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城市 济宁市民致信王文涛曝济南市容差

来源 :齐鲁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hui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齐鲁晚报12月2日讯 12月1日,在济南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领导小组(扩大)会议上,济南市委书记王文涛宣读了济宁市民李铁柱的一封信。李铁柱在信件中提到济南市容脏乱差的问题,引起王文涛重视,并请与会领导干部“对号入座”,对照信件中反映的问题整改落实。
  周刊注疏:
  “是不会管?不能管?不想管?还是不敢管?”王文涛书记摘引李铁柱的4个连问句:犀利有力,让与会人员陷入沉思。这封信会公开,影响面这么大,是城市之幸。城市建设工作纷繁复杂,领导只有心怀人民、脚沾泥土,才能扛起责任。同时,生活在这片土地的每一个人,也都是创建文明城市的第一责任人。
其他文献
这一年,我们见证了很多大事,从亚投行开业到G20杭州峰会举办,从中国“天眼”遥望星辰到神舟升空造访“天宫”,从建立五大战区到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从朴槿惠下台到特朗普当选,从英国脱欧到难民入欧。这一年,我们制造了很多流行语,有《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的供给侧和工匠精神,也有王健林的小目标和傅园慧的洪荒之力。吃瓜群众们一边葛优躺,一边蓝瘦香菇,小船说翻就翻、一言不合就什么,都成了套路。  眼泪、欢笑、尴尬
期刊
泉城路、芙蓉街、王府池子、大明湖、宽厚所街……这里是曾经老百姓日常生活的缩影,它们同样代表着某个历史时期的时尚,成为那个时代的流行符号。穿行在时尚的都市,追尋这些老济南的足迹,在人群穿梭中觸摸它变化的纹理,当快门按下,这座老城的某种记忆瞬间定格,将城市画面变成了永久珍藏。光影流转间,这座老城的人们,活出了新鲜的模样。
期刊
不谈狗血的出轨和离婚,不谈电影和小说对社会广度和深度的洞彻,不谈文人的价值和逝者的飘零,来,谈谈诗歌——没有目的,没有意义,没有男欢女爱,没有七情六欲。过去的2016和已经开始的2017,可以如梅花落满南山,可以如一行白鹭上青天。  有人评价2015年是“微信诗歌元年”,以年初余秀华的爆红为标志。2016年,诗歌继续影响生活。以余秀华为例,这一年11月,纪录片《摇摇晃晃的人间》获得阿姆斯特丹纪录片
期刊
中国春节将至,为了迎合中国人口味的奢侈大牌又开始一年一度的生肖大战,纷纷把公鸡母鸡们搬上自己的产品。  相比前几年的“摄魂猴”“死亡兔”“甲亢龙”,今年的鸡看起来虽然正常些,但依然有些格格不入。  再拿生肖说事,又是一地鸡肋  对于生肖们来说,年关难过。  遥想近几年,Dior这厢捏出著名的“甲亢龙”“便便蛇”金手链,那厢Dunhill就做了不锈钢“死亡凝视兔”。中国农历猴年还未过完,雅诗兰黛钻石
期刊
当你拿到这一期《齐鲁周刊》的时候,或许正在忙于工作,或许正在计划过年的行程,或许正在回故乡的路上,或许正在购买年货的大集上……或许你什么也没有做,正在腊月最后的时光里,静静回忆过去的日子。  以春节的名义,我们关注久违的文化传统,腊月、年货、大集、年夜饭、祭祀、跪拜,那些指向生活深处的细微图景,渗透于一个民族的文化基因。节日是什么?是一个民族释放其文化纯度、展现凝聚力的外在形式。  (本专题64-
期刊
2016年1月14日晚,由山东援青干部管理组指导,恒天财富、齐鲁周刊社主办,海派传媒协办的“恒心永驻·为爱行走”慈善盛典在山东大厦金色大厅圆满举办。  本次活动的主旨是联合社会各界力量发动更多的个人、企业为西部需要帮助的青少年儿童奉献爱心。活动现场,恒天财富副总裁、恒天大学校长姜勇先生代表恒天大学与齐鲁周刊社社长王胜军先生达成并签署了慈善事业战略合作协议,希望在未来共同为齐鲁大地的文化事业、慈善事
期刊
玉圭与玉璋  前面已讲了礼器中的璧与琮,今天说一下圭与璋。圭与璋都是《周礼·春官·大宗伯》中列为六瑞的礼仪祭祀用器,即所谓青圭礼东方之神,赤璋礼南方之神。  圭的出现基本与璧、琮同时。龙山文化玉器中圭是最典型、最精美的。考古发现,那时圭是长条板状,底部平,首有平、微弧两种,双面磨制出刃,少数单面磨刃。很像生产工具中的锛和铲,故而早期人们认为它是劳动工具,实则刃部并无使用痕迹。龙山文化中发现的平首玉
期刊
海拔1000-2000米,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群山环抱,四季常绿。北川,这座冬季不冷,夏季不热的“空调城市”,在遍地雾霾的今天,作为一个独特所在,用她“全境皆山”的特质书写着一封封“负氧”情书。  九皇山:一首来自古羌先祖的诗  其实,选择一个烟雨天在北川游逛最是迷蒙。但如果攀山,还是晴空万里适宜。  从山东大道出发,我们穿越老县城地震遗址,一路东北向。想触摸九皇山的石,你需要预留两个半小时的旅
期刊
风物篇——  一块腊肉的价值自觉  北川全境皆山,到达那日大气降水。只一会儿工夫,路边山尖披上白雪,行于山脚的我们则氤氲在雾气里。湔江顺山势奔流而出,虽不是旺水期,却也有几份荡漾。我们很是羡慕,认为北川人民远离雾霾和世俗,好像生活在唐诗里。  可是一转进路边羌寨,这种唐诗印象逐渐淡化,羡慕却更深了。  青片石瓦,四角碉楼,以及屋顶房檐的白石,无不在强调云上民族的浪漫。最诱人的,是青石板街巷两边,家
期刊
如果你的生活所在已渐渐失却了年味,如果那些承袭了千百年的故俗已渐渐淡去,不如在春节时分踏足北川,在篝火旁和灵魂进行一番对话。  羌历年:云上民族的辞旧狂欢  感受最原始的羌族,一定不能错过农历十月初一。  农历十月初一是羌族人的“年”,在羌语中称“日美吉”,是羌民族一年一度庆丰收、话团圆的民族传统盛会,也就是羌民口中的“收成酒”。  在旧俗中,并不是每年都有机会举办“收成酒”,在茂縣一带,过羌年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