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物理教学的几点思考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3104740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需要全面把握新课程標准,更新教育理念,注重以学定教,以问题定教;在教学设计上,注重三维目标,注意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过程则注重问题导引,情景与模型,自主与探究。这样,物理课堂才会高效并焕发生机。
  关键词:以学定教;三维目标;问题引导;自主探究
  一、教育理念
  1.全面把握课程标准
  课程目标上要注重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结构上要重视基础,体现课程的选择性;内容上体现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教学策略上强调自主学习,教学方式多样化;教学评价上强调更新观念,促进学生发展。
  2.注重以学定教、以问题定教 课堂容量要适中
  改变原来单纯追求课堂容量,学生大量记笔记的现象,做到重点突出,信息量、思维量、训练量适中。
  教学方法要有创新性:改变原来侧重强调调动学生思维的倾向,转变为情感互动,各种感官参与,全方位剌激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教学手段要有先进性:改变原来只注重学生演示实验的倾向,转变为合理应用各种类型实验,注重现代媒体技术与物理实验的结合,增加实验的探究性,可视性和协调性。
  教学模式要有多样性:改变“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单一教学模式,转变为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如常规教学,研究性学习,学生课题组,社会实践活动,专题讲座等,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合作者、引导者。
  学生发展要有综合性:从单纯注重学科素质到注重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的转变。
  学生学习注重自主性:从教师安排时间学生学习时间,教师支配学生的学习时间到引导学生合理安排时间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观念。
  教学评价注重开放性:从侧重基础性和多元化到结合学生心理特点,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关注情感教育,教学过程更重视启发性、探索性、开放性的转变。
  二、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应围绕如何发现问题、开拓思维,如何运用联想和想象来触发灵感,如何有效地解决问题而展开,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逐步达到从听到懂(知识构建),从懂到会(认同理解),从会到通(迁移贯通),从通到用(方法能力)的水准。
  1.注重三维教学目标
  三维教学目标即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如果把三维目标比作一棵树,那么知识与技能就是树的根,过程与方法就是树的主干和枝条,树叶和花就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没有了根基,就长不成一棵完整的树;没有了主干和枝条,就长不了叶子和花朵。有什么样的教学目标就有什么样的教学,有什么样的教学就有什么样的学习,有什么样的学习就有什么样的结果。
  2.注意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设计重要的是把握好本课的重点和难点。课堂教学要讲究分散难点,突出重点。
  教学重点就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是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及由内容所反映的思想方法,也可以称之为学科教学的核心知识。教学难点是指学生不易理解的知识,或不易掌握的技能技巧。难点不一定是重点,也有些内容既是难点又是重点。难点有时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来定,同样一个问题在不同班级里不同学生中,就不一定都是难点。在一般情况下,使大多数学生感到困难的内容,教师要着力想出各种有效办法加以突破,否则不但这部分内容学生听不懂学不会,还会为理解以后的新知识和掌握新技能造成困难。
  三、教学过程
  1.情景与模型
  体现物理学科的特点:由“物”到“理”。物理模型是物理问题的高度抽象和概括,是认识主体对客观实际能动反映的一种表现,是认识主体由实践上升为理论的一个过程。抓住物理情景与物理模型的建立,将最基础、最典型的物理模型、物理问题介绍给学生,并通过建立物理情景和物理模型,将研究方法和处理物理问题的方法展示给学生,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感悟物理情景与物理模型的建立在处理物理问题时所发挥的积极、有效的作用。教师要把物理知识转化为问题,将问题融合于情境之中。学生要在物理情境中思考问题,在思考问题中掌握知识,逐步形成知识到问题到情境的循环中。
  2.自主与探究
  转变学的方式:变倾听为活动。探究是学生在形成问题,建构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形成科学观念的各种活动。探究不一定都要动手做实验,探究是一种方法和一种科学精神。探究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物理探究课实质上是一种模拟性的科学研究活动,在此过程中让学生经历一个实验过程,培养一种实验规范,训练、提高一项实验技能等,学生便可获得类似科学家一样探究问题的学习逻辑、学习思想,但这并不是说一定要学生获得研究成果。因此,一方面,不必整节课都做实验,视具体情况可花一部分时间让学生体验探究思想即可;不必在一节课中将“假设与猜想”、“处理与分析数据”等每一个探究要素都体验一下,可以一节课中只强调某一个或某几个探究要素;不必追求过多的形式,将各种教学手段都用上。教学重在实质,课堂热闹、活跃未必就利于学生学习,有时学生能安静、潜心做实验,有充分思考的时间会反而更有效。
  3.教学反思
  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对教师来讲,反思的过程就是我们教师水平提高的过程。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反思,反思观念、反思行为、反思得失、反思灵感。如果是新授课,要反思一下预设与生成。如果是复习课,就要反思本课的设计:是以知识为主线,还是以方法为主线,还是以问题为主线。通过反思,让课堂从生动到灵动,让思维从模仿到创新,让学生从兴趣到志趣,让教师从优秀到卓越。
  参考文献
  [1]崔允廓.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上)[J].人民教育,2001(6):46.
  [2]教育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
  [3]刘艳.新课程与物理教师[J].学周刊(a版),2003,(8):155.
  [4]代前华.高中物理教学改革的尝试与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4,210:135-135.
其他文献
伴随着贸易的国际化和经济的一体化,尤其在金融危机横扫全球的背景下,国家间的贸易磨擦层出不穷,反倾销是一种常用的非关税贸易救济方式。由于各种历史因素和现实原因,我国虽是出口大国但尚不是出口强国,我国已连续14年为全球遭受反倾销数量最多的国家,涉案企业相当部分来自小型民营或私营企业,会计制度问题为小企业应诉反倾销的软肋。研究基于反倾销应对的出口小企业的会计制度改进,对提高我国出口小企业应对反倾销的胜诉
党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各级学校应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行为习惯,以此为立德树人教育活动的展开,奠定坚实的基础.小学作为基础教学阶段,必须要提高认识,重视小学低年级学生
传统的数学课堂上,教师传授书本上的数学知识,认为学生应该善于解题,但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学生的全面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针对数学教学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过程,对在这过
摘 要: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理念的提出,对于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不仅仅要教会学生学科理论知识,还应该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各种实践能力,例如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等。随之,很多学者开始倡导利用简约教学体现出核心素养。在小学阶段,数学教师在讲授数学知识的同时,也要以课本知识为基础,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简单来说,简约教学是在随着社会的发展所出现的一种新型的数学教学模式,它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