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生最不愿意与看不起他的人打交道,因此尊重学生的人格在建立师生融洽关系中显得尤为重要。教育需要心灵与心灵的碰撞,情感与情感的共鸣,教师公正无私的爱必会触动学生的心灵,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爱心;尊重;理解
【中图分类号】 G625【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10-0247-01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的艺术就是爱的艺术,班主任文化的核心就是爱心文化。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广,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怎样爱学生成为当今每一个老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必须深入思考的话题,下面结合我的教育教学实践谈谈我个人的一些看法。
一 爱学生,要尊重和理解
学生最不愿意与看不起他的人打交道,因此尊重学生的人格在建立师生融洽关系中显得尤为重要。班主任要建立起正确的学生观:一方面,教师要把学生当作与自己地位平等的人来看待,对待学生的弱点、缺点以至错误,要给予真诚的、热情的批评、教育和帮助,而决不能歧视、讽刺和挖苦,否则就会伤害学生的人格和做人的尊严。另一方面,教师应尊重学生应有的权利,要充分相信学生,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对班级各项活动的组织要充分放手让学生去做,如:主题班团会、读书报告会、运动会、班干选举及班级日常工作都应听取学生的意见,使学生在被尊重的同时,学会尊重别人,从而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如果一切都由班主任一手包办,不尊重学生的意见,不给学生各抒己见和不给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机会,久而久之,学生便会对班主任产生不信任感,进而形成逆反心理,不利于师生间的情感沟通。这方面,洋思中学和杜朗口中学等学校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生命中没有什么比自由地成长更幸福,生命中没有比剥夺这种权利更大的悲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应给学生更多的理解,更多的尊重,让我们的教育真正成为师生共同享受生命的过程吧!
二 爱学生,要公正无私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巨变,作为社会成员的教师的思想也受其影响,加上目前教育机制本身变革,教育上的急功近利、实用思想有了滋生的土壤。于是乎,分数凌驾于一切之上,学生因为其家长的社会背景,而被分为三六九等,局长的女儿成了牡丹花而备受关注;而小老百姓的儿子成了山沟里的野草,任其自生自灭。教师不能把爱的雨露公平地洒向每一个学生,动辄冷言冷语刺激学生脆弱的心灵,或是罚站、罚抄作业,更有甚者罚跪或是剥夺学生听课的权利。这些做法是极其有害的,对孩子的影响是终生的。人在儿童期和少年时期,本是接受道德教育和品格熏陶的最佳时期,一个孩子从幼儿园到大学共有19年的时光是在校园里度过的,每一个热爱学生的老师都应该以公正无私的爱,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对社会负责的精神细心呵护,用心浇灌每一朵祖国的鲜花,让他们茁壮成长,成为社会的栋梁。大作家魏巍称自己的老师蔡芸芝先生是“多么公平,多么慈爱,多么伟大的人啊”,不就是因为蔡芸芝先生一直站在孩子的一边,帮助孩子排除了小小的纠纷吗?藤野先生身为一名日本教员,对来自贫穷中国的鲁迅先生,不仅思想上毫不歧视,行动上更是关怀有加。他不仅认真帮鲁迅修改听课笔记,还仔细地指出鲁迅所作的解剖图中的细微的错误,这种无私的爱给予鲁迅无穷的精神力量,使得他在“夜间疲倦,想要偷懒”时振作起来,“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所深恶痛疾的文字”。由此可见,藤野先生精神之伟大,人格之高尚可见一斑。在深入了解许多才华横溢的人之后,我们不难发现,在他们的学生时代,都曾遇到过一个或者几个用公正无私的师爱培养过他们的老师!
班里有一个叫李**的学习基础不扎实的学生一连几天都显得闷闷不乐,经过了解,才知道原因。原来,他连续几次课堂表现不佳,影响了小组的考评,组里的同学因此疏远了他,还不时对他冷嘲热讽。我首先举了几个成功人士不畏冷嘲热讽的例子对他进行了安慰,然后迅速召开了该组同学会议,,希望他们正确对待小组荣誉与同学感情之间的关系,并要求打击黄成学习积极性的几个同学向黄成道歉;接着又重点对该同学进行了学习方法和技巧的传授。虽然该同学的成绩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提高,但是该同学学习的热情明显提高了,生活的积极性显著增强了,我相信:假以时日,黄成同学一定会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人生之路的,那不正是对我的班主任工作的最高褒奖么。
教育需要心灵与心灵的碰撞,情感与情感的共鸣,教师公正无私的爱必会触动学生的心灵,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三 爱学生,要有理有度
师爱是通向学生内心世界的桥梁,是培养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重要途径,在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如果不注意方式,不讲究艺术,就会步入师爱的误区。
走入误区的爱,不仅会影响教育教学效果,还会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我们每一个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在多看一些教育心理学方面的书籍,不断的充电,努力提高理论修养的基础上,更需要在实践中要全面了解每个学生,走进每个学生的内心世界,努力提高自己的爱生水平,真正做到管如严父,爱如慈母,导如朋友,做到有理有度,培养出更多的适应新时代需要的建设人才。
因此,我们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吃苦精神的培养,学生只有在生活上肯吃苦,在劳动中品味苦,才能在学习上吃苦,这样的爱是深刻的,更是有深远意义的。我在这方面曾做过尝试并取得一定成效:每逢双休日或七天长假,我都会布置适量的"家庭劳动作业",要求学生经常帮助家长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并通过走访家长、同学交流等形式加以督促。一方面学生的体质提高了,另一方面也渐渐地培养了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他们的学习也更自觉了。
四 爱学生,要持之以恒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艰巨的长久的事业。学生成长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的老师以耐心和智慧,细心地了解学生,全面地认识学生,努力发现学生的特长和缺点,根据学生的个性和兴趣爱好 ,循序渐进地教育,给学生以爱心、勇气和生活的信念,“润物细无声”,这样,我们定能帮学生开启成功的大门。这方面斯霞、于漪等老一辈教育家堪称我们的楷模。
现在,职业倦怠感如一个恶魔紧紧缠绕着不少班主任老师,他们普遍的感觉就是一个字——累!我想,如果我们的班主任老师能牢固树立终身育人的理念,能不断地提升自己热爱学生的水准,我们的孩子会一直生活在阳光中,我们自己也会收获成功的喜悦,享受到生活的快乐!
关键词:爱心;尊重;理解
【中图分类号】 G625【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10-0247-01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的艺术就是爱的艺术,班主任文化的核心就是爱心文化。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广,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怎样爱学生成为当今每一个老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必须深入思考的话题,下面结合我的教育教学实践谈谈我个人的一些看法。
一 爱学生,要尊重和理解
学生最不愿意与看不起他的人打交道,因此尊重学生的人格在建立师生融洽关系中显得尤为重要。班主任要建立起正确的学生观:一方面,教师要把学生当作与自己地位平等的人来看待,对待学生的弱点、缺点以至错误,要给予真诚的、热情的批评、教育和帮助,而决不能歧视、讽刺和挖苦,否则就会伤害学生的人格和做人的尊严。另一方面,教师应尊重学生应有的权利,要充分相信学生,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对班级各项活动的组织要充分放手让学生去做,如:主题班团会、读书报告会、运动会、班干选举及班级日常工作都应听取学生的意见,使学生在被尊重的同时,学会尊重别人,从而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如果一切都由班主任一手包办,不尊重学生的意见,不给学生各抒己见和不给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机会,久而久之,学生便会对班主任产生不信任感,进而形成逆反心理,不利于师生间的情感沟通。这方面,洋思中学和杜朗口中学等学校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生命中没有什么比自由地成长更幸福,生命中没有比剥夺这种权利更大的悲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应给学生更多的理解,更多的尊重,让我们的教育真正成为师生共同享受生命的过程吧!
二 爱学生,要公正无私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巨变,作为社会成员的教师的思想也受其影响,加上目前教育机制本身变革,教育上的急功近利、实用思想有了滋生的土壤。于是乎,分数凌驾于一切之上,学生因为其家长的社会背景,而被分为三六九等,局长的女儿成了牡丹花而备受关注;而小老百姓的儿子成了山沟里的野草,任其自生自灭。教师不能把爱的雨露公平地洒向每一个学生,动辄冷言冷语刺激学生脆弱的心灵,或是罚站、罚抄作业,更有甚者罚跪或是剥夺学生听课的权利。这些做法是极其有害的,对孩子的影响是终生的。人在儿童期和少年时期,本是接受道德教育和品格熏陶的最佳时期,一个孩子从幼儿园到大学共有19年的时光是在校园里度过的,每一个热爱学生的老师都应该以公正无私的爱,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对社会负责的精神细心呵护,用心浇灌每一朵祖国的鲜花,让他们茁壮成长,成为社会的栋梁。大作家魏巍称自己的老师蔡芸芝先生是“多么公平,多么慈爱,多么伟大的人啊”,不就是因为蔡芸芝先生一直站在孩子的一边,帮助孩子排除了小小的纠纷吗?藤野先生身为一名日本教员,对来自贫穷中国的鲁迅先生,不仅思想上毫不歧视,行动上更是关怀有加。他不仅认真帮鲁迅修改听课笔记,还仔细地指出鲁迅所作的解剖图中的细微的错误,这种无私的爱给予鲁迅无穷的精神力量,使得他在“夜间疲倦,想要偷懒”时振作起来,“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所深恶痛疾的文字”。由此可见,藤野先生精神之伟大,人格之高尚可见一斑。在深入了解许多才华横溢的人之后,我们不难发现,在他们的学生时代,都曾遇到过一个或者几个用公正无私的师爱培养过他们的老师!
班里有一个叫李**的学习基础不扎实的学生一连几天都显得闷闷不乐,经过了解,才知道原因。原来,他连续几次课堂表现不佳,影响了小组的考评,组里的同学因此疏远了他,还不时对他冷嘲热讽。我首先举了几个成功人士不畏冷嘲热讽的例子对他进行了安慰,然后迅速召开了该组同学会议,,希望他们正确对待小组荣誉与同学感情之间的关系,并要求打击黄成学习积极性的几个同学向黄成道歉;接着又重点对该同学进行了学习方法和技巧的传授。虽然该同学的成绩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提高,但是该同学学习的热情明显提高了,生活的积极性显著增强了,我相信:假以时日,黄成同学一定会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人生之路的,那不正是对我的班主任工作的最高褒奖么。
教育需要心灵与心灵的碰撞,情感与情感的共鸣,教师公正无私的爱必会触动学生的心灵,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三 爱学生,要有理有度
师爱是通向学生内心世界的桥梁,是培养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重要途径,在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如果不注意方式,不讲究艺术,就会步入师爱的误区。
走入误区的爱,不仅会影响教育教学效果,还会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我们每一个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在多看一些教育心理学方面的书籍,不断的充电,努力提高理论修养的基础上,更需要在实践中要全面了解每个学生,走进每个学生的内心世界,努力提高自己的爱生水平,真正做到管如严父,爱如慈母,导如朋友,做到有理有度,培养出更多的适应新时代需要的建设人才。
因此,我们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吃苦精神的培养,学生只有在生活上肯吃苦,在劳动中品味苦,才能在学习上吃苦,这样的爱是深刻的,更是有深远意义的。我在这方面曾做过尝试并取得一定成效:每逢双休日或七天长假,我都会布置适量的"家庭劳动作业",要求学生经常帮助家长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并通过走访家长、同学交流等形式加以督促。一方面学生的体质提高了,另一方面也渐渐地培养了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他们的学习也更自觉了。
四 爱学生,要持之以恒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艰巨的长久的事业。学生成长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的老师以耐心和智慧,细心地了解学生,全面地认识学生,努力发现学生的特长和缺点,根据学生的个性和兴趣爱好 ,循序渐进地教育,给学生以爱心、勇气和生活的信念,“润物细无声”,这样,我们定能帮学生开启成功的大门。这方面斯霞、于漪等老一辈教育家堪称我们的楷模。
现在,职业倦怠感如一个恶魔紧紧缠绕着不少班主任老师,他们普遍的感觉就是一个字——累!我想,如果我们的班主任老师能牢固树立终身育人的理念,能不断地提升自己热爱学生的水准,我们的孩子会一直生活在阳光中,我们自己也会收获成功的喜悦,享受到生活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