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悄地表达善意

来源 :河南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fh86868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3月的一天,我作为嘉宾,到郑州人民广播电台参与一期《青春有话说》节目的录制。
  主持人小夏——一个阳光帅气的小伙子,知道我是一名班主任,就笑说:“一提起班主任,我心里就发怵。我对班主任最深的印象是在晚自习的夜晚偶然一回头,看到教室窗户外有一双犀利的眼睛,那警惕、严厉的目光,让人望而生畏……”
  我不禁纳闷:老师真的有那么可怕吗?
  为学生留足面子
  节目开始,小夏问:“李老师,您的学生怕您吗?”
  我说:“我没觉得他们怕我,我和学生关系一向很融洽。”
  小夏说:“难道他们违反纪律后,也不怕您责罚?”
  我说:“他们违纪后也许会害怕,但怕的肯定不是我,而是怕被班规惩罚。同时,我认为犯错后有这样的害怕心理也许不是坏事,它有助于学生反思、改过。惩罚不是目的,而是让学生在反思后选择正确的道路。”
  另一位主持人小雪不死心,继续启发我说:“比如,我们上中学时,老师若看见男女同学在校园里手拉手,或者言谈举止很亲密,就会很生气,会严厉地批评他们。如果这事换了是您,会怎么办?”
  我蓦然想起很久以前看到的一个案例:李镇西老师有一天中午到教室去,刚过楼梯拐角,就看见走廊上一对男女生拥抱在一起。李老师进退两难,急中生智,将手里抱的一摞作业哗的一声全抛在地上,然后弯腰捡作业,假装什么也没看见。那两个孩子听到响声,回身看到老师,马上跑来帮老师捡——他们以为老师什么都没看见,所以三人都不尴尬,这就为学生留足了面子。
  然而,教育并非到此为止,李镇西老师接下来趁着几个晚自习时间,用开班会、做讲座、写信等方式和学生交流关于爱的话题。
  我很赞成李老师的做法。如果我发现学生在比较隐蔽的地方有亲密的举动,我会想办法不留痕迹地制止,但不会马上批评、斥责。就算他们犯了错误,我们也应该给犯错的孩子留个面子。当场斥责,只会使学生反感、排斥,对于解决问题没有任何好处。
  我2007年当班主任的时候,每个周四晚自习都会抽出一点时间来和学生交流关于爱情的话题,目的是防患于未然。
  我很不喜欢一个词——“抓个现行”。有的老师为了证明自己的高明,甚至故意设局让学生犯错,然后“抓个现行”。这是违背教育规律的。
  当我们考虑到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有尊严的人,就没有必要非让孩子在面对老师的批评时哑口无言、面红耳赤,我们没有必要这样不留情面地去证明老师是对的、学生是错的。
  因为,有时候我们看起来赢了,其实是输了。我们赢了争吵,却输了师生感情,多不值得啊!
  给彼此留下足够的空间
  有时候我会对学生说,一个人的教养,就表现在他是否尊重身边的每一个生命——不仅仅是人,还包括一些动物、植物。
  记得女作家龙应台在谈到文化时曾说:文化是随便一个人迎面走来,他的举手投足,他的一颦一笑,他的整体气质。他走过一棵树,树枝低垂,他是随手把树枝折断丢弃,还是弯身而过?一只满身是癣的流浪狗走近他,他是怜悯地避开,还是一脚踢过去?
  一个不懂得心疼体谅亲人、学生、陌生人以及动植物的人,不能算作有文化的人,又怎么可能培养出有文化的学生?
  真正的文化,可不仅仅是试卷上的分数。
  曾在《读者》上读过一篇文章,大意是说:北京故宫的房间一共有五千把钥匙,每天的早晨7点是工作人员集中领钥匙的时间。大伙儿领了钥匙,在晨光熹微中开锁推门,同时会喊一声:“开门了!”有时还伴着一声咳嗽。为什么呢?大家是给宫里面那些黄鼠狼啊、刺猬啊、老鼠啊提个醒,打声招呼——嗨,有人来了!
  我出生在太行山区。夏天山区的小道总是杂草丛生,杂草里免不了有蛇虫。暑假回老家,我在走山路的时候,总是要拿一根棍子,看见被杂草淹没的小道,我会用棍子轻轻敲打小草,目的是“打草惊蛇”,告诉它们:我要走过去了,你们快躲一躲。我固然不愿意看见蛇,难道蛇就愿意被我看见吗?
  我们都给彼此留下足够的自由空间,这才是对生命的尊重,对自己的呵护。
  教师在和学生交往的过程中,也是如此。
  我们没有必要对学生所有的事情都了如指掌。有时候就算心知肚明:他的确是犯错了,或者他有心犯错……但是,教师不必事事明察秋毫,倘若学生不肯承认错误,我也就不做过多追究,更不会设局“抓个现行”。我不能眼睁睁看着他们犯错,以证明我的批评是多么正确。
  师生之间的对与错,真的就那么重要吗?
  给学生一个退路,就是给自己一个台阶……
  主持人听到我讲这样的观点,忍不住问:“李老师,您这样教育学生,效果如何呢?”
  我说:“我必须承认,很多时候,我的引导没有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甚至学生在毕业前还有种种毛病,让人不免感叹其屡教不改。但是,我们春天播下的种子,有的秋天就结果了,有的却要等到来年,甚至三年后、十年后……教育最不能急功近利。我相信,只要我埋在他们心田的种子是善良的、饱满的,总有一天会发芽。有的学生在步入社会十年后,还能想起来当初我告诉他们的话确实很有道理,那就说明,我的努力不是无用功……”
  最关键的是,学生在与老师的交往中体验到了温暖、温情,便能学会尊敬别人。
  教育是慢的艺术,我们需要的是等待。
  孩子成长是迟早的事情。我相信岁月,相信种子,相信春风化雨,相信润物无声……
  善良,无须张扬
  一位朋友对我说起,小区旁边搬来一户人家,那户人家女儿正上高中,儿子从小脑瘫,夫妻俩租了间旧房子,靠卖菜维持生计,日子过得非常拮据。朋友的母亲不但尽量买这夫妻俩的菜,还整理了家里的一些衣服,打算送给他们,又不知道此举是否合适。最终,老人把那些衣服用塑料袋装好,趁天黑时悄悄放到他家门前。
  晚上卖菜回来,男主人先发现那个塑料袋,女主人看了看,拿回屋里去了。第二天,朋友的那件只穿过一次、因为缩水有点短的连衣裙,就穿在了那家女儿的身上。
  朋友的母亲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大家都没有心理负担……
  老人家没上过几年学,她一辈子也没有说过“人之初,性本善”这样文绉绉的句子,但她用自己的行动证明:善良,原来有另一种方式,无须张扬,不求回报,悄悄地表达,最好。
  我一直认为,富足向来和权钱无关。最富有的人,就是这样悄悄表达善良的人。每每听到这样的故事,我都觉得自己的心变得很软很软、很美很美……
  这就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吧!这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我们没有必要在成长中的学生面前,有意表现自己的成熟、正确、高明。因为,我们也是从那个年龄走过来的,总有一天,这些孩子也会成长到我们这个年龄。
  (责 编 卢丽君)
其他文献
【正】 《今日观察》是1999年5月无锡电视新闻中心推出的一档新闻评论性节目,每周四档,每档12分钟。节目开播至今,已在无锡及周边地区引起很大反响,在市民群众和领导干部中享
出镜记者是栏目、电视媒体的门面。重大历史时刻“我在现场”,已经成为媒体的共识。好的出镜记者往往在时效争夺中给媒体带来竞争优势。另外,出镜记者由于“脸熟”,在采访中更容
班级健康向上的舆论氛围形成之后,班主任就可以着手班级建设了。  成立优势互补的学生小组  很多老师一提班级建设就想到立班规、建班委,其实班级建设的第一步不应该是班委或者班级制度建设,而是思考怎样的班级生态才更适合孩子们成长。  通常的班级管理模式往往是自上而下的金字塔结构,然后辅以班规班纪。班主任在塔尖,班长、副班长次之,小组长再次之,班级成员组成塔基。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出现了班主任放手让学生管
在广播主持这一行里坚持下来的,都是心地纯良的人。
虽然很早就读过朱小蔓的一些文章,但是真正见面是在一次全国道德教育理论研讨会上。开会前,她和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的同事们,在门口列队迎接参会者。
由海军装备技术研究所主持、海军4808厂实施的一种采用“湿法除锈及低表面处理涂料实船涂装”技术取得可喜成果。
接了新班,心理有了准备。因为前任老师已经热情地向我传经送宝:“这个班啊,抓不上手的好几个,你一定要凶。”  凶?我不会。  那堂语文课上,一个小方脸、大眼睛的男孩,斜倚着墙壁,跷着脚,爱听不听的样子。他应该就是那个“抓不上手”的辉。“辉,请你读一读第一自然段。”“我不会!”天啊,居然和我预料的一样。他慢吞吞地站起来,低着头死活不开口读。“我不会”仿佛也成了十足的理由。请他坐下?那别的孩子怎么想?这
现代重工(HHI)最近从美国JRay McDermott控股公司手里购买了一艘起重、铺管两用工程驳船(HDLB)DB-60号。该船配备一台1800吨吊车,双排CRC管线对接焊站,3台150千磅的张紧器,以及
<正> 文学与自然和社会的关系怎样?刘勰在《文心雕龙》的《物色》、《时序》等篇中着重阐述了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他不仅正确地认识到文学是自然和社会的反映,而且还探讨
写作文评语时,教师应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交流对话,让他们逐步领悟写作技巧,增强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经过探索,我把评语归纳为以下八类。  谈心式。作文是学生心灵的展现。如一个学生的作文虽然文字通顺,却流露出了因父母偏爱弟弟而情绪低落,甚至对自己的前途丧失信心的想法。于是,我这样写评语:“你的作文敞开了心扉,表露了真情,我很愿意帮助你从阴影下尽快走出来。希望你振作起来,未来一定是美好的。”  激发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