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漱溟唯识学思想研究

来源 :大学·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_owen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研究梁漱溟之唯识学思想,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梁漱溟思想的来源,加深对梁漱溟后期思想成因的理解。本文对梁漱溟唯识学思想的研究主要采取文献分析的方法,通过文献研读,梳理梁漱溟唯识学思想的义理内涵。梁漱溟对于唯识学的主要思想,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第一,唯识学之于佛教。此一部分,梁漱溟阐述唯识学在佛教当中的地位。第二,唯识学之“唯识”。此一部分,梁漱溟阐述何以唯识学被称为唯识学。第三部分,唯识学之“方法”。此一部分,梁漱溟主要介绍唯识学之思想系统是如何展开的。第三部分,唯识学之“前五识”。此一部分,梁漱溟重点讲述唯识学八识当中的“前五识”。
  关键词:唯识学;梁漱溟;佛教;新儒家
  中图分类号:B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21-0064-03
  在新儒学诸大家当中,梁漱溟接触佛学最早,佛学思想对其影响也最为深远。在佛学理论当中,梁漱溟于唯识学最为擅长,研究亦最为深入。因此,研究梁漱溟之佛学思想,必研究梁漱溟之唯识学思想。梁漱溟对于唯识学之主要观点,集中体现于《唯识述义》一书当中,在《印度哲学概论》《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等著作中也有所涉及,但不如《唯识述义》一书集中。本文重点参考《唯识述义》一书分析梁漱溟之唯识学思想。
  一、唯识学之于佛教
  关于佛教之分派,众说纷纭。在梁漱溟看来,佛教可以分为性宗、相宗两条大路。梁漱溟说:“大乘佛教到了后来,在他那说理上边渐渐分出两条大路,就是通常说的性、相二宗。”[1]其中,“相宗”即唯识学,但相宗所包含的内容又超过了唯识学。
  就唯识学之于佛教之地位而言,不同学者争论更多,或推崇唯识学,或贬低唯识学。有学者认为,唯识学之思想高于小乘,但低于般若[1]。但就唯识学家本身而言,则认为佛陀说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佛陀说有教,第二个阶段佛陀说空教,第三个阶段佛头说中道教,破除修行之人对于有、空之执着。在梁漱溟看来,唯识学家的这种说法无法立足。原因在于,唯识学虽然也讲“空无”,般若学也讲“空无”,但唯识学和般若学所讲之空又并不相同。唯识学家未能理解这一点,故而对唯识学和般若学之关系之定位出现了偏颇。梁漱溟指出:“然而空有问题又实不应如此的讲,因为般若家的空无与唯识家的空无原是两事。”梁漱溟理解的唯识学和般若学,最终旨归皆为“无得”二字。基于这种看法,就无需比较唯识学更高,还是般若学更高[1]。
  还有学者以为唯识学是“权教”,而不是“实教”,梁漱溟也认为这种观点不妥。梁漱溟以为,唯识学甚至是整个佛教当中最为关键的部分。原因在于,小乘佛教和般若空宗,对于形而上学的问题,都给出解决方法。唯有唯识学,系统地解决了佛教之形而上学的问题,故而唯识学更可以代表佛学之整体[1]。因此,梁漱溟说:“更进一步说,我们竟不妨以唯识学代表佛教全体的教理。”[1]陈永杰认为:“在梁漱溟而言,只有佛学唯识家的哲学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宇宙本体论,通达本体的方法也只有唯识学。”[2]从此可见,在梁漱溟心目中,唯识学之于佛教,实在是最为重要、最为核心的。
  二、唯识学之“唯识”何义?
  唯识学最难理解之处,在于“唯识”二字。梁漱溟在阐述唯识学时,花费了大量篇幅去解释“唯识”之含义。唯识学之所以说“唯识”,根本目的有二:
  第一,反对外物实有。“外物实有”,是执着六根所见之境,皆为实有,皆有实体。梁漱溟举《大乘广百论释论》为例:“我们现在举护法论师《大乘广百论释论》作例。原论卷七上说:僧佉派说瓶子衣服等等是现见的东西,我们眼所能见,手所能摸,体质是实有的,这话很不对。”但在唯识学看来,瓶子之为瓶子,是因为人之知觉能够将多种感官之感觉结合成一个瓶子的知觉,故而人意识到实际有一个瓶子存在。实际存在的,只能是这个统摄感觉的知觉而已,并无真正的瓶子存在。以瓶子为实有,是因为世人不知瓶子之观念之来源而已。
  第二,反对外物非有。“外物非有”,是执着于六根所见之境,皆为虚无,皆为空无。世人本以为外物皆为实有,但如果破除外物之“实有”观念之后,便会认为外物既然并非实有,那外物就应当为“虚无”“空无”。在唯识学看来,此亦不妥。“一切实体东西非现见上所有,我便不去说我见瓶、我见白色(有体的色),我只说见那空空的白的意思,不说摸瓶、摸硬的东西,只说摸着那空空的硬的意思,这总可以许我了。唯识家却还是不许。”[1]前述破除外物之实有观念,在此破除外物之“虚无”观念。唯识学破除的实则是“有无”之两遍,前者为佛教所破除的“常”见,或者为佛教所破除的“断”见。常见、断见既破,则归于中道。
  在梁漱溟看来,唯识学之所谓“唯识”,意思就是“唯有感觉”而已。其他一切之存在,皆可破除,但唯有感觉不可破除。梁漱溟指出“一切都可破得,独有这个不能破,无可破。别的都是虚妄没有的,独有这个不能说没有。这个并非别物,这个便是唯识家的识。唯识家所谓唯识的就是说一切都无所有,唯有感觉。”譬如,人们看到白色之后,仅仅有白色的感觉,但并不知道是白色,也不知道非白色,唯有此一感觉而已。
  三、唯识学之方法
  梁漱溟之研究唯识学,对于唯识学所用之方法极为重视。“现量”,即唯识学成立所用的方法。为了解释唯识学之方法,梁漱溟首先解释了唯识学对于外道有色论、小乘有色论、以外色为所缘缘三种论点的破除。
  第一,对于外道有色论的破除。外道有色论的基本观点是,主张外色实有,外色为实体。唯识学有“三性”的说法,分别是遍计所执性、依他其性和圆成实性。外道认为外色实有,实则是以色为执着为对象而起的虚妄执着,这种妄执并非“现量”,而是人心之主觀臆断。其二,对于小乘有色论的破除。小乘之有色论,与外道之有色论接近但又有所区别。依梁漱溟,唯识学所破的小乘有色论,一者主张色法有对,有对即为有障碍,且这种障碍由极微构成。二者认为色法无对,非极微构成。无论是有对,还是无对,小乘有色论皆不明色法之依他起性,故而产生了妄执。第三,对于以外色为所缘缘的破除。人有感觉,必有感觉之产生与感觉之获得。感觉之产生的东西,称之为所缘缘。以外色为所缘缘,即认为外色是感觉产生的来源。但是,唯识学认为外色不能作为所缘缘,唯有内识才能成为所缘缘。   在梁漱溟看来,唯识学之所以不赞成以上三种理论,是因为唯识学所谓的“唯识”,实则为“现量”。所谓“现量”,梁漱溟指出:“现量非他,就是心里未起瓶子的意思,乃至未起白的意思,极醇的感觉。感觉原无一时一刻不有,却无一时一刻能为我们所有。其为我们所有的只有非量的观念、比量的概念(精或粗)。”唯识学所追求的感觉,并非日常意义的感觉,而是最原始、最纯粹的感觉,此种感觉未曾有任何比量与非量的成分,唯有现量。孙德利指出:“梁漱溟指出人类如果要从我执和法执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就要依靠现量。”[3]对外,不执着于物之实有。对内,不执着于我之实有。如此则我法二执皆破[4],也就从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过渡到了圆成实性[5]。
  四、唯识学之“前五识”
  梁漱溟在《唯识述义》一书当中,重点阐述了八识中的“前五识”。在讲述前五识之前,梁漱溟将前五识和第六识进行了对比。梁漱溟认为,前五识,主要是指人类之感觉,此类感觉无有念虑。第六识,主要是指念虑,因为有念虑,故而可以辨别前五识所获得之感觉,并以此建立概念。从这一角度来看,前五识能感觉而无有念虑,无有分别。第六识不能感觉而有念虑,有分别。
  依梁漱溟,前五识之相似性有五:一者,同依于色根。所谓色根,是无见而有对的。无见即看不见,有对即有对碍。同依于色根,表明前五识之现起,需要色根为条件。二者,同是只缘实色境。实色境,也就是唯识学所讲的“性境”,但此“实色”并非通常意义上的色声香味触。三者,只缘现在。前五识之产生,是当下产生的。所缘之境现前,即产生。所缘之境不现前,即消失。第六识可以回忆、思量,前五识则不能回忆、思量。四者,现量得境。前五识之识,唯有现量,而没有比量、非量。也就是说,前五识,即纯粹之感觉,而没有理性的概念建构以及推理,也没有所谓的执着在其中。此现量境界,正是唯识学所追求的。第五,有间断。前五识既然只缘现在,既然是现量得境,便可以知道前五识是有间断的。因为,前五识所缘之境,必須当下现前。境界不现前,则前五识亦不产生作用。或作用,或没有作用,便决定了前五识是有间断的。与第八识相比,第八识可以含藏无始以来的种子,故而是没有间断的。
  五、结论
  在梁漱溟心目中,唯识学是最为重要的佛学内容。就唯识学之“唯识”二字而言,一方面要破除外物之实有观念,另一方面需要破除外物之“虚无”观念。所谓“唯识”,唯有感觉而已,唯有感觉之见分、相分、自证分而已。就唯识学之方法而言,梁漱溟认为唯识学所重视的是“现量”,而非比量、非量。“现量”就是人的纯粹的感觉,不掺杂任何理性的推度和妄想的成分。就唯识学所重视的“八识”而言,梁漱溟在《唯识述义》中并未完整探讨八识,而是着重探讨了“前五识”,其原因在于,梁漱溟以“现量”为唯识学之根本。而此一根本所在,即“前五识”,而非第六、第七、第八识。
  参考文献:
  [1] 梁漱溟. 梁漱溟全集:第一卷[M].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267-269.
  [2] 陈永杰. 梁漱溟与唯识学[J]. 法音论坛,2014(07):34.
  [3] 孙德利. 梁漱溟的佛学思想和生活[J]. 佛学研究,2010(01):33.
  [4] 玄奘,韩廷杰. 成唯识论校释[M]. 北京:中华书局,1998:1.
  [5] 赵行良. 梁漱溟论儒佛异同与会通[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4):59.
  (荐稿人:张志刚,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责任编辑:邹宇铭)
其他文献
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既是对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和信息技术素养的检测,也是促进教师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全面提升的助力器,更是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和课程改革的加速器。本文在阅读大量关于模块化教学文献的基础上,理解模块化教学的内涵,根据汕尾职业技术学院开设的专业实际中所存在的问题,基于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的要求,对旅游英语视听说进行了模块化教学探析,从而为高职英语专业教师教学和参赛提供参考,为提升高职旅游英语专业教学质量提供借鉴。
摘 要:随着线上教学的推广应用,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的实施,线上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高职院校也普遍开展线上教学实践。线上教学的组织实施形式不同于线下教学,因此对学校的教学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符合性”和“有效性”的基本要求,高职院校线上教学管理要适应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的需求,要符合相关教育政策法规的要求,着眼全局,建立贯穿线上教学“全过程”,能够实现线上线下教学管理融合一体的教
摘 要:高校实训基地作为培养高校学生职业素养的有利场所,为学生提供了理论实践与技术提升的综合性平台。但分析国内一些高校实训基地管理现状发现,高校实验基地管理机制还存在许多不足。为优化实训基地管理机制,使实训基地能够为祖国建设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高校应从创新管理机制、融入现代化管理模式、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入手,充分结合高校实际条件,将实训基地建立成为先进的智能化实训基地。  关键词:高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教育事业的指导思想,也是大学生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对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高校必须重视对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实现了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人生信仰和理想。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在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教育的实施过程中,从学科建设、课堂建设、师资队伍、课程思政和校园文化等方面着手,为大学生接受马克思主
摘 要: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推动着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创新,而“MALL+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将课堂讲学和课下学习结合了起来,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特别是这一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基于“MALL+课堂”模式理论可以构建英语语言学习框架,可以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全面调动起来。文章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简述了移动学习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探究了互联网背景下大学英语“MALL+课堂”教学模式
新时代背景下,来华留学生作为我国高校大学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国家对外宣传、构筑友好交流往来桥梁的使命。因此,通过正确的意识形态引导来华留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是实现培养“知华、爱华、友华的国际友人”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结合我国来华留学教育的新政策、新思路,从政策理论导向、师资储备建设、课程目标设计三个方面,提出了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来华留学生意识形态工作的策略及发展路径。
摘 要: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是职业院校教师的基本工作能力,培养和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是学校培养人才的关键。本文通过分析目前职业教育的现状及问题,从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两个方面分析和阐明了职业院校教师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的必要性,同时也提出了职业院校在鼓励及支持教师参加教学能力大赛的一些具体措施。  关键词:教学能力;教师改革;教材改革;教法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张喆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北京 102442)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高校不断扩招,作为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的重要基地,实验室的开放势在必行。本文针对当前高校教学实验室开放管理的积极意义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开放管理的具体策略,以期促进高校实验室的高效利用,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新形势;高校实验室;开放管理  中图分类号:G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
新时代社会发展要求下,全国各大高校肩负着“立德树人”“三全育人”的重要使命,同时高校也承担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责任。目前,各高校已经全面开展“三全育人”工作。为了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全面落实到位,2021年4月,教育部等八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文件,旨在全面推进和深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和任务。基于此,本文从“三全育人”角度出发,深入探究和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路径和策略,以期对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
青年是国家发展的未来和希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高校要始终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在大学生教育改革中。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而构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是高校教师巩固网络思政教育阵地的重要途径。基于此,本文以网络时代为背景,分析高校加强构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义,并针对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从全局出发,从不同层面对如何构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提出了可行性策略,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科学性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