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疫情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来源 :科技资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zhijiazh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DOI:10.16661/j.cnki.1672-3791.2010-5042-5529
  摘  要:从2019年底开始,受疫情的影响,全世界的教育系统都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为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全国教育系统的线下教学被迫转为线上教学。该文采用文献资料、实地考察、对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高校的体育教学模式出发,研究疫情影响下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开展的现状、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以及对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改革提出有效的建议和对策,以期为高等院校体育教学模式改革的理论研究做参考。
  关键词:疫情  高校体育  体育教学  教学模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21)03(b)-0140-03
  Research on the Reform of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Mod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pidemic Situation
  ZHANG  Fuping   YIN Chuihu
  (Guangzhou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Guangzhou, Guangdong Province, 510500  China)
  Abstract: Since the end of 2019, the education system around the world has been greatly impacted by the epidemic. In response to the call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to "suspend classes without ceasing classes", the offline teaching in the n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has been forced to switch to online teaching. In this paper, through literature, field investigation, the methods of comparative analysis from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ports teaching mod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epidemic to carry out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ports teaching patter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necessity of reforming the teaching mode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model refor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put forward effective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so as to make reference for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of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reform.
  Key Words: Epidemic situation;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Teaching mode reform
  1  研究目的
  受2020年疫情的影響,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教育系统都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中国被迫由线下教学转为线上教学。早在2016年国务院就已经发布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要求,全国拥有体育学院的高校纷纷开展了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果,但很多高校并没有将成果真正实施到位[1]。在疫情的影响下,为了更好地响应国务院和高校人才培养及教学目标的要求,希望通过该文能研究出一个对疫情等各类突发情况的有效应对模式。
  2  结果与分析
  2.1 疫情影响下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现状
  2.1.1 线下课程转为线上教学
  自2019年12月武汉发现并确诊新冠肺炎开始,疫情便以武汉为中心开始在中国蔓延,时至年末人口流动加速了疫情的扩散,致使新年交替之际全国大大小小的城市万人空巷。随着疫情的加重,全国大中小学校的开学时间一再推迟,但最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一切学校的教学在疫情期间由线下转为线上。
  教育部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中指出:要求采取政府主导、高校主体、社会参与的方式,共同实施并保障高校在疫情防控期间的在线教学,实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2]。各高校应充分利用线上的慕课和省、校两级优质在线课程教学资源,在慕课平台和实验资源平台服务支持带动下,依托各级各类在线课程平台、校内网络学习空间等,积极开展线上授课和线上学习等在线教学活动,保证疫情防控期间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
  2.1.2 体育类网络课程紧缺,各科老师需要自己临时建课
  随着教育部文件的下发,全国各类高等院校全部进入线上在线教学的准备,而对于体育类的课程来说存在着一个问题。体育除了必修的理论课程之外,还有大部分是各个方向上的术科类课程,术科类项目都有各自的特征且需要特定的场地和器材,部分课程需要老师现场教学和安全措施的保障。虽然在各类在线学习平台上已有一些慕课、翻转课堂等网络在线课程的资源,但是对于体育类术科的专业技术教学而言,现有的网络资源所涉及的技术教学相对偏理论化,对技术层面的教学相对较为浅显而且不够系统化,这些资源大部分只能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大部分的术科类课程还需要各科的专业教师根据自己该学期的教学计划利用网络平台临时建课,但是一门技术课的网络课程建设需要大量的拍摄和课程规划,因此,对于高校体育术科教学来说有着极大的压力和挑战[3]。   2.1.3 教师对网络教学技能不熟練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互联网+、慕课以及翻转课堂的兴起,教育部呼吁教育系统学习运用现代技术进行教学。高校体育亦是如此,但其都还处在启蒙阶段,术科类教师开始接触并尝试学习运用现代技术[4]。疫情的到来,加快了网络教学时代的步伐,但据有关数据显示90%的教师还不能熟练地运用网络教学,术科类网络课程的建设还处在初级阶段,运用的层次更多停留在简单的“点名、签到及问答”类的操作,对于真正的网络教学还是雾里看花。
  2.1.4 学生上课受多种因素影响,上课质量难以保证
  突如其来的疫情,对于学生而言没有任何的前期准备,这无疑给网络线上教学加大了难度。通过线上教学发现,学生上课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硬件设备短缺。学生上课至少配备一部移动手机或一台电脑,对于当今社会经济条件而言,移动手机基本上都可以满足,但是电脑不一定每个学生都有,甚至还有部分学生的电脑还在学校。
  (2)移动网络不稳定。受地域、环境和家庭经济的影响,有些学生家住乡村还没有通网络,有的家里经济条件不足以配备电脑,有的受地理环境的影响移动网络信号不稳定等,这些都影响着学生线上学习的质量。
  (3)网络平台不成熟。在疫情之前,还没有专门的网络平台支持高强度的课堂教学,网络平台无法承受大数据的压力,性能和功能不完善,经常在上课时段出现平台超负荷运作而中断运行甚至停止运行,这对于教师和学生而言都极大地影响了上课的正常秩序,上课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不佳。
  2.2 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研究
  2.2.1 时代发展的趋势
  刘才华在《网络环境下高校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一文中提到:“伴随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已经完全进入了网络时代,工作、学习和生活都离不开网络,网络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也得到了广泛运用,并推动着教学模式的改革[5]。”
  洛桑泽仁的《网络传媒影响下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一文中也提到:“近些年,网络传媒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高校学生对体育课的需求。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只是一味地根据老师的教学经验来制定课程内容,对体育的考核模式仅是采取实践考试或笔试的形式,已经无法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甚至出现逃课的现象。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提出,‘适者生存’,想要让学生改变对高校体育教学的看法,焕发高校体育的新生,还需从教学模式上进行改革,将传统教学的优点与现代教学手段进行有机结合[6]。”
  从以上两位学者的文中就可以看出,当今社会经济在不断发展,时代在进步,时代的步伐推动着高校教学模式不得不改变,只有改变陈旧的教学观念和模式,这样才能适应新时代的学生对知识的需求。
  2.2.2 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需要
  首先,大学阶段是培养终生体育锻炼意识、提升专业技能和培育新时代体育教育人才的最佳时期。对于体育专业的学生提升专业技能而言,陈旧的教学模式对于专业技术能力的学习固然重要,传统的专业技术教学固然可以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但是技术的更新少,专业教师由于工作压力已不能经常外出学习更新自身的专业技术。那么,运用新的网络教学平台和网络媒体的教学模式,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将最新的专业技术知识通过网络的形式更好的传授给学生,既更新了技术,又丰富了教学手段。
  其次,高校还是培养新时代体育教育人才的摇篮。如果高校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都只是传统的模式,那么谈何培养新时代的体育教育人才。因此,只有从高校的源头抓起转变陈旧的教学模式,不断更新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才能让学生学习到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以及新的教学理念,培养出来的体育人才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2.3 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改革的措施
  2.3.1 转变教学观念,提升教师现代技术水平
  “解铃还须系铃人”,要想改革高校体育教学模式,首先应该转变体育教师的教学理念。校方应该积极推广和宣传现代教学技术的优势,多邀请专家来做客,讲授体育教师如何运用新媒体、网络技术进行教学,让教师自己认识到现代教学手段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价值和未来体育教学的发展趋势,继而全方位推广体育教师运用新的教学模式。
  2.3.2 将现代教学技术运用作为职称定级和工资薪级考核标准
  在高校,职称定级是作为高校教师的资历评判标准之一,而将工资待遇与老师的教学能力挂上钩,这无疑会给老师带来无形的压力和动力。这样教师们就会主动地学习和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主动地改变自身的教学手段,学习新的现代教学技术并运用到教学日常当中,提高教学质量。只有让高校的体育教师感受到自身的“生存环境”受到威胁,然后在这个威胁之上加以正确方向的指引,那么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改革之路就能“柳暗花明”。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在疫情的影响下,整个教育体系都被迫将线下教学转线上教学,高校体育也不例外。
  (2)线上体育类网络教学课程资源紧缺,而且资源体系不完善,对当前疫情情况下的线上教学难度大。
  (3)线上教学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教学质量难以保障。
  (4)体育教师缺乏独自线上教学经验,并且对线上教学平台功能地运用不熟练。
  (5)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改革已是必然,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教学手段是未来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趋势。
  3.2 建议
  (1)转变高校体育教师的教学观念,提高体育教师现代教学技术的应用水平。
  (2)将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水平和网络课程建设及线上教学运用能力,作为职称评定和工资薪级评定的标准,促进体育教师主动转变并提升教学手段和现代教学技术水平。
  (3)大力推行网络课程建设,并把网络课程建设作为高校体育教师的课程内容之一。
  参考文献
  [1] 张军骑,张兆龙.“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策略研究[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87(1):206-207.
  [2] 张万宝.“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的创新策略分析[J].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0(3):106-107.
  [3] 朱艳梅.新媒体环境下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创新[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20,17(2):15.
  [4] 王昕光.网络传媒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改革实践探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9,9(36):149-150.
  [5] 刘才华.网络环境下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8,8(21):67-68.
  [6] 洛桑泽仁.网络传媒影响下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39):202-203.
其他文献
DOI:10.16661/j.cnki.1672-3791.2010-5042-3376  摘 要:自21世纪以来,中国教育部高度重视推进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并相继出台了诸多关于高校思政教育网络建设的若干意见,这也使越来越多的高校将网络作为思政教育工作的主阵地,进而打造出许多具有服务性、知识性、思想性与趣味性的思政教育网络。该文对当前中国高校思政教育网络建设中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浅要的探讨,以此分析高
DOI:10.16661/j.cnki.1672-3791.2010-5042-0465  摘 要:为了适应新时代深化高等教育改革要求,在应用型本科中培养有责任、有担当的工程技术人才,以通信工程专业为例,进行了深入的教学改革。从应用型本科出发,提出通过完善教学标准、改进教学模式、构建思政教学资源等,激发学生的潜力和学习兴趣,提升其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实现学生能力培养与价值引导的有机统一。
摘 要:幼儿园在开展教研活动的过程中,存在没有基于教师的实际需要开展教研活动的现象。教师们没有意识到为什么要教研,教研对于教师的自身成长有哪些帮助,因为教师没有从内心认可和接受教研活动,所以也就无法在教研活动中积极地投入与参与。“卷入式”教研就是为了改变教师参与度低和教研效果差的现状,保证教师在教研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指导,解决教师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调动教师发展的能动性,从而实
DOI:10.16661/j.cnki.1672-3791.2010-5042-5910  摘 要:该文是在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结合“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持续改进”的OBE教育基本理念,对体育教育专业体操课程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教学改革,采用闯关式、任务驱动式、快乐体操、合作学习式等教学方法来提升学习体操的普适度、获得学习的愉悦感、挖掘其人文情怀,以期
摘 要:“灌输”法应用于思政课教学有其合理性,但“灌输”法在现实实践中表现出種种误读,“灌输”法的应用举步维艰。破除误读,新时代“灌输”法应用于思政课教学可以从“注重‘情感性’,化‘枯燥’育人为‘活泼’育人;注重‘灵活性’,化‘粗放’育人为‘精准’育人;注重‘启发性’,化‘被动’育人为‘主动’育人”等方面来实践。  关键词:新时代 思政课 灌输法 实践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
DOI:10.16661/j.cnki.1672-3791.2010-5042-5889  摘 要:通过教学实践,验证“产出导向法(POA)”对提高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性。研究发现:(1)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成绩有显著差异,采用POA教学的实验组成绩获得大幅度提高。(2)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学生参与度有显著差异,实验组学生更积极主动参与课堂互动,学习主动性增强。(3)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获得感有明显
摘 要:特殊事件背景下国内各高职院校开展了“停课不停学”的教育教学举措,春节前后至各校学生返校前的这段特殊时期给学生带来了各方面的心理影响,高职院校是以高质量就业为导向的高等学校,面对学生在特殊时期影响下的心理健康问题,在总结学生常见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及时对学生进行心理干预,使学生身心健康的接受社会工作的考验。  关键词:停课不停学 特殊时期 高职学生 心理健康  中图
摘 要:该文对论文要素在图书资料系列职称评定中的作用和意义进行了阐述,并对将专业学术论文列入到图书馆系列职称评定所需具备的硬性条件的做法表达了赞同和认可,笔者认为尤其是在图书馆系列的中、高级职称评定中增加论文要素标准的是十分必要的。同时,笔者还对其适用和实操过程中存在或可能出现的问题作以概括和探究,并在文章最后尝试提出几点解决方法和建议,希望可以在今后的图书资料系列职称评定中能够有所帮助。  关键
DOI:10.16661/j.cnki.1672-3791.2010-5042-5512  摘 要:为解决农村高中生在英语阅读时理解句意时出现的困惑以及改善轻语法重阅读的现象,该文以农村高三学生为研究对象,在收集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进行了一项旨在促进学生理解句子,从而实现更有效阅读的句法知识的教学研究。该文采取自然实验的方法,选取高三年级两个班级,分为实验班和对照班,拟利用一年的教学时间,以叶斯帕森
摘 要:为提高高校图书馆图书采购工作的效率,提出一种考虑用户需求的高校图书馆图书采购模式,在分析现有图书采购工作的基础上,从用户需求出发,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图书馆图书采购目标指标,利用加权方式实现指标量化,以此求解得到最接近理想目标的采购方案。通过试验测试可知,研究的高校图书馆图书采购模式在满足图书馆用户需求的基础上,采购精度较高,具有较高的用户使用率,有效提高了图书采购效率和价值。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