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通过对秦巴山区高海拔地区直播漂浮育苗培育优质壮苗实践经验的总结,对棚内低温期长制约发育、苗池排湿难诱发病害、光照不足难以茁壮、水肥气热耦合短板效应制约优质壮苗率四大技术瓶颈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问题解决方案,以期不断推进高海拔区域优质壮苗培育的研究和生产实践。
关键词 高海拔地区;直播漂浮育苗;优质;壮苗培育
中图分类号 S5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2-0051-02
目前,国内绝大多数烟区处于中浅山区和低山丘陵区,由于生态环境受人为干扰相对较少,污染源少,成为安全、优质、特色烟叶的种植区。随着平原烟区农业结构的调整、劳动力与烟叶生产资料成本的上涨以及烟草农业劳动密集型产业比较利益相对下降,烟区向中山区甚至深山区挺进以保障原料供应的方向发展不无可能[1]。而中、深山区因受海拔、光照、气温、无霜期等自然条件的约束,传统的或缺乏较好温控装备的育苗方式很难培育优质壮苗,进而影响烤烟移栽、生育期和烘烤调制的品质。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发展使山地烟区出现了日光温室育苗大棚的装备,并使直播漂浮育苗技术推广传播。通过秦巴山地烟区近几年直播漂浮日光温室育苗技术的推广与实践,就培育优质壮苗而言,确实存在不少尚需突破的技术瓶颈。
1 漂浮育苗与优质壮苗培育
直播漂浮育苗作为行业内一项比较成熟的育苗技术,备受全国大多数烟区的推崇,除了福建龙岩的湿润育苗、云南楚雄的砂培育苗和东北烟区的托盘育苗外,该育苗方式占据了国内的大多数烟区。培育出优质壮苗是所有烟区追求的目标,而各地也因生态气候各异、企业标准不同、生产习惯和技术要求不同而有自己的参数范围。在理论上,对苗龄、茎高、茎围、叶数、叶色、染病、根系等情况均有规定,而实际操作中因为自然条件(温、光、水、气等)波动变化、硬件设施(大棚湿热效应、育苗盘密度控制等)差异、软件配备(技术参数设置与育苗管理执行力等)差异而导致各项指标大相径庭。
平原烟区资源禀赋及结构配置具有相对优势,较易于控制。而山地烟区仅因春季育苗气候波动难以控制,虽然投入不少人财物力,但最终优质壮苗的培育多为理想,仅存在于文字形态。直播漂浮育苗技术很成熟,但其也存在地域适应性,从而限制了优质壮苗的培育。对山地烟区的调查显示,烟农大多愿意自己育苗,因为育苗专业户或烟草公司根本培育不出烟农期望的优质壮苗。笔者通过2年育苗工作的实践,认为“未染病害、苗色清正、根系发达、长势强劲、柔韧茁壮、抗寒耐旱”为优质壮苗的六大特征,并可以根据地方条件差异调整育苗技术参数。
2 漂浮育苗优质壮苗培育的技术瓶颈与解决方案
秦巴山地烟区平均海拔在600~1 500 m,育苗期小气候变化具有“偏冷、阴湿、寡照、多变”的特点,这给培育优质壮苗带来了需要突破的技术瓶颈,具体为:棚内低温期长制约发育、苗池排湿难诱发病害、光照不足难以茁壮、水肥气热耦合短板效应制约优质壮苗。围绕上述问题,需要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攻关突破,培育优质壮苗。
2.1 棚内低温期长制约烟苗发育的原因分析与技术瓶颈突破
育苗前期,棚内温度长期处于5~15 ℃低温,根本原因在于:①播种前20 d苗池封闭晒水未能及时落实,水温比盘面低3~6 ℃,根系处于冷凉状态不易发育;②日光温室因排湿能力差,易起雾凝露,致使揭膜排湿时间多于密闭保温;③日光温室选址时过多受限于地形,海拔过高、坡向寡照、风口失热、树木遮荫难以接受充足辐射,难以形成“热岛”;④日光温室设计结构过于简单,草帘保温系统、内部加热系统缺失,不符合山地育苗要求;⑤人工增温试验及有效措施未能得到充分重视,长期低温致使苗株孱弱、发育缓慢,营养利用率低下。
对应技术瓶颈的突破方法:①充分重视播种前晒水,至少保证20 d;②通过试验寻找排湿与保温的平衡点,充分考虑地形风速;③科学选址,禁止风口建棚,去除周围草木遮荫,优化光照条件;④进一步增加预算,改建热管供热调温系统,充分利用山区丰富的生物质资源;⑤极端低温时,可以利用火炉等简易加热装置[2]。
2.2 苗池排湿难诱发病害的原因分析与技术瓶颈突破
苗池排湿难诱发病害的原因在于:①播种时,基质拌湿时喷水过多,萌芽前漂浮盘入池后长时间处于高温高湿状态,诱发种子霉烂或根系霉烂;②小十字期前,漂浮盘空穴中的持水量往往很大,排湿不畅,温度过高,盘面盐分析出,致使穴内12~24 h内水分太多、盐分过大,诱发根茎病害;③山区地形风较多,如果排湿口跟风向平行,即使风再大也难以排湿,易造成晴好天气棚内温度局部过高,易形成热害;④多数育苗大棚属于自然通风,排湿能力有限,雨天、阴天难以形成内外气压差,造成棚内低温高湿,湿度很容易超过90%诱发真菌病害;⑤育苗专业户往往因缺乏劳动力、责任意识差等原因,疏于精细管理、灵活排湿。
对应技术瓶颈的突破方法:①基质使用时必须根据当地春季气候灵活把握“握之成团、触之即散”的含水量;②高温时一定注意通风排湿,适时排湿,谨防盐害;③有条件的地方一定要安装排气扇或环流风机,在温度过高或阴雨天气主动排湿;④连续阴雨天气,可以利用熟石灰、草木灰等主动吸湿、灵活调节[3-4];⑤要求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共同摸索地形、气候造成的湿度规律,及时、快速、有效排湿,切忌粗放管理。
2.3 光照不足难育壮苗的原因分析与技术突破
光照不足难以育出壮苗的原因在于:①春季已发生浮沉天气或育苗前较长期冬春旱,棚膜污染严重,太阳光被散射、反射的能量较多,光强度低,达到光合作用饱和度的时间少;②四周山体、草木等障碍物的遮荫作用致使光照时间短,光反应较之暗反应无明显优势;③秦巴山区光照资源的天然禀赋差,春季白天时间较短,辐射强度也低;④育苗大棚排湿能力有限,在10:00前多因棚膜挂露致使折射、散射、反射损失的能量较多,上午温度多处于生物学0 ℃以下,苗发育缓慢。 对应技术瓶颈的突破方法:①利用育苗前空余时间清洗棚膜,使之清洁、透性好,易于光线进入;②去除四周人为力量可以解决的树木杂草对光线的遮挡作用,相对增加早晨、黄昏时的光照;③强制上午排湿,削弱露水对光线的影响;④突出大十字期到炼苗期之间的光照管理,配合肥水发挥光照对烟苗高茎、粗干、多根的影响;⑤谨防后期棚内13:00—15:00温度过高,阳光太强灼伤烟叶生长点,可采取遮荫、排湿、降温以增强抗逆性。
2.4 水肥气热耦合短板效应制约优质壮苗率的原因分析与技术突破
水肥气热耦合,配合良好才能发挥优势,培育优质壮苗。而实际当中,各自因存在短板效应,致使相互制约、优势不优。其原因在于:①直播漂浮育苗技术使得漂浮盘长期处于水环境中,水生根发达,有效根缺乏,往往是少氧、酸性环境,易滋生绿藻等真菌病害,且不利于有效养分粒子的形成,如反硝化作用;②实际中育苗肥往往是过剩的,起初是长期低温,利用率低,易成僵苗弱苗,后期温度较高时,易造成疯长、快发、高脚苗,缺乏韧性,不利移栽;③育苗大棚系统早期温度过低,光热资源浪费较多,苗生长缓慢,人工辅助的肥、热资源跟不上,而后期肥热效应易于发挥,但根际的氧气、水的酸碱性与缓冲能力又在下降,致使短板效应明显。
对应技术瓶颈的突破方法:①早期强化温度、热量、肥力的人为干预与协调,实时满足其伸根期的水、肥、气、热需求,确保幼时根基足;②中期要搞好间苗、剪叶、除病株、拔草等工作,确保每株烟株都能较为均匀地竞争到生长空间和水肥气热资源,从而保证其整齐度;③后期要加强水肥补充,补水目的在于补氧,补肥是为了不脱肥,尤其是炼苗阶段的干湿交替与喷洒叶面肥等技术措施对培育优质壮苗非常关键;④充分考虑每项农艺措施,必须从水、肥、气、热良好协调与正常耦合的角度出发,灵活协调,发挥其综合效益。
3 结语
在生产中追求优质壮苗的培育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随着现代烟草农业的深入发展、设施农业的迅速推进,越来越先进的技术和设施被应用到烟草农业中来,但搞好“设施—技术—管理—人员”的配套与优化十分重要。在山地高海拔烟区的优质壮苗培育过程中,必须要根据育苗设施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自然资源等要素的结构,充分协调好“水、肥、气、热、光”等效应的发挥,因地制宜地摸索出一套优良的育苗方法,杜绝乱套理论、乱用技术、僵化使用、贻误农时。优质壮苗的培育,必须要根据不同地域、不同环境下制约烟苗茁壮生长的主要矛盾灵活采取技术措施,突破优质壮苗培育的技术瓶颈。
4 参考文献
[1] 闫克玉.烟草原料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2] 于振文.作物栽培学各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3] 刘玲.介绍几种烤烟育苗方法[J].河南农业,2002(3):13.
[4] 师会勤.我国烤烟育苗的几种主要方式探讨[J].南昌高专学报,2005(1):100-102.
关键词 高海拔地区;直播漂浮育苗;优质;壮苗培育
中图分类号 S5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2-0051-02
目前,国内绝大多数烟区处于中浅山区和低山丘陵区,由于生态环境受人为干扰相对较少,污染源少,成为安全、优质、特色烟叶的种植区。随着平原烟区农业结构的调整、劳动力与烟叶生产资料成本的上涨以及烟草农业劳动密集型产业比较利益相对下降,烟区向中山区甚至深山区挺进以保障原料供应的方向发展不无可能[1]。而中、深山区因受海拔、光照、气温、无霜期等自然条件的约束,传统的或缺乏较好温控装备的育苗方式很难培育优质壮苗,进而影响烤烟移栽、生育期和烘烤调制的品质。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发展使山地烟区出现了日光温室育苗大棚的装备,并使直播漂浮育苗技术推广传播。通过秦巴山地烟区近几年直播漂浮日光温室育苗技术的推广与实践,就培育优质壮苗而言,确实存在不少尚需突破的技术瓶颈。
1 漂浮育苗与优质壮苗培育
直播漂浮育苗作为行业内一项比较成熟的育苗技术,备受全国大多数烟区的推崇,除了福建龙岩的湿润育苗、云南楚雄的砂培育苗和东北烟区的托盘育苗外,该育苗方式占据了国内的大多数烟区。培育出优质壮苗是所有烟区追求的目标,而各地也因生态气候各异、企业标准不同、生产习惯和技术要求不同而有自己的参数范围。在理论上,对苗龄、茎高、茎围、叶数、叶色、染病、根系等情况均有规定,而实际操作中因为自然条件(温、光、水、气等)波动变化、硬件设施(大棚湿热效应、育苗盘密度控制等)差异、软件配备(技术参数设置与育苗管理执行力等)差异而导致各项指标大相径庭。
平原烟区资源禀赋及结构配置具有相对优势,较易于控制。而山地烟区仅因春季育苗气候波动难以控制,虽然投入不少人财物力,但最终优质壮苗的培育多为理想,仅存在于文字形态。直播漂浮育苗技术很成熟,但其也存在地域适应性,从而限制了优质壮苗的培育。对山地烟区的调查显示,烟农大多愿意自己育苗,因为育苗专业户或烟草公司根本培育不出烟农期望的优质壮苗。笔者通过2年育苗工作的实践,认为“未染病害、苗色清正、根系发达、长势强劲、柔韧茁壮、抗寒耐旱”为优质壮苗的六大特征,并可以根据地方条件差异调整育苗技术参数。
2 漂浮育苗优质壮苗培育的技术瓶颈与解决方案
秦巴山地烟区平均海拔在600~1 500 m,育苗期小气候变化具有“偏冷、阴湿、寡照、多变”的特点,这给培育优质壮苗带来了需要突破的技术瓶颈,具体为:棚内低温期长制约发育、苗池排湿难诱发病害、光照不足难以茁壮、水肥气热耦合短板效应制约优质壮苗。围绕上述问题,需要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攻关突破,培育优质壮苗。
2.1 棚内低温期长制约烟苗发育的原因分析与技术瓶颈突破
育苗前期,棚内温度长期处于5~15 ℃低温,根本原因在于:①播种前20 d苗池封闭晒水未能及时落实,水温比盘面低3~6 ℃,根系处于冷凉状态不易发育;②日光温室因排湿能力差,易起雾凝露,致使揭膜排湿时间多于密闭保温;③日光温室选址时过多受限于地形,海拔过高、坡向寡照、风口失热、树木遮荫难以接受充足辐射,难以形成“热岛”;④日光温室设计结构过于简单,草帘保温系统、内部加热系统缺失,不符合山地育苗要求;⑤人工增温试验及有效措施未能得到充分重视,长期低温致使苗株孱弱、发育缓慢,营养利用率低下。
对应技术瓶颈的突破方法:①充分重视播种前晒水,至少保证20 d;②通过试验寻找排湿与保温的平衡点,充分考虑地形风速;③科学选址,禁止风口建棚,去除周围草木遮荫,优化光照条件;④进一步增加预算,改建热管供热调温系统,充分利用山区丰富的生物质资源;⑤极端低温时,可以利用火炉等简易加热装置[2]。
2.2 苗池排湿难诱发病害的原因分析与技术瓶颈突破
苗池排湿难诱发病害的原因在于:①播种时,基质拌湿时喷水过多,萌芽前漂浮盘入池后长时间处于高温高湿状态,诱发种子霉烂或根系霉烂;②小十字期前,漂浮盘空穴中的持水量往往很大,排湿不畅,温度过高,盘面盐分析出,致使穴内12~24 h内水分太多、盐分过大,诱发根茎病害;③山区地形风较多,如果排湿口跟风向平行,即使风再大也难以排湿,易造成晴好天气棚内温度局部过高,易形成热害;④多数育苗大棚属于自然通风,排湿能力有限,雨天、阴天难以形成内外气压差,造成棚内低温高湿,湿度很容易超过90%诱发真菌病害;⑤育苗专业户往往因缺乏劳动力、责任意识差等原因,疏于精细管理、灵活排湿。
对应技术瓶颈的突破方法:①基质使用时必须根据当地春季气候灵活把握“握之成团、触之即散”的含水量;②高温时一定注意通风排湿,适时排湿,谨防盐害;③有条件的地方一定要安装排气扇或环流风机,在温度过高或阴雨天气主动排湿;④连续阴雨天气,可以利用熟石灰、草木灰等主动吸湿、灵活调节[3-4];⑤要求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共同摸索地形、气候造成的湿度规律,及时、快速、有效排湿,切忌粗放管理。
2.3 光照不足难育壮苗的原因分析与技术突破
光照不足难以育出壮苗的原因在于:①春季已发生浮沉天气或育苗前较长期冬春旱,棚膜污染严重,太阳光被散射、反射的能量较多,光强度低,达到光合作用饱和度的时间少;②四周山体、草木等障碍物的遮荫作用致使光照时间短,光反应较之暗反应无明显优势;③秦巴山区光照资源的天然禀赋差,春季白天时间较短,辐射强度也低;④育苗大棚排湿能力有限,在10:00前多因棚膜挂露致使折射、散射、反射损失的能量较多,上午温度多处于生物学0 ℃以下,苗发育缓慢。 对应技术瓶颈的突破方法:①利用育苗前空余时间清洗棚膜,使之清洁、透性好,易于光线进入;②去除四周人为力量可以解决的树木杂草对光线的遮挡作用,相对增加早晨、黄昏时的光照;③强制上午排湿,削弱露水对光线的影响;④突出大十字期到炼苗期之间的光照管理,配合肥水发挥光照对烟苗高茎、粗干、多根的影响;⑤谨防后期棚内13:00—15:00温度过高,阳光太强灼伤烟叶生长点,可采取遮荫、排湿、降温以增强抗逆性。
2.4 水肥气热耦合短板效应制约优质壮苗率的原因分析与技术突破
水肥气热耦合,配合良好才能发挥优势,培育优质壮苗。而实际当中,各自因存在短板效应,致使相互制约、优势不优。其原因在于:①直播漂浮育苗技术使得漂浮盘长期处于水环境中,水生根发达,有效根缺乏,往往是少氧、酸性环境,易滋生绿藻等真菌病害,且不利于有效养分粒子的形成,如反硝化作用;②实际中育苗肥往往是过剩的,起初是长期低温,利用率低,易成僵苗弱苗,后期温度较高时,易造成疯长、快发、高脚苗,缺乏韧性,不利移栽;③育苗大棚系统早期温度过低,光热资源浪费较多,苗生长缓慢,人工辅助的肥、热资源跟不上,而后期肥热效应易于发挥,但根际的氧气、水的酸碱性与缓冲能力又在下降,致使短板效应明显。
对应技术瓶颈的突破方法:①早期强化温度、热量、肥力的人为干预与协调,实时满足其伸根期的水、肥、气、热需求,确保幼时根基足;②中期要搞好间苗、剪叶、除病株、拔草等工作,确保每株烟株都能较为均匀地竞争到生长空间和水肥气热资源,从而保证其整齐度;③后期要加强水肥补充,补水目的在于补氧,补肥是为了不脱肥,尤其是炼苗阶段的干湿交替与喷洒叶面肥等技术措施对培育优质壮苗非常关键;④充分考虑每项农艺措施,必须从水、肥、气、热良好协调与正常耦合的角度出发,灵活协调,发挥其综合效益。
3 结语
在生产中追求优质壮苗的培育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随着现代烟草农业的深入发展、设施农业的迅速推进,越来越先进的技术和设施被应用到烟草农业中来,但搞好“设施—技术—管理—人员”的配套与优化十分重要。在山地高海拔烟区的优质壮苗培育过程中,必须要根据育苗设施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自然资源等要素的结构,充分协调好“水、肥、气、热、光”等效应的发挥,因地制宜地摸索出一套优良的育苗方法,杜绝乱套理论、乱用技术、僵化使用、贻误农时。优质壮苗的培育,必须要根据不同地域、不同环境下制约烟苗茁壮生长的主要矛盾灵活采取技术措施,突破优质壮苗培育的技术瓶颈。
4 参考文献
[1] 闫克玉.烟草原料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2] 于振文.作物栽培学各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3] 刘玲.介绍几种烤烟育苗方法[J].河南农业,2002(3):13.
[4] 师会勤.我国烤烟育苗的几种主要方式探讨[J].南昌高专学报,2005(1):1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