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策略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brang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已经成为广大数学教师的共识。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显得越来越重要。所以,初中数学应用题的教学不容忽视。作为数学教师,应依据学科教学的特点,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行动上精心安排,认真落实优化应用题教学,始终着眼于学生应用意识和能力的提高,应用题将促进素质教育,学生素质也将会在应用题教学中得到显著提高。
  但当前初中数学应用题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长久以来,传统的教育模式导致了学生重课本、轻生活,加上生活阅历有限,对应用题的背景和情境不熟;教师们常常在教学中抱怨“学生应用题的阅读理解能力差;语文基础差,题都不会读”。实际上,很多时候并不是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差,而是学生阅历不足和不会阅读数学应用题造成的。在教学中很多教师不注意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分析题意时往往一带而过,导致很多学生遇到文字比较长的应用题头皮就发麻,不知道怎样去分析,去寻找题中的数量关系,不知道怎样把实际问题转化成一个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
  针对以上问题,根据本人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一、从基础入手,树立学生学应用题的信心
  
  针对学生对解应用题存在畏难情绪、信心不足的问题,首先从基础抓起,从简单的应用题开始。简单的应用题背景较简单,语言较直接,容易使学生领会如何进行审题,理顺数量关系,容易建立数学模型,为解复杂一点的应用题打下基础,又能带给学生成功解题的体验,增强学应用题的信心。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思维过程如下:弄清问题一找等量关系一设未知数一列出方程。
  
  二、教学过程中及时渗透应用题的教学
  
  要提高学生解应用题的能力,一定要在课堂上多渗透应用题的教学,要善于结合教学内容,加强数学知识应用的渗透,适时地切入应用题的教学,使学生有更多的接触应用题训练的机会。其实,我们现在用的“华东师大版”教材,已经很好地注意到了数学的应用性,在讲每一个知识点之前,都先结合现实应用提出问题,也就是先以应用题开头提出问题、引出悬念,然后才讲新知识,这就给我们提供了训练解应用题能力的一个很好的机会,教师一定要注意在这一教学内容上的引导。比如:在讲“一元二次方程”这一章的开头时就有这样一道应用题:绿苑小区住宅设计,准备在每两幢楼房之间开辟面积为900平方米的一块长方形绿地,并且长比宽多10米,那么绿地的长和宽备为多少?
  这虽然是一道较简单的应用题,一般学生很快就设出未知数、列出方程,但这也是一个训练的机会,而且当学生发现所列出的方程跟以前所学过的不一样时,更激发了他们学习这一章新知识的兴趣。这种以应用题的形式引出要学的新知识,切忌提出的问题太复杂,让人很难理清头绪——那样既达不到训练的目的,更谈不上引起学习新内容的兴趣。总之,选题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围绕各种数学知识的应用,从简单到综合,逐步深入。
  
  三、重视过程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和“建模”能力
  
  1、针对很多学生读文字稍多的题常常抓不住要领的问题,我们可以借鉴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
  如:教学华东师大版第6章第2节的例7:“学校团委组织65名新团员为学校建花坛搬砖。女同学每人每次搬6块,男同学每人每次搬8块,共搬了1800块,问这些新团员中有多少名男同学?”我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如果用语文给课文分层的方法你认为这道题应该分为几层?(三层)你能概括层意吗?(①65人搬砖:②男女同学搬砖的次数和块数;③求男同学的人数。)这些层意包含了哪些相等关系?(男女人数一共65人,男女同学一共搬砖1800块。)你能用等式来表示吗?(男生人数+女生人数=65,男生搬砖数+女生搬砖数=1800。)如果设男同学有x人,那么女同学的人数可以怎样表示?你能列出方程解答吗?这样的教学设计使学生在阅读数学应用题时,能把握住关键,从而轻松地找到数学关系,成为正确解答的有力保证。在学生列方程解答后,再问:“你能根据所列方程和生活实际编写一道应用题吗?”通过这些练习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更让学生体会到原来语文课学到的方法可以这样直接地用到数学的学习中来,从而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会学生用画图、列表等方法转化文字语言,更好地理解清楚题意
  鉴于应用题题目篇幅长、信息容量大、涉及知识点多、已知与未知关系隐蔽等特点,阅读时必须仔细。在阅读时应找出题目的已知条件、已知的数据和一些重要信息,对这些可通过圈画的形式加以注明,这样就可得到一个简缩的问题。如下面的例题中已经进行了划线,就是一个简缩之后的问题:“今年4、5月份,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了飞尘扬沙和风暴天气,有关专家指出,这是由于乱砍乱伐树木,使该地区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所致,因此保护森林资源已是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某地区原有森林面积50万公顷,因为人为毁林,到1 999年底森林面积已经减少了10%,为此当地政府决定从2000年开始大力开展植树造林,计划在两年内使森林面积增加到64.8万公顷。(1)1999年底森林面积为多少公顷?(2)求该地区丛2000年开始平均每年的增长率是多少?通过弄清减缩后的问题,从而达到对这道题目的整体把握。
  3、介绍与数学相关的生产生活常识,使学生熟悉相关的概念和术语,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
  由于应用题的背景材料来自生活实际,因此在题目中难免出现专业术语和新名词。对专业术语,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有意识地介绍相关的生产生活常识给学生,使学生熟悉相关的概念和术语,了解它们的实际意义,逐步积累相关的知识,对学生不熟悉的概念和术语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经验进行类比或想象,淡化专业术语的影响,对题目中即时规定的概念和术语,要仔细阅读弄清概念的实质和适用范围,对生活中容易混淆的术语进行解释。如:“月息5厘是利率还是利息?”在教学中,还可引导学生使用“关键词”来罗列专业术语或新名词,浓缩题意,简短表述,突出实质。例如:某商场销售一种电视机,1月份每台毛利润是售出价的20%(毛利润=售出价一买入价)。2月份该商场在买入价不变的情况下将每台售出价调低10%。结果销售台数比1月份增加120%,问2月份的毛利润总额比一月份是增加还是减少?增加或减少百分之几?
  关键词语是“每台售出价”、“每台买入价”、“每台毛利润”、“销售台数”、“毛利润总额”。由于专业术语太多,可引导学生填写下面的表格,从而达到对题目的理解。
  建模能力是数学应用能力的核心,学生的应用题能力差,最根本还是建模能力不强,怎样提高学生的建模能力呢?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教学中不可只展示结果,更应重视展示思维过程,引导学生分析探索问题,教会学生思考,例题的教学是关键。在初中阶段,常见的数学应用题模型有下面几个:建立方程(组)模型、建立不等式(组)模型、建立直角坐标系、建立函数模型、统计型问题、建立三角模型、建立几何模型。教师可以分别进行专门练习,特别是在初三复习时,进行系统复习总结很有必要。
  4、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参与实践性活动
  例如:学校搞基建时,可以针对操场、教室的占地情况及用料情况编写许许多多的应用题。再如:太阳光照射直立在地面上的物体时,物体的影长将随着时间和日期的变化而变化,针对这一现象可以编写出许多应用题来。只要我们有应用意识,关注周围发生的数量关系,实践性活动的课题是做不完的。学生的应用能力在实践活动中可得到锻炼和提高。
其他文献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那么,在语文课教学中如何“以学生为主体”呢?    一、让学生主动探索    1、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过去的语文课常常是学生被教师的一连串问题牵来扯去,完全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殊不知,“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思维常常由疑问开始。课堂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是训练学生思维的重要手段和过程。同样问题,由教师提还是由学生自己提,效果绝不一样,
期刊
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是当今社会、学校、家庭教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学校、班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班级实行学生自主管理是素质教育的体现,只有实现了孩子的自主管理,学校、家庭培养的孩子才有可能成为未来社会发展的栋梁。结合我班学生的特点,我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相结合,反复实践和调整孩子自管的控制过程和方法,使孩子向我们预设的方向发展。下面把我培养孩子自我管理方面的体会以及在其过程中如何发展孩子自信心方面的
期刊
作文是生活素材的积累,作文是所见、所闻、所感知识的结晶:作文是我们生活的倾吐和真情的流露……总之,作文来源于生活,同时使生活变得更有色彩,更具有诗情画意。然而我们总喜欢把作文教学的痛苦和困惑,把老师怕教、学生怕写的尴尬,统统归罪于应试,直接把矛头指向高考和中考。其实,这是认识上的一种误区。通过多年的语文教学,我认为应当指导学生快乐写作,写出“人人心中皆有,人人笔下皆无”的东西,写出来才有真情实感,
期刊
快乐课堂、快乐学习,一直是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追求。没有快乐的课堂教学是让学生无法忍受的。试想,在一节沉闷、乏味的课堂学习环境中,让学生无差别地接受知识,碍于教师的师道尊严,学生即使有看法,也恐怕是想说而不敢说,让它烂于心,永远作古,学生又如何学得轻松、学得容易呢?心理学研究证明,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生更易理解、掌握、牢记知识。因此,提倡快乐教学,首先要快乐课堂。中学语文作为特殊的工具学科,更应
期刊
美育在提高人的素质方面有着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作用。这样,立足教材、深入开掘语文之美就成了语文教师应深入探究的课题和义不容辞的职责所在。现结合教学实际谈谈自己在语文美育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一、美在语言——欣赏妙趣    语言是人们用来表达思想、交流感情的工具,也是人们欣赏美、创造美的基础。  优秀的作家决不会轻视对语言的追求。有人说:“在但丁的诗上砍一刀,会流出血来。”好的语言是鲜活的,它有
期刊
农村小学生中,独生子女增多,留守儿童增多,有不良品德的小学生也在增多。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农村小学生不良品德的探析,研究农村小学生不良品德矫正的方法。  “扶正”必须“祛邪”,对不良品德的分析和矫正,是学生道德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教会学生做人的根本保证。只有探究清楚不良品德形成的原因,才能找准矫正不良品德的正确方法。    一、农村小学生不良品德探析    学生品德不良是在某种客观条件的影响下,通
期刊
新课程为教师角色的转换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和条件。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做好准备,去追求充满生命力的课堂,迎接新课程改革的到来。    一、转变教学观念,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    新课程对教师提出的最大挑战是什么?笔者认为,是教师要具有课程意识、学生意识、开放意识、问题意识。以前,教师头脑中更多的是教材意识、教参意识,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眼睛盯着知识点,强调的是标准答案,应对的是统一考试。新教材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活力的。”所以,语文教学中要让语文课“流动”起来,让学生在交流与互动中焕发活力,通过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多向交流,碰撞出思维火花,促进学生潜能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从而有效地促进他们创新思维的发展和实践能力的提升,有效地促进他们的可持续发展。那么,在课堂上如何让学生获得充分的交流与互动的机会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人手
期刊
摘要:语文教学的创新需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强化开放性问题,加大思维含量;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创新思维;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加强语文实践活动,推动课外语文学习;强化学生作文个性,培养创新精神。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语文教学创新 学生智力 创新思维研究性学习 学习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例子。”遵循这一理论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当前语文教学提倡“用教材教”
期刊
现行高中语文教材中,爱情作品占有相当的比重,它主要根据当代学生内心发展教育的需要而设置,符合新课程理念。教材中的婚恋作品,与其他优秀作品一样,是“人生活中的教科书”。是陶冶情趣、美化心灵的灵丹妙药,对塑造真、美、善的人格具有重大作用,也同样承担着育人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师要正确利用教材来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爱情观和高尚的人格。    一、让爱情走进课堂    十六七岁的高中学生,由于生理和心理尚不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