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智校长”郭晓娟:用书信传递真情和智慧

来源 :山西教育·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mao820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郭晓娟是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恒大小学校首任党支部书记、校长,教育部“一师一优课”评审专家,太原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太原市特色学校建设专家组成员。曾获山西省学科带头人、山西省教学能手、太原市优秀党务工作者、太原市优秀校长、太原市“时代新人”等荣誉称号。
  2010年建校之初,郭晓娟校长就提出了“情智教育”的办学理念。十年来,无论是对学校文化的顶层设计,还是寻求适合学校发展的路径,抑或是教育教学工作的落地措施,她都做到了超前、科学、务实、严谨、到位、适切,形成了独特的“情智教育”管理模式,使恒大小学在短期内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也为学校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天朗風清万物葱郁,疫情阴霾渐渐散去。5月18日,小店区恒大小学师生结束了两个多月的居家生活和在线教学,盼来了返校的日子。“情智校长”郭晓娟站在校门口的情智树下,用微笑迎接每位师生的归来。
  在这段前所未有的特殊时期,居家隔离、远程教学两个多月,校长和师生的感情并没有疏远。网络牵情,郭校长“见字如面”的60封书信拉近了她和师生心与心的距离。从2月5日到4月26日,除双休日外,郭校长每天写一封信,通过学校微信平台,源源不断地“寄”出。近10万字的信中,有对学生的殷殷期盼,有给家长的温馨提示,更多的是对全校教师的真情实意———直播教学的指导、网课管理的妙招、居家办公的心理疏导、发自内心对老师们的欣赏和鼓励……家长、老师们也不时给郭校长回信,探讨工作,交流心得,增进感情。“特殊时期的学校管理,借写信这种特别的方式进行网络交流,检点、促进工作,让老师们感觉到校长始终在关注我们,校长始终和我们在一起。”郭校长道出写信的初衷。

“教师最幸运的事,是遇到一位好校长”


  一场新冠肺炎疫情,将全国人民的工作和生活按下了“暂停键”,却仿佛为教育教学按下了“快进键”。当三尺讲台压缩成一方屏幕,当一方屏幕转化为坚守的“战场”,第一次当“主播”的老师们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快速适应新的教学场景?网络教学语言如何更精准?如何与学生在线互动?如何把握在线课堂的时间和节奏?一连串的茫然与问题摆在了老师们面前。
  为了更好地帮助老师们尽快适应“主播”身份,郭校长每天进钉钉群听课,并通过打电话或发微信给授课老师反馈听课后的感受,指导老师如何把课上得更好。在她的信中,能看到关于网络直播课的不少好点子。比如第15封信《给主播老师们的10个小建议》,第57封信《教师如何帮助孩子们度过“网课倦怠期”》等。
  有一次郭校长“走进”了一节数学课,她记录下这位老师特别的课堂语言,并在信中举例:
  一个孩子连麦老师,但网络卡顿。贾老师这样说:“连麦的时候听不到你们的声音,老师心里就好着急!”言语里,我分明感受到老师有想尽快和孩子互动的希冀,有对课堂每一分每一秒的珍惜,还有当下我们接受这一切的平和与淡定……这就是贾老师语言的魅力。
  ……
  网络课堂,教师们尽可能地呈现课件、视频资料,学生不容易看到老师的“庐山真面目”。看不到老师的神态表情,看不到老师的肢体动作,唯有老师的声音能被清晰地感知和接收到,这时,教师的语言无形中被放大无数倍,也就是说,学生仅从老师的话语中接收来自师者的询问、鼓励、关切、启发……老师的念头、情绪、心情,孩子们也能通过她的语言感知得到。
  网课,是不是放大了教师教学语言的作用?
  进一步去想,疫情会改变未来的教学方式吗?如果是,贾老师这样有语言优势的教师一定会更加卓尔不群。无论怎样,教师的课堂语言是学生最重要的学习资源之一。亲爱的年轻老师们,你们的可塑性非常强,学习力超级棒,在教学语言上下个苦功,你终将受益……
  在3月16日《今天,学生从你的课堂得到什么?》的信中,郭校长这样写到:
  课堂是师生共度的一段生命历程,是彼此陪伴、共同成长的过程。我们能给孩子们的绝不仅仅是学科知识,更是一种生活的状态,是对个人自信的建立与不断强化,是潜移默化的学习习惯养成,是真挚情感的唤醒与共鸣,是学习方法的习得与运用,是综合能力的持续提升,是辽阔的视野与开阔的胸襟,是蓬勃向上的生命气象……
  多么受用的文字!一封封信写下了她对听过的每一节课的思考,受益的不仅仅是讲课老师,恒大小学的每一位教师都在读信中不断成长。郭校长的每日一信,带动全校班主任纷纷给孩子们寄去“每日一信”“每周一信”。在无法见面、居家上课的日子里,每位班主任在郭校长的影响和感染下,用温暖的语言,句句叮咛嘱托,带给家长和孩子们无限的信心与动力。
  在学校领导班子和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线上课堂收效良好,老师们不仅“转型”成功,还在网络教学过程中积累了许多经验和技巧。“恒大小学微信公众平台”特别开辟了“精彩在线课堂”专栏,旨在分享“在线课堂”小妙招。集体备课、钉钉直播、云端教研等线上教学活动的开展,将情智教育理念渗透在网络连线、隔屏教学的每一个日子,使网络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一位老师在《读郭校长书信的感想》中这样写道:“学生最幸运的事,是遇见一位好老师;我要说,教师最幸运的事,是遇见一位好校长。”是啊,恒大小学的教师是幸运的,因为他们遇到了一位好校长;恒大小学的学生是幸福的,因为他们遇到了一群好老师。

其实老师更需要“四颗糖”


  “亲爱的老师们,见字如面……”这是恒大小学老师们天天在微信群里的渴望和期待。居家抗疫保学的日子里,读郭校长的来信已经成为恒大小学全体教职工生活、工作的一部分。因为初试网上教学的老师们不仅期待校长的关注、肯定,更期待校长的激励和指导。
  笔者作为郭晓娟校长的忠实粉丝,每天第一时间就是到朋友圈读她给老师们的信并与同行们互动交流。
  在3月6日的第19封信《师爱的模样》中,郭校长与老师们一起复习了陶行知先生“四颗糖”的故事。“……陶先生的关爱、宽容、信任、激励尽在四颗糖里。值得我们常常回味、借鉴……”读完这封信,我在评论里写下这样一句话:其实老师更需要校长的“四颗糖”。此评论在朋友圈里引起众多教育同行的共鸣,大家一致认为,校长的肯定与鼓励,是教师成长的根本动力。   居家隔离、在线教学期间,郭校长不仅关注全体教师的朋友圈、关注教师的教学动态,更关注教师的思想动态,并敏锐捕捉、有效利用书信潜移默化疏导教师情绪。3月4日,一位教师的烦恼引起郭校长的关注。这位老师在微信中感慨道:“一晚上批作业,联系‘钉子专业户’,通知催作业改作业……心有余而力不足。教学真的是一场修行,渡的是有缘人,万不可强行渡人。”满屏的烦恼与焦虑,引发了郭校长的关切和思考,在当天题为《一位尽职教师的烦恼》的信中,她给出这位年轻教师极好的建议,同时引导全校教师“渡人也渡己”,保有好心态,不被“熊孩子们”扰乱心性。信中给到许多催收作业小妙招,还鼓励老师们情智并举、想方设法,使“熊孩子”“改邪归正”,鼓励全校教师怀医者仁心、行师者厚德。
  爱在云端,智在课堂!《把思维扶正》《让人心觉醒》《暗时间》《悦纳不一样》《活成孩子们的太阳》……一封信一个主题,从问候到鼓励,从检点到表扬,从提醒到指导,字里行间写满了郭校长的温情、智慧和仁爱之心,让老师们感到甜在嘴上,服在心里。郭晓娟校长给教师的是典型的成功教育的“四颗糖”。
  “当你们的校长,对我来说不是一个职务,而是一项荣誉。”
  “亲爱的老师们,见字如面……”郭晓娟校长和老师们用书信传递真情和智慧,师生们“幸福着你的幸福,感动着你的感动”,共同度过了疫情下教育教学的非常时期。
  教学副校长温海燕老师在《郭校长书信读后感》中有这样一段话:每当夜幕降临之时,我们都会盼着郭老师的信,期待着今日信件的内容:是给我们喝的营养鸡汤?是介绍同伴在网课上的优秀做法?是介绍郭校长的人生理念、生活态度?一封封来信,承载着郭校长对学校工作的责任,也载满了对全校师生的关心爱护。作为老师,读信之时我感觉自己就是一名学生,是需要不断学习、不断聆听教诲的孩子,而郭校长也不再是我们的大boss,更像是我们的师者,因此多年来我对她的称呼一直還保留的是“郭老师”。
  在2月17日写给全体教师的信中,她对三位老师的在线课堂教学进行了分析和激励性点评后,有这样一段话:
  没有什么问题是我们这样一支年轻的团队解决不了的!
  没有什么困难是我们这样一支优秀的团队战胜不了的!
  也没有什么挑战是我们这样一支智慧的团队不敢面对的!
  身为你们其中的一员,我倍感幸福与骄傲!当你们的校长,对我来说不是一个职务,而是一项荣誉……
  多么有温度的文字啊。当老师的,习惯称校长为“郭老师”,当校长的,把职务当成荣誉,恒大小学的平等和谐氛围可想而知。郭晓娟始终认为:“党和人民把一方教育新天地交给我们,是为我们提供了实现教育理想的平台,是给了我们服务全校师生的机会。由此,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说,为了当校长的校长不是好校长,为了实现教育理想的校长才是好校长。”
  见字如面,文短情长。有人说,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你能从中得到一百个教育法宝。笔者在想:如果将郭晓娟校长的给教师的60封信整理成册,你一定会惊喜地发现,她是一本教学秘籍、工作指南,里面有生动形象的师生成长故事,有提升管理能力的有效策略,更有操作性极强的教学妙招。
  真爱、真智、真情怀、真坚持,伴随郭晓娟从好老师、好教研员到好校长,与恒大小学的师生们相互滋养,共同成长,使学校由建校初期的7名教师、38名学生,发展到今天的256名教师、4200余名学生。短短十年时间,太原市小店区恒大小学在“情智教育”办学思想的沃土上,朝着“为学生高尚而智慧的人生奠基”的育人目标不懈耕耘,实现了由一片叶到一棵树的跨越式发展,使学校成为山西省小区配套小学的成功典范。作为学校发展的见证者、参与者和受益者,郭校长这样深情感怀:
  一路走来,
  情在左、智在右,
  随时播种,随时开花。
  使穿枝拂叶的师生,
  感悟幸福、收获成长,
  以更好的自己与世界相遇,与未来相遇。
  (作者单位:太原市教研科研中心)
其他文献
平日里,我常常听到学校的语文老师们谈到杏花岭区教科研中心的语文教研员马爱灵老师,说她点评老师们的课既专业又充满亲和力,说她为人真诚、随和、谦虚,没有特级教师的架子,这让我不禁对这位马爱灵老师有些好奇。初识马爱灵老师是在杏花岭区首届名师教学思想研讨会上,她提出了自己的语文教学主张,即“培文化自信之根、固言语智慧之本、播阅读修为之种”,给在场的语文教师们带来了很多启迪。有情怀、有思想、有内涵,这是马爱
期刊
有谁见过老师学生之间称兄道弟的?有谁见过学生拽着老师让请他们吃麻辣拌的?有谁见过哪个学校的体育老师家访次数比班主任还多的?有谁见过体育老师分管学校的纪律、卫生、安全、保健、防疫、招生,还活跃在后勤岗位,身兼数职的?有谁见过疫情期间50多岁的体育老师还每天坚持直播的?有,他就是太原市杏花岭区小返学校的教师郝晋中。用德践行,做爱岗敬业的好老师  自从踏上农村小学的三尺讲台,郝晋中老师就把自己的坐标定在
期刊
晋中市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学校(以下简称晋中营地)作为首批14家国家级营地之一,以教育部等11部门印发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为指导纲要,利用本地自然、人文资源,立足于山西本土特色,两年多来,对研学实践活动展开有益的探索,在研学线路规划、研学课程设计、研学活动组织管理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在实现研学实践活动的普惠性、教育性、延展性上作了有效尝试。一、夯实营地基础,开展“温度”研学  
期刊
8月17日—19日,晋中市中小学生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以下简称“基地”)组织此前在晋中市教育局“研学实践教育征文”、晋中营地“宅家研学”系列有奖知识问答、“宅家科学”小发明有奖征集等活动中获奖的40余名优秀学员,开展了一场以“继承传统文化、感受实践真知”为主题的研学实践教育活动。  17日一早的开营仪式上,来赴这场夏日之约的学员们在老师和教官的带领下,做了简约有趣的游戏,很快就消除了陌生感,并了解
期刊
甘为人梯,乐于奉献,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像妈妈一样细心呵护班里每一个学生———这是榆社县西马中学英语教师李蓉扎根农村教育整整十年的真实写照。事实上,作为一名85后教师,李蓉从小在县城里长大,生活优渥,但是她却成了农村偏远地区的一名特岗教师,将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这所农村学校。李蓉常说:“三尺讲台就是我人生最美的舞台,我要在这里给学生插上飞翔的翅膀,让他们可以飞向更高、更广阔的天地。”在整整
期刊
“水不激不澎湃,人不激不兴奋。”很多人都知道“奖”比“罚”好,因为好的奖励制度能让学生表现出最好的一面,尽显个性魅力。可是事实上,很多人还是选择“罚”,尤其是在你生气的时候,还是觉得“罚”来得自在和痛快一些。其实我们在发泄怒气的时候,往往会忽略学生的想法和感受,这样很容易对学生造成伤害,破坏师生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情感。可是当你为学生们创设了个性发展的良好氛围,鼓励他们张扬个性时,学生就会把你这位老
期刊
为了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让每个学生都乐于和他人交流,太原市小店区正阳街小学紧紧把握时代脉搏,把“扬成语特色之帆,引自信表达之航”作为改变学生口语表达现状的一个切入点,以“尊崇中华传统文化,提升口语表达能力,让成语文化扎根校园”为主导思想,创设了“课堂教学主要渗透,课外活动评价展示,家校携手锻炼成长”的全方位、立体式的成语特色教育工作模式,力求做到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评价与展示相结合、活动与应用相结
期刊
平陆县直幼儿园的多功能检测机器人  2020年3月19日至6月15日,近三个月的时间里,我先后参与了全县高三年级、初三年级、小学、幼儿园和校外培训机构的复学验收,亲身经历了各级各类教育从暂停到恢复启动、教学从线上到线下转变的全过程,耳闻目赌,获益匪浅。  复学验收是一个规范防疫工作的过程。验收标准,高三年级、初三年级使用的是23项细则,包含了小班教学、错峰用餐、床铺三角、封闭管理、全员竞聘上岗、住
期刊
我们已经身处科技信息化时代,全人类的生产生活正在经历着翻天覆地的重大变革。互联网、人工智能……让人们时刻可以感受到各种方便和快捷。  党的十九大以来,“互联网+”战略的实施,成为传统产业升级、产品提质的推动力,也为更多人提供了创业创新和商业发展的机会,为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互联网+教育”也因此而走进了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的视野,许多优秀的网课、学习平台已经涌现出来,然而,因为种种因
期刊
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深刻阐述了上好思想政治课的重大意义,深入分析了教师的关键作用,明确提出了推动思想政治课改革创新的重大要求,为推进思想政治课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让学生具备正确的思想政治觉悟、树立四个自信是新时代教师的使命。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提高学生思想认识水平的有效方法,能够全面促进和提升学生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