效抓手,有利于建构知识的整体框架,同时可以给学生留下课后继续学习和思考的空间。
  二、探究型问题串,让课堂有宽度
  化学的学习讲究方式方法,知识点是固定的,而学习知识的方法是灵活的。科学探究的思维和方法决定了学生学习的能力和成效,所以化学作为一门科学探究课程需要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思维和方法。化学课程标准强调,要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教师可以运用用探究式问题串引发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深入思考,对实验原理和方法进行总结归纳,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思维和方法。课堂教学教会学生的不仅仅是化学知识本身,而是获取知识的科学探究方法,确保了化学课堂的宽度。
  在“金属的防护与废金属回收”这一节课中,值得学生去深入探究的问题是铁制品生锈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要除去铁锈,这些内容是生活经验所不能给予学生答案的,需要用化学的方法来研究。
  例一:探究铁生锈的条件的问题串设计。
  问题1:你猜测铁生锈的条件可能是什么?
  问题2:利用教师提供的药品和仪器,你可以设计怎么样的实验验证你的猜想?(可用药品与仪器:光亮铁钉、干燥剂、迅速冷却的沸水、蒸馏水、试管、橡皮塞、棉花团、药匙、镊子等)
  问题3:你所设计的实验中用到了什么科学探究方法?此科学方法使用时需要注意什么?
  问题4:哪些因素的存在可能会使铁生锈得更快、更严重?
  问题5:如何利用上述探究方法设计实验,以进一步验证你对问题4的猜想?
  以上问题串引导学生用科学实验的方法来探究铁生锈的条件及影响因素,指导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做出猜想、设计实验方案、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归纳科学实验方法,并将科学探究方法再次用于铁生锈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的探究活动中,强调对比实验方法在科学探究实验中的重要性。通过问题串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设计探究方法以及实施探究实验,使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知识的方法,将其应用于不同的学习内容,甚至不同的学科中。
  例二:探究铁锈的处理方法问题串设计。
  问题1:自行车生锈的部位是否需要处理,若不处理会怎样?
  问题2:家用铝锅也会生锈,是否需要处理?为什么?
  问题3:请从铁锈和铝锈的微观结构上对比、分析两种处理方式为什么不同?   问题4:从铁锈的结构特点和主要成分来分析,除去铁锈的方法有哪些?
  问题5:(学生分组实验来对生锈铁钉进行处理)请你说说不同处理方法的适用场合。
  铁锈结构疏松多孔,若不除去,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后在铁的表面形成一层水膜而使铁更易生锈,因此需要除去,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将铁锈和铝表面的致密氧化膜进行对比,使学生观察铁锈和铝锈的微观结构图片,理解铁锈需要及时去除的原因。从铁锈疏松的结构和主要成分为氧化铁两个方面分析,理解除去铁锈的方法主要有物理打磨和化学酸洗。利用探究式问题串指导学生掌握分析化学问题的方法,认识到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从微观结构和物质组成角度来理解宏观现象,体现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学科核心素养也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维方式,适合于化学很多内容的学习。
  三、价值引领式问题串,让课堂有高度
  化学的学科核心素养提出,学生应具备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要求教师在化学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还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对社会发展的巨大贡献,科学分析化学对社会发展带来的推动作用。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教师在帮助学生获得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化学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化学教材中蕴含着丰富多彩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因此教师要积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于课堂教学之中,设置体现科学发展观的问题串,引导学生体会和认识时代和科技的变化,感受化学在其中所起到的积极推动作用,提升化学课堂教学的高度。
  在选择以自行车为情境主题的“金属的防护与废金属回收”教学中,教师不僅要教会学生关于铁生锈及其防护的知识点,更要让学生从自行车的时代变迁体会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进步。笔者从课的开始到结尾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串。
  问题1:国庆大典上所展示的老式自行车为什么成为一代人的青春记忆?
  问题2:现在同学们所使用的自行车为何取代了老式自行车?它的优势在哪里?
  问题3:当今社会为何大力倡导使用共享单车?你认为共享单车的车身材料必须具备怎样的特点?你对共享单车的使用还有哪些建议?
  问题4:在未来的70年,你认为自行车还可能经历怎样的发展变革?
  通过以上问题串引导学生从自行车的时代变化了解化学材料的更新换代,了解现代自行车的常用材料有镁铝合金、钛合金、碳素钢、碳纤维等,具有强度大、密度小、耐腐蚀等优势,而新材料的开发与利用,都离不开对化学的研究,使学生认识化学在促进人类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自行车在中国出现,到如今的共享单车,体现了国家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倡导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的环保理念。畅想未来70年自行车的变化,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发展性观念,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使他们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学习的志向。
  四、结语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问题串可以依据教学内容和需求,按照一定的逻辑结构设计一系列的教学问题,学生能够在这样的问题模式下实现对问题的思考和解决,实现对学习能力和思维的培养,树立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打造一个有长度、有宽度、有高度的初中化学课堂。
  【参考文献】
  [1]潘德健.数学课堂的“长宽高”[J].基础教育论坛(下旬刊),2019(03):76-7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张丽华.“问题串”教学设计策略与教学功能:以氯气和二氧化硫的教学为例[J].化学教与学,2015(01):36-38.
其他文献
在卫星信号受干扰严重的复杂地貌环境中,由于可见卫星数目较少、卫星信号质量差,单模卫星定位导航的精度一直不尽人意,尤其是针对动态导航定位精度问题更为明显。为了提高动态导航定位精度,创新设计了一种多模GNSS的伪距组合定位算法,该算法属于一种有迭代组合定位算法,通过高度角先验定权模型确定初始迭代权矩阵,在加权最小二乘法解算过程中通过方差分量估计后验模型,不断迭代更新权矩阵,进而得到目标的精确位置,该算
针对远距离飞机目标,机载多脉冲激光测距机通常采用数字化处理体制,影响其测距精度的因素包括发射激光脉冲宽度的距离分辨率、大气传播及目标反射特性造成的波形展宽、回波信号接收处理通道的非线性相频特性等。数字化采样率、回波信号降噪、目标峰值点位置估计等数字化处理过程引起较大的目标距离定位误差。提出了基于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和重构的回波降噪方法,首先对脉冲激光目标回波波形进行建模,然后分析了现有数字化回波降噪算法的性能及其对定位精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所
布里渊激光雷达是探测海洋环境参数的重要手段之一。首先介绍了布里渊激光雷达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然后从理论基础出发,重点介绍了三种依据布里渊散射光谱特征:布里渊频移、布里渊线宽、以及综合二者与海洋环境参数之间的耦合关系建立的反演模型;其次,作为布里渊激光雷达的关键技术,介绍了多种布里渊散射光谱的测量方法:F-P扫描干涉仪探测、边缘探测、F-P标准具-ICCD探测,以及多边缘探测。
鱼眼镜头系统具有平面对称、超大视场、大孔径成像等特点,使得其设计十分复杂。波像差理论是研究光学系统的重要手段,由于鱼眼镜头系统具有平面对称的成像特性,赛德尔初级像差和基于轴对称光学系统发展的高阶像差理论不再适用于鱼眼镜头系统的像差分析和设计。介绍了六阶波像差理论,包括六阶本征波像差、五阶像差、衍生波像差及孔径光线二阶精度对波像差的影响,给出六阶波像差理论设计鱼眼镜头系统的流程图,应用六阶波像差理论设计鱼眼镜头前光组,由其前光组与后光组像差平衡设计了后光组。最后得到一成像质量良好的鱼眼镜头系统,该镜头的焦距
摘 要:在高中英语新教材教学中,教师越来越重视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旨在运用英语文化意识促进学生英语思维的不断构建与完善。所以,当前教师需要结合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树立文化意识。  关键词:高中英语;文化意识;新教材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1)20-0036-02  引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