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鼻子不通气,生活好没趣
是感冒还是患了慢性鼻炎?
感冒就是急性鼻炎,它往往呈自限性,7~12天即可痊愈。而慢性鼻炎病程较长,反复迁延不愈,多表现为鼻部症状,如鼻塞、流涕以及头胀等,没有感冒常有的发烧、咽喉痛以及全身不适等现象。屡次得急性鼻炎或治疗不彻底,鼻腔黏膜无法恢复正常,可演变成慢性鼻炎。但更多的慢性鼻炎与全身因素、鼻腔局部因素和职业及环境因素有关。现代观点认为,慢性鼻炎与免疫机制有关。
鼻子不通气都是患了鼻炎吗?
造成鼻子不通气的原因很多,除了鼻炎外,鼻的结构异常,如分隔左右两个鼻腔的鼻中隔偏曲或者有嵴突;鼻内自身组织过大,如中鼻甲或/和下鼻甲过大,鼻与咽部交界处淋巴组织即腺样体太大,阻塞后鼻孔等,都会出现鼻塞;此外,鼻内长了息肉或肿瘤也会引起鼻塞。
慢性鼻炎和慢性鼻窦炎有何区别?
慢性鼻炎是指发生在鼻腔黏膜的炎症。慢性鼻窦炎是鼻窦黏膜的化脓性炎症。鼻窦是指鼻周围含气的骨腔,与鼻腔相通,共有四组,分别称为额窦、筛窦、上颌窦和蝶窦。鼻窦炎的症状更重,往往出现脓鼻涕、头痛及嗅觉减退。因鼻腔与鼻窦是相通的,有时两种病会互相影响或同时存在。要明确区分是鼻炎还是鼻窦炎,拍张CT片就能鉴别。
有些人长期头痛,到医院检查才发现与鼻炎有关,这是怎么回事呢?
很多鼻子的疾病都会出现头痛,即所谓的鼻源性头痛。各种鼻炎包括鼻窦炎都可能出现头痛,但这些头痛的性质一般为钝痛和闷痛,疼痛有一定的部位和时间,每天定期出现、定期消失,鼻塞时疼痛加重,鼻子通气时疼痛减轻。如果头痛经其他科检查没找到原因,应该详细地进行鼻腔检查。
久治都不愈,让人干着急
慢性鼻炎为何久治不愈?
慢性鼻炎的致病因素从大的方面可分成三部分,全身因素、局部因素和职业及环境因素。因为其中有些致病因素很难完全消除,导致慢性鼻炎久治不愈,有些患者经治疗后暂时有好转,但因患感冒又引起复发。有些患者的免疫功能可能不是十分完善,也可导致慢性鼻炎久治不愈。
过敏性鼻炎与体质有关吗?无法根治吗?
过敏性鼻炎患者多为易感个体,说得通俗一点就是过敏体质,这是与体质关系很大的疾病。因为一个人的过敏体质很难改变,所以对过敏性鼻炎的治疗,目前只能做到控制发作。
慢性鼻炎不治疗有什么危害吗?
慢性鼻炎造成的鼻塞、头昏会使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成年人工作效率下降。如长时间张口呼吸及鼻涕倒流可发生咽喉炎,严重的鼻塞还会影响到双耳,出现耳闷、耳鸣等症状。慢性鼻炎不治疗尽管不会危及生命,但会影响生活质量以及工作学习效率。
慢性鼻炎会发展成鼻咽癌吗?
慢性鼻炎不会发展成鼻咽癌,临床中也没发现慢性鼻炎患者容易得鼻咽癌。需要注意的是,鼻咽癌早期可能只有鼻塞、回吸鼻涕从口中吐出有血丝等症状,千万别误认为是鼻炎而延误治疗。
症状仔细分,各自对应治
慢性鼻炎有哪些种类?
慢性鼻炎分为单纯性、肥厚性、萎缩性几种。单纯性鼻炎症状较轻,鼻塞是间歇性或两侧交替性,用滴鼻子药水效果好;肥厚性鼻炎由单纯性发展而来,因鼻腔主要呈增生性改变(组织肥厚),鼻塞为持续性,用滴鼻药水效果差;萎缩性鼻炎是鼻组织萎缩,虽然鼻腔比较宽大,但鼻黏膜丧失了正常的生理功能,且鼻内干痂形成,患者仍感通气不畅。此外,有一些鼻炎有特定的致病原因,因而便有特定的名称,如变态反应性鼻炎(即过敏性鼻炎)、药物性鼻炎等。
慢性鼻炎怎么治?
慢性单纯性鼻炎以药物治疗为主;慢性肥厚性鼻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多需要联合手术治疗;萎缩性鼻炎由于病因未明,暂时没有很好的治疗手段。
喷雾有讲究,滴鼻需注意
过敏性鼻炎是否必须进行脱敏治疗?
目前过敏性鼻炎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脱敏治疗和手术治疗等方法。药物治疗目前还处于对症治疗阶段,针对不同的症状用药。一般是用药有效,停药后不久症状又出现。这是因为目前药物治疗还不能起到改变过敏体质的作用。脱敏治疗是将过敏原浸液以不同的稀释浓度,定期给患者注射,由稀至浓,逐渐增加浓度,使患者对过敏原产生一定耐受性。脱敏治疗结合药物治疗,既可以加强治疗效果,又可以明显减少使用的药物剂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医生常开给麻黄素滴鼻,有什么作用?
麻黄素具有收缩血管的作用,可使富含血管的鼻甲收缩,以增加鼻腔间隙,改善鼻腔通气,缓解鼻塞症状。
麻黄素适合用多久?
麻黄素作用时间较短,有些患者短期反复使用,会使血管反应性降低,降低麻黄素疗效,长期使用还将引起药物性鼻炎。故麻黄素不可长期使用,一般不宜连续使用7天以上。其他血管收缩剂也是这样,如滴鼻净。
怎么给鼻腔内滴药?
正确的方法为:擤出鼻涕后,患者平卧,肩与床沿平齐,头后仰下垂,使鼻孔垂直朝上。每侧鼻孔滴3~4滴,30秒后头向左、向右偏斜各30秒,然后头恢复原位维持30秒,最后坐起将头前低,这样可以使滴入的药液充分分布于整个鼻腔,有利于鼻窦口开放。
治疗鼻炎的鼻内喷雾剂如何选择?
鼻内喷雾剂主要有三类,一类为类固醇激素类,如伯克钠、雷诺考特,该类药物具有广泛的抗炎作用,适用于过敏性鼻炎的治疗;另一类为血管收缩剂,如滴鼻净(盐酸萘甲唑啉滴鼻液),主要用来缓解鼻塞症状;还有一类为抗胆碱能受体制剂,如异丙托溴铵鼻腔喷雾剂,主要用于减轻流涕症状。
鼻内喷雾剂如何使用?
鼻内喷雾剂使用时应先将鼻涕擤干净,将喷雾器喷头对准鼻孔,按规定喷完后,头略抬起,用鼻往里吸,或喷完后尽量使鼻孔朝天,约1分钟再还原。这样可使药液向后较均匀分布在鼻腔黏膜,充分地发挥药物作用。
外治方法多,手术有内镜
注射治疗、激光和微波治疗、低温等离子射频治疗是怎么回事?
以往有采用硬化剂(如鱼肝油酸钠、甘油等)注射治疗慢性鼻炎,使鼻甲组织机化、缩小,以改善鼻腔通气症状,由于效果有限,且有不良反应,现已很少采用;局部注射激素也可对抗炎症,改善鼻炎症状,但效果不持久,且很多人对激素的副作用有恐惧心理;激光与微波治疗是利用热效应,对肥厚的鼻甲组织进行烧灼,使其缩小,以增加鼻腔通气腔隙,但烧灼后的鼻黏膜较正常鼻黏膜功能差,患者可有鼻干不适的感觉;低温等离子及射频治疗是近几年推出的治疗方法,也是利用热效应使肥厚的鼻甲缩小,与激光和微波治疗相比,烧灼时温度较低,对周围组织产生的损伤较小。不过,如果鼻甲肥厚是以鼻甲骨质增生为主,以上治疗方法都难以达到理想效果,此时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手术。
哪些情况下可以手术?
慢性鼻炎多采用药物治疗,但对于慢性肥厚性鼻炎,以及伴有鼻腔框架结构异常的情况下,如伴有鼻中隔偏曲,鼻中隔棘突或嵴突,鼻甲骨异常增生等,可以采用手术治疗。手术的主要目的,是矫正鼻腔框架结构的异常,改善鼻腔通气状况。过去常采用切除增生的鼻甲来实现这一目的,但切除鼻甲掌握不当,会产生严重问题,如切除过多,会导致鼻腔干燥,通气过度,头痛,甚至出现臭鼻症(萎缩性鼻炎),而且治疗十分困难。故目前鼻甲切除已较少采用,而多采用缩小鼻甲等保护鼻黏膜功能的手术方法。
鼻内镜手术能治疗鼻炎吗?
鼻内镜手术是近年来开展的新技术,不仅应用于鼻窦炎等疾病的治疗,也可用于鼻炎的治疗。鼻内镜手术视野清晰,损伤较小,疗效较好,已逐渐取代传统的鼻部手术方法,成为当今鼻科手术方法的主流。鼻内镜手术用于慢性肥厚性鼻炎的治疗,如下鼻甲成形手术(缩小鼻甲容积),不仅适用于鼻甲软组织的增生处理,也能处理鼻甲骨质增生,是激光、微波、等离子和射频治疗无法取代的有效治疗手段。鼻内镜手术同时还能处理鼻腔框架结构异常,可同时进行鼻中隔成形术、鼻中隔棘突切除术、中鼻甲和下鼻甲成形术等。如同时伴有鼻窦炎等其他疾病,也可同时治疗。
老年慢性鼻炎患者能手术吗?
对已有明确的手术治疗适应症者,如无禁忌,不要因害怕手术而能拖就拖。随着年龄的增高,麻烦只会越来越多。应找负责任、可信任的专科医师商量,权衡利弊,当机立断,否则错过手术时机,可能得不偿失。
小儿体质弱,成人药不宜
怎样判断小儿是否患了鼻炎?
如果孩子在患感冒后鼻塞、流涕症状长期不愈,时间超过3个月,鼻塞多为交替性,鼻涕黏稠、量不很多,嗅觉在鼻塞时减退,通气时尚好。看到这种情况,家长要想到孩子有可能已从急性鼻炎发展成为慢性,应及时带孩子去找耳鼻喉科医生作进一步检查确定。要是黏脓鼻涕量很多,伴嗅觉明显减退、头胀头昏等症状,则有可能并发了鼻窦炎;出现耳闷胀、耳鸣、听力减退症状,说明可能咽鼓管的功能也受到影响。
小儿鼻炎可用成人药吗?
原则上两者用药应该是有所区别的。因小儿的体重轻,对药物耐受性差,反应性也与成人不同,有些药小儿不能或不宜使用,如滴鼻净。即使是可用的药,一般也要根据年龄按比例减量使用。在用治疗鼻炎的药物时,应先仔细阅读该药的说明书,按照要求决定是否用及照规范使用,以免乱用给孩子造成不良后果。
小儿鼻炎治疗上与成人有何不同?
小儿鼻炎以采取保守治疗为主,局部滴鼻液浓度宜较成人低(如麻黄素最好是0.5%),且不宜长期连续滴药。同时应重视全身体质的调整及去除过敏性因素。对体质虚弱,有经常感冒、多汗、食欲差等表现的患儿,用中药调理多能取得较好效果。
中医效果好,但别找游医
中医药治疗慢性鼻炎效果如何?
肯定有效。一般见效较西药慢,但效果较为持久。其治疗特点是:重在全身调整,方法多样(包括内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外用吹药或滴鼻剂、针灸或药物穴位注射、按摩及气功导引等)。但中医药治疗因人、因证而异,患者应到正规医院就诊。
市面上出售的中成药疗效如何?
目前市面上治慢性鼻炎的中成药很多,效果难以一概而论,但从得到的临床资料来看,有些药的疗效介绍显得言过其实。目前我们在临床常用的是“鼻渊舒”(成都产)和“藿胆片”(上海产),治疗慢性单纯性鼻炎,前者适于鼻塞、流涕症状为主者,后者适于同时有舌苔腻、头昏胀表现者,效果比较可靠,患者反映较好。
有什么简易有效的方法来缓解慢性鼻炎症状吗?
介绍一种鼻部按摩法,简易可行,且能收一定效果。具体方法:
第一步:双手中指指腹沿鼻梁两侧上下来回按摩,早晚各做100下。
第二步:双手中指指腹前端,按压鼻翼两侧的迎香穴,朝中线方向旋转,使之产生酸胀感。持续1~2分钟。
第三步:右手中指按压眉间印堂穴,方法、时间同上。按摩后鼻通气多即能有所改善。
注意:1、摩擦、按压轻重要适当,以略有温热感为度,避免损伤皮肤。2、需长期坚持,才有可能达到预期效果。
生活重调理,誓把鼻炎拒
怎样正确擤鼻涕?
擤鼻涕的正确方法:在双侧鼻腔开放的情况下(或用食指在鼻翼,按住一侧前鼻孔,从对侧前鼻孔)轻轻向外吹气,使鼻腔内的分泌物随之而出。忌捏住双侧前鼻孔用力擤涕。总之,要避免鼻腔、鼻咽腔压力骤然升得过高,以免把有细菌的分泌物压入中耳或鼻窦腔,引起炎症扩散或急性发作。
慢性鼻炎患者的饮食应怎样调理?
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及酗酒;少吃甜食及油腻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常用杏仁、薏米、粳米煮粥吃。注意饮食营养,不要偏食,防止维生素A、B、C、E的缺乏。
生活中要注意些什么?
锻炼身体,改善体质,谨防感冒,得了感冒要及时、彻底治疗。保持心情舒畅及大便通畅。
改善环境条件,加强劳动防护,尽量避免环境中的温、湿度急剧变化及经常接触有害粉尘、气体。
积极治疗会引起及加重慢性鼻炎的疾病,如慢性鼻窦炎、鼻中隔偏曲、内分泌功能紊乱,以及对慢性鼻炎恢复不利的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压、老慢支等。
避免长期、过多使用鼻血管收缩剂,如麻黄素滴鼻液。伴有高血压的患者注意选用无扩张鼻黏膜血管副作用的降压药。
如何预防慢性鼻炎?
慢性鼻炎常是一些全身疾病的局部表现,如贫血、结核、糖尿病、风湿病以及慢性心肝肾疾病等,对原发病的治疗有助于改善鼻部的症状,积极治疗鼻窦炎,消除脓鼻涕对鼻黏膜的刺激,矫正严重的鼻腔结构异常,避免长期用通鼻剂,尽量不接触有害的灰尘和刺激性气体,避免温度与湿度的急剧变化都可减少得慢性鼻炎的机会。
专家简介
郑春泉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耳鼻喉科学系副主任,眼耳鼻喉科医院鼻科主任。任上海市医学会变态反应学会委员,中华医学会上海耳鼻咽喉科分会鼻科专业组组长等。具有20余年诊治耳鼻咽喉疾病、数千例鼻内镜手术的丰富经验。尤其擅长诊治各种鼻炎、鼻窦炎、鼻出血、鼻囊肿和鼻肿瘤等多种鼻科疾病,以及鼻眼相关疾病。
张重华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及上海名中医。现任中华医学会上海耳鼻喉科学会委员,中华中医学会耳鼻喉科分会常委,上海中医药学会常委、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等。从事耳鼻喉科临床医、教、研工作40余年。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治专科疑难病症,特别在难治性鼻出血、鼻炎、鼻窦炎、变应性鼻炎、嗅觉障碍等疾病方面积累较多经验。
潘世恺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耳鼻喉科医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耳鼻咽喉科临床工作20年,一直在临床医疗的第一线工作,熟练掌握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多发病及各种急诊的诊断治疗。1999年在日本大阪市立大学医学部耳鼻咽喉科作为客座研究员进修一年。目前主要从事各种鼻炎、鼻窦炎、鼻息肉、鼻中隔偏曲、难治性鼻出血的内窥镜手术治疗。
是感冒还是患了慢性鼻炎?
感冒就是急性鼻炎,它往往呈自限性,7~12天即可痊愈。而慢性鼻炎病程较长,反复迁延不愈,多表现为鼻部症状,如鼻塞、流涕以及头胀等,没有感冒常有的发烧、咽喉痛以及全身不适等现象。屡次得急性鼻炎或治疗不彻底,鼻腔黏膜无法恢复正常,可演变成慢性鼻炎。但更多的慢性鼻炎与全身因素、鼻腔局部因素和职业及环境因素有关。现代观点认为,慢性鼻炎与免疫机制有关。
鼻子不通气都是患了鼻炎吗?
造成鼻子不通气的原因很多,除了鼻炎外,鼻的结构异常,如分隔左右两个鼻腔的鼻中隔偏曲或者有嵴突;鼻内自身组织过大,如中鼻甲或/和下鼻甲过大,鼻与咽部交界处淋巴组织即腺样体太大,阻塞后鼻孔等,都会出现鼻塞;此外,鼻内长了息肉或肿瘤也会引起鼻塞。
慢性鼻炎和慢性鼻窦炎有何区别?
慢性鼻炎是指发生在鼻腔黏膜的炎症。慢性鼻窦炎是鼻窦黏膜的化脓性炎症。鼻窦是指鼻周围含气的骨腔,与鼻腔相通,共有四组,分别称为额窦、筛窦、上颌窦和蝶窦。鼻窦炎的症状更重,往往出现脓鼻涕、头痛及嗅觉减退。因鼻腔与鼻窦是相通的,有时两种病会互相影响或同时存在。要明确区分是鼻炎还是鼻窦炎,拍张CT片就能鉴别。
有些人长期头痛,到医院检查才发现与鼻炎有关,这是怎么回事呢?
很多鼻子的疾病都会出现头痛,即所谓的鼻源性头痛。各种鼻炎包括鼻窦炎都可能出现头痛,但这些头痛的性质一般为钝痛和闷痛,疼痛有一定的部位和时间,每天定期出现、定期消失,鼻塞时疼痛加重,鼻子通气时疼痛减轻。如果头痛经其他科检查没找到原因,应该详细地进行鼻腔检查。
久治都不愈,让人干着急
慢性鼻炎为何久治不愈?
慢性鼻炎的致病因素从大的方面可分成三部分,全身因素、局部因素和职业及环境因素。因为其中有些致病因素很难完全消除,导致慢性鼻炎久治不愈,有些患者经治疗后暂时有好转,但因患感冒又引起复发。有些患者的免疫功能可能不是十分完善,也可导致慢性鼻炎久治不愈。
过敏性鼻炎与体质有关吗?无法根治吗?
过敏性鼻炎患者多为易感个体,说得通俗一点就是过敏体质,这是与体质关系很大的疾病。因为一个人的过敏体质很难改变,所以对过敏性鼻炎的治疗,目前只能做到控制发作。
慢性鼻炎不治疗有什么危害吗?
慢性鼻炎造成的鼻塞、头昏会使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成年人工作效率下降。如长时间张口呼吸及鼻涕倒流可发生咽喉炎,严重的鼻塞还会影响到双耳,出现耳闷、耳鸣等症状。慢性鼻炎不治疗尽管不会危及生命,但会影响生活质量以及工作学习效率。
慢性鼻炎会发展成鼻咽癌吗?
慢性鼻炎不会发展成鼻咽癌,临床中也没发现慢性鼻炎患者容易得鼻咽癌。需要注意的是,鼻咽癌早期可能只有鼻塞、回吸鼻涕从口中吐出有血丝等症状,千万别误认为是鼻炎而延误治疗。
症状仔细分,各自对应治
慢性鼻炎有哪些种类?
慢性鼻炎分为单纯性、肥厚性、萎缩性几种。单纯性鼻炎症状较轻,鼻塞是间歇性或两侧交替性,用滴鼻子药水效果好;肥厚性鼻炎由单纯性发展而来,因鼻腔主要呈增生性改变(组织肥厚),鼻塞为持续性,用滴鼻药水效果差;萎缩性鼻炎是鼻组织萎缩,虽然鼻腔比较宽大,但鼻黏膜丧失了正常的生理功能,且鼻内干痂形成,患者仍感通气不畅。此外,有一些鼻炎有特定的致病原因,因而便有特定的名称,如变态反应性鼻炎(即过敏性鼻炎)、药物性鼻炎等。
慢性鼻炎怎么治?
慢性单纯性鼻炎以药物治疗为主;慢性肥厚性鼻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多需要联合手术治疗;萎缩性鼻炎由于病因未明,暂时没有很好的治疗手段。
喷雾有讲究,滴鼻需注意
过敏性鼻炎是否必须进行脱敏治疗?
目前过敏性鼻炎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脱敏治疗和手术治疗等方法。药物治疗目前还处于对症治疗阶段,针对不同的症状用药。一般是用药有效,停药后不久症状又出现。这是因为目前药物治疗还不能起到改变过敏体质的作用。脱敏治疗是将过敏原浸液以不同的稀释浓度,定期给患者注射,由稀至浓,逐渐增加浓度,使患者对过敏原产生一定耐受性。脱敏治疗结合药物治疗,既可以加强治疗效果,又可以明显减少使用的药物剂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医生常开给麻黄素滴鼻,有什么作用?
麻黄素具有收缩血管的作用,可使富含血管的鼻甲收缩,以增加鼻腔间隙,改善鼻腔通气,缓解鼻塞症状。
麻黄素适合用多久?
麻黄素作用时间较短,有些患者短期反复使用,会使血管反应性降低,降低麻黄素疗效,长期使用还将引起药物性鼻炎。故麻黄素不可长期使用,一般不宜连续使用7天以上。其他血管收缩剂也是这样,如滴鼻净。
怎么给鼻腔内滴药?
正确的方法为:擤出鼻涕后,患者平卧,肩与床沿平齐,头后仰下垂,使鼻孔垂直朝上。每侧鼻孔滴3~4滴,30秒后头向左、向右偏斜各30秒,然后头恢复原位维持30秒,最后坐起将头前低,这样可以使滴入的药液充分分布于整个鼻腔,有利于鼻窦口开放。
治疗鼻炎的鼻内喷雾剂如何选择?
鼻内喷雾剂主要有三类,一类为类固醇激素类,如伯克钠、雷诺考特,该类药物具有广泛的抗炎作用,适用于过敏性鼻炎的治疗;另一类为血管收缩剂,如滴鼻净(盐酸萘甲唑啉滴鼻液),主要用来缓解鼻塞症状;还有一类为抗胆碱能受体制剂,如异丙托溴铵鼻腔喷雾剂,主要用于减轻流涕症状。
鼻内喷雾剂如何使用?
鼻内喷雾剂使用时应先将鼻涕擤干净,将喷雾器喷头对准鼻孔,按规定喷完后,头略抬起,用鼻往里吸,或喷完后尽量使鼻孔朝天,约1分钟再还原。这样可使药液向后较均匀分布在鼻腔黏膜,充分地发挥药物作用。
外治方法多,手术有内镜
注射治疗、激光和微波治疗、低温等离子射频治疗是怎么回事?
以往有采用硬化剂(如鱼肝油酸钠、甘油等)注射治疗慢性鼻炎,使鼻甲组织机化、缩小,以改善鼻腔通气症状,由于效果有限,且有不良反应,现已很少采用;局部注射激素也可对抗炎症,改善鼻炎症状,但效果不持久,且很多人对激素的副作用有恐惧心理;激光与微波治疗是利用热效应,对肥厚的鼻甲组织进行烧灼,使其缩小,以增加鼻腔通气腔隙,但烧灼后的鼻黏膜较正常鼻黏膜功能差,患者可有鼻干不适的感觉;低温等离子及射频治疗是近几年推出的治疗方法,也是利用热效应使肥厚的鼻甲缩小,与激光和微波治疗相比,烧灼时温度较低,对周围组织产生的损伤较小。不过,如果鼻甲肥厚是以鼻甲骨质增生为主,以上治疗方法都难以达到理想效果,此时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手术。
哪些情况下可以手术?
慢性鼻炎多采用药物治疗,但对于慢性肥厚性鼻炎,以及伴有鼻腔框架结构异常的情况下,如伴有鼻中隔偏曲,鼻中隔棘突或嵴突,鼻甲骨异常增生等,可以采用手术治疗。手术的主要目的,是矫正鼻腔框架结构的异常,改善鼻腔通气状况。过去常采用切除增生的鼻甲来实现这一目的,但切除鼻甲掌握不当,会产生严重问题,如切除过多,会导致鼻腔干燥,通气过度,头痛,甚至出现臭鼻症(萎缩性鼻炎),而且治疗十分困难。故目前鼻甲切除已较少采用,而多采用缩小鼻甲等保护鼻黏膜功能的手术方法。
鼻内镜手术能治疗鼻炎吗?
鼻内镜手术是近年来开展的新技术,不仅应用于鼻窦炎等疾病的治疗,也可用于鼻炎的治疗。鼻内镜手术视野清晰,损伤较小,疗效较好,已逐渐取代传统的鼻部手术方法,成为当今鼻科手术方法的主流。鼻内镜手术用于慢性肥厚性鼻炎的治疗,如下鼻甲成形手术(缩小鼻甲容积),不仅适用于鼻甲软组织的增生处理,也能处理鼻甲骨质增生,是激光、微波、等离子和射频治疗无法取代的有效治疗手段。鼻内镜手术同时还能处理鼻腔框架结构异常,可同时进行鼻中隔成形术、鼻中隔棘突切除术、中鼻甲和下鼻甲成形术等。如同时伴有鼻窦炎等其他疾病,也可同时治疗。
老年慢性鼻炎患者能手术吗?
对已有明确的手术治疗适应症者,如无禁忌,不要因害怕手术而能拖就拖。随着年龄的增高,麻烦只会越来越多。应找负责任、可信任的专科医师商量,权衡利弊,当机立断,否则错过手术时机,可能得不偿失。
小儿体质弱,成人药不宜
怎样判断小儿是否患了鼻炎?
如果孩子在患感冒后鼻塞、流涕症状长期不愈,时间超过3个月,鼻塞多为交替性,鼻涕黏稠、量不很多,嗅觉在鼻塞时减退,通气时尚好。看到这种情况,家长要想到孩子有可能已从急性鼻炎发展成为慢性,应及时带孩子去找耳鼻喉科医生作进一步检查确定。要是黏脓鼻涕量很多,伴嗅觉明显减退、头胀头昏等症状,则有可能并发了鼻窦炎;出现耳闷胀、耳鸣、听力减退症状,说明可能咽鼓管的功能也受到影响。
小儿鼻炎可用成人药吗?
原则上两者用药应该是有所区别的。因小儿的体重轻,对药物耐受性差,反应性也与成人不同,有些药小儿不能或不宜使用,如滴鼻净。即使是可用的药,一般也要根据年龄按比例减量使用。在用治疗鼻炎的药物时,应先仔细阅读该药的说明书,按照要求决定是否用及照规范使用,以免乱用给孩子造成不良后果。
小儿鼻炎治疗上与成人有何不同?
小儿鼻炎以采取保守治疗为主,局部滴鼻液浓度宜较成人低(如麻黄素最好是0.5%),且不宜长期连续滴药。同时应重视全身体质的调整及去除过敏性因素。对体质虚弱,有经常感冒、多汗、食欲差等表现的患儿,用中药调理多能取得较好效果。
中医效果好,但别找游医
中医药治疗慢性鼻炎效果如何?
肯定有效。一般见效较西药慢,但效果较为持久。其治疗特点是:重在全身调整,方法多样(包括内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外用吹药或滴鼻剂、针灸或药物穴位注射、按摩及气功导引等)。但中医药治疗因人、因证而异,患者应到正规医院就诊。
市面上出售的中成药疗效如何?
目前市面上治慢性鼻炎的中成药很多,效果难以一概而论,但从得到的临床资料来看,有些药的疗效介绍显得言过其实。目前我们在临床常用的是“鼻渊舒”(成都产)和“藿胆片”(上海产),治疗慢性单纯性鼻炎,前者适于鼻塞、流涕症状为主者,后者适于同时有舌苔腻、头昏胀表现者,效果比较可靠,患者反映较好。
有什么简易有效的方法来缓解慢性鼻炎症状吗?
介绍一种鼻部按摩法,简易可行,且能收一定效果。具体方法:
第一步:双手中指指腹沿鼻梁两侧上下来回按摩,早晚各做100下。
第二步:双手中指指腹前端,按压鼻翼两侧的迎香穴,朝中线方向旋转,使之产生酸胀感。持续1~2分钟。
第三步:右手中指按压眉间印堂穴,方法、时间同上。按摩后鼻通气多即能有所改善。
注意:1、摩擦、按压轻重要适当,以略有温热感为度,避免损伤皮肤。2、需长期坚持,才有可能达到预期效果。
生活重调理,誓把鼻炎拒
怎样正确擤鼻涕?
擤鼻涕的正确方法:在双侧鼻腔开放的情况下(或用食指在鼻翼,按住一侧前鼻孔,从对侧前鼻孔)轻轻向外吹气,使鼻腔内的分泌物随之而出。忌捏住双侧前鼻孔用力擤涕。总之,要避免鼻腔、鼻咽腔压力骤然升得过高,以免把有细菌的分泌物压入中耳或鼻窦腔,引起炎症扩散或急性发作。
慢性鼻炎患者的饮食应怎样调理?
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及酗酒;少吃甜食及油腻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常用杏仁、薏米、粳米煮粥吃。注意饮食营养,不要偏食,防止维生素A、B、C、E的缺乏。
生活中要注意些什么?
锻炼身体,改善体质,谨防感冒,得了感冒要及时、彻底治疗。保持心情舒畅及大便通畅。
改善环境条件,加强劳动防护,尽量避免环境中的温、湿度急剧变化及经常接触有害粉尘、气体。
积极治疗会引起及加重慢性鼻炎的疾病,如慢性鼻窦炎、鼻中隔偏曲、内分泌功能紊乱,以及对慢性鼻炎恢复不利的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压、老慢支等。
避免长期、过多使用鼻血管收缩剂,如麻黄素滴鼻液。伴有高血压的患者注意选用无扩张鼻黏膜血管副作用的降压药。
如何预防慢性鼻炎?
慢性鼻炎常是一些全身疾病的局部表现,如贫血、结核、糖尿病、风湿病以及慢性心肝肾疾病等,对原发病的治疗有助于改善鼻部的症状,积极治疗鼻窦炎,消除脓鼻涕对鼻黏膜的刺激,矫正严重的鼻腔结构异常,避免长期用通鼻剂,尽量不接触有害的灰尘和刺激性气体,避免温度与湿度的急剧变化都可减少得慢性鼻炎的机会。
专家简介
郑春泉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耳鼻喉科学系副主任,眼耳鼻喉科医院鼻科主任。任上海市医学会变态反应学会委员,中华医学会上海耳鼻咽喉科分会鼻科专业组组长等。具有20余年诊治耳鼻咽喉疾病、数千例鼻内镜手术的丰富经验。尤其擅长诊治各种鼻炎、鼻窦炎、鼻出血、鼻囊肿和鼻肿瘤等多种鼻科疾病,以及鼻眼相关疾病。
张重华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及上海名中医。现任中华医学会上海耳鼻喉科学会委员,中华中医学会耳鼻喉科分会常委,上海中医药学会常委、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等。从事耳鼻喉科临床医、教、研工作40余年。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治专科疑难病症,特别在难治性鼻出血、鼻炎、鼻窦炎、变应性鼻炎、嗅觉障碍等疾病方面积累较多经验。
潘世恺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耳鼻喉科医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耳鼻咽喉科临床工作20年,一直在临床医疗的第一线工作,熟练掌握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多发病及各种急诊的诊断治疗。1999年在日本大阪市立大学医学部耳鼻咽喉科作为客座研究员进修一年。目前主要从事各种鼻炎、鼻窦炎、鼻息肉、鼻中隔偏曲、难治性鼻出血的内窥镜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