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后成分判断”解法新探

来源 :数理化解题研究·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lixiao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混合物中置换反应发生顺序”是初中化学“金属”章节教学中的难点,相关题型在历次大型考试中常作为难题出现.提出了一种运用“程序化”思路来解决“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后成分判断”问题的方法,在简化学生解题思维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提升对化学反应“转化观”的理解.
  关键词:解题方法;金属与盐;成分判断;初中化学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333(2021)11-0082-02
  作者简介:龙晓晖(1994.4-),男,本科,中学二级教师,从事化学教学研究.
  一、什么是“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后成分判断”问题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是金属化学性质教学中的核心内容,它反映了不同金属在水溶液中发生置换反应的难易程度.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金属的位置越前,在水溶液中就越容易失去电子变成离子,它的活动性就越强;金属的位置越后,金属阳离子在水溶液中就越容易获得电子变成原子,它的活动性就越弱.
  根据以上原理可推知:若一种活泼金属和多种较不活泼金属的混合盐溶液反应,最不活泼的金属元素会首先被置换出来.例如将锌粉逐渐加入硫酸铜、硝酸银的混合溶液充分反应,最先反应的是硝酸银,当硝酸银被消耗完时,硫酸铜才与锌粉反应.同理,当多种较活泼金属与一种较不活泼的盐溶液反应时,最活泼的金属会首先发生置换反应.例如,在锌粉、铝粉、铁粉混合物中逐滴滴加硫酸铜溶液,反应顺序为铝粉,锌粉,铁粉.
  在考试中,这类问题常以多项选择(或选择“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的形式出现,每一选择支代表某种或某几种特定情况下混合物的状态,例如以下试题:
  例1 向含有Ag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没有气体生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Ag
  B.滤出的固体一定是Ag和Cu的混合物
  C.滤液中一定有Zn(NO3)2和 Cu(NO3)2
  D.滤液中一定没有AgNO3和Cu(NO3)2
  二、传统解法及其存在的问题
  对于此类问题,传统的解法是“就题论题”,直接对各选择支对应情况进行分析,考虑对应物质的状态逐项排除.如对于以上例子,通常解法是:
  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没有气体生成,可以知道三者中只有Zn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
  A正确,不管剩余条件如何,只要加入Zn,滤出固体一定有Ag;
  B 错误,如果只有Ag,一样满足题设;
  C 错误,如果说Zn恰好与AgNO3和Cu(NO3)2完全反应,那么滤液中就只含有Zn(NO3)2了,而固体混合物为Ag和Cu,也满足题设;
  D.错误,如果Zn很少,不足以置换所有的AgNO3,那么溶液中就会含有AgNO3了.
  这样的解法,对学生思维能力要求非常高,学生既要充分理解“混合物中置换反应发生顺序”的有关规律,还要具有缜密的思维,能够正确分析出每一选择支对应混合物的所有可能状态,稍有不慎,就会做出错误判断.笔者分析了许多化学成绩在普高线及以上層次同学这类试题错误原因,未掌握反应发生顺序造成错误的人数极少,绝大部分是由于没有考虑全面所致,而且题中所给混合物成分越复杂,学生正确率越低.因此,对于这类问题,长期以来存在“学生难做对,老师难讲好”的问题.
  三、“程序化”解题思路及其优势
  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对于此类问题,分析清楚一个选项,常常需要考虑2~3种不同情况,一道题四个选项全部考虑清楚,分析各种情况可能多达十余种.但对于两种溶液与金属反应,所有情况不过5种,溶液变为3种,也不过只有7种不同情况而已.因此,事先将所有可能情况全部列出反而可能减少许多思维量.
  由于金属与盐溶液反应过程中先后顺序只由金属活动性决定,只需分析出最开始反应情况即可顺次写出所有情况.
  这里仍以前文例题为例说明此思路:
  首先画出一条横线,代表“溶液”与“固体”间的分界面,Zn与AgNO3和Cu(NO3)2反应,最先置换出的是银,将这种情况下所有金属与盐溶液按金属活动性从高到低排列如图1所示.
  之后,Ag+全部沉淀完,在右边继续写出这种情况.
  之后,Cu2+开始越过界面,最后Zn不反应直接进入固体之中,直线图自动终止,如图3.
  可以看到整个过程有较明显的“程序化”特征.不活泼金属离子按活动性顺序依次变为沉淀,在列表过程中得到了非常好的体现.图示完成之后对照判断各选项即可.
  按照“程序化”思路,“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后成分判断”问题就可以被简化为“列图-查图”两步过程,整个解题过程只需分析一种初始情况,其他所有情况可以自动写出,将学生不能在草稿纸上完成的思维过程减少到最低,有利于增加该题型的正确率.
  实际教学中,此思路可在初讲专题时即开始向学生渗透,“溶液”在上,“金属”在下,符合实验事实,易于被学生所理解.讲解此类习题时,教师可直接在黑板上画出图进行分析,还可根据此原理做出动态课件,让讲解过程更加简练清楚.
  参考文献:
  [1]鲁欣.浅谈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J].中学课程资源,2015(05):56.
  [责任编辑:季春阳]
其他文献
高考中对椭圆的定义考查是一种常态,特别是小题(选填题)的考查更为突出.现行教材对椭圆的定义我们称为第一定义,实质上第二、第三定义在我们的教材例题及练习与高考试题中也
自从新课标高考考纲中知识点“理想变压器”由“Ⅰ”级要求变为“Ⅱ”级要求后,在高考中变压器问题考查频率与难度都有所增加,有一类这样的问题(在变压器原线圈中连入电阻)在
弗兰克·布希(Frank Busch)的功绩令人惊异,但他完美无瑕疵的品行,以及对运动员、教练员高度负责精神,对他荣任美国游泳队总教练工作同样起重要作用。 Frank Busch has done
事情似乎已经过去很久了,但每次上公开课时,我就想起了那个场景:一节全校公开示范课,由钱老师借我们班教学《九寨沟》的第二课时。钱老师上网、跑资料,广览名师新锐的课案,博
期刊
魏延是三国人物描述中比较有特点的一个人物,他是有主见,有反叛精神,不与时代相融的将领,并且其思想解放,不受传统礼教束缚,并对自己认为憎恶的东西,敢于挺身而出,敢作敢为,
期刊
诗歌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诗歌鉴赏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在承担着培养学生良好品质的同时在高中考试中也会专门设题考查。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中
陈少白(1869—1934)字少白,原名闻韶,号夔石,广东新会人。1869年(同治八年七月廿日)出生于江门市郊外海镇南华里一个基督教牧师家庭。陈少白六岁入私垫,天资聪敏,勤奋好学,习
函数与导数是历年高考命题的必考内容,而且题目形式新颖,设计巧妙,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有较高要求,考查了学生对数学解题思想方法的掌握.它也是高中数学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只
随着我国核电技术的发展,对核燃料的需求不断扩大。中子铀矿测井是一种可在线测量铀含量的重要地质勘探的手段,该系统利用探测中子和地层中的铀发生裂变反应产生的次级裂变中
在高中化学教学活动中,元素及其化合物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时,应对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并以掌握化合物各种特性为前提,将其与实际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