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在客观准确评价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基础上,观察不同穴位与肌肉运动点针刺对脑卒中患者腕手功能重建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脑卒中患者40例,随机分为四组,
【机 构】
: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基金项目】
:
黑龙江省中医药、中西医结合科研项目(2006ZHYYR12);哈尔滨市青年科学基金(2004AFQXJ017)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在客观准确评价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基础上,观察不同穴位与肌肉运动点针刺对脑卒中患者腕手功能重建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脑卒中患者40例,随机分为四组,分别给予伸肌运动点针刺(运动点1组),伸-屈肌交替运动点针刺(运动点2组),针刺肩髃、臂臑、手三里、外关(穴位1组),针刺肩髃、臂臑、手三里、外关、尺泽、内关(穴位2组)。以上肢表面肌电信号(sEMG)特征值、Fugl-Meyer功能评定表及Barthel ADL指数评价表评价各组治疗前后的患侧上肢运动功能。结果采用伸-屈肌交替运动点针刺可以使上肢sEMG的峰值(MAX)、积分肌电值(IEMG)、Fugl-Meyer运动功能分值、Bar the l ADL提高较明显。结论不同针刺部位治疗脑卒中后腕手运动功能疗效的影响不同。伸-屈肌交替运动点针刺在临床治疗中具有明确疗效。
其他文献
以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为例,对有机硅氧烷水解、缩聚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盐酸浓度和水含量的增加,有机硅氧烷水解、缩合所需的时间先下降后上升
<正>2008年以来,笔者采用穴位注射配合火针点刺治疗面肌痉挛,并与常规针刺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26例患者均来自于本院针灸科门诊,按随机抽样与患者自愿的原则进行
<正> 唐代著名史学家刘知几不仅在史学理论方面卓有建树,而且对文献学也颇有研究。本文仅谈谈他对辨伪的贡献。一、在唐代首倡辨伪唐代开国之初,学术界“笃守师法”,不敢自出
利用核磁共振(NMR)、差示扫描量热(DSC)、毛细管流变仪等测试手段对茂金属聚烯烃弹性体(VM2210)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并进行了熔融纺丝。结果表明:该弹性体是含有少量乙烯
就小学语文教学而言,在课堂中教师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将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地展示给学生,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表现力。从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的必要性入手,探讨语文教学中应用多
《刑法修正案八》废除了我国刑法中的13个罪名的死刑,第一次给死刑做减法,并导致刑罚结构上的变化,再次引发理论界和实务界对我国死刑制度走向的大讨论。
利用核磁共振和毛细管流变仪对茂金属催化环烯烃共聚物(COC)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同向双螺杆纺丝机初步探索出熔融纺丝工艺,制备出环烯烃纤维,对其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
"磨课"是学校或区域教研中经常开展的一种课堂教学研究活动。本文阐述了从实践经验中归纳总结出来的卓有成效的"九步磨课法"。提出组织"磨课"活动需要发挥好教研员的引领协调
脑出血病理生理机制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既往认为,活动性脑出血是一次性的,脑出血后血肿压迫微循环是引起脑组织损害的主要因素。但目前多数学者认为,脑出血患者于发病后有
为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本刊特约请相关作者,以《小平蜀乡情》系列故事的形式,纪念这位来自家乡的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