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学教学与创新教育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iper6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中国教育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合格人才为宗旨。“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这一决定,符合中国国情,符合对培养人才的需求。小学科学学科担负着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任务,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充足的条件和扎实的基础。因此,在科学教学中正确认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在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科学课程改革的一部分,同时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小学教育阶段,我认为创新应从以下两方面理解:
  一方面,创新是指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依靠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做的小发明、小制作、小创造等。例如:某学生观察到锅、盆都可以挂起来,而由此发明的“盆挂”即为创新。他根据自己所学知识,积极动脑,展开合理想象,通过反复操作实验而终于发明“盆挂”,难道不是创新的体现吗?
  另一方面,创新并不是全部要求学生做发明、做创造。不同学生的智力和能力是存在个性差异的,因此我认为,只要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通过仔细观察、思考而自主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就是创新。
  当然,任何创新都离不开实践,离不开学生的动手、动脑、认真操作、反复实验。同时,学生在创新的活动过程中,各种实践能力在得到提高,从而达到全面培养的目的。
  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是孤立存在的,其与科学知识、科学兴趣、科学能力、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密切相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科学知识的基础上,且离不开科学兴趣,没有了知识与兴趣,何来创新?并且,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必须在科学思想的指导下,根据合理的科学方法,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坚忍不拔的科学精神,这样才能去操作、去实践,才能有所创新。反之,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它既丰富了学生的科学知识,激发了学生的科学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提高了学生的科学能力和科学素养。所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科学知识、科学兴趣、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素养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有密切的关系。
  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学生个性自由发展与实际能力提高的源泉和动力,是培养现代型合格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所以,在科学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那么,在实际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要从根本上转变教学观念。
  在以往的科学教学中,教师往往以向学生传授知识为教学重点,而忽视能力的培养。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树力“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教育观念,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行素质教育。当然,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并不是相互矛盾的,它们是在正常的科学教学中必然获取的两方面的结果。所以,我们在日常教学中要有意识地通过适当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使学生获得有价值的基础科学知识,逐步培养它们各方面的能力与素养,使之全面发展。
  二、要激发兴趣,给学生以创新的动力。
  学生的学习知识、实践与创新,都要源于兴趣的产生,学生只有对某一事物产生兴趣,才会乐于学习、乐于探究,才会自主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会有所创新。如果学生没有兴趣,学生的创新与实践将会成为无源之水,学生的创新意识将枯竭。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尽可能多地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以创新的源泉和不竭的动力。
  三、要积极创造环境,给学生个性与能力的发展提供空间。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要给学生创造宽松、自主的学习环境,营造自由的心理氛围,使学生有时间、有机会自由地思索、想象、探究,从而自主地获取知识、培养能力。例如我在教《纸风车》一课时,为了巩固本课所学知识,在学生做纸风车时,不但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材料和时间,而且要求他们动手、动脑,展开合理的想象,自己做纸风车。这样,学生的设计、创造积极性很高,他们积极探索、努力创新、气氛活跃、效果颇佳。又如在《水的用途》一课的教学中,我在讲水的用途时,先让学生充分思考、讨论水的作用,答案不局限于课本之内。这样,学生的回答涉及各个方面,使本节课的教学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要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因素。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仅要求教师有相应的专业知识,而且要具备相关的其他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故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加强学习,学习心理学、教育学,学习有关物理、化学、天文、地理等,学习教法、教改等业务知识等。总之,我们要不断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的教育教学改革,才能更出色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们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目的:探究分析对门诊急诊患者进行伤口护理风险管理后其伤口愈合情况以及伤口感染情况.方法:在2018年2月至2018年11月期间,对我院100例门诊急诊患者按照随机分表法进行划分为
目的 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在宫颈癌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40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模式干预,研究
摘 要: 自进行新一轮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综合实践活动这一门新的课程,以其全新的理念、独有的形式、全方位的要求,摆在教育工作者的面前,但对于该课程主旨的把握和领会却出现很大的偏差。学校教育和社会生活必须密切联系起来,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正是一个最佳的枢纽。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回归生活、回归社会,追寻该课程的“原味”,真正让学生在参与社会生活中拥有尽量丰富的经验,在“现代”中不知不觉渗入“未来”,
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师生关系已从“师道尊严”的堡垒中解放出来,朝着平等、民主、和谐的方向发展。健康的师生关系是发展教育的基础,教师能否胜任教育教学工作,学生能否全面、主动地发展,最终完成学习任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生关系是否和谐。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现代教育思想告诉我们:师生关系和谐,学生才会乐于学习,才有可能被培养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那么,怎样才能拥有良好师生关系呢?下面我结合十年
摘 要: 辅导员工作是多方面的,要想成为优秀的辅导员,我们既要面对当前,认真做好实际工作,又要着眼未来,努力提高自身能力。  关键词: 新时代 少先队辅导员 变化  一  少先队辅导员是少先队员们的亲密伙伴和指导者,是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实施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力量,担负着保护、团结、教育广大少先队员的重大责任。经过这几年的辅导员工作,我深深地体会到:面对新课程、素质教育的要求和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
期刊
目的:探索异戊烯基黄酮异补骨脂甲素(Isobavachin, IBA)是否具有促小鼠胚胎干(embryonic stem, ES)细胞定向分化为神经细胞的作用,并探索其相应的分化机制。方法:采用悬滴培养4
摘 要: 本文阐述了在小学音乐教育中“以听为中心”原则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在小学音乐教育中落实“以听为中心”的原则。  关键词: 小学音乐教育 “以听为中心” 素质教育  一、引言  传统小学教育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导致小学音乐教学的地位较低,没有得到学校及教师的重视,也就没能得到有效发展与建设。在素质教育背景下,虽然小学音乐教育的地位得到提升,但教师却无法应用先进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开展课堂教学,
摘 要: 财会专业是中职学校的长线专业,实训教学是培养财会专业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面对社会岗位对财会人员综合素质越来越高的要求,中职财会专业教师要正视实训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以就业为导向,有针对地探索行之有效的优化策略,以期把握实训教学规律,提高实训教学效率,使学生在未来的求职就业大潮中占得先机。  关键词: 中职财会专业 实训教学 问题 优化策略  实训教学作为中职财会专业实践性教学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