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计算机课件制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来源 :新校园·理论(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da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明确课件制作目的,做到有的放矢
  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都必须制作计算机课件,课件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这一堂课所讲解的内容。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课件的直观性、形象性、趣味性、交互性的特点,解决教材的重点、难点。例如正弦函数的生成过程,用常规方法讲解,在黑板上画图像的过程大约需要7~8分钟的时间,用多媒体課件展示只需要1分钟的时间,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但是对于另一类问题就不一样。如在课件上显示:“作业:第10页第5、6题。”学生只注意看幕布,没把作业题记在课本上,下课后哪一道题是作业已经被忘记了。
  把上课所讲解的话提前录音,在课堂中放出来,教师成了解说员,起不到讲解作用。如果录音没听明白,教师再讲一遍,又会浪费很多时间,而且提前录好的声音也没有灵活性。
  二、明确课件是“辅助”教学,不能完全替代教师作用
  课件应用到教学中,只能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帮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课件并不能完全代替教师,所以在课件制作时,不能将所有要讲授的教材内容都照搬到课件中,应有重点、提纲挈领地设计教学内容。另外,在应用课件讲授时,教师还应注意使用其他的教学手段协助教学,增强课堂的互动性,达到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三、合理选题
  多媒体课件有着独特的教学功效,但并不等于它就是一种万能的教学工具。如果教学内容不适合于多媒体课件表现,那么即使教师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也可能劳而无功。
  四、“备”的工作是课件制作的基石
  在选题明确后,制作一个好的课件,最重要的时间是“备”的过程,也就是将课件制作过程的“创意”在教案上备出来,然后坐到微机前面用不长的时间就可以完成整个课件的创作。用课件教学是一个发展趋势,如果把时间都花在制作课件上,就不会有太多的时间用来上课。真正领会多媒体教学的真谛时,就不会觉得制作课件是一种负担,也不会占用太多的时间。
  五、尽量熟练掌握两种以上课件设计软件
  要想成为高水平的课件设计教师,应尽量掌握两种以上课件设计软件。因为,很多情况下,一个较高质量的计算机教学课件,不仅仅是在一个单独的课件设计平台下制作出来的,它需要借助多种工具软件配合使用。譬如,以“方正奥思”为课件设计平台,同时,还可运用“会声会影”视频处理软件,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Flash动画设计软件等多种软件工具,以达到课件设计的创意效果,增强课件的技术含量。
  六、课件应力求简洁、明了、美观,做到实用性与艺术性完美统一
  在制作课件时,不能只为了强调展示效果,而使用过多的多媒体素材,使课件未能突出重点,这样就只有艺术性而无实效性。虽然从心理上加深刺激了学生的感知能力,但却显得主次不分,容易使学生分散注意力,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在多媒体课件制作中,一定要注意合理地运用声音、动画和视频,使课件既具艺术性,又具实效性。
  另外,制作课件时也要合理地进行版面的布局,讲究颜色的搭配等。而且学科的不同,采用的界面也应有所不同,要符合学科的特色。例如,显示文字材料时,如果没有特殊需要,最好不要填加闪烁、运动等特效,也不要填加动画、图片等影响学生视觉注意力的素材。否则,就会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文字材料以外的地方,达不到教学的目的。
  七、注重课件的交互性
  交互性是指人和计算机之间进行信息的交流。缺乏交互性的课件不能称为一个好的多媒体教学课件。交互界面的设计因课件内容不同而不同,交互形式有菜单、图标、按钮、窗口、热键等。交互性强的课件在使用时自由度很大,随时都能呈现所需要的内容,能满足不同层次水平学生的学习需要。课件操作方便、易用,可读性强,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很高。因此,如果摒弃了计算机的高智能性,使课件的交互性下降,其强大的教学功能就体现不出来,这就与其他教学手段没什么两样了。
  八、课件要处理好结构、色彩、声音等常见因素
  在结构方面要掌握好页面结构,不要在子页之中套子页,无穷无尽找不着头绪。对于每个页都给它一个合适的名称,可以使用户找起来方便一些。
  色彩方面,文字和背景颜色要醒目、易读。一般文字颜色以亮色为主,背景颜色以暗色、浅色为主。
  声音方面,音乐的节奏要与教学内容相符。重点内容处要选择舒缓、节奏较慢的音乐,不能过分激昂,否则会喧宾夺主。过渡性内容应选择轻快的音乐,可以调节课堂的紧张气氛,有利于学生思考问题。音乐和音响效果不能用得过多,否则会适得其反。
  九、要重视课件的测试工作
  课件的测试过程是非常重要的,在完成一个课件之后,最少要测试三遍以上,才能发现课件之中的问题。而很多教师完成一个课件之后,感觉大功告成,把测试的过程忘了,等上课才发现有一些错别字,或落下了什么内容,甚至是一些专业性错误。还有在自己的计算机上原来运行很正常的课件,在教师机上却根本打不开,这些都是绝对不允许的。
其他文献
支路损耗分摊的准确和公正与否是确保电力市场中用户公平竞争的关键.针对现有支路损耗分摊方法理论上不严密和物理意义不明确等方面的缺陷,提出了一种新的支路损耗分摊的有效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分娩期并发症.
听神经瘤(acoustic neuroma,AN)是桥小脑角区最常见的肿瘤,约占桥小脑角肿瘤的80%,占颅内肿瘤的6%[1].肿瘤大多数是单侧性,少数是双侧性.肿瘤多数发生于前庭神经(约占99.3%),
目的:探讨术前化疗药物顺铂对肝细胞肝癌syndecan-1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ABC法)检测syndecan-1在未化疗组和顺铂化疗组肝细胞肝癌的表达.结果:在47例肝细胞癌中
糖尿病是一种代谢内分泌疾病,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改善,人们生活水平及糖尿病检测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正逐年增加.本文对1999年1月~2002年9月在我科住院的51例糖
一、问题的提出  小学升入初中,随着学业的加重,音乐在初中生的眼中成为副科(因为音乐课无需考试),学生往往抱着“玩玩”的心态,所以上课谈天、吃东西、乱丢垃圾、小打小闹等现象时常发生。初中音乐课堂常规管理成了一个“老大难”问题,优化初中音乐课堂常规管理势在必行。  二、科学合理地制订音乐课堂常规管理制度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把握初中生年龄心理特征和学校工作实际,制定本校音乐课堂常规和教师
每当批改学生的作业,看到学生出现错误时,笔者心里总不是滋味:连这么简单的题目也不会,学生到底有没有在听课。可细想一下:学生出错在所难免,也许学生的接受能力还不够,也许是教师的教学方法有错,也许教师没有真正地了解他们,没有走进他们的认知世界,真正去读懂他们。下面是笔者在教学上几点感悟,与大家共勉。  【案例一】  二年级上册“物体的图形”这一课时有这样一道题目,要求画“塔树”的对称图形。首先我要求学
托尔斯泰说过:“如果学生在学校里的结果是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么他一生永远是模仿和抄袭。”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创新意识,确切地说不是在“学会”中形成的,而是在“会学”的基础上形成的。“学会”是学生侧重于接受知识,积累知识,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会学”是学生侧重于掌握学法,主动探求知识,目的在于发现新知识,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学会”是“会学”的前提,“
实小波变换只能提取信号的幅值特性,而电机轻微故障信号的小波幅值很小,因而用实小波变换有时很难检测到故障的发生.复值小波不仅能提取信号的幅值特性,还能提取信号的相位特
交易系统是发电侧电力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是以尽可能低的成本购入足够的电量,以满足系统中负荷的需求.与此同时,系统的各种安全要求也应加以考虑.这个过程可以用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