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英语教学融入思政教育新探

来源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k3don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政教育融入高校英语教学,实现高校英语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同向同行,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在阐释课程思政融入高校英语教学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高校英语教学实现课程思政的途径,即确立思政教育目标、明确思政教育内容、调整思政教学方法、融入第二课堂、关注教学评价、提高教师素质,从而使思政教育更主动、更有针对性、更系统、更有效地融入高校英语教学之中。
其他文献
从"互联网+"融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角度出发,依托"互联网+"整合功能、平等理念和开放生态等特点,尝试抢占和开辟民族团结教育的新领域,阐述了"互联网+"给铸牢中华民族共
公共服务设施是城市社会服务最基本的承载体,公共服务设施分配的公平与否,事关城市健康发展和社会公正运行。目前由于城市微观尺度人口数据的缺失,鲜有研究将供给侧(公共服务设施)与需求侧(人口)统一起来。鉴于此,论文以互联网地图API为支撑,建立了5 min、10 min、15 min三个层级的社区生活圈,并模拟了高分辨率、高精度的人口分布图,对案例城市兰州市的公共服务设施与人口的匹配关系进行了详细评估。
阐述了跨国公司作为非国家行为体在城市国际交往功能提升中的作用。跨国公司数量与规模是国际交往中心城市的重要指标。吸引跨国公司投资和入驻,引导其行为规范,使之成为促进
随着上海市社会阶层分化与居住空间分异日益明显,不同住宅区的复杂背景和多元属性塑造了多样化的生活空间,折射出不同的生活方式与生活质量。论文选取253个典型住宅区作为研究样本,利用以手机信令数据为主、问卷调查数据为辅的研究方法,探究上海市典型住宅区的生活空间的结构模式。分析得出典型住宅区生活性活动的范围和边界、主要集聚区和通道。范围和边界主要通过活动的核心区域和稳定区域加以描述,主要集聚区主要为城市的
海岛旅游是21世纪海洋经济时代下迅速发展的朝阳产业。海岛旅游产品个性小,共性大,游客驱寒避暑的海岛旅游偏好,致使各季节的气温差异成为不同区域海岛型旅游目的地产生需求
城市建成环境对居民出行,尤其是小汽车通勤出行的影响是交通需求预测的基础性命题,长期受到关注。已有研究大多以单次出行作为研究对象,较少关注出行链影响下的出行协同决策问题。论文基于2017年广州市居民活动日志调查数据,采用Logistic模型检验了出行链视角下城市建成环境对工作日选择小汽车通勤出行的影响。研究发现,出行链中的非通勤出行与职住地建成环境存在交互作用关系,共同影响居民小汽车通勤出行方式选择
范长风《从地方性知识到生态文明——青藏边缘文化与生态的人类学调查》一书,是一部探讨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各族民众面对日益加剧的生态压力和生态环境问题时,如何借助地方性
有关单位制度与生活圈的讨论多数集中在具有较长计划经济历史与较强国有经济色彩的城市,但是实际上一些新兴城市也存在单位制度实践或类似制度实践。以深圳为例,论文在分析了深圳城市建设与发展过程中的单位制度力量后,选取7个具有单位社区特征的社区,对比商品房社区与城中村社区,从空间行为和社会关系等维度描绘了这些社区居民生活圈的特征差异。结果表明:单位制度在这些社区中的空间与社会实践过程存在显著差异,形成了传统
快速发展的高铁网络对区域社会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而高铁发展对具有不同属性的城市对间联系的影响机制仍亟需探讨。论文选取南京市2000—2019年全行业的企业对外横向投资联系数据,测度以南京市为核心的城市间经济联系变化,在揭示城市对间联系格局的基础上,定量识别和分析了高铁因素对不同属性城市对影响的异质性。研究表明:(1)南京市与全国不同城市间的联系强度呈现出明显的层级性、区域性分布和门户性特征;(2)
家庭企划是个体日常生活的重要情境,其实现依赖于家庭成员的分工和组合,同时受到时空制约与时空资源的影响。以往日常活动与交通出行研究多以家庭属性作为个体行为背景,基于个体的时间利用与活动参与进行性别差异研究,对家庭成员联合行为与分工的研究相对不足。论文借助时间地理学中企划情境的概念,从家庭企划的视角对北京上地—清河地区3个典型案例家庭中所有成员一周时空路径进行解读,深入分析在不同制约与资源下,家庭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