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来源 :中国实用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fat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稳定型心绞痛(UA)是介于慢性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临床综合征.与稳定性心绞痛相比,UA预后差,住院病死率3%~5%,发生心肌梗死者8%~10%,第1年病死率8%,对于UA患者,能否得到及时诊断并合理治疗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我们于2006年1月至2007年1月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LMWH)治疗UA患者30例,取得较好效果。

其他文献
目的 评估康复教育对颅脑损伤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肢体功能状态改善的作用.方法 住院期间对145例颅脑损伤患者采取康复教育前、康复教育后、出院前及出院后1个月、6个月、1年分别进行追踪随访、评估.结果 经康复教育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肢体功能状态均有显著进步.结论 康复教育对提高病人应对能力,增加有关防病知识,提高疾病治疗的依从性作用显著。
目的 曲美他嗪是一种新型的抗心肌缺血的药物,能够改善患者的运动耐量和心肌的直接保护作用同时无血流动力学效应.但目前对于严重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心绞痛、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价值还需要进一步观察.方法 69例(68±9)岁确诊为冠心病(左心室射血分数<40%)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每日60 mg治疗3个月,观察患者临床及心脏超声指标的变化.结果 69例患者均可耐受在常规治疗
目的 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并低钠血症的病因和防治措施.方法 对慢性肺心痛急性加重期并低钠血症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本组60例低钠血症中轻度低钠血症30例占50%(30/60);中度低钠血症(血清钠120~135 mmoL/L)25例占42%(25/60);重度低钠血症(血清钠<120 mmoL/L)共5例占8%(5/60).合并右心功能不全16例,Ⅱ型呼
目的 探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心肌速度梯度技术在评价胸部放疗患者早期心肌损伤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技术离线分析40例胸部肿瘤放疗患者和20例正常人左心室心肌各节段长轴方向上的速度曲线,并将40例胸部肿瘤放疗患者按照放疗进程分为两组:A组:2.7~3.3周、照射剂量30~40 Gy;B组:4.1~5.5周、照射剂量50~60 Gy;测量收缩期峰值速度(Vs)及舒张早
目的 探讨Pancoast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Pancoast瘤诊断及外科手术治疗资料。结果Pancoast瘤诊断较难、较晚,误诊率高。本组外科手术完全缓解率者4例,1年生存者3例,3年生存者1例。结论积极的胸部CT或MRI检查是早期确诊Pancoast瘤的最有效方法,手术治疗是必要的,明显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期刊
目的 探讨微泵输注小剂量胰岛素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疗效观察.方法 将45例诊断为DKA的患者随机分为传统组(20例)与微泵组(25例),分别采用传统静脉滴注及微泵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微泵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传统组(P<0.05).结论 应用微泵输注小剂量胰岛素治疗DKA疗效可靠、安全,而且极大的方便了
目的 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鼻面罩BiPAP治疗5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患者,观察SpO2、PH、PaO2、PaCO2等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并与治疗前进行比较.结果 BiPAP治疗后症状明显缓解,SpO2及血气分析PH值、PaO2、PaCO2明显改善,未见明显并发症.结论 经鼻面罩BiAP具有简易、快捷、病人易耐受等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用高频超声对127例疑有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进行检查.测量管腔内径、受累部位、观察声像图改变及彩色多普勒的血流特征.结果 127例,其中双侧17例,单侧110例(左侧88条、右侧22条),左侧明显多于右侧,二者之比为2.7:1.中央型发病最高38%.血栓形成后,管腔均不能被压瘪;完全性阻塞管腔内径明显大于正常组同名静脉内径;部分性阻塞管
四肢血管损伤中以腘动静脉损伤最为常见,腘动静脉损伤最常见原因为膝关节脱位、股骨下端或胫骨平台骨折,多为开放性损伤.腘动静脉损伤的诊治十分重要,否则有截肢的危险.因此,自2004年3月至2007年7月我院共收治该类病人23例,经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期刊
目的 探讨川芎嗪在过敏性紫癜惠儿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我院儿科2002年1月至2007年8月收治的过敏性紫癜患儿7O例进行随机分组,其中治疗组38例,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氯苯那敏0.1 mg/(kg·次),3次/d,葡萄糖酸钙0.5 ml次/日,(最大量20 ml).腹痛者加用654-2,消化道出血者加用西米替丁.治疗组在对照方案的基础上加用川芎嗪针剂静脉滴注,两组疗程均为7~10 d.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