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隆技术与《别让我走》中的创伤书写

来源 :文学教育(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lonxp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黑一雄的《别让我走》是以凯茜为代表的克隆人因捐赠器官而受到创伤的回忆叙述.本文以朱迪斯·赫尔曼的创伤理论为基础,拟通过分析凯茜的个体创伤和克隆人的集体创伤症状、创伤原因以及创伤治疗方法三个方面,来揭示这部小说的创伤主题.此外,本文从克隆科技的出现和密闭的成长环境两个方面找出了产生创伤的原因,提出了建立安全、记忆重建,重新连接三个阶段的治疗创伤方法,意旨更深刻的理解克隆人的处境与呼唤,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引导人们对科学技术的发展保持正确的认识.
其他文献
“戏剧化教学”是将戏剧因素渗透于教育教学活动的一种教学方式.具有三个方面特征:其一,以“戏剧”元素导入教学情境.戏剧具有综合性、原创性、艺术性等多种功能,可与其他领域课程相结合,在跨学科语境中进行整体性教学,方能收获多样性、多效能的教学效果.其二,以“创意”表现作为教学理念.有赖于具有创新意识教师的教导,指引学生进行有计划、有层次、有程序的创意创作活动,从而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其三,以“健康”人格作为教学目标.将“审美”教育融入教学活动中,塑造学生超越的审美情怀以及自由高远的人生境界,培育“健康
情态词可以传达对话者之间的介入关系,蕴含不同的情感意义.通过对情态词的类型、量值和取向进行分类,对比《呼啸山庄》中主人公在情态词上的使用差异,展开情态词的介入分析,为探讨小说中人物的角色关系和心理状态提供了新的角度.
文章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下,探讨强化过程管理的教学方法.认为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应该包括课前自主学习、课堂研讨和课后总结反思、深入学习三个环节;论述了如何合理运用合作、引导、启发式教学方法加强对这一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管理.
新文科发展和文科教育不仅面向文科专业的学生,也要面向理工科专业的学生,承担着以文化人的重要使命.面向高校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开展高质量的通识教育,树牢文化自信,强化价值引领.以文学类通识课程为例,提升通识课程的学术内涵,重视问题导向,引导学生思考;关注跨界融合,激发学生创新力.在教学上,为学生为中心,同时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技术的革新,让学习真实发生.培养理工科学生的人文情怀,也是在新文科视野下培养全方面发展人才的题中之义.
在描绘河西走廊的诗篇中,最优秀的篇章大都是出自唐朝诗人笔下,特别是盛唐的多位著名诗人如陈子昂、王维、高适、岑参、王昌龄都来过河西,他们或到此地出使、巡视,或到此地戍守、驻足.他们不但将足迹留在了武威、张掖、酒泉、敦煌等地,还留下了众多不朽的诗篇,给人们描绘了一幅幅属于那个时代的河西画卷.
邓缵先是民国边塞诗人的代表,在现代西域诗歌发展史上,处于承前启后的地位.邓缵先的西域诗除了整理成册的三部诗集外,还有邓缵先编纂的两部县志和一部游记都收录有一部分诗.他以身躯保卫国家,以行动造福百姓,以史料捍卫领土.在邓缵先担任几个县城知事期间,他重视民族团结和发展农业,考察民情,游历山河.邓缵先撰写的《乌苏县志》《叶城县志》和三部诗集为后人留下大量宝贵的资料,其戍边政绩非常值得后人研究和学习.其诗集里的客家文化和爱国文化值得我们传承.
为了提高新闻传播专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为后续专业教育奠定坚实基础的教学目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时应融古汇今,把古代文学作品的学习与当代文化结合起来,彰显古韵活力.通过泛读、诵读等形式让学生大量阅读古典文学作品,并以情感的渗透性、联想展开法与求异创新法等方法使学生对作品进行充分的体验和认识,从而实现古代文学课的美育功能.通过任务型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造能力.
在比较研究中,《春怨》和《梦醒》通过广义的梦意象,表达怨思的主题.从形象、时间、空间、抒情方式、风格这五个方面探讨两首诗的差异,从男性视角下来看,前者塑造了“怨女”形象,后者塑造了“痴男”形象;从梦醒时间来看,前者是清晨,后者是深夜;从空间来看,前者是广阔的室外,后者是封闭的室内;从抒情方式和风格分析,前者间接抒情、含蓄委婉,后者直抒胸臆、热烈真挚.
2010年《人民文学》杂志开设“非虚构”专栏,“非虚构”文学逐渐进入到主流文学行列.通过对“非虚构”文学的发展概述,以李娟、梁鸿的作品为例,分析“非虚构”文学呈现的自然文化图景和社会现实图景,感悟“非虚构”文学对生态环境与精神困境的共性诉求,从而推动“非虚构”文学的繁荣发展.
语料库文体学发轫于20世纪80年代,是语料库语言学与文体学相结合的新兴研究领域,为文学研究提供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全新研究范式.本文自建《旅人》德文原文语料库,使用分析软件AntConc对语料库进行检索,在数据结果的基础上结合时代背景、历史事件以及作者经历对小说的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进行解读与阐释,有利于为小说《旅人》研究提供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视角,以期拓展语料库文体学在德语文学领域的应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