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的远期预后:附30例报告

来源 :临床儿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anminying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是儿童期常见疾病,我们对30例患儿进行了5~10年随访,对其预后和治疗进行分析如下。对象和方法 一、观察对象 1984年9月~1991年10月至本院门诊就诊的该病患儿30例,男5例,女25例,男:女=1:5,初诊年龄5 (10/12)岁~13岁,平均8 (10/12)岁。本组病例诊断标准:(1)甲状腺肿大,(2)甲状腺
其他文献
对影响冻干机冷阱传热性能的两个因素(冷阱盘管壁面温度和结霜厚度)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研究表明冷阱壁面温度越低则冷阱捕集效率越高;随着霜层厚度的不断增加,传热性能将不断
<正> 1990年以来,作者对应用鲁米那、安定等不满意控制的惊厥及惊厥时已伴有呼吸衰竭不宜使用镇静剂的15例患儿,采用利多卡因治疗,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正> 新生儿脑损伤主要由围产期窒息所致,是新生儿死亡的首要原因。脑损伤引起的两种颅内病变,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和颅内出血(ICH),两者常伴随发生,其发病机理亦相互联系。
在较高的热源温度下,吸收制冷系统需采用双效再生流程提高制冷性能系数COP,从而却使只用氨作为制冷剂的系统再生操作压力大幅度增高.为克服这种缺陷,提出了一种新的吸收制冷
从实验和模型两个方面,综述了国外对混合工质在水平光管和强化管内流动凝结换热的研究.对多种公开发表的混合工质凝结换热关联式的适用性和准确性进行了讨论.同时,指出了现有
用实验与关联式理论计算对比的方法,研究了自然工质丙烷在外径9.52 mm 的铜光管、内螺纹管及内交叉肋管内的冷凝换热特性.冷凝实验的进口压力为1079 kPa (30℃) 和 1369 kPa
<正> 新生儿肺出血是新生儿期常见的死亡原因,本文总结我院ICU于1983.9~1989.12诊治的50例新生儿肺出血的经验,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结果 一、临床资料 直接喉镜下见血性液体从
采用酶免疫测定法(EIA)测定了17例小儿肾外症状性肾炎(肾外肾炎)的尿微量转铁蛋白(TRF)含量并探讨其临床意义。结果在尿常规未出现改变前尿TRF水平即明显增高(P〈0.01),其增高水平与典型的链球菌感染后
<正> 流感嗜血杆菌是引起儿童严重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应用血清学方法已将流感嗜血杆菌分成a、b、c、d、e、f 6个血清型别,过去一直认为b型流感嗜血杆菌是最常见的病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