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职业观

来源 :河南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xbb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职业观既反映着职业人的职业共性,又因为个人对职业的认知、职业操守、职业道德中的自我约束能力以及个人的性格、习惯、理想和追求的差异,有着千差万别的表现。我们不可能取消这些差异,但力使教师的职业观有相对的最大重叠性,却是建设优秀职业队伍的重要任务。
  任何时代和社会,职业地位决定着从业人员的素养。用这个标准看,教师群体并不是最为优秀个体的集合,多年来政府一再强调提高教师的地位,就意在从根本之处着手,树立起教师的主流职业价值,达到提升教师职业素养的目的。职业观是职业发展与职业成功的决定原因,所以我国的师范教育应该把建立正确的、初步稳固的职业观作为最重要的使命。当然职业观的形成不会一蹴而就,会随着职业的阅历而逐渐成熟和丰满起来。
  一、职业与事业
  职业履行着社会的某种职能或服务功能,在社会结构中具有不可或缺性。它不以逐利为目的,不参与市场交换,有自己的职业道德和规范。职业和行业都兼有表示身份的涵义而事业却没有。可以说 “我是教师”“我是医生”,不能说“我是教育”“我是卫生”。教师是职业,教育是事业,事业承载着文化传承和文明发展的重大使命,具有更高的道德标准和学术要求;事业不仅要关注社会的当下需要,具有现实性,又要着眼于人类和国家的未来,具有前瞻性。
  教师要遵守职业的规范,追求事业的崇高,这是教师的职业宿命!于是约束(职业操守、职业规范)和自由(心灵与心灵的碰撞、智慧与智慧的放飞),传统(文化的继承、经典的传接)和创造(知识的发展、观念的出新)铸就了教师的职业性格,于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就成了社会衡量教师的尺子。
  教师既是社会性程度最高的岗位之一,也是最为孤立隔绝的职业之一。这是超越了意识形态和国界的教师职业的文化特征。教师的职业观可以用“顶天立地”去形容:站位要很低,立足于社会的基层;精神要伟岸,能经受住道德的拷问。
  二、教师的职业观
  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简称“三观”)对职业观有强烈的取向作用,是职业观形成的基础,职业观是“三观”的职业化表现。职业观是形而上的东西,可以用形而下的空间多面体描述它,它的每一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特征,这些特征共同构成了职业观的内涵厚度和多彩颜色。我认为,职业观有七个主要方面:
  其一,教育观
  教育和教学是许多教育工作者似乎知道却又混沌的概念,教学只是一门技术,教育才是一個大千世界。从走上教学岗位到成长为一个教育者,完成这个角色的转变还有一段长长的路程。在教育得到普及的今天,已经不是“知识改变命运”,而是“教育能改变命运”!
  教育和教学的词义不能模糊,模糊了就会出现重大观念的混乱: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讨论了这么多年,学校应试性的教育局面改观不大,虽然这里主要是因为高考的指挥棒作用,但应试教育、素质教育与应试教学的关系,仍然是许多学校的校长和教师并不清晰的概念。应试教学是对考试能力的指导,是基础教育阶段素质教育中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若把应试教学极端化或唯一化时就变质成了应试教育。当学校把知识和技能的传承作为学校的主要任务和责任,教学必然从教育中割裂出来,应试教育必然成了办学的选择。这在中国和外国、在古代和现代,都是带有普遍性的社会现象,只教学不教育的学校比比皆是。美国《教育周刊》等多家教育杂志的专栏撰稿人奥尔森在一本书中说“即使是这个国家里最受推崇的学校,也没有对这个国家在创造力、想象力和革新力等——任何超越它们正在培养的学生答题技能之上的东西——的积累上做出什么显著的贡献”。学霸如果仅仅是知识的累积者,就不会成为推动这个世界发展的有生力量,只有可以推陈、可以出新的教育新人类才是未来世界的主宰者。
  学校历来是两类人在办学,一是教育家办学,二是教书匠办学。相比之下前者从来都是少数!但是教育家的理想主义永远引导着办学的方向。我们必须有勇气承认,我们的大部分学校(甚至包括许多名校),关注的、谋划的其实是知识技能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在作业或考试中的表现(甚至知识技能的学习也仅限在记忆、训练、夜以继日延长时间方面)。教书匠关心的是社会当下的功利性需求,即便这些功利性需求让受教育者失去了中远期的获得。社会大众要的是看得见、抓得住的东西,当社会竞争化达到一定的激烈程度,功利性文化就表现出愈加短视和浮躁。不少学校和学校工作者只把教育的理想和育人目标,作为洗白应试教育的口号。这些学校不相信搞真教育会出好成绩,而且是更好的成绩。他们只相信知识的反复讲授和夜以继日的“刷题”才是真金白银,所以才不去也不敢探索真教育!《论语》说:“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怀特海说:“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训练都是必要的,但是训练往往会扼杀主动性。”“有这样一批人,他们被动地一遍又一遍地死记一些互不关联的知识,可能想要以此来强化他们的灵魂。但是,人的心性可不是这样形成的。”认真阅读古今中外有关教育的经典著作,我们会发现哲人们都强调学校应该是教育而不仅是教学,可否因此说“素质教育”有着历史的源头。
  其二,格局观
  好学校的教育格局应该具备两点:一是学生观,二是“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关系。只有真正建立了学生观,才会有“主体—主导”矛盾统一的教学关系。这种提法是截至目前对师生关系最好的定位。“教—学”是一个对立统一的系统,学的途径是受教(受教于师、受教于书、受教于社会等),教的目的是学,教与学是不可分割的可逆互动过程。“教学相长”这个成语,在这里很值得教育工作者细嚼。主导角色的要旨是引导而不是教导,教导让主体丧失了自由意识和主动精神。教育改革最大的工程是课堂改革,课堂改革的艰难就在于作为主导者的教师,有意识或下意识地把“引导”的角色演成了“主宰”的角色。化解课堂改革的艰难,必须通过“三合一”的教学方式(自我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方式、讲授学习方式)逐渐改变课堂的学习过程,逐渐使学生的学习态度改被动为主动,逐渐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生发出创造性思维品质,逐渐舒缓学生的学习压力,逐渐拥有事半功倍掌握知识的能力。三合一的学习方式也逐渐使教师的教学状态改疲惫为积极,把教师从学生可以通过自学、互学能学会的知识中解放出来,让教师把精力放在必须教师点拨讲授的地方,逐渐享受到挑战的新鲜感和成功的喜悦感。
其他文献
和刘明莹老师聊天,话题总离不开她的学生,无论是已经毕业的,还是眼前在读的,孩子们是她内心的牵挂,也是她笑容里的故事。刘明莹很享受作为老师的幸福,而这些幸福都源于父亲的
期刊
针对传统解决ZigBee/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2种设备的信号同频干扰问题,采用信道调度算法存在频谱资源利用率低、通信效率低等问题,量化分析了两者信号冲突成因,并提出了基于直接序列扩频再线性调频的分数阶傅里叶变换自适应抗干扰方法(direct sequence spread spectrum-linear frequency modulation
网络切片可以针对不同应用场景的网络速率、时延、可靠性等需求,根据业务对网络功能、安全性等需求构建虚拟的逻辑网络,该技术是5G的关键技术之一。针对网络切片多样化的QoS需求,提出了一种以最大化收益为目标的虚拟资源分配优化算法。该算法针对各个切片业务需求的差异性以及当前用户状态定义切片优先级,并以价格代替信誉因子,确定网络切片需求资源的拍卖报价,并根据可回收的资源量动态地更新和确定价格基准,再将资源优
文章论述了海军标准《舰艇柴油机润滑油监测技术要求》的研究、编制及主要内容。该标准规定了舰艇柴油机润滑油监测的流程、取样、各项测定方法、定量分析方法及要求,标准的发
目前,世界修船市场相当活跃,世界修船中心逐渐东移,东南亚地区已成为世界主要修船中心之一,我国修市场占全球修船市场的份额正在逐步加大,修船价格在世界修船市场价格中仍属低价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