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暨第六届委员会青年委员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

来源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glwwb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2月23日,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第六届委员会青年委员第一次全委会在济南召开.会议由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第六届主任委员于金明主持,候任主任委员李晔雄、副主任委员潘建基、张红志、郎锦义、常委兼秘书长夏廷毅列席会议。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lR)阻滞剂缬沙坦对鼻咽癌细胞系(CNE-2)是否具有放射增敏作用,以及它与放射联合对CNE-2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用成克隆分析法观察缬沙坦与放射联合对CNE-2细胞体外存活效应的影响,用流式细胞术和体外侵袭实验(小室法)检测对细胞凋亡和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 CNE-2细胞经10-9、10-8、10-7 mol/L缬沙坦与放射联合作用后,放射增敏比(SER)分
调强放疗计划是在疗前模拟定位CT基础上制定,且未考虑治疗过程中患者解剖结构发生改变的因素.如果用一计划全程照射,靶区和危及器官剂量可在放疗期间发牛变化,因此利用重复CT来研究局部晚期鼻咽痛患者调强放疗过程中解剖结构改变及其对剂量影响。
期刊
期刊
期刊
近年来,随着调强放疗(IMRT)技术在国内外广泛应用,摆位误差问题已倍受关注.其不仅会导致部分靶区不能得到足够的剂量,从而降低肿瘤局部控制率,使复发率上升,还可能使高剂量区移到危及器官的区域内,造成严重并发症或后遗症[1-3].因此,笔者初步观察了鼻咽癌IMRT患者在不同摆位系统误差情况下靶区及危及器官照射剂量的变化情况,旨在分析摆位系统误差对鼻咽癌IMRT剂量的影响。
期刊
放疗是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而规范化则是肿瘤放疗质量保证与疗效提高的关键环节,特别是在现代放疗技术快速发展与普及的今天,规范化放疗显得尤为重要,其不仅能够为放疗疗效提高奠定基础,还有利于多中心协作临床科研的开展,更有利于放疗成果的交流与比较,而且为放疗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创造了条件.鉴于此,肿瘤放疗规范化培训被确定为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第六届委员会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规范化培训使我国的肿
期刊
目的 分析18FDG PET-CT诊断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优势及确定淋巴结放疗靶区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PET-CT在诊断淋巴结转移方面的优势,基于CT和PET-CT确定淋巴结大体肿瘤靶区(GTVN)和临床靶区(CTVN),根据术后病理分析PET-CT在确定淋巴结放疗靶区中的价值.结果 13例由CT确定的GTVN(GTVN-CT)与病理一致,19例基于PET-
期刊
患者男,59岁.主因"右眼睑下垂、部分鼻塞2年余,回吸性血涕1年,头痛、复视2个月余,饮水呛咳1个月"于2005年4月13日入院.外院MRI示:鼻咽部肿物.活检病理示:低分化鳞癌.入院查体:颅神经检查发现右侧Ⅲ、Ⅴ1、Ⅵ颅神经损伤。
期刊
由于加速器源的大小、源到探测器的距离、探测器和放大器的灵敏度、加速器脉冲信号等因素影响电子射野影像系统(EPID)的影像质量,为了保证电子射野影像系统功能的正常发挥,临床应用时需要相应的质量保证与控制措施[1,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