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小学孩子的心声

来源 :现代教师与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oryg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是个性化行为",这就揭示了阅读活动的本质: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创造性活动。阅读教学时不应以教师的讲解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应该让学生自读自悟,积极主动地思考、寻求问题的答案,通过个性化的思考、表达使"个性"在阅读教学中闪光。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在于学生相处时,巧妙的运用教育机智,用爱心滋润学生的心田,"蹲"下来走近学生,走进他们的心灵,倾听他们的心声,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学生的心灵。
  1.倾听孩子的选择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只有在受到充分的信任和尊重时,才能把自己的干劲和聪明才智充分地发挥出来。一节课,如果你多倾听孩子的选择,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形式,寻求答案,也许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成果。教学《将相和》时,读懂课文的几个小故事之后,学生说想"演一演",我采取了他们的意见。结果课堂气氛非常好!学生根据故事中人物性格特点及自己的朗读、表演技巧选择角色,有的还大胆邀请老师加入。他们在学习小组里互教互学,互演互评,把蔺相如勇敢机智、顾大局、识大体和廉颇知错就改的形象演得栩栩如生。这是学生自己对人物语言的再创造,闪耀着灵性的火花。在表演中增进了对文中主要人物的了解,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学《只有一个地球》的时候,同学们又提议进行比赛,我让他们进行男女对抗赛,分别找出地球的可爱和容易破碎的依据,以此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室里一下子就变得热闹起来,一个个争先恐后地举手,踊跃参加到讨论中来。看着同学们那兴奋的神情,听着他们精彩的发言,我暗自欣喜:幸亏没有抹杀孩子的积极性。还是孩子了解自己呀!当他们对自己选择的学习活动感兴趣时,那任何艰难的学习都会变得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能使效果倍增。
  2.倾听孩子的疑惑
  有问题而不"人云亦云",让学生在个体阅读、思考的基础上有所感悟,有所疑问,正是个性发展的外在表现。古人也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生经过个性化的阅读思考,提出的问题有时会极有价值,能问在点子上,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目的。如:在学习《草船借箭》时,在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后,我让学生自己提问题。有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课题为什么说"借"箭而不是"骗"箭?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依据,有的说,"借"更能体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有的说有"借"就有还,诸葛亮利用曹操的箭击败了周瑜的阴谋,又能把箭"还"给曹操,诸葛亮太有本事了……正是"质疑问难"使个性的思考在这里得到发挥、发展的可能。这与教师一步一扶的"问答"、"分析"相比,教学效果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试想,如果老师不给学生这样质疑问难的机会,怎能看到学生个性思考的闪光点呢?
  让学生通过阅读和思考能够有一点看法,哪怕是肤浅的,但确实是他自己悟到的见解,让孩子每一节课都有自己的收获。所以,我们要在课堂中积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使孩子们的个性得到发展。
  3.倾听孩子的表达
  有了个性化的思考,必然会产生不同的表达内容和方式。教师应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在教学《将相和》时,蔺相如面对廉颇的不满,采取了避让的措施,我让学生讨论蔺相如这样做对还是不对?有学生说:这样很对,可以使问题变小,使廉颇冷静的思考问题,这是顾大局,识大体的表现。也有学生说:这样做不对。对于孩子的回答,我很是意外。他的理由是:作为赵国的上卿,每天都有许多的事情等着他去处理,如果廉颇一时不能醒悟,那不是耽误了国家的大事吗?我认为蔺相如应该主动找廉颇谈心,凭着三寸不烂之舌,他一定会成功的。我带头给这位学生鼓掌,孩子的眼里闪耀着激动和幸福。我想这一幕一定会给他留下难忘的印象。《登山》一课主要讲述了:列宁在登山看日出时为了锻炼自己的意志而走一条靠近深渊、非常危险的小路。我原本希望学生能有这样的认识:列宁作为革命导师时时刻刻不忘锻炼自己的意志。但是有一位学生提出不赞同列宁的做法。他认为:"他不是个登山运动员也不习惯走山路,很可能会有失足的危险。没有了他全国的的革命将失去领袖。他不应该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万一发生了不幸的事,那损失将是不可弥补的。伟大的生命绝不应该浪费在无谓的牺牲上。"我为他这样的说法而叫好,其他同学也为他鼓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我们应该允许学生有自己的见解和独特的想法,认真倾听孩子对课本、对问题作出的不同思考,并对其独立思考的行为给予表扬,来呵护学生的求异思维。
  让我们积极地、耐心地去俯下身来倾听每个孩子的声音,用一双热情、冷静、智慧的眼睛去发现、珍视每一棵富有个性的小苗苗,并创造机会,让他们尽兴地表达见解、表现自我、展示才华,让个性在阅读教学中闪光!让他们在快乐的氛围中快乐的学习语文!
其他文献
在课程改革的今天,教学反思是一种良好的教学习惯。叶澜教授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教学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这句话反映出教学反思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据此,他出了教师成长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  下面我从一节高三二轮的复习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来谈谈对高三政治复习课的一些反思。  这节课,我采用的模
期刊
【摘要】本文从学生熟知、感兴趣的生活事例出发,以生活实践为依托,将生活经验数学化,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焕发出数学课堂的活力。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使学生发现生活数学,喜欢数学, 让数学课堂教学适应社会生活实际。  【关键词】数学 走进 生活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源于生活,数学植根于生活,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应加强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从学生熟知、感兴趣
期刊
【摘要】在中职旅游英语教学中实施项目教学法,给学生提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机会, 培养学生在未来职场中的英语应用能力。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 教学模式 优势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学方法,是学习语言的有效途径。它在中职旅游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快了英语教学改革的步伐,真正做到了"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的教育精髓。使学生爱学习,会学习,学好习
期刊
【摘要】在我国高中英语教学中还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应试特点,对于口语的训练并不十分重视,广西英语听力口语考试成绩不计入高考总分,只是提供给招生院校作为外语专业和要求进行外语口试的专业录取的参考。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进,根据我国新课改先进省2011年广东省新的高考方案,所有考生都要求参加英语口语考试,并将口语成绩纳入到高考英语总成绩中。由此看来,高中英语教师有效地进行英语口语教学便显得尤为重要了。但从目前
期刊
几年前,我到昆明参加教学研讨会,某位特级教师讲授《论语》十则时利用电化教学手段播放音乐来渲染情境的情景至今让人难忘。"音乐声中,教师高声朗诵,加上画面效果,孔子似乎冉冉向学生走来……"在教师的调动之下,学生情绪激动,十分投入,那堂课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所以,语文教学中教师可运用现代多媒体电教手段等与其配套的资料、在教师精心设计指导下,进行多媒体优化组合,使教学发挥应有的优势,让学生接受形象、直观
期刊
【摘要】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对英语标点的具体使用规律加以整理,有利于学生从宏观上了解英语的句式的使用规律,有助于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水平的提高。本文总结了英语中最常见的几种标点的常见用法,通过地道的英语句式展示了英语标点的使用规律。  【关键词】完整 句子 成分 谓语 动词  众所周知,所有的语言都是有功能分段的: 口语中表现为话语的顿或停,语气及语调的轻重或升降;书面语则反映在标点符号上。在实际英语
期刊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是新时期教学的重要目标,这与培养创造型人才的素质教育是一致的。当前,各年级层次的数学考题,都给我们以往不利于"创新教育"的教法敲响了警钟,同时也为我们今后的数学教学提供了新的指引。  从新型试题上分析,与以往相比,新试题较侧重测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及知识的运用能力,而减少了对学生解题的熟练程度的检查。另外许多测量题的解法空间有所拓宽,目的是要考查学生的思维广度。 
期刊
课堂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始终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才能充分发挥最大的效应,这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十分重要的一环。记得一位伟大的教育学家曾说过:"有了强大的兴趣就会入迷,入迷自然会勤奋,最终达到忘我。"可见,兴趣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优化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动机  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主要场所。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我都着眼于高效率,用最
期刊
【摘要】数学教师普遍都重视课堂动态生成的开发与利用,重视十大核心概念的体现,重视以生为本成了课堂关注的一个焦点。当我们真正能够倾听孩子的回答时,有些声音和问题是老师自己都想不到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 交流  新课标再次修订以来,数学教师普遍都重视课堂动态生成的开发与利用,重视十大核心概念的体现,重视以生为本成了课堂关注的一个焦点。当我们真正能够倾听孩子的回答时,有些声音和问题是老师自己都
期刊
【摘要】体育教学过程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首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要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还要关爱学生,以情动人, 更要建立一种合理、公平、有利于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机制。师生之间是一种互相有好感、互相尊重的和谐关系,有利于体育教学任务的完成。  【关键词】体育教学 师生关系 和谐建立  体育与健康课程关注的核心是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始终把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