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我是超越者

来源 :人力资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tertear07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学家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每10年分成一个阶段加以研究,并定义一代人,60后、70后、80后、90后,这在过去或许是适用和够用的。但正如科技互联网日新月异的发展一样,人类社会的数据量正以“每18个月产生的数据等于过去几千年的总和”的速度不断增加,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时代,尤其是社交网络、电子商务与现代移动通信方式把人类社会带入了一个新时代。人们逐渐发现10年的时间太长,已经不足以概括出统一的人群特点。90后中虽然包含了95后,但由于95后具有更与众不同的特点,因此不得不把他们单独提出来进行区别研究,甚至可以不折不扣地说,90后和95后是严格意义上的两代人。在前辈的眼中,95后是被圈养的一代,任性、叛逆、浮躁、孤僻。笔者作为95后,对此说法不能苟同。难道60后就没有任性的吗?要说叛逆,谁又能比得上80后呢?我们不喜欢被标签,所以想说说心里话。

95后更会精打细算


  大学毕业后,我就来到杭州工作。第一份工作,是做新媒体运营。刚上班的时候,为了节省上下班时间,在地铁站附近租了一间离单位距离较近的“老破小”。一月份的杭州湿冷得要命,这对一个北方人来说,是侵入到骨髓的冷,手和脚都冻了,一到春天就开始发痒。父母知道后,立马给我转账两万元钱,让我换一个好一点的公寓。为了让父母安心,我收下了钱,但是却没有换房子。因为我想靠自己改善生活。然而,现实情况比我预想得还要糟糕,工资增长的速度远远低于房价的增速。父母也不止一次地提出,让我尽早买一个属于自己的房子。虽说父母在买房这件事上可以给我一定的资助,但是让他们把辛苦积攒二十多年的钱全给我买房子,实在是于心不忍。正好身边有个好朋友,像我一样一直租房住。有一天告诉我,他把自己租的“老破小”房子买下来了,现在正在翻修。比起动辄几万一平米的新房,“老破小”的价格要相对低一些,同时还能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窝。受他的影响,我也正在附近搜索这样的房子,旧房子一方面价格不是太高,另一方面也让自己有个安身立命的地方。
  在大家的印象中,95后普遍家境好,会享受,买房靠爹妈,比起80后幸福多了,但是谁能想象,95后已经开始买“老破小”了。有机构发布了一篇《2020中国青年居住消费趋势报告》,报告显示过去3年的时间,购房者年龄阶段中95后的比例大幅上升,大多数城市购房群体已呈现出年轻化趋势,而95后正在逐渐代替90后,成为楼市中的第二大购房群体。
  有数据显示,95后在一线城市中购房的占比越来越大,面对均价500万的房产也不怕,95后中超四成都是全款,不过这种人毕竟是少数,普普通通的工薪家庭中长大的95后,年龄都在21岁到25岁之间,步入社会的时间不长,个人财富积累有限,所以超七成的年轻人还是在父母的资助下买的房。
  在买房的选择上,95后大多喜欢90m2~120m2,但再喜欢也要票子支撑,所以大部分95后还是乖乖地选择了60m2~90m2的房子,如果是在北上广深买房,随随便便也得200万起,首付60万好不容凑齐了,结果发现只能在“老破小”中选。
  所以,不要以为95后成长环境好、家庭条件好,就会像《小时代》里的主角们一样,毕业就有别墅可以住。其实95后家庭普遍不缺房,无房家庭占比几乎不足一成,而这群年轻人买房基本上就是为了结婚、定居落户。
  别看很多街头采访中,年轻人都能一脸看开地说“不买房”“租房也挺好的”,但是在最近一份关于年轻人的居住和生活模式的网络调查中,有超过半数的人表示无法接受租房结婚,另外一大部分则表示只能暂时接受租房结婚,未来有钱了还是要买房。哪怕是笃定了不结婚的“独居青年”中,也有77.7%的人认为独居生活也需要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可见大众对房产还是相当看重的。
  95后大多数都刚刚步入社会不久,单身群体较多且事业还处于起步期,但是我们已有自己的规划考量。聊起买房、工作以及未来的发展,我们都考虑得十分全面,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样“不成熟”。

95后是科技的中坚


  除了在人生规划中会精打细算,作为互联网土著居民,95必然是科技领域的中坚力量。
  有调查显示,有90%的年轻人可以想象自己化身数字大使或精通技术的员工,负责学习新技术并向其他员工推广,比例同样高于全球平均水平(71%)。中国54%的95后对自己的科技技能比非科技技能更有信心,表现高于全球平均水平(50%);年轻的专业人士倾向在商业技能方面寻求成熟的同事/上司的指导和训练,“指导和被指导”是95后的普遍态度。
  如果说80后还在回忆自己苦涩的奥数时代,那么不会编程的95后就没法在圈儿里混了。从幼年时期开始磨练,并在学校中得以施展,凭借其先进的数字技能,95后进入工作场所有望推动新一轮的创新——并为其他所有人设定高标准。毕竟,有97%的中国95后认为自己精通技术,能将新技术融入工作和生活;96%熟练使用软件或应用程序;95%认为他们具备数据科学技能,能分析数据并得出有效结论;93%能通过计算机可理解的方式来思考并表达解决方案,同时他们还了解网络安全技能,并清楚如何对设备和连接问题进行故障诊断;甚至有88%已经知道如何编码。
  大多数的95后都对自己的技术能力很有自信,表示进入职场后必将提高职场中IT技能的标准和新技术的融入度。很多人渴望在科技领域工作,以推动人类进步。在中国,有82%的95后渴望在工作中使用尖端技术,近六成有兴趣从事IT相关的职业,47%希望从事网络安全类工作,41%目标从事技术研发类工作。88%的人认为通过科技和自动化有可能创造更公平的工作环境。毫无疑问,95后的数字愿景基于对技术潜力的深刻理解,这将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激动人心的新的可能性和满足感。
  对于很多95后来说,科技已經打开了通往新世界的大门。我有一位学妹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自动化专业,现在是一名程序员,她在19岁时签证被拒,无法去纽约的一所编程学校求学,后来她在深圳开设了专门面向小学生的编程学校,她告诉学生们:“在编程中,你总是可以做一些新事物,而不是永远使用一成不变的旧技术,这正是它有趣的地方,而它也能够构建出任何你能想到的东西。”
  如果非要说95后和前辈们有何不同,我认为是格局。并不是我们天生就有很大的格局,因为我们从小就在优越的环境下长大,我们看到的都是世界的美好,所以我们希望这个世界可以更美好,如果有不如人意的地方,我们愿意通过自己的力量来改变这些不合理。这样强大的激情和承诺,是推动我们工作的动机。除了工资以外,95后在工作中最期待的是能够学习新的技能并获得新的经验。此外,95后普遍认同科技素养的重要性:48%认为科技正在改变世界,必须去了解它;47%认为科技技术迫使我们进行逻辑思考,这是每个人都需要具备的能力;43%的受访者认为未来的工作势必将与机器人或其他技术打交道;37%认为将来科技类工作稳定且薪酬高,而且了解科技的人将有机会成为未来的领导者。
  假以时日,95后的能力将通过科技渗透到更广泛的劳动力中。调查表明,45-54岁的业务领导者中,有35%正在工作中开拓新的数字技术。而随着新一批年轻、精通科技的青年才俊进入职场,这一现象将会升级,而这一超越,将由95后来完成。
其他文献
骄阳似火的8月,刚修好的公路旁,一点乘凉的地方都没有。四五岁的弟弟受不了那份晒,便和十一二岁的姐姐不讲理地哭闹,最后姐姐说:“那你就站在我的影子里吧。”  一个影子,给弟弟送去一抹阴凉。多么有诗意的一个办法,多么充满柔情的一个细节,恐怕这便是爱吧。  两位穷朋友,感情深厚,一位要过生日,另一位却怎么也拿不出一件像样的生日礼物,极为着急、难过。眼看朋友的生日到了,他被山坡上一束鲜花所吸引,于是,他特
一王金宝是个结巴。结巴分为三种:前结巴、中结巴、尾结巴。前结巴就是在说一句话的最开始那两个字时打卷,而中结巴则是句子的中间开始结巴,顾名思义,尾结巴便是句子的结尾开始结巴。王金宝属于这种尾结巴状况。而且他总在句子的最后那个字卷半天后再加一个语气助词。这让很多与他对话的人感到郁闷:一句话都说完了,偏偏将最后那个字重复几遍有什么意义呢?这让他周围的人都觉得他是有意的。是的,王金宝的打工之路一直不顺,同
目前,一种起源于非洲南部的“巫毒娃娃”——亦有人称之为“巫毒小妖”——正在年轻男女中流行,并引发轩然大波,有人说好,有人说坏,有人非要购买,有关部门却要严禁销售。新华网、《北京青年报》、《新快报》、《重庆商报》、《半岛晨报》等国内多家媒体进行了相关报道,一时众说纷纭,善恶难辨……      “诅咒”、“毒咒”大有市场,让人无所适从      “咒语”被称为一种文化现象由来已久,而且中西方都长盛不衰
2006年1月13日,在韩国举行的第十届三星杯世界围棋公开赛上,中国罗洗河九段击败韩国李昌镐九段,为中国夺得了首个三星杯冠军!这是中国人第一次在世界大赛的决赛中最终压倒“世界围棋第一人”李昌镐而夺魁。  1月17日,记者专程在北京采访了罗洗河的爱妻梁雅娣。在她眼里,丈夫永远是她的“快乐小猪”,之所以能拱翻“石佛”,靠的是天时、地利、人和,还有相濡以沫的姐弟恋情——   “新九段”观棋助阵,原来背后
男友到现在也不愿意和我结婚,我该怎么办?  男友小我7岁,在一起有三年半时间了,这三年多时间里我们一直过得幸福而平静。因为年纪越来越大,家里人一直催我结婚,但他说要和家人商量一下,最后说他家里人不是很满意,但他坚持他只想和我在一起,不会管家人的想法。  这次,他出差快回来了,我又说起6月初去领结婚证,他说等他回来再说。一直以来,结婚一事都是我在提出,他没有明确地表示过反对,也不积极。我和他说不想结
开眼  栏目主持:杨世莹  十大城市幸福度比拼  据网易“新闻频道”报道:历经半年的调查,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访问教授、芝加哥商学院教授奚恺元,于2006年1月17日正式对媒体发布《2005年中国城市及生活幸福度调查报告》。  研究由对中国十大城市幸福度调查和人们生活幸福度调查两部分组成。重庆、上海、北京等城市名列其中。调查显示?熏生活在杭州最幸福。幸福与收入高低无关,一个城市的生活节奏、生活便利情况
有人说,每一个女人在骨子里都一定是热爱音乐、热爱生活的。那么,你有没有试过一个人去音像店里挑选唱片?经过长长的、琳琅满目的CD架,从各式各样包装得美轮美奂的唱片里面,拿起那一张最心爱的、能够穿透你的耳朵、抚摩到灵魂的音乐。你有没有发现,其实,爱一个人也就像爱一张唱片一样。你对待唱片的那些经验,已经足以帮助你从一大堆追求者中,找到一个你真心喜欢的人,也找到一生的幸福。    一、你知道唱片外面的包装
1年后回来第一天上班,经过护士值班室,门半掩,听到护士长正在发脾气,提着一个叫唐米的名字,说,找到这个实习的机会容易吗?唐米,你怎么就不长点记性?一个女孩嗫嚅着,我,我……声音有点委屈,又不敢辩白,说不出多余的字来。护士长人很好,通常不爱发脾气,我从没听过唐米的名字,我有点好奇,探头看过去。   背对我的小护士,不算高,身形纤细,低着头看自己的鞋尖。护士长却看到我,说,何医生啊,请进。又喊那个女孩
对于刚涉入职场的白领来说,无限憧憬是他们正常的心态写照。可是在不经意间,职场一本接一本难念的经却让他们的激情很快退去,一种对工作渐感倦怠的消极情绪在他们心中潜滋暗长,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职业生涯。职场“倦鸟”该如何跳出种种不期而遇的厌职泥沼呢?    当高薪遭遇高负荷时  厌职指数:★★★★★  自述者:雷飞,25岁,销售职员  在会议上,老总力排众议,把公司新产品的上市推广活动交给我来做。上司的器重
栏目主持:张秀阳  E-mail:zzzxy2002@163.com    11岁是体型的关键年龄  《新民晚报》报道:英国的研究人员日前提出:如果一个人到了11岁,体重还是超重或者仍是肥胖儿童,就有可能将超出正常的体重带到成年期,他一生将会饱受健康方面的折磨。  伦敦大学的科学家们用5年以上的时间跟踪调查了近6000名肥胖儿童,研究发现这些儿童进入中学时,有1/4的人仍有体重超重问题。研究组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