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专业品德课程 培植“工匠精神”理想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3981973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树立“工匠精神”是一项伟大的国家战略。社会各界,尤其教育界将此精神的落實更多倾注于职业学校。基层中职校在对就业质量、课程与教学、生源参差等多维因素进行研判的基础上,不能因目标远大,现实困难而作为借口,放弃有效改良。从拓展专业技术课程、增强职业技能养成培训、加大基础技艺耐力训练三个角度,丰富专业品德,提升技术创新,以实际行动积极接轨,厚积薄发,培植“工匠精神”理想。
  [关    键   词]  工匠精神;技术沿革;技艺耐力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16-0010-02
   匠心是工程技术领域的至高境界,凡工艺、器物、造型,人与物的对接,均可在反复锤炼过程中以经验的形式逐渐累积。良心是公民道德范畴的底线设置,凡准则、礼仪、品性,人与人的交互,需要双方用心设计,以负责包容的姿态慢慢养成。匠心与良心可谓浑然一体,“工匠精神”是指人在造物过程中,除了有精益求精的职业品德之外,还要糅合人与人、人与自然的价值观念。教育名家佐藤学说过,教师教学实现的本质是“哲学”与“艺术”的结合,教师不但是具有高度知识与理论的专家,同时也是具备高超艺术的匠人,教学技术不是“技能”而是“技艺”或“技法”。职业教育是培养学生掌握岗位技能素养的教学类型,从主体内容看注重技术能力的习得,在教学层面要求教师具备更多的职业良心。在社会广泛倡导的职业教育培养“工匠精神”背景下,基层中职校是强调提升技能及早适应地方企业用工需求,还是以夯实基础为学生发展技术进步做好铺垫,两者之间的倾向有了更新指向。
   一、增设专业技术沿革课程
   职校生在学习能力上与普高生有落差,学生在校三到五年内,从开始对专业概念模糊不清,到具备一定的岗位能力,较快适应并融入社会或企业,已属不易。这期间,职校能够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本,完善课程体系,优化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条件,既是义不容辞的举措,又体现了职业教育的属性。能辅以育人手段,如聘任地方技术骨干定期到校示范讲练,宣扬行业能手先进事例,植入创业娇子专属讲堂,可起到锦上添花之功效。职业教育在学生的能力培养与提升上责无旁贷,在岗位素养、职业生涯规划、职业定位与创业理想上下功夫,既是一种无法逃避的行为,又将起到事半功倍之作用。
   国家层面的“工匠精神”是智能制造系统工程的组合拳之一,社会层面(尤其教育界)将这种全民号召落实在基层职业教育上,中职学校将口号内化为行动,需要在就业观念、技术演变等范畴加以拓展。学生报考中等职业学校的心态大多十分茫然,对所选专业的过去、现在、未来更是一头雾水,若学校只专注当前职业技能训练,着眼学生离校到岗的就业能力,只能认为完成了学生人生“起步跑”的第一节奏。树立宏大的“匠心精神”,要从爱岗敬业做起,对选择专业动态发展,要有宏观认识。如机械制造专业,社会适用的技能模块,一般是少量的测绘模具设计,逐渐淡出的钳工与普车的人工锻造,大量的数控程序化(数字化)加工生产。在课程设置上可增加技术演变发展的知识板块,以当前技术特点为支点,谈过去若干年内该领域技能发展的几个节点,取得的成效,做出的铺垫,谈未来主流倾向,适用范围,对人类生活生产带来的潜在影响,包含该领域著名的设备制造商、名牌产品(商标)的含义与技术特征,几次飞跃性技术革新的代表(国家企业或个人)做出的贡献,以选修课或讲座形式定期开设。与技术关联的外围知识,对学生选择专业(技术领域)的宏观价值有了判断,对未来从事该领域产生定力,对专业技术的发展趋向形成正面认识,最终在培育“匠心精神”层面打下基础。
   二、增加职业道德养成内容
   工匠精神,“匠”,泛指在某领域掌握技术能力的劳动者,虽然教师也有被误读为“教书匠”之说,但其特征,普遍认为是借助设备来完成劳动操作,注重严谨、踏实、一丝不苟,讲求熟练、高难度、创新力,一般不涉及人服务人的范畴,如餐厅服务员就不会冠以此称谓。由此,“匠”的能力提升,可通过反复训练,系统化培训而习得,借助可操作的方式步骤化阶梯性地获取。“精神”一词容易理解,就是境界、修养、志向之集大成者,依靠环境熏陶、文化感染、情感培育来达成。工匠的精神,前者为可见的能力,后者指内在的品德。
   将工匠精神解读为追求精益求精、崇尚极致完美的精神理念,继而联想到“中国制造2025”建设目标,又因为与职教体系中“职业素养”之内涵有一致之处,便提出工匠精神职教制造,显然有大包大揽之嫌,属于职教人的夜郎自大,无异于要求国内排名靠前的高校未来培养出诺贝尔奖获得者,问题可设,答案无解。面广量大的基层中职校,在积极融入“工匠精神”洪流进程中,只能在微观层面加以完善,品德精神塑造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发力点。
   学生中考成绩失利带来的“附加值”是学习习惯偏差,人际交往公德意识偏弱,对社会、理想、生活的理解有片面,如此心态,要树立匠心独运的典范意识,差距很大。九十年代经济粗放式发展,只追求有毕业生到岗,近几年经济结构转向精细化管理智能化制造,对从业人员有了更高要求。中职校在洞察如此转向之后,对单一关注技能习得,转变成注重培育爱岗敬业心态,从“走得快”到“走得远”,注重离校到岗“一步跨”适应,转为注重学生自身成长与企业发展同频共振。增加企业文化赏析,学习地方主流行业发展历史,加大岗位职业道德规范养成教育,才是中职学校可操作的,瞄准树立“工匠精神”方向的关键举措。增加每学期学生入企见习参观时长,了解地方企业产品、商标蕴含的意义,认识企业文化在岗位操作上的具体要求,完善个人道德修养,尤其在技艺提升中所需的技能品质,对产品演变的来龙去脉、企业发展的曲折变迁,理解融入的情感,叠加到参与未来从事岗位的技术革新中。学生职业道德的养成与完善,是“工匠精神”启蒙与萌芽的起点。    三、增强技艺修炼重复劳动
   四年前中央电视台播出反映“工匠精神”的八位人物写实片,他们来自一线岗位,成长于基层领域,从一个小学徒工,经过数十年的锤炼,成长为当下行业中的技能翘楚。当前的社会背景下,职业教育要培养出具有工匠精神的顶尖技术高手,重要一点在于,不能过分追求学生离校到岗的就业技能,而要在劳动技艺反复习得之间,锤炼学生的技术心态,明晰精益求精的职业精髓。
   希腊神庙风雨数千年,有专属工匠负责修缮与维护,这些工匠皆为代代相传,每一块砖瓦,每一处梁檐,都有承继图纸可据,材料质地,规格尺寸,都了然于胸,每到修葺,二三人合作数月,必以复原原貌为标准。所以,能够成长为行业高手,除了技术领域的攀登之外,更需要對专业岗位(行业)的定力,这个定力可理解为热爱,更是一种不动心的专注。不为外界喧哗之扰,静心于自身岗位上某一技术革新;不以个人荣耀之虑,致力于产品研发产能升级。
   当前职业教育专业领域,点上聚焦高等级竞赛成绩,面上关注学生离校就业率,对学生一段时间内就业稳定、成功创业、参与技术革新等发展指数,缺少跟踪考量,很少有单位(区域)敢于直面一年内学生的就业流失率。固然学生就业质量有很多影响因素,但在校期间基础劳动耐力锻炼,从而养成正确的劳动观念,这一因素尤为重要。“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工匠精神”的塑造,必然从基础技能的反复研磨做起。中职校要调整重心,不必强调“高大上”技能的习得,专注于基本技术的精益求精。通过增加基本技能的训练时间,让学生在反复实践过程中,对尺寸、造型、精度、美感等因素,形成独到而精准的评判,在多频次枯燥的重复劳动中养育安心基础岗位,安然基层工作,却又有精确理解、精湛完成的职业技艺,有了基础技能的耐力,在时间累积、经验叠加之下,对技术创新与发展自然形成动力,才有可能成长为某个领域不可或缺的工匠之师。
   厨师学校毕业的学生,同样照着菜谱炒菜,味道却完全不同,区别就在于“手艺”,这种“手艺”,并非学校教育所获,而是个人长时间的积累和悟性。我国出品的口罩被很多国家退回,原因在于口罩内的熔喷布上需要完成驻极,让熔喷布带上净电荷,带电前和带电后,口罩对病毒的吸附能力能差出一倍多,因此驻极工艺对熔喷布的品质十分关键。韩国出品的熔喷布,净电荷存留时间比中国高出一个数量级。我国有一样的生产熔喷布设备,却因为手艺不同,制作出的产品质量完全不一样。“工匠精神”是一项宏大的国家工程,基层中职校以培养一线劳动者为己任,在技术发展关联知识延伸、职业品德修补与完善、劳动技艺沉心研磨推敲等“隐形知识”上,多做文章,不断丰富职业教育的覆盖面,才能为学生树立“工匠精神”之理想奠定基础。
  编辑 冯永霞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各个城市地区的现代化进程推进,城市化大浪潮中建筑工程项目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建筑行业出现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但是随之而来的建筑安全质量问题也成为如今需要正视的关键点。  关键词:建设单位;工程项目;质量和安全;管理  在建筑功能性持续扩展的要求下,对建筑的质量要求也日益严格。提高整体工程质量,才可以更好地滿足新时代发展要求下的人民日益丰富的需求。建设单位应该加强对整个建筑项目工程的管理,
紫花苜蓿的生长过程中产生一皂甙和刀豆氨酸(学科上称为自毒物质)。从紫花苜蓿的鲜叶、茎、花冠、残植株、腐根和种子中释放,产生持久的毒性,影响后续苜蓿的生长发育,造成草
企业社会责任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对生产企业提出的一种社会期望和要求。企业社会责任一方面不仅要求企业在尽最大可能创造收益、为股东创造收益的同时,还
学位
大象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养好小金鱼”有探究小金鱼之死的活动.在制订“侦破小金鱼死亡方案”时,我们的课题名称是:小金鱼生存环境研究;需要做的是:通过多组对比
期刊
房地产企业要实现快速发展和规模扩张,必然要经历由本地单一项目开发向跨区域多项目开发的过程。房地产企业集团总部对下属公司的管控模式也应由“集团—项目”两个层级向“集
摘要:互联时代的发展使得人类已经进入全新的信息时代。在此背景下,信息技术逐步渗透到各个各业。在整个建筑行业中,建筑工程管理是最重要的环节和基本工作。保证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就必须对建筑工程管理的信息化发展予以充分重视。基于此,本文就互联网+时代建筑工程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进行了分析,首先阐述了建筑工程管理实现信息化的必要性,然后就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有效措施进行了分析,希望可以进一步提升建筑
“郑校长不仅是理念上的先行者,还是精神上的引领者,更是行动上的示范者.”这是玉山县城东小学老师们的共同感受.“郑校长每天总是第一个到校,节假日经常也在学校.她带头编写
期刊
摘要:近年来,各地招拍挂市场异常激烈,参与竞争门槛越来越高,并购模式成为房地产开发企业(以下简称“房企”)获取房地产项目①资源的重要途径。根据WIND中指研究院、中国证券报等行业或官方数据,2015-2018年期间,中国大陆房地产并购交易数量约1,522笔交易(见图1),涉及并购交易金额共计约1.5765万亿元人民币(见图2);2019年上半年,二级市场拿地金额为802.7亿元,同比上涨5.3%。
期刊
1945年7月4日,毛泽东在会见到延安访问的黄炎培先生时,二人有过这样一次对话—— 黄炎培:“我生六十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