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在传递建筑设计信息上的应用

来源 :中国房地产业·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ixy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利用多媒体技术交互性强的特点,对实现在建筑设计中解决设计者与业主的沟通障碍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建筑设计;应用
  随着社会进步的步伐不断加快,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人与计算机交流更加自然简便,改变了我们单一理解问题的方式。多媒体技术在许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建筑设计方面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利用多媒体技术交互性强的特点,对实现在建筑设计中解决设计者与业主的沟通障碍问题,进行了探讨。
  1、多媒体技术的概念及应用领域
  1.1 多媒体技术的概念
  多媒体技术是一种能同时处理多种信息,并在这些信息之间建立逻辑联系,使其成为一个交互式系统的多种媒体集成技术。多媒体技术能够实时地综合处理图形、图像、视频等多种信息,具有集成性、多样性、交互性的特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人与计算机交流更加自然、简便,它不仅改变了我们的学习方式,还拓展了我们理解问题的方式。对于设计者在建筑图纸上要展现、表达的信息,都较能直观地通过多媒体技术来立体呈现。
  1.2多媒体应用领域
  (1)建筑设计(或其它工程设计)演示,用多媒体交互技术表达建筑设计或其它工程设计等项目的设计要点、设计思想;
  (2)教学课堂演示;
  (3)商业、展览、宣传等。
  2、建筑设计及现存的问题
  2.1建筑设计的意义及概念
  首先,建筑具有文化艺术性,“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它通过体型和空间形态,给人以文化艺术上的大餐,大餐“丰盛”与否与经济条件息息相关。在我国建国初期,从当时经济条件出发建造的建筑,一直是“火柴盒式”的建筑,直到改革开放时期,建筑才展现出功能完善、造型新颖、内涵丰富的“艺术品建筑”。协调好建筑的安全与实用、美观与经济的完美统一,成为建筑本身能够可持续发展的永恒主题。
  其次,建筑设计是一个从杂乱无章走向系统清晰,从点到面,再从片面转向整体的创作过程。
  再次,建筑设计基本上是一种拿来主义的借鉴性工作,建筑设计从创作来说,实质是个人组合技能与设计规则的综合运用,是设计者的知识融会贯通的展现。
  因此,建筑设计是指建筑物在建设之前,设计者按照建设要求作好全盘的设想,拟定好实现设想的方案,用图纸等方法和手段表达出来。当然,建筑的使用功能与艺术类创作相比,建筑制作成本远高于后者。所以,设计建筑物是在实用、经济的前提下,最大限度满足业主的个性喜好,是设计能够最终完成的基础。
  2.2 目前建筑设计存在的问题
  2.2.1 建筑设计模型呆板。
  在建筑设计实践中,可以按照图纸做出模型来展现建筑设计,但这些模型是比较小型、呆板的。不像其他工程领域,如水利工程可以做成小比例模型来生动模拟设计,在建筑设计方面,小比例模型无法做到边观察其活动边进行分析,而做成足尺模型的,经济、安全成本上的花费是人们所不能接受的。
  2.2.2 建筑设计方案抽象。
  有的设计师做建筑设计时追求高大上的方案,不顾设计原则,一味模仿新奇特的方案,不仅存在视觉差而且功能使用上也有着相当的不妥,并与业主的要求大相径庭。
  另外,设计者在与业主沟通设计方案时,由于专业上认识差异的原因,让业主无法适应设计者的思想,设计者也无法用直观的事实来告诉业主,致使双方的沟通产生障碍。
  2.2.3 建筑师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存在的矛盾。
  (1)建筑物总规与业主意愿、建筑与结构不同专业之间的矛盾;
  (2)建筑物整体与个体之间的矛盾;
  (3)建筑的设计年限与经济、实用与美观之间的矛盾;
  (4)建筑物功能使用不同之间的矛盾。
  因此,建筑设计师必须提供一种最佳方案来化解上述产生的矛盾,才能使设计方案臻于完善而且得到业主认同,最终完成设计任务。
  3、多媒体技术传递建筑设计信息的手段
  从业主处接到建筑设计任务开始,一个完善的建筑设计任务一般来说有几个阶段,始于可研,然后是初设(包括单体建筑方案设计),到施工图设计(包括建筑平、立、剖面图及节点详图等),对非专业人员的业主来说是较难认识、理解的,当建筑师就设计情况向业主阐述设计的思想、要点时,相互沟通就存在一定的困难。
  现实生活中,实体外在的多媒体特征,是人们借以直观、通俗了解和认识自然的一种有效途径;借助多媒体描述建筑的属性和状态时,有声有色、仿真先进的多媒体是很好的建模展现手段。
  3.1 动画技术展现的建筑设计
  利用多媒体技术把设计图制作成比平面图更直观的三维动画,就能够模拟建筑物的环境立体向业主呈现,让建筑师与业主达成無障碍交流,形成共识。
  呆板的平面图以三维动画形式表达会更直观,更能给人置身其中的感觉,特别是刚开始考虑建筑方案的项目,强大的三维动画技术能够虚拟实现动静分明、不同角色在不同建筑物展示的场景,使业主预知项目完成后的精彩结果。
  3.2 直观化图像技术展现的建筑设计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得传统的建筑图纸变成最直观、最易于理解的图像。从建筑图纸到建筑实体化前抽象的创意创作,利用多媒体技术转换成图像场景来阐述,这种集成式的全新设计,实现了建筑功能的实时、同步和多元化,使设计的建筑信息能够全方位地向业主表达和阐述。
  3.3 CAD技术与虚拟技术展现的建筑设计
  CAD技术与虚拟现实(VR)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建筑设计者的设计思维发生飞跃,传统建筑设计的平立剖图纸模式得到彻底更新,在电子虚拟三维空间中,让建筑师实现了设计方案→初步设计→(向业主)诠释→修改→施工图设计的一体化过程,这一过程上设计与使用在互动中直观研究、观察、对比建筑功能与使用要求的对立统一,并从中进行比较、取舍。
  现在建筑领域比较推行的BIM技术就是在CAD技术的基础上,融合了虚拟现实(VR)技术,体现在建设过程成功有效的应用。其所呈现出的空间、色彩多样性使得设计师的设计创作如鱼得水,同时使业主更为理解和接受设计者的思想和意图。使得设计人员、业主在一个虚拟现实环境中对建筑方案进行交互性实时观察、体会,深入推敲、思考建筑细部,并即时修改,使设计者与业主达到了实时无障碍交流。
  结语:
  多媒体技术在建筑设计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其全新交互性强的特点拉近了专业者(设计者)与非专业者(业主)之间的距离。在拥有着13亿多人口的泱泱大国里,建筑(住房)问题无疑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多媒体技术在建筑设计上的应用不仅满足了现代社会的需求,而且改变了抽象的建筑图纸在面对贫乏建筑专业知识的业主在整个建筑形成过程所扮演的角色,帮助设计师拥有更强的设计能力并能更好地诠释建筑设计的思想信息,完善了人们对建筑(住房)的需求和认知。
  参考文献:
  [1]岑飞虎.信息技术引起的建筑设计变革[J].安徽建筑,2002,(2).
  [2]刘烈辉.建筑信息模型与建筑室内设计[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09,(2).
  [3]陈万年.建筑设计的特点及其创新性[J].山西建筑,2007,(5).
其他文献
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而课堂教学的效率,又取决于教学的诸多因素:教师的,学生的;课外的,课内的。在教学实践中,本人对语文课堂的有效性做了以下思考和探索。  教师的职业情感、人格品质是有效课堂的先决条件。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倾注了满腔的热情,将之视为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社会价值的平台,就会自觉深钻业务,提升个人素质,认真地对待每一堂课的准备与实施。语文教师良好的个性品质与语文素养
【摘 要】在近几年的教学活动中,我努力改变自己以前传统的作法。把学生们放在教育教学的“主体”地位,充分让他们展示其自身的才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变以前的被动学为主动学;呆板学为灵活学;苦学为乐学。正是有了这种思想作前提,我在教学中注重抓住一个项目做实验为突破口,进而向其他项目延伸。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训练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09)
“你们是想了解我妻子违规领取补贴的事吧,这件事压在我心里好多年了,我知道该来的终究会来。”5月29日,宜宾市兴文县温水溪小学校长龙某走进该县纪委监委谈话点便主动交代起来……  这起案件还得从今年2月底说起。当时,兴文县纪委监委派驻县委宣传部纪检监察组接到县纪委监委转办的一个匿名举报件,举报件反映龙某违规为其妻李某审批发放农村学校教师补贴问题。  接到匿名举报后,兴文县纪委监委启动“四个监督全覆盖”
期刊
【摘要】科技时代的到来,我国施工技术不断发展,施工企业在岩土工程基坑支护技术方面得到极大的改善,尤其是建筑工程的增多,各种新结构、新技术、新工艺不断出现,岩土工程在建筑中的作用越发重要。在基坑支护工程设计中,了解工程地质条件是保障设计可行性的根本,是保障工程质量的基础。基于此,文章对岩土工程地质条件在基坑支护工程设计中的实践进行探讨,以此验证岩土工程地质条件的重要性。  【关键词】基坑支护工程设计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已经跨越了以职业转换为主的历史阶段,进入职业和身份变更并重、全面融入城市生活新的历史时期。在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指引下,国家促进人口流动、加快农民工融入城市的相关政策措施正在对农民工市民化产生积极推动作用。特别是2006年《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颁布实施以来,农民工工作受到各部门各地方的高度重视,突出解决了转移培训、权益维护、社会保险、子女入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