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弱智儿童的班主任工作

来源 :博览群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kej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弱智儿童成长过程中,班主任更需要付出加倍的爱心和耐心,更需要表现教育工作者的匠心和诚心。只有这样,才能逐步把这些被认为是“累赘”的残疾孩子培养成为有一定文化、有一定技能的自食其力的有用之人。
  一、启迪陶冶,促使弱智儿童形成良好的进行意志品质
  由于生活中有时受人歧视,弱智儿童自尊心受到伤害,自卑、自棄心里较重,或者根本不在乎什么是自尊。他们的思维简单,加之自理能力差,因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班主任有两个任务:一是做老师,二是当“妈妈”。当然,二者的核心是培养教育孩子,使其成为自食其力的人。
  1.在活动中培养弱智孩子自信
  对弱智儿童空口说教,让他们去接受某种导向,效果几乎是零。必须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尽可能让他们在一定的环境中感受到“应当怎样来做”。针对残童意志消沉的实际,我组织同学们集中看“残疾人运动会”电视实况转播,我把张海迪的事迹绘制成幻灯片,给孩子们放“小电影”,每次祭扫烈士墓,我都时刻和他们在一起,同样佩戴白花,一样捐款……总之,时时处处,潜移默化地来启发、点拨、引导他们领悟一些道理,由于我抓细节即时诱导,我的学生们在诸多的活动中受到了次次深刻的教育,他们一点点在蒙昧的心灵里产生了自信、自强的意识,消除了自卑自弃的心理。
  2.用母爱抚慰弱智孩子心灵
  弱智孩子更需要爱,可以说,没有老师爱的付出,就没有他们的开化和成长。这种爱源至母爱,却高于母爱。我把对自己孩子的爱,转移到了学生身上。把自己孩子的一些衣服,分给了班上生活困难的孩子们穿。甚至在自己孩子和学生同时生病时,我扔下自己的孩子,而到学校去照顾生病的学生。望着我走出门,孩子流泪了,但是我想,弱智孩子远离乡土,远离妈妈,更需要我,只有我才能驱走他的痛苦和孤独,才能唤起他的勇气和欢乐。他们确实也把对妈妈的依赖和信任转移给了我。洗被褥、补衣服、钉扣子、缝袜子……这些妈妈做的事,都落到了“妈妈老师”身上了。
  二、辛勤培养,促使弱智孩子掌握一定文化和技能
  让弱智儿童学到一点知识,老师要付出更多的心血。尽管如此,我们力求通过“品德培养”“文化教育”“技能培养”等几条渠道,努力使弱智儿童掌握一定的本领。
  1.满足弱智孩子的求知需求
  弱智孩子同样具有求知的权力和需要,因此,我们的课堂要尽力使文化课程“开足。所谓“足”,是指在教学中精讲的前提下,反复强化。方式方法要多,抓住学生的最佳学习机会,充分利用弱智孩子的多种感官,最大力度地促使他们动手、动脑、动口,去思维、判断、进而掌握一定的知识。同時,还要注意到培养孩子们学习兴趣,尽可能地让孩子们发挥非智力因素的作用。课上尽量多的运用直观的手法,开动起他们的形象思维机器,使学生们有明显的清晰的概念。本学期我利用课余时间制作二百多幅教具,增强了课堂的感染力,开启了学生的智力,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
  2.强化弱智孩子的劳动技能
  班主任是学生最为信赖的人。在技能培养方面,如果仅仅依靠某科任教老师的一节课,就想让弱智孩子掌握了什么,那是根本不可能的,因此,还要靠班主任的反复强化来达到掌握技能的目的。从自理劳动方面到生产技能的掌握,都需如此。像日常生活中的“叠被”、“系鞋带”“怎样使用货币”等。对弱智孩子来说,不是一教就会的,而且长期实践中逐步摸索而掌握的。为此我在班里的自习课和辅导课上,有意安排“技能”方面的“比武擂台赛”,让孩子们各自有登台表演的机会 ,比一比,赛一赛,这样不仅是督促了孩子们力求上进,而且还使孩子们在“最大的参与,最小的限制”的原则中,增强了平等参与,争创成绩的的上进心理。实践表明了,只有实惠的开展,才能收到实惠的效果。
  3.培养弱智孩子的主人翁意识
  弱智孩子同样有进取心,只是一般人不去顾及他们的上进心,甚至有的人认为“进也进不到哪里去”就忽视了他们的渴求。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并不这么认为。我想教育的价值不是单一的,我鼓励他们要树立主人翁的气质。在班级管理中,我积极调动学生的主动因素,努力挖掘他们思想中的闪光的东西和潜在的能力,使学生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人。在我市早评选的优秀队会上,我班的刘成同学主持队会,同学们有的说、有的歌 、有的舞,很让人感动,尽管他们的表演还很稚嫩,但是,他们成了真正的主人。
其他文献
摘 要:新课程改革要求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了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要创新班主任教学管理。要在班主任教学管理中贯彻落实好新课程改革的提出的新的教育理念,要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方法与教学效果评价。本文对新课改后班主任该如何实施教学管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新课改;班主任教学管理;体会  班主任作为班级教学管理中的实施者,这就要求班主任必须要能深入的理解新课改的思想内涵,
期刊
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与学生接触最多的除了学生家长、学校老师,就要数同班同学了,家长只能在家里管理学生,教师在学校里不可能对每个学生都能关心到位、面面俱到,所以班干部的作用就显得非常重要了,不仅能弥补其中之不足,还因为班干部与其他同学年龄相当,心理特征相近,而且朝夕相处,最容易了解同学。因此,管理好班干部,正确发挥好班干部的作用,班干部完全可以当好老师的小助手,减轻老师的工作量,更积极的是能正确引导
期刊
摘 要:作为农村经济最活跃的生产要素,农村人力资源的配置还存在一定问题,主要是由于教育体系的不完善和市场机制的不健全等因素,此外,农村传统的价值理念对人力资源的流动也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要充分发挥这一要素在实现我国全面繁荣中的作用,必须充分认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性及其内涵,通过政府主导,各方面力量共同积极参与,不断建立和完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体系。  关键词:农村;人力资源;文化素质  
期刊
近几年,驻马店人民在日常生活中时常会遇到“天中文化”这个新名词。何谓“天中文化”,目前还尚未有人对此下一个确切的定义。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呼唤,我们很有必要对此进行探讨。  在弄懂“天中文化”之前,首先要弄清“天中”的来历。驻马店位于河南的南部,自古为中原腹地,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据《尚书禹贡》记载,禹分天下为九州,这里属豫州,经测定“豫州为九州之中,汝南尤在豫州之中,故聚土垒石,以标天
期刊
摘 要:班级是学生开展学习活动、集体交流的重要场所,对于学生的学习以及个人的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其思维意识、认知能力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受外在环境影响大。因此,教师要注重班级文化的建设,创设积极、阳光的集体氛围,让学生能在一个健康、有活力的班级体中健康的成长。本文从如今小学班级文化构建的角度出发,系统论述如何有效的在小学开展班级文化建设。  关键词:小学;班级文化;积极建设
期刊
摘 要:德育教学在现代的教学体系中越来越被重视,各个学校也是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而这对身为班主任的老师们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初中正处于思想道德的形成阶段,而初中生就像一張白纸,很容易被污染,而且,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就形成的,而是通过长期潜移默化的教育与影响形成的。那么,初中班主任到底该怎么开展日常德育教学管理呢?首先,班主任应该向学生灌输德育的重要性,使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修养意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对于高中教育越来越关注,高中教育教学方式也进行了新一轮的改革和创新,对于提高高中教育的教学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高中教学质量直接可以影响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有效的实现。在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下,在高中教学方式和教育质量方面提出了很多新目标和新任务,需要高中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作为实现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本文就在高中教学管理中,如何更好地提升教学质量进行了探讨
期刊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接受专业的培训、认真研究教学资料;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并且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做好课内和课外各方面的工作;积极参加教育科研,总结教学经验,从各个角度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并且让这种教学能力在实际的教学中得以运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能力提升  新时期采取的素质教育,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小学数学
期刊
摘 要:在小学教学阶段,面对着一群群天真的孩子,要让他们掌握扎实的知识,必须要加強师生之间的互动。由于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小学语文教学课堂的互动效果并不理想,本文详细阐述了目前小学语文课堂中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并从几个角度探讨具体的解决方式。  关键词:小学语文;师生关系;互动策略  小学语文教材内容非常丰富,蕴含着深刻的思想情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的重点任务就是为学生传授基本的知识,引导
期刊
后进生的转化,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准确探析后进生的成因,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工作,转化后进生才可能事半功倍。据考查,当前中小学后进生的成因,较为普遍性的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一、自身原因  不少后进生,是由于受到其自身生理原因影响而造成的。或先天后天的因素,或基因遗传的影响,化们学习困难,因而产生自卑、自馁思想,缺乏自尊自信意识,有的甚至自暴自弃破罐破摔。在学习中引发了不正确的行为,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