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核心提示:2007年11月26~29日,发明与创新杂志社、中国系统工程学会、中国专家学者协会在四川都江堰市成功举办了第二届全国民间科技发展研讨会暨首届四川省民间科技创新论坛(简称民科“两会”)。本届民科“两会”的会议宗旨是: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发展民间科技,促进自主创新,弘扬民间科技创新和艰苦创业精神;会议主题是:科技报国、自主创新、奉献智能、服务社会。会上,共有来自全国各省市和港澳地区的参会者200余人,提交学术论文150余篇,学术专著20本,原创性技术发明和新产品4O余项,原创性理论与应用研究成果22项,可谓硕果累累,堪称近年来民间科技创新的大丰收。
专家寄语:科学的本质在于探索与创新 袁隆平
值此第二届全国民间科技发展研讨会召开之际,我仅以个人的名义,热烈祝贺大会的召开。同时也借此机会对全国的民间科技研究者在各自创新研究中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
不久前,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胡锦涛总书记在报告中明确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没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并将其放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八个着力点之首。强调这一点,是因为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对于坚持科学发展观来说至关重要,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征程中的法宝。我认为,具体到我们每一位从事科研的工作者来说,立足科学研究的本质在于探索与创新的观念,大胆求异,开拓创新。
回顾杂交水稻研究走过的40余年历程,从突破“水稻白花授粉没有杂交优势”的理论禁区,到实现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三系配套:从杂交水稻三系法选育到两系法应用获得成功:从超级杂交稻第一期目标达标,到第二期目标的跨越……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探索之路是艰辛的,然而创新的成果却是令人欣喜的。展望未来,前景光明,超级杂交稻“种三产四”丰产工程实施,将在三亩地上产出现有四亩地的粮食总产,如果5年内全国推广6000万亩,可产出8000万亩粮食,节约1/4的粮食耕地,也就等于增加了2000亩粮食耕地,能多养活3000多万人口;同时,我们正在向第三期超级杂交稻目标攻关,预计于2010年实现大面积亩产900公斤的目标。因此,我充满信心地认为,通过科技进步和国人的不懈努力,中国能依靠自己解决吃饭问题。不仅如此,还能为其他发展中国家解决粮食短缺问题做出贡献。
科学探索永无止境,科技进步在于创新。现今,我国民间科技力量确己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新兴生力军和促进自主创新的加速器。民间科技创新活动不仅能为国家提供原创性成果,培育创新人才,而且能提升社会创新素质,夯实国家创新基础。民科“两会”的举办,正是为了进一步挖掘民间科技资源,激发自主创新能力。为此,我认为本届会议主题确定为“科技报国、自主创新、奉献智能、服务社会”是非常正确的。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全民共建“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大展宏图!
(该文系民科“两会”开幕式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的秘书辛业芸代表他宣读的贺词)
会议宣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民间科技前景广阔——中国民间科技创新与发展行动纲领
为促进中国民间科技的健康发展,出席“第二届全国民间科技发展研讨会”的全体人员在《长沙宣言》的基础上,特提出如下的行动纲领:
一、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竭尽全力。
二、在温家宝总理关于“要鼓励民间发明创造”重要批示的鼓舞下,自强不息,创新不止,为“科教兴国”进一步作出民间科技工作者的特殊贡献。
三、以袁隆平、陆家羲、李登海等民间科技的杰出代表为榜样,坚持“科学研究不问出身,科学面前人人平等”,“科学的本质在于探索与创新”。创新的源泉在于求异,敢于向科技领域的传统习惯和陈旧理念挑战。
四、虚心学习他人的知识和经验,特别是国内外科技发展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以适应飞速发展的科技形势的需要。
五、加强民间科技界的联系和协作,提高为企业服务、为“三农”服务的意识,充分认识“团结就是力量”,坚持国家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
六、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奉行“天天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个个是创造之人”的理念,为国家贡献尽可能多的原创性和应用科技成果。
七、克服目前民间科技所面临的困难,卧薪尝胆,埋头苦干。既要有超常之志,又要有平常之心.坚信真理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
八、学哲学、用哲学,掌握辩证唯物主义的利学思维方法。加强身体锻炼,保持乐观精神,争取为国家科技事业多做贡献。
让我们携起手来,弘扬“科技报国、艰辛创业、拼搏奋进、自主创新”精神,迎接中国民间科技蓬勃发展的美好明天!
发展建议:关于发展我国民间科技事业的建议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47条规定,发展我国民间科技事业特提出以下建议,送请党和国家领导同志、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国家科技部、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务院法制局、中国科协及有关省市领导同志审阅批复。
一、制订《民间科技创新促进与保护法》,为民间科技创新活动建立良好的法制环境。
二、建立“官”(官办)“民”(民办)结合的科技体制,为我国科技事业大发展提供体制支撑。
二、设立民间科技管理机构,领导并服务于民间科技事业。
四、建立民间科技创新基金,为民间科技创新活动提供经费支持。
五、建立民科访问学者制度,通过民间科技研究者与职业科技研究者的交流和合作,建立学术交流平台,促进科技优秀成果脱颖而出。
六、实施淘金工程,有效开发利用民间科技自主创新成果与人才。
七、制订有利于促进探索与创新的科学评价标准,建立客观、公正、规范的科学技术评价机构。
八、请国办、公办学术刊物设立民科专栏或专版,为民间科技成果提供传播与交流平台。
成果交流:重大原创性科技项目(成果)的典范
本届民科“两会”上,参与交流的民间重大原创性科技项目(成果)的典型范例有:《遗传变异和表达新概念》——蓝天柱老先生的专著出版后,得到盖钧镒院士、郭宝江教授、金立培教授等的一致好评和推荐,肯定该专著是对经典遗传学理论与方法的突破和发展。
《新生物进化论》——宋安群女士创建“新生物进化理论”,并在科研生产中取得了惊人效果。
《太极子物理学初论》——该书为熊承堃、刘良俊合著。它建立了基本粒子的物理模型,用以计算近代物理学上一些最重要的物理常数,探索了近代物理学上一些最重要的问题。
《准全息元数学模型》——王迪兴独创性地理沦为智能计算机的设计奠定了坚实的数学理论基础。
《地球翻转—不是假说的自然科学新发现》——常健民的《地球翻转不是假说的自然科学新发现》论文依据轨道卫星自转轴的翻转现象,结合最新的航天动力学理论,发现了地球自转轴突发事件快速翻转的自然现象,这是除了地球自转、公转之外的新的宏观突变运动现象。
专家寄语:科学的本质在于探索与创新 袁隆平
值此第二届全国民间科技发展研讨会召开之际,我仅以个人的名义,热烈祝贺大会的召开。同时也借此机会对全国的民间科技研究者在各自创新研究中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
不久前,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胡锦涛总书记在报告中明确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没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并将其放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八个着力点之首。强调这一点,是因为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对于坚持科学发展观来说至关重要,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征程中的法宝。我认为,具体到我们每一位从事科研的工作者来说,立足科学研究的本质在于探索与创新的观念,大胆求异,开拓创新。
回顾杂交水稻研究走过的40余年历程,从突破“水稻白花授粉没有杂交优势”的理论禁区,到实现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三系配套:从杂交水稻三系法选育到两系法应用获得成功:从超级杂交稻第一期目标达标,到第二期目标的跨越……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探索之路是艰辛的,然而创新的成果却是令人欣喜的。展望未来,前景光明,超级杂交稻“种三产四”丰产工程实施,将在三亩地上产出现有四亩地的粮食总产,如果5年内全国推广6000万亩,可产出8000万亩粮食,节约1/4的粮食耕地,也就等于增加了2000亩粮食耕地,能多养活3000多万人口;同时,我们正在向第三期超级杂交稻目标攻关,预计于2010年实现大面积亩产900公斤的目标。因此,我充满信心地认为,通过科技进步和国人的不懈努力,中国能依靠自己解决吃饭问题。不仅如此,还能为其他发展中国家解决粮食短缺问题做出贡献。
科学探索永无止境,科技进步在于创新。现今,我国民间科技力量确己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新兴生力军和促进自主创新的加速器。民间科技创新活动不仅能为国家提供原创性成果,培育创新人才,而且能提升社会创新素质,夯实国家创新基础。民科“两会”的举办,正是为了进一步挖掘民间科技资源,激发自主创新能力。为此,我认为本届会议主题确定为“科技报国、自主创新、奉献智能、服务社会”是非常正确的。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全民共建“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大展宏图!
(该文系民科“两会”开幕式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的秘书辛业芸代表他宣读的贺词)
会议宣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民间科技前景广阔——中国民间科技创新与发展行动纲领
为促进中国民间科技的健康发展,出席“第二届全国民间科技发展研讨会”的全体人员在《长沙宣言》的基础上,特提出如下的行动纲领:
一、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竭尽全力。
二、在温家宝总理关于“要鼓励民间发明创造”重要批示的鼓舞下,自强不息,创新不止,为“科教兴国”进一步作出民间科技工作者的特殊贡献。
三、以袁隆平、陆家羲、李登海等民间科技的杰出代表为榜样,坚持“科学研究不问出身,科学面前人人平等”,“科学的本质在于探索与创新”。创新的源泉在于求异,敢于向科技领域的传统习惯和陈旧理念挑战。
四、虚心学习他人的知识和经验,特别是国内外科技发展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以适应飞速发展的科技形势的需要。
五、加强民间科技界的联系和协作,提高为企业服务、为“三农”服务的意识,充分认识“团结就是力量”,坚持国家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
六、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奉行“天天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个个是创造之人”的理念,为国家贡献尽可能多的原创性和应用科技成果。
七、克服目前民间科技所面临的困难,卧薪尝胆,埋头苦干。既要有超常之志,又要有平常之心.坚信真理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
八、学哲学、用哲学,掌握辩证唯物主义的利学思维方法。加强身体锻炼,保持乐观精神,争取为国家科技事业多做贡献。
让我们携起手来,弘扬“科技报国、艰辛创业、拼搏奋进、自主创新”精神,迎接中国民间科技蓬勃发展的美好明天!
发展建议:关于发展我国民间科技事业的建议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47条规定,发展我国民间科技事业特提出以下建议,送请党和国家领导同志、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国家科技部、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务院法制局、中国科协及有关省市领导同志审阅批复。
一、制订《民间科技创新促进与保护法》,为民间科技创新活动建立良好的法制环境。
二、建立“官”(官办)“民”(民办)结合的科技体制,为我国科技事业大发展提供体制支撑。
二、设立民间科技管理机构,领导并服务于民间科技事业。
四、建立民间科技创新基金,为民间科技创新活动提供经费支持。
五、建立民科访问学者制度,通过民间科技研究者与职业科技研究者的交流和合作,建立学术交流平台,促进科技优秀成果脱颖而出。
六、实施淘金工程,有效开发利用民间科技自主创新成果与人才。
七、制订有利于促进探索与创新的科学评价标准,建立客观、公正、规范的科学技术评价机构。
八、请国办、公办学术刊物设立民科专栏或专版,为民间科技成果提供传播与交流平台。
成果交流:重大原创性科技项目(成果)的典范
本届民科“两会”上,参与交流的民间重大原创性科技项目(成果)的典型范例有:《遗传变异和表达新概念》——蓝天柱老先生的专著出版后,得到盖钧镒院士、郭宝江教授、金立培教授等的一致好评和推荐,肯定该专著是对经典遗传学理论与方法的突破和发展。
《新生物进化论》——宋安群女士创建“新生物进化理论”,并在科研生产中取得了惊人效果。
《太极子物理学初论》——该书为熊承堃、刘良俊合著。它建立了基本粒子的物理模型,用以计算近代物理学上一些最重要的物理常数,探索了近代物理学上一些最重要的问题。
《准全息元数学模型》——王迪兴独创性地理沦为智能计算机的设计奠定了坚实的数学理论基础。
《地球翻转—不是假说的自然科学新发现》——常健民的《地球翻转不是假说的自然科学新发现》论文依据轨道卫星自转轴的翻转现象,结合最新的航天动力学理论,发现了地球自转轴突发事件快速翻转的自然现象,这是除了地球自转、公转之外的新的宏观突变运动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