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慈善立法中的民间参与——以上海慈善团体联合会为中心的考察

来源 :学习与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gsg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27年4月成立的上海慈善团体联合会是民国后期上海慈善事业最具广泛影响的社团组织。作为上海慈善界的利益代表,上海慈善团体联合会对于民国政府的慈善立法活动相当关注,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中央与地方的慈善立法。本文以《监督慈善团体法》及其施行细则、《上海市慈善团体财产整理章程》等两个有代表性的慈善法律法规为个案,探讨民国时期上海慈善团体联合会参与慈善立法的方式及其发挥的作用,并借以透视慈善界与政府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其他文献
中国历代封建王朝都要制定自己的成文法典,其原因是多方面多层次的.理论方面潜在的原因在于法随时变的立法理论和变易进化历史观的影响;形式上的表层原因在于法典体例等编纂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法治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产业与文化研究所研究员韩忠亮教授在接受《小康》专访时,表达了对于国家能够尽快出台"自动续期"细则
我们能够提前预测癌症吗?我们能够抢占先机,将肿瘤截杀在早期吗?我们能够在出生时就知道几十年后可能会患上什么样的疾病吗?答案是肯定的。  在彭女士刚刚做完的胸部CT片上,一块边界不清楚,大小约2cm、“磨玻璃”般的影,引起了影像科和外科医生的注意。  如何判断这块“磨玻璃结节”的性质,成为至关重要的一步,关系到能否抢占到彭女士生存时间的先机。  这并非危言耸听。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里,有一位被誉为“
中国人多地少,城镇建设用地粗放经营,土地利用率低。因此,改变中国目前城镇土地粗放开发经营管理模式,分析城镇土地利用潜力,对城镇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潜力进行宏观评价和计算,促进城
随着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的发展,我国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也正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人力资源是促进政府效率提高的第一要素,应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实现优化配置。考核公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