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公众对人工智能的认识、担忧与期待

来源 :人民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remour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要发现】
  ◆公众最为熟悉的人工智能产品为智能终端,对人工智能应用领域整体关注度最高的行业是互联网相关行业,中国公众对人工智能相关内容的关注点最高的是自动支付、智能家居等对工作、生活的帮助。
  ◆相对于中国国际科技论文发表、发明专利授权等方面在国际的地位,公众对中国的人工智能产品发展水平评价最高。
  ◆61.08%的受访者认为人工智能将会造成劳动力过剩和大量失业,54.74%的受访者认为人工智能对就业结构的影响在不同行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55.41%的受访者表示当前已经感受到了人工智能对自己所处行业的冲击。
  【调查时间】2018年12月14日——2019年1月18日
  【调查方式】通过互联网和微信公众平台渠道发布网络问卷进行调查。
  【样本构成】此次问卷调查共回收问卷3399份,数据有效率80.32%。男性受访者占70.96%,女性受访者占29.04%。样本行业覆盖制造业(13.71%)、建造业(11.29%)、批发和零售业(16.21%)、交通运输业(11.44%)、住宿、餐饮业(6.56%)、休闲娱乐业(5.94%)、互联网相关行业(11.81%)、金融业(4.99%)、房地产相关行业(3.15%)、文体教育业(7.22%),其中从事人工智能相關工作的受访者占64.69%。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发展,人工智能跨越科学与应用之间的技术鸿沟,进入爆发式增长期,渗透到各行各业之中。无论是欣喜、期待,还是恐慌、疑虑,新一代人工智能都将带动整个人类社会经历一场大范围、深层次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近年来,结构性用工荒倒逼企业通过大规模的“机器换人”完成产业升级,人工智能与产业发展的融合为社会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能,但如何规范机器人技术与人工智能系统的发展,以及如何应对其发展带来的安全、伦理、隐私及社会问题引发了各国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当前,公众对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现状在国际上的地位如何评价,对人工智能相关产品的认知度和接受度如何,对人工智能的发展有哪些期待、又有哪些顾虑。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对此展开了调查,并得出了一些重要结论。

公众最为熟悉的人工智能产品为智能终端,使用意愿最强的机器人为个人服务机器人、家用机器人、公共服务机器人


  本次调查显示,公众对人工智能的普遍了解程度自评较高,认为自己非常了解人工智能的受访者占比达到36.60%,自评对人工智能比较了解的受访者占比29.59%,表示从未听说人工智能的受访者仅占4.29%。
  公众最为熟悉的人工智能产品为智能终端,公众认知度评分为3.25分(满分4分);其次是生物特征识别和人机交互(3.22);再次分别为VR/AR(3.21)、自然语言处理(3.20)、智能机器人(3.18)、计算机视觉(3.17)、智能运载工具(3.12)。从智能机器人的市场接受度来看,公众对养老助残服务机器人(4.18)、安防监控服务机器人(4.16)、银行服务机器人(4.16)、物流机器人(4.16)、家政服务机器人(4.14)的接受度评分居前三位(满分5分)。

公众对人工智能中的自动支付、智能家居等方面的兴趣较大,对中国人工智能产品的发展水平在国际的地位评价较高


  公众对人工智能应用领域的关注度普遍较高,38.54%的受访者表示非常关注,32.89%的受访者表示比较关注,仅有11.19%的受访者表示不太关注或完全不关注。从受访者行业分析,对人工智能应用领域整体关注度最高的是互联网相关行业,表示关注的受访者人数占比为95.02%;整体关注度最低的是学生群体,表示“完全不关注”和“不太关注”的受访者占比15.21%。
  当问及“您对人工智能相关的哪些内容比较感兴趣?”时,选择“自动支付、智能家居等对工作、生活的帮助”的受访者人数占比最高(48.40%),其次是“技术垄断、军事应用等对经济格局和国际关系的影响”(45.36%),“自动驾驶故障、个人信息曝光等引发的法律归责问题”(44.59%),“知识处理系统、自动程序设计等技术理论”(43.05%),“机器会不会控制、主宰人类等未来话题”(41.29%),“自动化替代对人类就业的影响”(39.49%),“在商业、医疗、教育等领域的应用”(38.32%),“机器人有没有生命和情感等伦理问题”(35.50%),还有33.22%的受访者较为关注人工智能的相关学科体系及就业前景。
  中国人工智能在论文总量和高被引论文数量上已经位列第一,在专利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布局最多的国家。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公众对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水平在国际的地位评价最高的是人工智能产品,评分为3.91分(满分5分),其次为重大原创成果(390)、国际科技论文发表.(3.87)、核心关键技术(3.87)和发明专利授权(3.86)。我们将受访者根据“是否从事人工智能相关工作”的标准划分为两类群体,人工智能相关工作的从业者对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整体水平在国际的地位评价高于非从业者,两类群体评价的平均分别为3.99和3.68分。

超半数受访者已经感受到了人工智能对自己所处行业的冲击,认为自己正在或将要从事的行业不会被取代的受访者仅占1/5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61.08%的受访者认为人工智能将会造成劳动力过剩和大量失业,55.41%的受访者表示已经感受到了人工智能对自己所处行业的冲击。当问及“您认为您当前的职业/想要从事的职业会被人工智能取代吗”时,超八成受访者认为自己从事的职业会被人工智能取代。11.57%的受访者认为自己正在或将要从事的行业“已经开始部分被取代”;10.55%的受访者认为自己正在或将要从事的行业“2年以内会被取代”;30.28%的受访者认为自己正在或将要从事的行业“5-10年内会被取代”;还有28.16%的受访者认为自己正在或将要从事的行业“20年内会被取代”;最后,认为自己正在或将要从事的行业“不会被取代”的受访者人数占比19.44%。
  从行业领域角度分析,我们发现,认为人工智能会造成劳动力过剩和大量失业的受访者中,从事建造业、交通运输业、住宿餐饮业的人数占比最高,认为人工智能不会造成劳动力过剩和大量失业的受访者中,从事制造业、休闲娱乐业、互联网相关行业的人数占比最高。而当问及“您认为您当前的职业/想要从事的职业会被人工智能取代吗?”时,认为自己的职业不会被取代的受访者中,从事制造业、房地产相关行业、文体教育业的人数占比最高。
  责编/孙垚 美编/李月敏
其他文献
調研组一行在芯盾产品展区参观学习  【调研背景】 “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发展的不平凡历程,充分肯定我国民营经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宣示我们党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坚定立场,体现了党中央对民营企业始终如一的重视、关心、支持。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核心技术的创新,他指出,
期刊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育人始终,持续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四个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高校 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理论课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
期刊
【重要发现】  ◆公众普遍感受到农民呈现出新面貌。道德素养、法律意识和创新创业三方面的提升,是农业户籍受访者认为农民最突出的变化。城镇户籍受访者认为农民最突出的变化是专业技术水平的提升以及收入渠道的拓宽。  ◆近半数受访者认为村干部的风貌变化最为明显,超六成的受访者认为农村的党风、政风为之一新。  ◆对于农村建设,公众最期待解决的是脱贫攻坚“三保障”问题。  【调查时间】2019年1月中旬至下旬 
期刊
【摘要】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政务信息化实现了政府结构由物理碎片化到虚拟空间整体性的转变、政府管理由封闭到开放的转变、政府内部治理由部门协调到整体协同的转变、政府运行由传统的手工作业到智能智慧的转变,数字政府初露端倪。在5G时代,我国智慧政务将迎来新的发展,力求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促进服务发展方式转型,使人工智能得到充分应用。  【关键词】数字政府 智慧政务 5G时代 【中图分类号】C913 【
期刊
【摘要】谁来治村,需结合基层治理形势演变来回答。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当前乡村治理出现新的变化,培养和选拔村干部时,要杜绝村庄公司化现象,发挥“中农治村”的优势,“新乡贤”话语需要保持一定限度,要重视农村干部的长期培养机制。  【关键词】村支部书记 农村基层组织 乡村振兴 【中图分类号】D602 【文献标识码】A  农村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和“三农”政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2019年初,中
期刊
【摘要】在当前的全民诗词热潮中,存在着读诗多、求广博而失之偏杂的问题,也始终不乏流于形式、流于表面、强调简单记忆和模仿的现象。中国古典诗词中所追求的大道,是一种天地之大关。阅读诗歌,应重点关注诗之趣,将读诗与修身联系在一起。主动追求“诗一人一道”三者合一的境界,自然会“腹有诗书气自华”。  【关键词】中国诗词 诗通大美 诗趣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诗之于中国文化的重要意义,似
期刊
【摘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应围绕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总布局树立强国富民之志,以解决我国当前社会主要矛盾为首要社会责任,以当代中国精神为指导,推进“忠、孝、爱、善”的基本道德要求落地,推动时代新人在思想政治、道德法律上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时代新人 民族复兴 青年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
期刊
【摘要】对党忠诚是党员干部的政治初心,对国家忠诚是党员干部的政治使命,对人民忠诚是党员干部的政治立场。只有把对党忠诚注入灵魂,把对国家忠诚落到实处,把对人民忠诚放在心中,党员干部才能永葆政治初心、牢记政治使命、坚定政治立场。  【关键词】党员干部 忠诚 政治立场 【中图分类号】D262 【文献标识码】A  党员干部要忠诚于党、忠诚于国家、忠诚于人民,三者既紧密相连又互有侧重。对党忠诚是对国家、对人
期刊
“天下至德,莫大乎忠。”2019年3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强调,“领导干部要忠诚干净担当,忠诚始终是第一位的”。何谓忠诚,不同人对其有不同理解,不同时期对忠诚有不同诠释。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长卷中,革命战争年代,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践行了他们对党的忠诚;改革建设时期,一批共产党员脚踏实地、不断创新,用自己的言行诠释了对忠诚的追求。新
期刊
【摘要】马克思主义没有过时,一方面,它所揭示的社会发展规律仍然存在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没有被新的理论所代替;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我们要正确认识和对待马克思主义,改变其在人们心中的“洗脑”标签,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努力提高解决改革发展问题的本领。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过时论” “洗脑”标签 真理光芒  【中图分类号】A8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