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质量增长为核心,实现职业教育的战略转移

来源 :新校园·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at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伴随着扩招,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很多中职生往往只学一到二个学期就辍学,笔者所在的学校称之为流生,每年新生招进来的第一个学期,是流生的高发期,特别是寒假过后,春季开学时,每个专业,每个班级都有大量的流生。有极个别班级流生率可超过50%。引起这个现象的原因,我们也问过当事人,绝大部份的流生的回答都是——在学校学不到东西。他们认为还不如早点跟父母出去打工挣钱。这也就涉及到职业教育的质量的问题。
  关健词:职业教育现状;扩招;流生;德育;双师型教师;校企给合
  
  自从1996年职业教育法颁布以来,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三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招工,促进了职业教育蓬勃发展。2005年中等职业学校开始大规模扩招,2007年秋季开始,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享受国家助学金,发展进一步加快。2008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比2001年增加了410万人,在校生达2056万人,多数省份基本实现了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及在校生规模大体相当的目标,一个以中等和高等职业学校教育共同发展,形式多样,灵活开放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基本形成。
  伴随着扩招,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很多中职生往往只学一到二个学期就辍学,笔者所在的学校称之为流生,每年新生招进来的第一个学期,是流生的高发期,特别是寒假过后,春季开学时,每个专业,每个班级都有大量的流生。有极个别班级流生率可超过50%。引起这个现象的原因,我们也问过当事人,绝大部份的流生的回答都是——在学校学不到东西。他们认为还不如早点跟父母出去打工挣钱。这也就涉及到职业教育的质量的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
  
  1. 办学设施普遍简陋,教育经费紧张。职业教育生平均培养一般是同级普通教育的2.6倍,但一般县财政对中学职业教育参考普通高中标准。县里的阳光工资、绩效工资只负责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职业学校需自筹经费。令职业学校财务上更是捉襟见肘。
  2. 教师队伍结构极其不合理,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生产、建设一线高素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重要职责和任务,提高技术应用能力是教学的重中之重,而学生这一能力的提高,依赖老师的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而学校大部分是文化老师,缺乏企业工作经验和专业技能,即是教师又是工程师的双师型老师更是严重缺乏。很多职业学校只能开设大量的文化课,而大部分中职生都是应试教育的失败者,他们进入中职学校的主要目的是学习一技之长,对他们开设大量的文化课,效果可想而知。厌学、上课纪律混乱、流生也就不足为奇了。
  3. 中职学校管理问题,学校应该以质量为生命线,但有些学校管理混乱,虽然学校环境漂亮了,但不重视内部管理,教师队伍良莠不齐,有的教师根本不懂教育,缺乏责任心,学校对教师的评价缺乏合理的评价体系。由于职业学校的学生一般是初中学校的学困生,而职业学校的管理模式要么过于严格要么过于松散,没有找出一套适合职校生的管理方法。
  4. 中职生生源比较差,主要表现在法制观念淡薄,是非、善恶、美丑不分,不讲文明礼貌,不讲卫生,损坏公物,破坏环境,给学校的教育管理带来很大的压力,社会上不正之风也极大的影响青年学生的成长,学生自身思想和心理上不够成熟,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经常违反校纪校规,中职担负着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培养合格劳动者和高素质专门人才的重任,而合格劳动者和高素质人才首先是一个合格的公民,中职教育与管理已经成为当前中职教育的头等大事。
  
  二、相应的对策
  
  1.努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把学生安排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形成以学校为主体,企业和学校共同教育、管理学生的教学模式,即可弥补目前校内实训基地不足,双师型教师缺乏的问题,增强办学活力,又可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工作作风。
  2.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以学生能否就业,是否胜任职业岗位的要求,是否受社会欢迎,作为衡量办学质量的基本标准。同时,要根据就业市场和企业的需要,按照‘学校围着市场转,专业围着产业转,人才培养围着需要转’的路子,及时调整专业结构,灵活设置专业科类。
  3.加强师资培训,调整教师结构比例,学校每年可派职教教师到合作企业实习或挂职进行继续教育,另一方面学校可以聘请合作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到校兼职,与教师结成师徒关系带培教师。不到企业难以培养真正的双师型教师,这种模式是一种简洁高效而经济的途径。重点培养一批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从而影响一批,带动一批。
  4.有效建立双师型教师的成长机制。一是教师自我激励机制,只有具有专业发展自主意识和能力的教师才能自觉地、不断地促进自己的成长。二是学校激励机制,比如经济待遇激励、政治待遇激励、心理情感激励,提高教师参与培训进修的自觉性。
  5.加强中职生德育教育,德育是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的集合,现在也把心理健康归为德育的范畴,当前学校德育教育仍然是片面要求学生听话、服从,并以此作为学生道德水准的标准,而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压抑了他们的独立性和创造性,要充分肯定和尊重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地位,坚持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相信依靠学生在自我教育中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并保护好自我教育中学生主体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三、总结
  总之,职业教育这两年虽然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真正做到从量到质转型还需要我们职教人的辛勤努力。文中提到的几点应该是目前中职学校遇到的普遍问题,只要我们能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扎实工作,一定能够完成从增量到增质的转变。
  
  【参考文献】
  [1] 陈英. 职业教育的现状及发展思路. 职教论坛,2005,29
  [2] 陈平. 中职生德育教育探析. 福建职业与成人教育,2009,5
其他文献
1例行右侧膝关节置换术的74岁女性患者,术后预防性应用那屈肝素钙6150 U皮下注射,1次/d。术后第3天,患者右侧腰部、右髋关节处出现瘀斑。血常规检查示血小板计数49×109/L,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