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女大学生恋爱观与恋爱行为不一致的原因分析

来源 :亚太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zou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赵雅琴(1990-),女,汉,广西桂林人,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2014级研究生,研究方向:心理咨询、认知发展与教育。
  摘要:当今女大学生在恋爱观与恋爱行为上出现不一致的现象,这样必然导致女大学生身心不平衡,对恋爱、婚姻、自我等有许多困惑。本文通过分析女大学生恋爱观形成的原因,以及恋爱行为的动机来探索它们之间不一致的深层原因。希望能让更多的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积极探索自身的困惑,缓解内心的冲突。
  关键词:女大学生;恋爱观;恋爱行为;原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2-0225-01
  一、当代女大学生恋爱观的特点
  当今女大学生恋爱观的形成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新时代的背景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女大学生的爱情观影响非常大,如表达情感上含蓄、对爱情忠贞、讲求门当户对等。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东西文化的融合,西方开放的爱情观也对女大学生造成巨大的冲击。比如大胆表达情感、接受多次恋爱、性观念开放等。受完全不同的两种文化同时影响,使得她们的爱情观有些突出特点。
  首先是表达情感方面,相对与传统的过于含蓄的不敢表露,她们更显得主动,但不是直露。她们常常间接地表示自己的好感,这是中国智慧的表现。当然也不乏过于含蓄和过于直露的少部分女大学生。
  其次是对恋爱次数的态度。当代女大学生更加大胆地去尝试恋爱。一段恋情如果告一段落,她们经过感情的受创常常获得一定的成长,大多数人会接受再一次或多次恋爱,以寻找到“真爱”。这也表现出她们追求理想爱情的执着。
  最后是表现在对性的态度上。当今的女大学生对性的态度相比以前开放了许多,她们更能接受婚前性行为。
  二、女大学生的恋爱行为
  (一)在恋爱中沉溺,缺乏理性
  恋爱双方应具有高尚的理想、共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在共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指引下为理想而奋斗。但是,很多女大学生一旦进入恋爱就仅局限在两个人的爱情世界,她们几乎每天与恋人如胶似漆、花前月下,对周围其他的事物都漠然处之,甚至把学习也置之度外。如此沉溺在恋爱中是缺乏理性的表现,这样与众人隔绝、与现实理想不沾边的恋爱,长此以往也会缺乏滋养爱情的养料。
  (二)恋爱行为过于公开
  当今女大学生很多已经不再过于矜持,对一些亲密行为也可以当众而为,比如走路时双方紧贴一起,吃饭时相互喂食,上课时手拉手等。如此全然不顾周围人的感受,这恋爱未免太狭隘。固然一些适当的恋爱行为表露必不可少,若亲密行为过于公开,则使亲密不再是纯粹的亲密,而变成了一种“秀”,对恋爱双方、对他人都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三)两性行为随意化
  有资料显示,有54%的学生对婚前性行为持支持或无所谓的态度。表面上,女大学生对两性行为已经持较为开放的态度,但毕竟两千多年的封建思想对中国人的影响是深入骨髓的。很多女大学生缺乏健康的、理性的性观念,在发生性行为时过于随意,最后却让自己遭受身心痛苦的煎熬。
  三、恋爱观与恋爱行为不一致的原因分析
  (一)对爱情的认识不能做到感性与理性的融合
  当今女大学生在恋爱前,对爱情的认识往往过于理想和感性,在听过、见过身边同学、朋友恋爱失败的现实案例后,会受到一定现实的冲击,若是自己再经历恋爱的失败则往往走向另一个极端,那就是过于现实、理性。可见,女大学生对恋爱的态度要么过于感性,要么过于理性。其实这两种极端都会导致悲剧,前者导致爱情的悲剧,后者导致婚姻的悲剧。
  (二)对自身爱情观的形成背景不了解
  通过上文对女大学生爱情观的形成背景进行分析,可以看到中国当今女大学生的爱情观是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西方开放的文化冲击两者的作用下形成的。由于中国女性长期受传统道德的束缚,但西方思潮涌进中国女大学生的心里时对其造成了强烈的冲击,又由于没有理性教育对健康爱情观的指导,势必使部分人失去理智走向另一个极端——过于开放,完全否定中国的传统道德文化。但这种否定只是行为上的否定,她们用行为来彰显自己是多么开放和新潮,比如亲密行为过于公开、性行为过于随意。然而,过后她们会发现,儒家文化对中国人的影响是那么深入骨髓,她们要因为过早的踏入禁区备受内心的煎熬、身体的痛苦和他人的眼光。
  (三)对自身的需求没有清楚的认识
  马斯洛将人的需求分作五个层次,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恋爱的动机也建立在这五种需求之上。然而有的女大学生对自己的需要并没有清楚的认识,比如从生理需求来看,女大学生已经拥有成熟的生理结构,对性有需求是非常正常的,然而她们会因为传统思想的束缚而将这种需求压抑下去,甚至不允许它浮上意识的水面。这样产生物极必反的效果,恋爱前过于矜持,而一旦陷入恋爱中便失去理性的控制。如果对内心的需求有较清楚的意识,就能使人在恋爱中保持应有的理性,不致造成不可弥补的过失或解不开的心理困惑。
  四、结束语
  恋爱是人生的必修课,通过恋爱来认识爱情、人性、自我等人生课题,能够使我们对生命有更深刻的体验和感悟。对爱情的认识和正确的爱情观决定恋爱的态度,认清自身的需求能够让我们更加理性的实现恋爱行为。恋爱态度与恋爱行为是否能够一致,取决于对自身需求的认识有多少。认识越深刻则态度与行为表现越一致。恋爱不能只凭感觉,也不能只凭头脑,它需要我们的感性和理性的平衡、身体与心灵的平衡。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谌冬梅.马斯洛需要理论在大学生恋爱观中的运用[J].高等函授学报,2012(4):64-66.
  [2]周院芳.正确认识大学生恋爱行为[J].产业科技论坛,2014(13):146-147.
  [3]马斯洛.动机与人格(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6-29.
  [4]王瑶,关薇.女大学生恋爱观与恋爱行为的思考与研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28):124-125.
其他文献
道德意识、道德活动、道德传统等要素与法治有着密切的互动关系,它们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正确处理好这些关系对促进依法治国与道德建设皆有重要作用.
从实证研究的方法出发,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的股权融资需求与效果问题,得出中小企业在进入股票市场前后的企业融资结构特点,以及股票市场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
作者简介:官巧燕(1983-),女,福建南平人,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通讯作者简介:陈建辉(1968-),男,福建安溪人,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摘 要:在经济新常态下,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创业工作也呈现出相应的新常态特征。及时抓住这些特征,培育适应新形势下的高校就业创业文化,是当前做好高校就业创业工作的关键所在。文中阐述了高校就业创业文化的内涵,总结了经济新常态下高校就业创业
摘要:诚信是人的根本,它是人类的一种美德。作为当代大学生,更应该以诚信为做人的前提。社会需要诚信,当代大学生更需要诚信。但诚信价值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价值观念的变化日益多元化。本文旨在通过对当代大学生诚信价值观现状的论述,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存在的原因,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价值观;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
一、网络视频短片的流行随着网络传播技术的发展,人们从网络上获知各种信息更趋于便利。各网站为了抓住受众的眼球,登载了大量另类的视频短片,目前各大网站的视频内容,基本分为原
分析了湖南省城镇职工失业、下岗状况,并对造成省内失业、下岗的原因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讨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治理失业、下岗的各项有效措施,如:转变观念、强化培训、发展经济
摘要:大学生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其正确价值观的树立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影响。而“80后”辅导员已经成为高校辅导员的主力军,本文就从高校辅导员工作的视角来探索当前我国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实现。以分析我国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现状及原因入手,分析高校“80后”辅导员实施价值观教育的现状,并针对现状提出有效的教育引导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价值观;价值观教育;“80后”;高校辅导员  中图分类号:
摘 要:高等职业教育目前在我国近几年发展态势,呈良好稳步增长,为我国经济发展输送了大量的技能型优秀人才,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在部分高职院校普遍存在学生养成教育方法单一的现象,导致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整体实践能力不能够满足快速变化的市场经济环境。根据前期做的情况数据采集,本文首先分析了高职教育目前在我国的发展的趋势,然后与之前做的调查分析做了个总结,提出了高职教育中关于职业能力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