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百合连作障碍效应及机制研究

来源 :草业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ngs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讨兰州百合连作障碍效应及作用机制,以正茬及不同连作年限土壤为试验对象,利用盆栽试验,动态研究了连作对百合生长、光合特性及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并利用GC-MS技术分析了正茬及不同连作年限土壤中自毒成分的种类及含量。结果显示,苗期、鳞茎膨大期及成熟期连作对百合的生长均存在抑制作用,且随着连作年限的延长作用程度增强。同一生长阶段,随连作年限的增加,百合植株中CAT和SOD含量逐渐下降,POD活性先升高后降低,MDA含量持续升高。叶绿素总量(Chl)、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及蒸腾速率(Tr)呈下降趋势,而胞间CO2浓度(Ci)持续升高。从正茬、连作2年和连作4年土壤中分别鉴定出9种、15种、17种化感自毒物质,主要包括:2,3-丁二醇、间苯二甲酸二辛酯、2,2′-亚甲基双-(4-甲基-6-叔丁基苯酚)和对苯二甲酸二辛酯。其中,对苯二甲酸二辛酯在连作2年和4年土壤中含量均达最高值,分别为33.24%和41.43%。连作通过影响百合植株的光合作用能力,破坏抗氧化酶代谢平衡,从而抑制百合植株的生长,导致连作障碍的发生;连作条件下多种次生代谢物引起的自毒作用是导致兰州百合连作障碍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他文献
本文从“评价理论”角度分析探讨律师话语中的隐性劝说策略及其语言实现手段,系法律语言学研究。本文将律师话语中的劝说划分为显性劝说和隐性劝说,通过分析得出隐性劝说区别
在高校教学督导机制中,相关主体很难在决策过程中从不犯错,只能通过不断调整自己的策略来达到最优策略。在有限理性前提下,从演化博弈视角研究各主体行为策略选择的演变规律,
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对大学英语教学的要求,要加强对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听说的能力。在这种背景下,加强词块对学生英语四级听力的影响研究分析就是势在必行的
利用模糊评价法和特(Max Ent)相结合,选取了地貌类型、海拔、有机质、有效磷、质地和有效土层厚度6个评价因子,以评价百合在全国的潜在分布和适宜等级进行了模糊评价。结果表
为了开展黑龙江省玉米初霜冻致灾临界气象条件风险区划技术研究,以期指导生产者合理安排作物品种布局,减轻初霜冻灾害造成的损失,以晚熟玉米为例,从确定初霜冻致灾临界气象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