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基础教育舆情的挑战、特征与公共治理——以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李田田事件”为引

来源 :中国教育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22ss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村女教师“李田田事件”表明,我国基础教育面临的舆情形势正在日益复杂:一方面表现为三类“情理之中”的挑战,即渴望扼杀“坏消息”的认知偏好、难以扼杀“坏消息”的信息时代、管理部门在处理“坏消息”上的层级差异;另一方面则是“意料之外”的特征,分别是帮弱不帮强、讲情不讲理、喜轻厌重、次者为主.在此局面下,结合舆情特性、治理内涵以及政策转型来看,应对“意料之外”的基础教育舆情坚持公共治理远比“情理之中”射杀信使高明,为此建议如下:一是加快教育舆情的知识生产,培育人们理解舆情的理性;二是推动教育舆情的良性互动,谋求各方在舆情事件中的最大共识;三是加强教育舆情的制度建设,构筑舆情应对的统一战线.
其他文献
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的《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提出要以区域产业发展急需为牵引,面向行业特色鲜明、与产业联系紧密的高校,建设若干高校与地方政府、行业
期刊
随着“身体”缺席而引发的教室危机的不断加剧,身体的教育价值逐步为教育界所承认.然而,在我国当下的儿童哲学教育中,“身体”在儿童哲学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却尚未得到实践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