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对先兆流产合并宫腔积血的发生率机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方法:从我院2010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孕周为7-16周,且经B超检验显示胎儿存活的先兆流产患者中随机抽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反复B超观察的方法,根据患者有无合并宫腔积血的情况分为AB两组,其中A组为合并宫腔积血患者,B组为无合并宫腔积血的患者,对比两组的自然流产率、早产率,并对患者的妊娠结局进行随访。结果:A组患者的自然流产率和早产率分别为28.57%和35.71%,显著高于B组的24.24%和25.76%,同时A组患者的足月生产率为35.71%,显著低于B组患者的5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积血肿块的大小和妊娠结局无显著影响。结论:合并宫腔积血会提高先兆流产患者的自然流产率和早产率,会对妊娠结局产生不利影响。
【关键词】先兆流产;宫腔积血;妊娠结局
【中图分类号】R714.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8439(2015)04―0158―02
先兆流产作为一种妊娠早期比较常见的疾病,需要及时治疗,否则就极易导致流产,其主要的临床表现就是阴道出血。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只需要通过常规的B超检测就能发现部分患者的宫腔是否存在回声区[1]。宫腔积血则是剖宫产术后的一种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属于隐性出血,需要及时控制,否则就会对产妇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若先兆流产患者合并宫腔积血,则会增加患者流产的风险。为了对先兆流产合并宫腔积血的发生率机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我院对80例先兆流产的患者妊娠结局进行了随访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我院2010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先兆流产患者中随机抽取80例组颇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先兆流产的诊断标准。根据患者有无合并宫腔积血将其分为AB两组。其中A组为有合并宫腔积血的患者,共14例,年龄为22-32岁,平均年龄为(26.4±1.3)岁,孕周为7-18周,平均为(12.1±0.6)周。从妊娠经历来看,5例为首次妊娠,9例为二次或多次妊娠。从流产史经历来看,6例无流产史,8例有流产史。从流产方式来看,3例为自然流产,5例为人工流产。B组为没有合并宫腔积血的患者,共66例,年龄为22-31岁,平均年龄为(26.1±1.2)岁,孕周为6-18周,平均为(12.2±0.5)周。从妊娠经历来看,23例为首次妊娠,43例为二次或多次妊娠。从流产史经历来看,20例无流产史,46例有流产史。从流产方式来看,13例为自然流产,33例为人工流产。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孕周、妊娠经历、流产史和流产方式资料,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使用东芝340型超声诊断仪对患者的妊娠情况进行诊断,将探头的频率设置为3.5MHz,并对患者的B超结果进行反复观察。并对患者的妊娠结局进行随访,回顾性分析先兆流产合并宫腔积血与妊娠结局之间的关系。
1.3观察指标
对本组患者合并宫腔积血的发生率,对比两组患者的自然流产率、早产率和足月生产率进行对比。
1.4统计学方法
本组研究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当P<0.05时,则表明每组数据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合并宫腔积血的发生率在本组80例先兆流产患者中,有14例为合并的宫腔积血患者,发生率为17.5%。其中,不同孕周阶段先兆流产合并宫腔积血的发生率和积血程度如表1所示。
2.2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A组患者的自然流产率和早产率分别为28.57%和35.71%,显著高于B组的24.24%和25.76%,同时A组患者的足月生产率为35.71%,显著低于B组患者的5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
2.3合并宫腔积血和妊娠结局的关系有合并宫腔积血的4例自然流产患者中,积血容量为5.8-23.6毫升,平均容量为(16.3±2.4)毫升。在5例早产患者中,积血容量为5.8-32.7毫升,平均容量为(13.4±2.8)毫升。在5例足月生产的产妇中,积血容量为5.6-29.7毫升,平均容量为(20.3±1.6)毫升。经对比,自然流产、早产和足月生产的合并宫腔积血患者的积血程度和妊娠结局并无显著关联。
3讨论
在早期妊娠中,先兆流产属于较常见病症,比例约为15%-20%之间。临床表现上,患者会出现明显下腹坠胀、腰部酸痛、腹部疼痛以及阴道出血(少量)。通常在治疗上需行保胎治疗,但自然流产率仍达到10%-15%,保胎成功率在62.1%-81.1%左右,易出现妊娠失败结局。因此,应及时找出患者先兆流产诱因,有针对性的予以防治。
本研究着重观察了伴有阴道出血症状的先兆流产妇女中,有合并宫腔积血和无合并宫腔积血患者的妊娠结局,发现合并宫腔积血的出现明显改变了先兆流产患者的自然流产率[5]。在本组研究中,有合并宫腔积血的患者的自然流产率和早产率分别为28.57%和35.71%,显著高于B组的24.24%和25.76%,同时有合并宫腔积血的患者的足月生产率为35.71%,显著低于B组患者的5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结果和国内其他研究并不一致。顾秀兰等人的研究结果显示,先兆流产合并宫腔积血患者的自然流产率和没有合并宫腔积血患者是有显著差异的(P<0.05),但是早产率却无显著差异(P>0.05)[6]。造成这一结果差异的原因可能和早产组样本较少有关。
宫腔积血通常与产妇宫缩能力有关。由于出血积存在宫腔以及阴道之中,不外流导致了出血的隐秘性,若没有及时发现可能会由于长时间缓慢出血或短时间大量出血导致患者休克。Pearlsotne曾对14例无合并宫腔积血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综合研究,结果发现无合并宫腔积血的先兆流产引起流产的危险性高达10%-20%,且发生在妊娠各期及血肿容量大小对发生自然流产、早产率各不相同,总和自然流产率为14%,早产率为12%,与本文得出结论相仿[7]。而国内有关报报道妊娠3月内先兆流产合并宫腔积血的出血总自然流产率为9.7%,较本研究发生率低,可能与研究样本的妊娠孕周不同有关。另外,Bennett对516例合并宫腔积血的妊娠结局研究发现,母体年龄越大,自然流产发生率越高。
综上所述,合并宫腔积血会提高先兆流产患者的自然流产率和早产率,会对妊娠结局产生不利影响。在治疗方面,除基础药物治疗外,还应为患者营造出和谐、轻松的生活环境,避免其紧张焦虑心理状态以及情绪上的波动影响子宫收缩。需加强对患者的精神支持,避免患者过度劳累。目前对先兆流产合并宫腔积血的病理生理基础不甚清楚,临床上仍局限于哪些妇女容易出现先兆流产合并宫腔积血及存在先兆流产合并宫腔积血对继续妊娠的预后观察,对其预防及治疗还需要大样本的研究。
[1]许琳,吴玲,周知,等.先兆流产合并绒毛膜下血肿妊娠结局的相关性研究[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1,06(11):818-820.
[2]黄春梅,区少心,潘秀丽.250例早期先兆流产病人妊娠结局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研究,2013,04(23):319-321.
[3]常稳重.先兆流产不良妊娠结局危险因素分析及干预对策[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3,11(08):1396-1397.
[4]刘俊凤,邢忠兴,李洪霞.对合并有绒毛膜下血肿的先兆流产孕妇妊娠结局的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4,10(07):229-230.
[5]顾秀兰,黄晓晖,张燕玲.血清孕酮、促绒毛膜性腺激素水平检测对先兆流产合并绒毛膜下血肿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4,10(16):1406-1408.
[6]查晓霞,常山.超声对先兆流产合并绒毛膜下血肿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09,05(14):58-60.
[7]陆显义,王昊珏,周冠琼.先兆流产380例保胎治疗后继续妊娠结局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09,06(10):58-59.
【关键词】先兆流产;宫腔积血;妊娠结局
【中图分类号】R714.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8439(2015)04―0158―02
先兆流产作为一种妊娠早期比较常见的疾病,需要及时治疗,否则就极易导致流产,其主要的临床表现就是阴道出血。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只需要通过常规的B超检测就能发现部分患者的宫腔是否存在回声区[1]。宫腔积血则是剖宫产术后的一种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属于隐性出血,需要及时控制,否则就会对产妇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若先兆流产患者合并宫腔积血,则会增加患者流产的风险。为了对先兆流产合并宫腔积血的发生率机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我院对80例先兆流产的患者妊娠结局进行了随访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我院2010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先兆流产患者中随机抽取80例组颇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先兆流产的诊断标准。根据患者有无合并宫腔积血将其分为AB两组。其中A组为有合并宫腔积血的患者,共14例,年龄为22-32岁,平均年龄为(26.4±1.3)岁,孕周为7-18周,平均为(12.1±0.6)周。从妊娠经历来看,5例为首次妊娠,9例为二次或多次妊娠。从流产史经历来看,6例无流产史,8例有流产史。从流产方式来看,3例为自然流产,5例为人工流产。B组为没有合并宫腔积血的患者,共66例,年龄为22-31岁,平均年龄为(26.1±1.2)岁,孕周为6-18周,平均为(12.2±0.5)周。从妊娠经历来看,23例为首次妊娠,43例为二次或多次妊娠。从流产史经历来看,20例无流产史,46例有流产史。从流产方式来看,13例为自然流产,33例为人工流产。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孕周、妊娠经历、流产史和流产方式资料,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使用东芝340型超声诊断仪对患者的妊娠情况进行诊断,将探头的频率设置为3.5MHz,并对患者的B超结果进行反复观察。并对患者的妊娠结局进行随访,回顾性分析先兆流产合并宫腔积血与妊娠结局之间的关系。
1.3观察指标
对本组患者合并宫腔积血的发生率,对比两组患者的自然流产率、早产率和足月生产率进行对比。
1.4统计学方法
本组研究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当P<0.05时,则表明每组数据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合并宫腔积血的发生率在本组80例先兆流产患者中,有14例为合并的宫腔积血患者,发生率为17.5%。其中,不同孕周阶段先兆流产合并宫腔积血的发生率和积血程度如表1所示。
2.2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A组患者的自然流产率和早产率分别为28.57%和35.71%,显著高于B组的24.24%和25.76%,同时A组患者的足月生产率为35.71%,显著低于B组患者的5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
2.3合并宫腔积血和妊娠结局的关系有合并宫腔积血的4例自然流产患者中,积血容量为5.8-23.6毫升,平均容量为(16.3±2.4)毫升。在5例早产患者中,积血容量为5.8-32.7毫升,平均容量为(13.4±2.8)毫升。在5例足月生产的产妇中,积血容量为5.6-29.7毫升,平均容量为(20.3±1.6)毫升。经对比,自然流产、早产和足月生产的合并宫腔积血患者的积血程度和妊娠结局并无显著关联。
3讨论
在早期妊娠中,先兆流产属于较常见病症,比例约为15%-20%之间。临床表现上,患者会出现明显下腹坠胀、腰部酸痛、腹部疼痛以及阴道出血(少量)。通常在治疗上需行保胎治疗,但自然流产率仍达到10%-15%,保胎成功率在62.1%-81.1%左右,易出现妊娠失败结局。因此,应及时找出患者先兆流产诱因,有针对性的予以防治。
本研究着重观察了伴有阴道出血症状的先兆流产妇女中,有合并宫腔积血和无合并宫腔积血患者的妊娠结局,发现合并宫腔积血的出现明显改变了先兆流产患者的自然流产率[5]。在本组研究中,有合并宫腔积血的患者的自然流产率和早产率分别为28.57%和35.71%,显著高于B组的24.24%和25.76%,同时有合并宫腔积血的患者的足月生产率为35.71%,显著低于B组患者的5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结果和国内其他研究并不一致。顾秀兰等人的研究结果显示,先兆流产合并宫腔积血患者的自然流产率和没有合并宫腔积血患者是有显著差异的(P<0.05),但是早产率却无显著差异(P>0.05)[6]。造成这一结果差异的原因可能和早产组样本较少有关。
宫腔积血通常与产妇宫缩能力有关。由于出血积存在宫腔以及阴道之中,不外流导致了出血的隐秘性,若没有及时发现可能会由于长时间缓慢出血或短时间大量出血导致患者休克。Pearlsotne曾对14例无合并宫腔积血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综合研究,结果发现无合并宫腔积血的先兆流产引起流产的危险性高达10%-20%,且发生在妊娠各期及血肿容量大小对发生自然流产、早产率各不相同,总和自然流产率为14%,早产率为12%,与本文得出结论相仿[7]。而国内有关报报道妊娠3月内先兆流产合并宫腔积血的出血总自然流产率为9.7%,较本研究发生率低,可能与研究样本的妊娠孕周不同有关。另外,Bennett对516例合并宫腔积血的妊娠结局研究发现,母体年龄越大,自然流产发生率越高。
综上所述,合并宫腔积血会提高先兆流产患者的自然流产率和早产率,会对妊娠结局产生不利影响。在治疗方面,除基础药物治疗外,还应为患者营造出和谐、轻松的生活环境,避免其紧张焦虑心理状态以及情绪上的波动影响子宫收缩。需加强对患者的精神支持,避免患者过度劳累。目前对先兆流产合并宫腔积血的病理生理基础不甚清楚,临床上仍局限于哪些妇女容易出现先兆流产合并宫腔积血及存在先兆流产合并宫腔积血对继续妊娠的预后观察,对其预防及治疗还需要大样本的研究。
[1]许琳,吴玲,周知,等.先兆流产合并绒毛膜下血肿妊娠结局的相关性研究[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1,06(11):818-820.
[2]黄春梅,区少心,潘秀丽.250例早期先兆流产病人妊娠结局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研究,2013,04(23):319-321.
[3]常稳重.先兆流产不良妊娠结局危险因素分析及干预对策[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3,11(08):1396-1397.
[4]刘俊凤,邢忠兴,李洪霞.对合并有绒毛膜下血肿的先兆流产孕妇妊娠结局的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4,10(07):229-230.
[5]顾秀兰,黄晓晖,张燕玲.血清孕酮、促绒毛膜性腺激素水平检测对先兆流产合并绒毛膜下血肿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4,10(16):1406-1408.
[6]查晓霞,常山.超声对先兆流产合并绒毛膜下血肿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09,05(14):58-60.
[7]陆显义,王昊珏,周冠琼.先兆流产380例保胎治疗后继续妊娠结局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09,06(10):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