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之光

来源 :中学生天地(B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auty85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作家似乎不太受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们的青睐。20世纪以来,在总计100多位获奖者中,美国人只有11位。对比美国在这100多年里,政治、军事、经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里的呼风唤雨,强势的文化输出几乎无所不能,11座奖杯并不是一个良好的成绩。
  大概欧洲的评委老爷们看待美国的作家,有点看暴发户的心态。像我们眼瞅着某个新兴城市经济飞速发展了,却要冠以“文化沙漠”的称号,提醒这个城市不要把尾巴翘到天上,底蕴还差得远呢一样。当然,在美国“暴发户”里,欧洲大老爷们还是相当敬佩其中两位的。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算一个,我今天要给同学们介绍的威廉·福克纳算另一个。
  海明威大家都比较熟悉了,在这一专栏里,我也曾经介绍过他的代表作《老人与海》。“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是因为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海明威用简洁直白的语言,只写出这浮现于水面上的八分之一的故事。另外的八分之七,作者对此不着只言片语。这样写作,你说牛不牛?
  海明威这种大神,一般人是模仿不来的。不信下次老师要你写篇作文,你用“冰山理论”创作一下试试。海明威读得越多,只会让你作文的得分更低。那这个世界上有没有看了立即涨分数的小说呢?如果各种“作文指南”已经令诸位产生抗体的话,我推荐福克纳的《八月之光》。
  该怎么形容这本小说呢?如果说《老人与海》是一个形容枯槁、精神倔强的老头,《八月之光》就是一位充满生命力、期待一切也能包容一切的年轻妇人;《老人与海》用寥寥几万字写尽老人的一生,《八月之光》发生在10天里的故事,作者驱策了27万字去描摹;《老人与海》大巧不工、大智若拙,《八月之光》则浓墨重彩、栩栩如生。
  《八月之光》结构复杂,故事的主线由三个人物的经历交织、穿插而成。农村姑娘莉娜与情人相恋,被抛弃后怀着身孕独自踏上了寻找情人的旅程;克里斯默斯,从小被送进孤儿院,因为被怀疑是“黑白混血儿”,受到社会种种虐待;海托华,自幼崇拜祖父,对现实世界漠不关心,甚至执意来到祖父丧命的地方,做一位教会牧师。
  三个人的命运在美国南部小镇杰弗生镇短暂交汇,莉娜再次被情人抛弃,她凭借与生俱来的宽容和仁慈,生下孩子并找到真爱。海托华为莉娜接生之后,感受到生命的活力,重新回到了现实世界。克里斯默斯因为不堪社会的敌视,杀死了寄宿屋的白种主人,最终被镇上的白人们公开处死。
  我这么简单描述一下,似乎把福克纳的代表作,描述成了脑残编剧的思路。其实福克纳下笔是颇有深意的。克里斯默斯(Christmas)在圣诞之夜遭人遗弃,他来历不明,受尽屈辱,最后在众人的注目下承受酷刑死去。评论家们指出,克里斯默斯其实是耶稣受难记在现代美国的翻版。
  
  莉娜的故事虽然篇幅比重较小,却构成了故事的主线。她因为意外受孕踏上旅程,很容易让西方的读者联想到圣母。更重要的是,莉娜对于人生的境遇有着超脱的感悟,任何艰辛似乎都不能在她心底激起涟漪。等婴儿出生之后,她费尽力气找到孩子的生父,对方几分钟后旋即撒谎再度逃离。莉娜“心甘情愿”放他走掉,只是发出了一声叹息,“现在我又只好动身了”。莉娜与其说是福克纳塑造的一个人物,不如说是他有意运用的一个隽永象征,象征的是美国南方社会里亘古不变、坦荡无忧、朴实无华的自然人生。有人说,所谓“八月之光”,就是莉娜的人性光辉。
  然而这些并不是我介绍给同学们揣摩学习的。说句实在话,微言大义是福克纳这类作家的题中应有之意,否则写什么严肃小说,获什么文学奖呢。我想说的是写作的方式和技巧。戏法人人会变,境界大有不同。我们已经看过海明威是怎么变的,我们再来看看福克纳。
  莉娜和克里斯默斯无疑是《八月之光》的主角,他们人生最华彩的乐章,同时发生在一个相对狭小的时间(10天)和空间(杰弗生镇)里。然而两人并没有交集,他们无须认识也的确互不认识,在故事里擦肩而过。但福克纳从小说主题、人物遭遇、事件、行动、用品、话语、意象等细节描写上,巧妙地大量采用了对置、对位、对应、反衬等手法,构成了不同线索之间的契合与张力,维系了小说的整体结构。
  比如说,莉娜和克里斯默斯都是孤儿,曾被另一家收养,最后都以越窗的方式逃走;在同一个星期五,莉娜搭乘马车怀着希望去会见情夫,朝杰弗生镇悠缓地前行;克里斯默斯却心怀杀机地消磨着时光,等待夜幕降临去行凶;莉娜来到杰弗生镇的一周正是克里斯默斯逃离该镇的时候;莉娜的婴儿在星期一诞生,克里斯默斯却在这一天惨遭杀害。
  
  在谈到《八月之光》的创作过程时,福克纳说:“除非像惊险故事那样沿着一条直线发展,否则一本小说只能是一系列断片。这多半像是装饰一个展览橱窗。要把各种不同的物件摆放得体,相互映衬,需要有相当的眼力和审美情趣。”
  为了打造一个内涵丰富的“展览橱窗”,以便于诸多人物的经历交错上演,福克纳甚至创造了“约克纳帕塔法世系”这个人类文学史上的重要概念。“约克纳帕塔法”这个绕口的名字来源于契卡索印第安语,意思是“河水慢慢流过平坦的土地”。简单说,“约克纳帕塔法”是一块作者心目中的土地。福克纳一生创作了19部长篇小说和75个短篇故事,其中15部长篇和绝大多数短篇小说均以这个虚构的王国为地理背景,《八月之光》里的杰弗生镇也位居其列。
  福克纳甚至绘制了一份地图,这个虚构王国位于密西西比州的北部,北与田纳西州交界,在约克纳帕塔法河和塔拉哈奇河之间,杰弗生镇是它的中心。画完了,作者在地图上标明,“唯一的拥有者和业主:威廉·福克纳”。作者发癔症到这样的程度,读者也真是醉了。
  与海明威的简洁相比,福克纳可谓话痨。同样一件小事,海明威说九个字“绳索在身上留下伤疤”,福克纳就会调转笔头,另写六至八章,洋洋洒洒十数万字交代该伤疤的来历,然后再回到故事主线去。作家莫言说:“读了福克纳之后,我感到如梦初醒,原来小说可以这样地胡说八道。”(原话如此,不是我编的)作家略萨曾说:“福克纳对小说结构有很大的创造,他是第一个让我一边看小说一边记笔记的作家。”(不记笔记,可能会忘记主线情节)作家马尔克斯对“约克纳帕塔法”也相当入迷,《百年孤独》里的海滨小镇马孔多,明显是将“约克纳帕塔法”移植到了南美。
  既然人物如此鲜活地存在于“约克纳帕塔法”,福克纳描写起他们来,可谓手到擒来。事实上,《八月之光》里每段文字都是教科书级别。福克纳写克里斯默斯个性怯懦的养母,“‘他爹’,她叫了一声,两人谁也没瞧她一眼。他们也许没听见,或者她压根没发出声音。”写莉娜的流浪汉情人,“大家都明白他像只蝗虫,只是靠这片国土生存。看起来他一直东游西荡,现在已经凌乱散落,只剩下一个透明的轻飘飘的空壳,毫无目标地随风飘荡。”
  福克纳还善于为他笔下的人物撒谎,不是说他直接写出人物的谎话什么的。比如他描写莉娜踏上毫无希望、不可能达到目标的寻找情人的旅途,文中却处处是充满希望、随时能找寻到幸福的描写。作为读者深入体会到,文字是经过莉娜心灵的折射,经过篡改后再传递给我们的。这些细节非常精妙,不易描摹,留待同学们自己慢慢体会吧。
  在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者中,福克纳还有一个非常大的优势,就是他的小说是相对好读、好懂的。这大概是美国文化带来的一个好处,因为福克纳时刻都在考虑,市场是否能接受他的作品。他本人还长时间担任电影编剧,熟悉大众的审美口味。
  一本小说,粗读感觉愉悦,精读大有收获。作为读者,还奢求什么呢。
其他文献
他们,都曾是《中学生天地》杂志里的人物。七年前,李童是热衷公益在家开办热线的理想主义少年,张博钦是想当科学家的北京男孩,钟缘是山区里濒临失学的贫困女生,谢斐渊是T台上的明日之星。这些个性鲜明,境遇迥异的男孩女孩却有一个共同之处:都因心怀梦想而光芒四射。他们的故事曾触动过不少当年的中天读者。  很多年过去了,时代在进步,曾经的梦想少年长大了。如今的他们在做什么,生活有什么改变,还在坚持当年的梦想吗?
一旦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大家一定会仔仔细细读上很多遍吧。在美国,每到录取季,考生们也会怀着同样的期盼,焦急地等待来信。可是你知道吗,他们除了会收到录取信,还会收到大学的拒绝信。因为美国的大学是自主录取新生,无论是否录取,都会向每个提交了申请的考生发送回信。  外表看上去薄薄的一封拒绝信,里面的内容却是各有千秋、大有看头。    最铁面的拒绝信  “申请我们学校的人很多,每个人都不错,可你没有排在前
——一个中国老师眼中的泰国大学生  泰国,是一个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国度。  作为古老的君主制国家,传统的力量,无处不在;同时,作为亚洲最早向西方打开国门的国家,泰国的“西化程度”也令人匪夷所思。泰国青年是什么样的?三言两语很难说得清楚。  在此谨写两个让我印象深刻的学生的故事。  彩月“上访”记  从2011年到2014年,我在泰国马哈沙拉堪省当大学汉语教师。这个地方在泰国,相当于中国的兰州。虽说
成立于2005 年,其前身The shadows 乐队为初中时创立的校园乐队。  中天:如果中学时没有加入乐队,有想象过自己现在可能会在做什么吗?  吉他手黄子君:没法想象,可能是加入另外一个乐队。我热爱它,而且它是我一个表达的出口。如果这个问题有别的答案的话,我也不会做乐队到今天。如果乐队里的同学开始思考这个问题,我想很可能是因为要毕业了,想继续却又不知道该怎么坚持。  主唱孔一蝉:说到这个层面
姓名:许亚萍  运动项目:皮划艇  巅峰时刻:皮划艇全运会冠军、世界杯冠军。  个人现状:浙江大学教师,浙江大学水上运动俱乐部负责人。国际水域救援IRIA(国际搜救教练联盟)亚洲首位R4女教官,积极推广皮划艇运动。  自信的来源不是父母的表扬,不是别人对你的肯定,而应该是你自己,是你在一次次跌倒、一次次疗伤、一次次想办法站起来的过程中塑造出来的。”  记:您是怎么成为一名皮划艇运动员的?  许:皮
【摘 要】如今,有的教育行政部门在与学校关系处理上缺乏“边界意识”。从伦理学的视角出发,针对当下教育行政与学校事务之间普遍存在的边界意识缺失现象,双方应当要明确定位,各司其职,防止有意无意地“越界”;做到合理授权,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  【关键词】权力清单;办学活力;边界意识  【中图分类号】G47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53-0023-02  【作者简介
姓名:倪敏华  身份:杭州茶香丽舍度假民宿主人  技能:为在旅途中匆匆而行的过客缔造家一般的温暖  2009年,阳朔。我坐在客栈的香泡树下,吃着一碗当地人家做的米线,静静地看着周遭的一切:几个围着围兜的义工到处走动,店里不时传出约伴游玩的讨论声;店里不见老板的身影,每个人都随意而自在。清晨的阳光洒在庭院的藤椅上,像儿时的外婆家……平静而温暖,心里突然涌起一种说不出的感动。  可能,这就是我想要的生
在《我是路人甲》之前,没有人知道万国鹏的名字,因为那时他只是一个在横店等待群演机会的小演员;电影上映之后,“万国鹏”成了“横漂”的代名词,出现在电影海报上、真人秀节目中……  很多人说万国鹏很幸运:被尔冬升导演一眼相中,从群演直接变成电影的男一号,享受灯光的追逐、粉丝的追捧。但采访中诚恳的眼神、略带点东北口音的朴实话语、精心准备过的两大页手写访谈草稿、写满笔记的剧本,仿佛在告诉我:或许这不是幸运,
十月是欢乐的,国庆长假、秋游、运动会……然而迎面而来的“学考”,让整个人都泄了气。嘿,放松些,一次考试而已,生活依旧很美好。要不偷偷休息会儿吧,小编帮你打掩护。  脑洞大开:  如何捉弄我?!  国庆在家也挺无聊,来玩点“脑洞大开”的事儿。  Step1:登陆锐角网,搜索“如何捉弄我?!”,报名参加活动;  Step2:前20位报名的小伙伴可以领取“懒懒蛋”一枚;  Step3:欢迎大家大开脑洞,
亲戚家的小孩声言:谁再逼他上高中,他就跳楼。  他是在父母宠爱下长大的孩子,10岁赴美夏令营,11岁赴英。父母秉承的是先进教育理念:不带他参加任何培优班,不在乎他成绩是否倒数,更愿意他多一些时间看闲书、做航模。他从小就读《中国大历史》,十几岁就与我煞有介事地讨论民国军事。  家里打算送他出国,他却暴露了学习上的巨大短板:SSAT(美国中学入学考试)几次都考得相当糟。最后,申美老师给家长的建议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