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呼吸道病毒感染病原学分析

来源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ker19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兰州地区4种呼吸道病毒:腺病毒(AD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流感病毒(Ⅳ)、副流感病毒(PIV)感染的病原学分布现状,为防治工作提供资料.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患者急性期血清中4种病毒(ADV、RSV、IV、PIV)特异性IgM抗体,以了解其感染情况.结果 本研究共检测ADV 5639例,阳性490例(8.69%),RSV 5641例,阳性421例(7.46%),IV6401例,阳性51例(0.80%),PIV 6393例,阳性154例(2.41%).其中ADV感染率最高,RSV次之(P<0.01).不同性别患者4种呼吸道病毒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年龄患者中,8~18岁患者ADV、RSV感染率及4~7岁患者PIV、IV感染率显著高于<1岁患者[12.55%(93/741)比2.51% (44/1755)、10.80%(80/741)比2.45% (43/1757)及3.94% (40/1014)比0.52%(9/1745)、1.37%(14/1019)比0.06%(1/1747),P<0.01或<0.05].在不同季节中,ADV、PIV感染率在冬季高于春、夏、秋三季[11.10%(157/1414)比8.21%(117/1425)、7.12%(100/1405)、8.32%(116/1395)和4.14%(66/1595)比1.08%(17/1578)、1.60%(26/1625)、2.82%(45/1595),P<0.05].结论 ADV、RSV是兰州地区呼吸道感染的主要流行病原体;ADV、PIV感染在冬季高发;应加强对学龄期儿童ADV、RSV感染的控制,重视对幼儿期PIV、Ⅳ感染的有效预防。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探讨降低低出生体重儿的相关措施.方法 应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100例低出生体重儿和300例正常新生儿的相关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及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母亲年龄(OR=3.232;95% CI:0.453~ 3.348)、孕周(OR=2.454;95%CI:0.975 ~ 2.349)、双胎及多胎妊娠(OR=2.642;95% CI:0
目的 探讨伪嗜铬细胞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4例伪嗜铬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4例患者具备以下特点:突然血压升高,伴随躯体不适症状,并非由紧张、情绪悲伤、恐惧或恐慌等直接引起,2例患者具有创伤史或消极的对应方式,排除嗜铬细胞瘤及酷似嗜铬细胞瘤症状体征的疾患,2例患者给予缬沙坦,2例患者给予美托洛尔,1例可疑抑郁患者给予帕罗西汀治疗.结果 4例患者治疗有效,发作性高血压终止或有效控制,均恢复正
高尿酸血症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障碍所致的一组异质性疾病,以血尿酸升高为主要特征,由此可引起痛风及尿酸肾结石形成,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结果发现血尿酸水平是冠心病、脑卒中和其他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1-3],当体内形成粥样斑块时,其抗氧化能力就会转变为致氧化能力,促进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和脂质过氧化,从而加速血管损伤及斑块形成[4].当然,也有学者认为高尿酸血症
期刊
患者男,54岁.因"突发头痛、四肢抽搐、神志不清1d"于2011年8月16日入院.患者1d前在家中睡觉时突发头痛,随之出现神志不清、四肢抽搐,伴双眼上翻、口吐白沫、面色发青,持续十余分钟后抽搐缓解,但反应迟钝,此后间隔1~2 h均有类似抽搐发作,共发作4次,均能自行缓解.送至我院急诊科,急查头颅CT提示"脑动静脉畸形"术后改变。
期刊
卵圆孔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e,PFO)即指出生后卵圆孔瓣未能与继发隔粘连、融合充分闭合卵圆孔,从而导致心房水平分流的一种常见先天性心脏病.由于所入选人群和调查方法不同,流行病学显示10%~35%的人群存在PFO[1],且随着年龄增长发生率有所下降.近年研究发现PFO与隐源性卒中密切相关,但两者间具体的病因关系以及最佳治疗策略仍存在争论,目前比较有影响的是"反常性栓塞"学说.
期刊
脂联素是白色脂肪组织合成和分泌最多的激素蛋白,健康成年人血浆脂联素浓度范围1.9 ~ 17.0 mg/L.脂联素具有胰岛素增敏、调脂、抗炎、抗动脉粥样硬化及抗肿瘤等作用.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在糖尿病、肥胖、心血管、肿瘤及生殖系统等疾病状态下,脂联素水平明显降低.本研究查阅相关文献,就脂联素与各种相关疾病的关系总结如下。
期刊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干预在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68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干预治疗,包括理疗及肢体功能锻炼等,治疗2个月,两组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并进行综合对比.结果 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较治疗
我科2006年1月至2012年5月共收治20例因静脉滴注葡萄糖、地塞米松诱发低钾性周期性瘫痪患者,现分析报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20例患者中,男15例,女5例;年龄16~65 (40.5±16.2)岁,发病至就诊时间0.5~11.0h,10例有既往发作史,发病前否认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肾病、糖尿病;病前无禁食、呕吐、腹泻、使用利尿剂等可引起低钾的诱因.20例患者院外诊所静脉滴注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