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美学视域下闻喜花馍图案的艺术解析

来源 :湖南包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771152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闻喜花馍作为山西省民间传统面塑艺术中的杰出代表之一,以其浓厚的地域特点、丰富的种类、精美的造型、绚丽的色泽及其深厚的文化历史内涵而闻名于世.其中,闻喜花馍的图案体现出当地人集体生态智慧,也反映艺术表现形式及其用途都与闻喜民间习俗活动密切相连.文章在生态美学视野下,通过研究闻喜花馍图案的美学特点,解析、发现和诠释闻喜花馍图案中的自然生态元素,并剖析其所蕴涵的艺术特征,发现蕴涵其中的生态价值,从而阐述了闻喜花馍图案中反映的自然生态环境之美、民俗文化生态传承之美、家庭社会生态和谐之美.
其他文献
通过研究瑶族服饰文化元素,搜集并整理瑶族服饰的相关资料,结合基因工程原理,对瑶族服饰形态、纹样、色彩、语义进行提取,并绘制分析图谱进行可视化的表达,将基因工程中的逆转录原理引入提取工作中,整理出了瑶族服饰中的形态、色彩、纹样基因和语义基因,最后将提取出的瑶族服饰文化基因运用到产品设计中.以便携式茶具、蓝牙音箱、风扇的设计验证了基因提取方法的有效性,为传统文化在文创产品中的使用提供了样本,将以上研究成果运用于瑶族服饰艺术元素产品的开发中,创造出具有瑶族服饰特色同时符合现代审美的产品,让传统民族文化更能贴近人
以贫困设计为研究对象,基于哲学研究范式,从本体论、价值论、实践论三维视角,建构了贫困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框架.从本体论视角,阐释贫困设计的概念、本质、理念、表征等内涵;从价值论视角,阐述贫困设计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从实践论视角,阐述贫困设计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探索具有本土特色的贫困设计实践路径,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设计扶贫实践提供了合理而有效的理论支撑.
期刊
新能源储能式启闭系统(应急动力系统)作为水闸启闭机中必不可缺的能量管理单元,已成为各水库及周边水闸启闭机领城研究的热点.为了满足电力负荷的需求和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储能技术对水闸启闭机的供电可靠性、经济运行和安全具有重大影响性.文中简述了在水闸启闭机中应用新能源储能式启闭系统(应急动力系统)的必要性.
通过比较工程领域已有检测技术标准以及对水利工程竣工验收、质量检测技术资料的调查,提出了竣工验收检测评价体系的构成、检测技术与评价方法、抽样数量、检测项目、检测分部和单元工程划分,可为竣工验收检测评价技术标准的合理制定提供一定参考.
文章以行政村为单元,结合农田水利试点工程实践,全面分析了工程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管护制度缺失、水价作用被忽视、水权无科学界定、产权不够明晰、工程厉害关系人作用未充分发挥等问题.为加快推进农村水事民主化,提出工程管护全面监督、用水按规定缴费、工程水收益权村民共享、产权归村集体所有的权责利统一管理机制,深入探讨利害关系人议定的管理机制,旨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充分发挥基层水利服务机构职能以及打造工程运营管护利益共同体.
该研究利用修正的通用水土流失方程(RUSLE)和植被指数、数字高程、土壤、降水等数据,基于GIS技术估算了辽宁省土壤保持量,在此基础上评价了水土保持功能重要性.结果表明:全省平均土壤保持模数为18614.51t/(km2·a),土壤保持总量28.78×108t/a;全省水土保持功能一般、较为、中等、高度、极其重要区面积分别为89598.64km2、26684.97km2、18307.10km2、9812.57km2、3680.72km2,占全省面积的60.51%、18.02%、12.36%、6.63%、2
以当前流行的“国潮风”为背景,在了解扎染的基本概念、制作方法和技巧的基础上,探索扎染国潮文创中的“物感”,探讨国潮文创与符号学之间的关系,并从设计学角度提出打造四川IP文化的途径.以成都IP文化符号的提取开发及国潮文创设计思路为切入点,采用案例分析法,在相关设计案例基础上,挖掘扎染在灯具设计上的潜在“物感”,以及布料硬化在灯具设计中的创新方法.扎染后的布料通过形状与光影的简单设计、材料和结构巧妙结合,塑造出灯具独有的国潮飘动“物感”,在与消费者的体验过程中建立情感联系,增强消费者视觉冲击力和对“物感”的认
检测结果残差值较大是传统方法检测水利工程质量普遍存在的问题,通过合理布设发射与接收天线、精准计算探地雷达参数、实时接收电磁波信号等探测水工结构是否存在裂隙,并进一步计算裂隙深度,达到质量检测的目的.结果表明,与传统检测方法相比探地雷达检测结果具有更低的残差值.
人体与服装、建筑关系密切,服装被比作人的第二层皮肤,而建筑则被喻为人的第三层皮肤,它们共同满足人的生存需求和审美意识.文章先通过对比分析法探究各时期建筑符号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再以实际案例图解建筑的材料符号、形态符号及色彩符号在服装中的提炼转化,以及服装重点部位的建筑元素表达.以期为服装设计打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