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用维A酸引起小鼠皮肤反应的研究

来源 :中华皮肤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wk_fo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在动物实验中外用0.1%全反式维A酸霜及其基质引起的皮肤反应。方法小鼠背部每天分别外用0.1%全反式维A酸霜及其基质,连续使用30d,肉眼观察皮肤变化,并用生物学仪器进行红斑和皮屑检测。结果外用0.1%全反式维A酸霜,肉眼观察第3天左右出现红斑、脱屑反应,第6天左右达高峰,第12天左右消失,继续用药至第30天,未见反应再现;仪器测得红斑值在第1天时已明显升高,第6天时达最高峰,并持续高峰状态至第9天,第11天时降至基本正常,至第30天,均维持在正常范围,皮屑指数在用药第3天时明显升高,第9天时达高峰,然后逐渐下降,第27天时降至正常。外用基质部位与用药前比无差异。结论在动物实验中,外用0.1%全反式维A酸霜引起的皮肤反应在不停药的情况下,呈现“出现-高峰-消退”的一过性规律。维A酸皮肤反应与基质无关。
其他文献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eutic,NAC)后分子分型与病理完全缓解率(pathologic complete response,pCR)的关系,探讨cN0患者NAC与腋窝前哨淋巴
采用预聚体合成法,以二羟甲基丙酸(DMPA)和自制1,2-二羟基-3-丙磺酸钠(DHPA)为亲水扩链剂制备一系列含有磺酸基团的水性聚氨酯微乳液。利用FTIR对DHPA和聚氨酯的结构进行表征
2009年年底,在本刊和搜狐网汽车事业部联合发起、主办的"2009中国汽车服务金扳手奖、金手指奖"评选颁奖典礼上,当主持人宣布颁发"金扳手奖年度优秀服务品牌——服务创新奖"时
近日,济宁中银电化有限公司退城进园搬迁项目一期工程离子膜烧碱装置一次开车成功,并产出合格产品。据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开车的烧碱装置只有10万t/a,为8台CEC电槽,另外还有8台电
比较了脱除盐水中硫酸根离子的几种方法,介绍了改性反渗透膜法除硝工艺及其在离子膜烧碱装置中的应用情况。
为了探讨灾害事件导致山区干线公路或重要路段处于中断状态下的交通节点间剩余路径应急疏散能力,提出了疏散连通度的概念,考虑到局域路网中交通节点间路段重要程度不同而赋予
随着吸脂手术的发展和流行,各种辅助吸脂技术孕育而生,不同吸脂技术均有其优缺点。水动力吸脂技术是近年来出现的一项新的辅助吸脂技术,笔者现将水动力技术在吸脂及脂肪注射
第一部分SOCS3调控IL-6/JAK2/STAT3信号通路抑制主动脉瓣间质细胞成骨样分化目的:钙化性主动脉瓣膜病(Calcified aortic valve disease, CAVD)已成为全球最常见心血管疾病之一
<正>脂肪抽吸术是利用负压吸引和(或)超声波、高频电场、和谐共振、激光射频等物理化学手段,通过皮肤小切口或穿刺孔,将预处理或未经处理的人体局部蓄积的皮下脂肪去除,并结
采用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ETA),通过界面反应对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进行改性,制备高分子分散剂(SMG)。红外光谱测试结果表明,ETA和SMA中酸酐发生反应,生成了酯键,当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