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德育不妨乘上互联网的快车

来源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van_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学一段时间后,家长们聚到一起又在不断痛斥“互联网”。近日,有报道也说青少年学生迷恋网络的人数与日俱增,且呈现出年龄越来越小的趋势。
  人们数说互联网的“害”,各种交友群和各类网络游戏,使不少痴迷的青少年受到蛊惑和诱导,跌入各种“美丽”的陷阱;沟通的自由性,远离了家长的管束和教师的监督,青少年学生的主体意识被极大地调动起来,直接冲击着学校传统的单向性德育;信息传输过程变成参与者主动的认知过程,没有引导和约束,让青少年学生衍生出了许多“不良反应”。
  其实,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也能给学校德育提供全新的教育载体和模式。今天的学校德育如何正确应对互联网的冲击,利用好互联网,笔者以为要注意三点。
  首先,面对网络时代的挑战,学校德育要主动把握制高点,敏感地观察,敏锐地思考,建设和运行好凸现青少年特色、吸引青少年参与的主题网站,比如,创建机器人创意网站和VR体验平台等,主动用生动活泼、不断创新的内容和形式去占領互联网精神阵地,让青少年学生触网便可寻到“正能量”。
  其次,学校德育要找准自身立足点,全面提高青少年的网络“免疫力”。学校德育应当运用网络构筑起新型的师生互动关系,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和引导学生的选择性,在更加平等的教育环境中共同面对现实生活和未来追求。比如学校团委、少先队等组织可通过微信群等形式,将青少年学生牢牢凝聚在一起,除平时开展思想交流外,每逢国庆节、春节、革命纪念日、学雷锋日等,组织开展好丰富多彩的话题讨论,让青少年学生在用网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教育。在网络互动中,教师要更多地扮演好现代思想的“引路人”和学生心灵的“守护者”角色,加强对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人文、伦理、道德和法制教育,教育学生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提高鉴别信息真伪的能力,提升的信息素养。
  再次,学校要积极探究切入点,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各个方面齐抓共管的教育合力,共同营造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
  (作者单位:山东潍坊市实验学校)
其他文献
钯(Ⅱ)-硫脲-碘酸钾络合物在pH8.20 NH3.H2O-NH4Cl缓冲溶液中有一灵敏的吸附波,峰电位在-0.42 V(vs.SCE)左右,该波的二阶导数峰峰电流与钯质量浓度在0.60~2.20μg/L范围内呈线性关
本文围绕核电装备制造企业的特点,论述了CAD/CAM系统对于该行业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并结合实际案例就整体规划、前期调研、项目实施、推广应用等方面论述了CAD/CAM系统构建中要
<正>我们党的先进性不仅体现在信仰和宗旨,也体现在能用科学有效的方式方法、严肃严明的纪律规矩把先进理念变为先进行动,让先进理论引领先进实践,让先进性要求切实体现在党
近年来,社区准物业管理逐渐兴起,其管理模式日益完善,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居住环境,也保证了政府在人们的心中的良好形象,促进了社会的稳定,保证了环境的和谐。在今后
课堂不仅是学生成长的地方,也是教师成长的地方,通过构建一个良好的师生互动平台,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利用争辩、怀疑、提问等不同的方式达到师生有效分享互动,能让师生之间
目的探讨大学生视屏时间、体力活动现状与其超重/肥胖之间的关系,为预防控制超重肥胖提供参考。方法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2015年9月—2016年1月对淮南市4所大学抽取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