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一张青涩照,赴一场旧时约

来源 :作文周刊·高一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Sky_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12月30日,元旦假期第一天,微信圈的头等大事,是18岁的照片你晒了没!曾经或帅气或稚嫩或飞扬的青春靓照宣告了每个人的青春——个个都是春风十里不如你啊!有人说,马上要到2018了,这是“爱你18”的开始,有人说,这是90后的群体呐喊……
  有人一边晒照,一边调侃自己;有人怀念回不去的青春;也有人遗憾,在最美好的年纪,却没有留下一张照片……
  多维解读
  对于“元旦微信圈晒18岁照片”引发的思考,我们可以多维度进行解读:
  一、长沟流月去无声,缅怀青春岁月
  以“微信圈晒18岁照片”来迎接新年,是对过去岁月的缅怀,缅怀那一段青春时光,缅怀那一段无忧无虑的岁月。走过18岁,走进社会,我们会承担更多的责任,也会经历许多艰辛与愁苦,十年、二十年后会有许多感喟,人往往会在回忆中寻找慰藉,因而晒“18岁的照片”是缅怀过去、温暖自我的过程。
  二、少年心事当拏云,不忘青春梦想
  18岁是意气风发的年龄,新年晒照,回望那一段岁月,总会想起曾经对社会的美好憧憬,在成年世界的洗礼下,当年的理想实现了多少呢?还有没有归来依然少年的壮怀激烈?以晒18岁的照片来迎接新年,纪念曾经的青春,更是一种励志行为。
  三、逢时壮气思经纶,报效伟大时代
  为什么在2018迎新年会爆发这一行为呢?除了“18”的契合之外,更多的是这个时代给予我们的自信、自豪与自励。中国正行走在从站起来、富起来走向强起来的伟大历史征程中,我们的心不能不随着时代的脉搏而律动,晒“18岁的照片”正是唤醒报效伟大祖国壮志的行为。
  作文指导
  对于站在18岁门口的我们来说,这则材料是很能激发大家的写作欲望的。作为旁观者,面对成年人的这一举动,我们可以从自己的视角进行评判。可以写成记叙文,结合自己对18岁的憧憬与向往,对晒照这一集体行动,表明珍惜现在的人生态度。也可以对元旦晒照的行为进行评判,或理解、包容,激励青年一代,仰望未来;或不解、指斥,阐明原因,告诫青年朋友珍惜现在,迎接未来,而不是等十年、二十年后在失落怅惘中回望18岁。总之,对晒照行为的评判既要结合自己的真实体会,还要传达出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18岁是短暂的,但更是美好的。18岁时,不论我们所处什么时代,都需要以求真务实的态度踏踏实实地走好自己的人生路,用实际行动谱写出不悔的青春。18岁可以怀念,但怀念之后更应该用实干续写更加辉煌的未来。现在,我们已进入新时代,这是一个美好的时代,没有战乱,没有饥荒,没有杀戮,没有抢夺。只要有梦想,就有实现的可能。只要用勤劳的双手去努力奋斗,就可以收获希望。
  (“湖北日报网”杨维兵《在怀念18岁中用实干谱写新时代芳华》)
  仔细想想,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敢言过去的“扎心”,或许正是因为今天的“顺心”。透过18岁照片这个独特的“记录仪”,我们真切感受到国家正在发生的巨大变化:曾经的绿皮火车变成了今天的高铁,曾经的大哥大变成了今天的智能手机,曾经的胶片相机变成了今天的数码相机,曾经孤立的个体今天因为移动互联网而随时“在线”,还有越来越好的教育。越来越可靠的社会保障,越来越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越来越舒适的居住条件,越来越优美的环境、越来越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郝思斯《18年后我们相约再晒照》)
  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青春正好,我们应该把握当下,珍惜时间,不学赵括只会纸上谈兵,要努力学习,真抓实干,做有用的人,不留后悔;我们要向马云、比尔·盖茨、马化腾学习,去充实我们的青春,让未来的自己以现在的自己为荣……
  晒18岁的照片,本就是纪念自己逝去的时光。逝去的时光总会留有遗憾,我们可以纪念过去,期盼未来,但最重要的是珍惜现在,既不沉迷于过去,也不做白日梦,不让自己留有遗憾。
  (广东省深圳市盐田高级中学黄涵《青春易逝,请珍惜当下》)
  晒18岁的照片,别忘了最好的自己。当年无皱纹的皮肤,现在是否因为经常熬夜而不复存在了?当年健康的身材,现在是否因饮食不当而走样了?当年的秀发,现在是否因吹拉染烫而变得干枯?当年发自内心的笑容,有多久没有出现在你的脸上?或许不知不觉中,你正在毁掉最好的自己。
  晒18岁的照片,别忘了最初的梦想。18岁那年,你或许想着能挣脱父母,独自到外面闯荡?当时立下的志向,如今实现了吗?
  晒18岁的照片,别忘了珍惜。照片中的点点滴滴是逝去的青春。若没有照片的记录,可能早已被人遗忘,或从未被人发现。这些照片教会我们且行且珍惜。
  (广东省深圳市盐田高级中学文乐怡《回忆,体会》)
  感受晒照中的正能量
  ◎陶兴国
  以“微信朋友圈晾晒18岁的照片”来迎接2018,成了70后、80后、90后的集体狂欢,那些斑驳陆离的旧照里有瘦弱的影子,有倔强的泪水,有艰辛的足迹,也有成功与喜悦,但无一不闪耀着青春的光彩,洋溢着青春的活力和对理想的渴望。晾晒18岁时的照片,是砥砺自我,不忘初心,携梦前行的最直观体现,我们应为这样的行为喝彩,应从晒照中感受到满满的正能量。
  长沟流月去无声,晒一枚青涩照,赴一场旧时约!
  18岁,我们轻轻地挥一挥衣袖,作别了青涩的少年时代;18岁,我們欣喜地参加了成年礼,昂首跨入了成年人的门槛。那时,我们满怀理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请命;那时,我们有梦,梦想着做自己想做的事,喂马、劈柴,周游世界。那时,我们吟诵着《致橡树》,渴望“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的爱情;那时,我们读着《十八岁出门远行》,感受着世界的荒诞与奇妙。我们追求自由,我们向往民主,我们常常大声呐喊:“我的天地我作做主!”
  但正如席慕蓉的诗所说,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所有的泪水也都已起程,却忽然忘了是怎么样的一个开始,在那个古老的不再回来的夏日……遂翻开那发黄的扉页,命运将它装订得极为拙劣,含着泪,我一读再读,却不得不承认: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
  苏格拉底说: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晒照,实际上是对自己走过的人生路自我省察的过程,充满了智慧和勇气。
  晒18岁青涩照的过程,不就是一个自我省察的过程吗?18岁的梦演绎了多少?18岁的心是否依然温热未凉?
  一滴水珠只有在阳光下才能焕发出七彩光芒,70后、80后、90后用晾晒18岁的青春倩影奏响了时代的最强音: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民主、和谐、公平、正义无处不在;这是一个最自信的时代——经济飞速提升,科技高速发展,绝对贫困渐行渐远;这是一个最适合个人成长的时代——我们享有良好的教育,我们拥有公平竞争的机会,我们拥有触手可及创造自我的舞台……
  习总书记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取得的重大成就,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
  站在使中国走向强大的这个历史节点上,我们有理由,有信心,更有勇气向整个世界再次宣读我们的青春誓言,70后、80后、90后一定会承担起让祖国强起来的历史使命,我们也会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让更多的龙的传人融入实现祖国伟大复兴的洪流中来。
  晒18岁的照片,重温青春誓言,传递正能量,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我们的名字叫“18岁”!
  (作者系广东省深圳市盐田高级中学教师)
其他文献
廉颇、蔺相如的故事,两千年来一直受到广大人民的喜爱,元曲中有高文秀的《廉颇负荆》,京剧有《将相和》,这些剧本都是根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提供的素材写成的。《史记》作者司马迁匠心地组织、使用流传下来的资料,把蔺相如和廉颇这两个历史人物,写得有血有肉、栩栩如生;安排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也都顺理合情,不愧为古代的文学名著。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廉蔺交欢”三个故事,
期刊
手法探究  从《蜀道难》看李白的浪漫主义  在现存的九百多首诗歌中,李白表现出了高度的自信、向往自由、追求理想、以及蔑视权贵的思想。其中《蜀道难》以大自然动人心魄的奇险与壮伟,给人以回肠荡气之感,充分显示了他浪漫的气质和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可以算是他的浪漫主义的代表作之一。  在此诗中,诗人运用了大量的想象、夸张、排比、比喻等手法,一咏三叹,对峥嵘、险峻、高入天际的蜀道做了详细的描写。并就此抒发了
期刊
规范议论文是与议论性散文、杂文、随笔等相对而言的一种议论文体。规范议论文主要特点有三:一是论说三要素完备,部件合乎规范;二是论证结构严密,模式合乎规范;三是语言准确概括,语体合乎规范。其中结构严谨、逻辑鲜明,是这一类议论文的关键。下面以江西省高三大联考考场规范议论文作文为例,重点从结构严谨、逻辑鲜明两方面探讨优秀规范议论文的写作技巧。  一位创业者面临一次路演机会。当时其父病重,路演当日他收到病危
期刊
我想起窑洞顶上的那些坟堆,还有那个空洞。此刻睡在我身旁的李老汉,填入那个洞穴以后会是个什么样子?还有我们自己……早在我们之前,不知道有多少人曾经像我们一样生活过。他们也曾像我们一样躺着坐着蹲着站着,在太阳下行走,为牙痛而烦恼,为多了一只玉米棒而欣喜,为一两句话逞气斗强甚至流血,因为磨粉而弄伤了手指,因为一个女子而发痴发狂,满周岁时请人吃过红鸡蛋,活到六十岁又有很多人赶来祝寿。他们也曾像我们一样,以
期刊
议论文写作,要避开老生常谈和人云亦云,首先是要进行多角度思考,运用创新思维,提炼新颖别致的观点。只有这样,你才能独辟蹊径,写出自己的东西,展现有别于他人思维的新思想。而这种新思想在考场作文中特别可贵,它能确保你的作品在众多的大众化的平庸之作中脱颖而出,让阅卷老师在审美疲劳中因你的作品而眼前一亮,精神为之一振。反弹琵琶就是议论文立意求新最常用的方法。所谓反弹琵琶,也称逆向思维,对人们普遍认可的道理或
期刊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小猪在稀泥里打滚\不为讨人欢心\而改变自己的模样  鱼儿不羡慕兔子在岸上蹦跳\它只是喜欢水  大象也不想学鸟儿飞到树上\它有长长的鼻子\够得到天堂的树叶  思路引擎  这则材料节选自海桑《连枯枝败叶都是好的》。它由三句话构成:第一句说的是小猪不为取悦别人而改变自己;第二句说的是鱼儿不因羡慕别人的优点而改变自己的喜
期刊
近段时间,随着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的热播,清代诗人袁枚创作的小诗《苔》一夜爆红。节目中,支教老师梁俊和贵州乌蒙山区孩子用宛如天籁的声音动情演绎了《苔》。  梁俊,原籍江西,后生活在重庆。2013年9月,梁俊和新婚的妻子来到贵州乌蒙山区石门坎的苗寨支教。石门坎的孩子,80%是苗族,天生爱好唱歌。在进山之前,梁俊就想到,预先给一些古诗词谱曲,然后教孩子们唱。他希望孩子们活在诗里,可以感受诗的美好
期刊
清代戏曲家李渔认为,工匠盖屋务必先构图,考虑清楚“哪边建厅,何方开户,栋需何木,梁用何材”;写议论文犹如建屋,挥笔着墨之前必有一个总体构思。  如果说“横向议论”是围绕一个观点,在同一个层面上,从不同角度展开议论,体现并列关系,那么,“纵向议论”就是围绕一个观点,从不同的层面,逐层深入地展开议论,体现递进关系。纵向议论主要采用层进式结构,文章各层次之间是层层深入,步步推进的。各层的前后顺序有严格要
期刊
1.自设“启”姓当始祖  启功先生是满族人,清朝皇室后裔,雍正帝九世孙,名为爱新觉罗·启功,但他从未用过“爱新觉罗”的姓。他诙谐地说:“本人姓启名功字元伯,不吃祖宗饭,不当八旗子弟,靠自己的本领谋生。”有人给启功写信,上书“爱新觉罗·启功收”,启功开始只是一笑,不以为意。后来这种写法的信件越来越多,启功索性标明“查无此人,请退回”。启功还特意在《中华读书报》上写文昭告天下:“我叫启功,字元白,也作
期刊
没有对事物的细致观察,就不会发现事物的本质特征;没有清晰的写作思路,写出的文章就会杂乱无章,不够条理。鉴于此,我们结合一篇脍炙人口的科普文《南州六月荔枝丹》来学习如何观察事物,如何理清写作的思路。  一、说明事物要观察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但如果没有对生活中的事物细致观察,就不会全面地了解事物,更不会洞悉事物的本质特征。从《南州六月荔枝丹》一文可以看出作者对荔枝这一事物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观察。  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