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楼损毁原因初探

来源 :丝绸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g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嘉峪关楼坐落于嘉峪关西罗城城台之上,是嘉峪关关城三座关楼中最西端的主楼,始建于明孝宗弘治八年(1495)。嘉峪关楼的建成结束了关城在明洪武五年初筑土城之后长达123年有城无楼的历史,然而由于各种原因,致使它在历史的变迁中历尽劫难,一度损毁。现在的嘉峪关楼是1987~1988年嘉峪关市人民政府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在原来的基层上修建的,本文旨在探讨嘉峪关楼在民国时期的损毁原因。
  【关键词】嘉峪关楼;损毁原因;文物保护
  嘉峪关关楼坐落于嘉峪关西罗城城台之上,又名镇西楼。始建于明孝宗弘治八年(1495)。《敦煌杂抄·嘉峪关》记载:“兵备道李端澄构大楼以壮观,望之四达。”嘉峪关楼的建成,结束了关城在明洪武五年初筑土城之后长达123年有城无楼的历史。它屹立广漠,巍然挺拔,殊为雄壮,但在历史的变迁中却历尽劫难。
  据史书记载,清同治十二年(1873) ,嘉峪关楼被毁,原因不详。同年十月,时任陕甘总督左宗棠巡视嘉峪关,整饬嘉峪关营务,重修关楼及城墙,并题“天下第一雄关”横额,刻匾悬于关楼之上。此楼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再次被毁,毁坏原因众说纷纭。除了清同治十二年嘉峪关楼被毁,因年代久远无法考证外,对于陕甘总督左宗棠公元1873年重新修建的关楼又被毁坏的原因,各抒己见说法不一。关于嘉峪关楼损毁一事,在一些人的著作中也有所记载,总的概括起来大概说法有三:
  说法一,没有说明任何原因:
  据《甘肃关隘史》记载,外城正中大门额刻“嘉峪关”三个大字。门顶原有城楼,与东西二楼形制相同,三楼东西成一线,上悬“天下第一雄关”匾额,1924年城楼被毁。
  说法二,拆毁说。据1935年邵员冲在《西北揽胜》一书中写道:“城西为关之大门,城楼于民国十三年(1924)为三十六师马仲英部所拆毁。”
  说法三,焚掠说。1936年,高良佐在《西北随轺记》中记载,关楼是:“前三十六师马仲英部西去时,曾一度焚掠”。据1989年高凤山、张军武编的《嘉峪关及明长城》记述,民国二十年(1931),西北军阀马仲英所部驻嘉峪关,一度焚掠罗城上“嘉峪关”楼。
  根据上述记载,无论是拆毁还是焚掠,似乎都是马仲英所为,笔者从事嘉峪关文博工作已近三十年,本着尊重历史、还原历史真相的目的,通过翻阅大量相关记载的历史书籍,多次向資深的文博专家请教,寻访长期在嘉峪关周边居住的老者,也亲身经历了八十年代嘉峪关罗城城台遗址的考察,提出不同看法:
  一、嘉峪关楼非人为破坏
  从时间上看,根据《甘肃解放前五十年大事记》的记载来看,马仲英来嘉峪关是民国二十年(1931),而不是十三年(1924)。《大事记》中说:“1931年4月11日,马步芳率部由青海扁都口,突袭马仲英,激战于民乐县三堡,马仲英败走。15日,马步芳进驻张掖,马仲英西走酒泉、安西,进入新疆。”又说:“9月9日,马仲英被新疆主席金树仁部队打败,退回甘肃,与马步芳达成协议,划安西、玉门、金塔、酒泉、鼎新各县为驻防区。其后,蒋介石任(命)马仲英为暂编三十六师师长。”从这两段文字记载可以看出,马仲英西去新疆路过嘉峪关是1931年4月下旬,东返嘉峪关是在同年9月以后。从时间记录上来说,《西北揽胜》一书“城楼于民国十三年(1924)为三十六师马仲英部所拆毁”的说法值得商榷。
  2、从图片资料看,
  如图一所示,刘钢收藏的晚于1939年的抗战时期的嘉峪关图片。一是表现了抗日战争时期大西北的抗战气氛;二是记录了嘉峪关城楼被损坏的状态。经过军事专家兰草研判,照片出现的汽车是“陆军骑兵第五军军用车”。照片上16位人物,一是着军装,其余虽着便装,但仍具军人气质。关门外墙和门劵内书写多幅标语:“健全保回机构,巩固西北边防”,“复兴中华”,“雄关陡峰,中国必兴”等。落款“中国青年铁血抗日团”,恰好点出了时代背景。
  从照片上看,嘉峪关关楼尚存有承重墙体和四根完好的挑尖梁,没有任何被烧毁残留的痕迹,这就说明关楼可能不是被火烧毁。如果是被火烧毁,起承重作用的挑尖梁必荡然无存。
  从历史文献看,
  1936年2月,中国现代著名新闻工作者范长江在《中国的西北角·嘉峪关头》一书中写道:“‘关口’在城西,关上有高楼一座,现楼盖已被风吹去,仅剩支柱几栋,还在为此古迹勉强撑持。”此记录显示关楼为自然风灾损毁。
  高良佐的《西北随轺记》中记载嘉峪关“深藏固闭,诚天下第一雄关……其南边墙起自外城西南隅,倾圮殆尽……关少居民,前三十六师为马仲英部西去时,曾一度焚掠,故荒落尤甚”。高良佐赞美了关城的雄险,记录了墙垣损毁,虽提及“焚掠”,但并未明确指出“焚掠”的是嘉峪关楼还是居住在外城的百姓。
  值得一提的是,持“拆毁说”的邵员冲是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中央政府考试院院长,其与和持“焚毁说”的随员高良佐,实际上是在同一国民党西北考察团。他们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六月二日,同时抵达嘉峪关城并登上城楼,但二人关于楼阁损毁的说法却不一致。而且就文章本身来看,是拆毁或焚毁,仅有只言片语的轻描淡写,具体损毁时间、目的、方式、毁坏程度、在当地引起的反应等,都未作详实记录。另外从政治背景来说,邵员冲、高良佐是国民党人士,而马仲英则从事“反国民军斗争”。
  据《嘉峪访古探幽录》记录,民国二十二年(1933),六月七日,中华奇女子,时称“我国唯一女飞行家”林鹏侠登上嘉峪关城楼,她在《日记》中称赞嘉峪关“居高凭险,气势沉雄”,但只字未提关楼烧毁之事。
  如此看来,嘉峪关楼是否为马仲英部损毁,有待进一步考证。
  二、嘉峪关楼为自然损毁
  (一)风力、日照
  嘉峪关市地处河西走廊西端,自古以来“黄沙漫漫,大风扑面,日虽烈而色白,草虽茂而色黄”,尤其是每年春季,西北风瞬间最大风力可达22米/秒,而冬夏两季又多发区域性的降雪、降雨天气,年均达2952.5小时的日照时间,对关城木结构古建筑影响甚大,强烈的西北风也致使嘉峪关木结构建筑油漆和彩绘脱落、褪色现象严重,部分建筑如柔远楼甚至向西南倾斜。   (二)地震因素
  嘉峪关处于河西走廊地震带,包括祁连山地震带和民勤地震带,根据有关资料记载,从公元180年高台西表氏7.5级地震开始至今1700多年来,共发生中强以上破坏性地震46次,其中民国十六年(1927)四月二十三日5时20分,武威、古浪一带发生里氏8级强烈地震,倒塌房屋40万余间,永昌、山丹、镇番、平番、高台、酒泉、金塔、敦煌、兰州、临夏等地均有程度不同的生命财产损失。民国二十一年(1934)十二月二十五日18时45分,距离嘉峪关60公里的玉门发生里氏7.5级强烈地震。受灾的有玉门、金塔、酒泉、鼎新、临泽、高台、张掖、敦煌、安西9县及嘉峪关,肃南地区、玉门昌马盆地,土地隆起,山崩地陷。房屋摇倒十分之九,挖出尸体278具。嘉峪关关城地处文殊山古嘉峪山脉延伸带嘉峪塬上,塬下为九眼泉湖及湿地环境。由于受到地质下陷、地震等因素的影响,嘉峪关城部分墙体发生了严重的开裂、下陷、倾斜等现象,犹以西罗城墙体最为严重。
  (三)木构架歪闪、松动、开裂
  中国古建筑木结构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柱和额枋组成的构架以及其他构件之间采用榫卯连接,无需一铁钉。这种连接方式使得各节点刚柔相济,具有一定的抗弯能力及良好的损耗能力,但由于榫卯节点特殊的连接方式,在水平地震作用下,木結构容易出现局部拔榫、节点松脱现象,使得整体或局部构架歪闪倾斜。再加上长期受风、雨、日照等不可抗力的影响,有可能是木材干燥不均引起裂缝,裂缝破坏了木材的完整性,从而降低了木材的强度。嘉峪关楼部分建筑就存在着榫卯脱裂、散架椽头、檩条外露墙砖、檐瓦损坏等现象,而木结构建筑油漆和彩绘脱落、褪色现象,加剧了木质构件的开裂和变形速度。
  如图2,早在1908年盖洛拍摄的嘉峪关楼,就已经在风雨飘摇中损毁严重,三层三檐歇山顶建筑犹在,但大多数木格花窗松脱,已不复存在,木结构损毁严重。
  两年之后的1910年3月(如图3),莫理循再次拍摄嘉峪关楼,彼时的嘉峪关楼、柔远楼早已失去“飞阁遥连秦树直”的风采,嘉峪关楼的三层建筑,几乎仅剩外侧立柱形成的回廊和屋顶,第二层西北的飞檐已坍塌。
  而图4中的光华楼歇山顶,完全靠几根立柱支撑.由此可见,传统木结构建筑,十分有可能毁于自然因素。
  此外,从寻访当地老者来看,当地百姓以及他们的祖辈均未听说“马仲英损毁嘉峪关楼”。据居住在关下姓王的老人回忆,马仲英的部队驻扎在关城时,纪律相对严明,土匪的作风已不明显,刻意损毁关楼的可能性并不大。关下居民也从未听说或见到马仲英及其部队有损毁关楼的现象。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陕甘总督左宗棠在1873年重新修建的关楼被毁坏的原因,无论从时间上、榫卯结构建筑损毁的特性上、被损坏的程度上,还是从残留的遗址平台上看,损坏的原因应为自然损毁。
  [参考文献]
  1《嘉峪关及明长城》,高凤山 、张军武,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年11月。
  2《嘉峪关访古探幽录》,陈秉刚,甘肃人民出版社,2005年9月1日。
  3《嘉峪关史话》,薛长年,甘肃文化出版社,2007年。
  4《西北考察日记》,顾颉刚,甘肃人民出版社,2000年。
  5《中国的西北角》,范长江,四川大学出版社,2000年4月1日。
其他文献
在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有一位年逾八旬、满头华发的老人,无论春夏秋冬,经常穿着深蓝色的工作服,提着手电筒,身后背着磨得发亮的工具箱,穿行在各个洞窟之间,专注地修复着壁画和塑像。一幅幅起甲、酥碱、烟熏等病害缠身的壁画,一个个缺胳膊少腿、东倒西歪的塑像,在他的精雕细琢下,奇迹般地起死回生,变得光彩照人,令人赞不绝口、叹为观止。  他,就是被誉为我国“文物修复界泰斗”的敦煌研究院研究员李云鹤先生。  
期刊
历史文化旅游线路:  库车—龟兹故城—苏巴什佛寺遗址—阿艾石窟—克孜尔石窟—克孜尔尕哈烽燧—库木吐拉石窟—森木塞姆石窟。  民俗风情旅游线路:  库车大寺—默拉纳·额什丁墓—民族家访(果园)—民族用品厂—土陶器制作坊—巴扎—民族歌舞。  自然风光旅游线路:  库车—金字塔(雅丹地貌)—盐水沟—天山奇景—红山石林—克孜利亚胜景—天山神秘大峡谷—库尔干风景区—大、小龙池—胡杨林—塔河风光—塔克拉玛干大
期刊
漫话龟兹  2016年9月1日,我和著名画家苏朗、文岩以及年轻的工艺美术师马正德去新疆库车采风,从兰州乘动车先至乌鲁木齐,然后再转火车直达库车。  苏朗老师和文岩老师都是年届八十的老艺术家,童心犹存。动车在飞驰,苏老口中精彩段子不断。如果二老是在说相声,那么文老就是一位捧哏高手,而且拿捏得很稳。这正应了苏老的口头禅:姜是老的辣!  我偶尔扒拉着手机,创建了一个微信群,为我们这个小小的团队起了一个不
期刊
罗堠堡位于甘肃省庆阳地区宁县盘克原,地处子午岭林区的边沿地带,是“老东山”地区一个很有特色的村堡。  史料表明,这里曾经是一个极不平凡的地方。  在近代风云变幻的严酷岁月里,这个小小的村堡一度支撑了庆阳的一段苦难历史,成为数千年地方历史演进的紧要时刻难得一见、不得不为之一述的支点。  在清同治六年(1867)至同治七年(1868)这段特殊的历史时期,罗堠堡及其附近盘克原上的其他一些堡寨,一度是陕西
期刊
[摘要]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的成功举办,既是全省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也凝聚着国内外咨询专家的智慧与心血。专家顾问团的全程、深度参与,既宣传了文博会,也扩大了文博会的影响。持续办好文博会,应充分重视专家顾问团的作用,努力做好专家顾问团工作。  [关键词]敦煌文博会;顾问团工作;智力保障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6)24-0005
期刊
时间:2016年7月20日  地点:甘肃省陇西县  主持人:冯玉雷 《丝绸之路》杂志社社长、主编,作家  参会人员:(按发言顺序排名)  叶舒宪 上海交通大学致远讲席教授,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会长  张天恩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薛庆余 李氏文化研究会研究员  宋玉祥 甘肃省陇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社科联主席  朱 鸿 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作家  李永平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学人类学博士
期刊
想写渭源的五竹寺已经有一段时日了,这份牵心的等待在中秋时节终于有了一个结局,月白五竹寺,人约秀峰山,这应该是冥冥之中的一份福气。  中秋只是一个特殊的时间节点,其实,整个秋天都是我很喜欢的时间段,不是因为收获,而是因为不冷不热的适宜温度让你的筋骨和思想都能够得到充分的舒展,可以去合你心意的地方随意地走一走,同时,如果你愿意,也可以仔细梳理一下自己的平凡生活,今年是怎么过来的,明年将要怎么过。气候适
期刊
时间:2016年7月25日  地点:甘肃省秦安县  主持人:冯玉雷 《丝绸之路》杂志社社长、主编,作家  参会人员:(按发言顺序排名)  叶舒宪 上海交通大学致远讲席教授,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会长  张天恩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卢法政 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人大主任,作家  杨 骊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副教授,文学人类学博士研究生  李迎新 西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党委书记,作家  刘培文
期刊
[摘要]2012年,为庆祝63周年,笔者为临夏县政务大厅创作了巨幅工笔画《冠领群芳》。  工笔画的创作,需要在构图、勾线、染色整体规划、细心布置。下文主要结合具体创作实  践,探讨了工笔画创作过程中一些具体技法、创作心得和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工笔画;艺术构思;画面布置;染色技法  工笔画《冠领群芳》是笔者于2012年建国63周年之际为临夏县政府大厅倾力创作的美术作品。“在满卷溢彩的章法构架
期刊
时间:2016年7月22日  地点: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  主持人:冯玉雷 《丝绸之路》杂志社社长、主编,作家  参会人员:(按发言顺序排名)  叶舒宪 上海交通大学致远讲席教授,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会长  吴全辉 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  苏海洋 甘肃天水师范学院教师  张天恩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朱 鸿 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作家  李永平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学人类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