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试教育下中学青年女教师的心理压力与身体状况浅析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wer_g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学青年女教师肩负着为社会培养人才的重任,其心理的健康发展对于自身的身心健康、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从学校、社会、家庭三方面分析了中学青年女教师所承受的心理压力,以及会出现的身体不良状况,并提出了中学青年女教师的心身健康发展的对策与建议,使中学女教师保持心理健康,最大限度地发挥她们的潜力,为基础教育贡献力量。
  关键词:青年女教师;心理压力;身体状况
  
  一名优秀教师除需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娴熟的教育教学技巧之外,更要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因为教育者的身心健康状况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只有身心健康的教师才能透过教育历程影响学生,培养出身心健康的好学生。对于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女教师来讲,她们在刚刚由学生变为教师后,就要承受应试教育给她们带来的重压,从而使得这些青年女教师在心理与身体状况方面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一、中学青年女教师的心理压力及其来源
  
  1.中学青年女教师的心理压力
  (1)主观能动性差。有些中学青年女教师把教师职业只是作为一种谋生手段,在工作中,往往处于被动地位,对工作不热情,缺乏职业自豪感,遇到一点挫折,就容易感到心理不平衡,理所当然地当着学生的面发牢骚;自我成就感差,常处于自卑、白责状态,对前途悲观失望,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工作效率低;对学生缺乏应有的爱心,不愿与学生交流思想,实行的往往是“滞后教”,等问题出现了再去亡羊补牢,职业道德意识薄弱。
  (2)存在不良情绪和情感。人是情绪化的产物,这一点在部分中学青年女教师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由于青年女性自身的心理特点,易敏感、好冲动,对自己的情绪缺乏必要的调控能力,容易把个人情绪带进学校,遇到不顺心的事,便将不良情绪转嫁到学生身上,冲学生发火,惩罚学生,甚至出现不文明的语言和行为;同时,情绪的感染作用也会使学生出现一些不良行为和心理问题,降低教育效果;对待学生有明显的情感偏差,从主观上把学生分成不同等级,厚此薄彼,鄙视、漠视后进生,偏袒、宠爱优生与特生。
  (3)人格缺陷与人际关系失调。人际关系是一个人心理素质的集中体现,也是影响中学青年女教师工作成绩和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有的中学青年女教师存在自私、妒忌、固执、多疑、懦弱、消沉等不良个性,在交往中容易与他人发生矛盾、冲突。对同事不能和睦相处,协作共事;对学生不能关心爱护,尊重理解;对家长一味指责,随意训斥,认为他们没有配合学校管教好孩子,导致人际关系失调。
  2.中学青年女教师心理压力的来源
  (1)来自自我的压力。准备任教之前,笔者无数次幻想自己站上讲台的样子,也无数次幻想班上孩子可爱的脸庞和天真的笑容…一而当真的做了中学女教师,看着跟我们以前学的完全不一样的教材版本,笔者有点无所适从;再面对班上吵闹的孩子和闹哄哄的课堂,加上乱七八糟的作业,笔者感觉有点崩溃,甚至有点厌恶……同时也有点自卑和焦虑,怎么我堂堂一个大学生,连一帮孩子都搞不定呢?干一行爱一行,是职业人必须遵守的基本操守之一。然而,作为个体的人,谁都有着或多或少内心无法逾越的障碍,比如固执,比如厌恶,比如忧伤,比如消极。如何排解或淡化这些不愉快的情绪,也是我们必须要修好的一门功课。
  (2)来自学校的压力。刚刚踏上工作岗位,许多教师对工作充满热情和新鲜感,由于缺乏经验,许多教师都是在探索中工作的,她们肩负着“学生”与“教师”的双重使命。一方面,她们要提高自身水平;另一方面,她们要教育学生。从校方来讲,要大力提高她们的能力,还要使她们得到多方面的培训与历练,加之考虑到女性天生所固有的做事认真与细致的特点,学校通常会将当班主任的重任交给这些女教师。她们不仅要处理班级的各种琐事,还要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思想、生活给予关心与关注,渐渐完成由“学生”到“老师”的角色转换。由于缺乏经验,她们通常会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教学工作,同时要参加学校各项考试、考核、评定。教育活动、批改作业、钻研教材、备课、做课件、校本培训、学历进修、学电脑、搞比赛、学普通话、晚自习、周日节假日补课等等,教师每天工作都远远超过8小时。一份关于我国中学教师人日均劳动时间表明:“我国中学教师日均劳动时间为9.67小时,比其他一般职工高1.67个小时,积累起来,年超额劳动时间为420小时。”对于这些青年女教师,她们要从早晨的晨读到晚上的晚自习,全程对学生进行追踪与监督,她们的劳动时间比其他老师更长。
  (3)来自社会的压力。教师行业的特殊性使得社会对教师具有较高期望。社会将培养祖国栋梁之才的期望寄托在教师的身上,家长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望也寄托在教师的身上,这给教师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有思想、有情感、有主观能动性的人,这使教师特殊的工作更为复杂。由于青年女教师的工作经验不足等因素,社会、家长等在对她们寄予期望的同时也报有怀疑的态度。当教师不能被完全认可时,她们就会产生无助感,感到自己不被关心、重视,她们自身的价值得不到充分的体现,从而给她们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4)来自家庭的压力。一方面,中学青年女教师由于上学等因素,当她们踏上工作岗位时,很多人就已被列入“大龄女青年”的行列中。社会舆论、家庭成员的催促,使她们不得不考虑个人问题。许多家庭的父母甚至因这些青年女教师的婚姻而焦虑,家长们通过人脉给她们创造各种相亲的机会。而对这些青年女教师而言,她们还处在工作的初级阶段,对于个人问题从精力和时间上都无暇顾及。面对家庭给她们带来的“逼婚”问题,有的人甚至选择逃避。另一方面,对于一些本身家境欠佳的教师来说,她们刚刚由物质享受者转变为物质提供者,她们要给家庭提供必要的物质支持,而教师的工资在许多行业中仍是比较低的,除去给家庭提供的必要物质支持外,一些现实的经济压力也使她们喘不过气来。
  
  二、中学青年女教师的身体状况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亚健康”这个名词。即:机体无器质性病变,但是有一些功能改变的状态称为“第三状态”,我国称为“亚健康状态”。如今教师群成为亚健康状态的主要候症人群,并形成了可以高度概括的典型“职业症状”。中学青年女教师的身体亚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失眠
  失眠,指无法入睡或无法保持睡眠状态,导致睡眠不足,又称入睡和维持睡眠障碍。导致失眠的原因包括:时差改变、倒班工作、睡眠觉醒节律絮乱、睡眠时间延迟或提前、非24小时睡眠觉醒等。由于中学青年女教师高负荷的工作,每天要工作学习到很晚才睡觉,第二天又要很早起床,这导致她们睡眠时间过短、用脑时间过长。长期如此循环,使得她们精神紧张,心理压力过大,导致了失眠。
  2.头痛
  紧张、疲乏、环境喧闹等会引起头痛。教师特殊的行业性质,要求教师要不断地进行大量思考,再加之要随时面对学生提出 的新问题,使得教师大脑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她们将大部分时间用于工作中,生活不规律,经常熬夜,饮食随便,且缺少必要的锻炼,身心通常很疲乏。再加上学校喧闹的环境,使得教师出现头痛的现象较多。
  3.咽喉炎
  讲话过多、水分补充不足、工作压力大、情绪紧张、高温灰尘多等都是引起咽喉炎的原因。在应试教育中,教师的授课方式主要是讲授法,教师主要运用语言来传递信息、教导学生。现如今中学每班学生均在50人以上,且教室空间大,教师必须大声说话才能使学生听清楚;此外,有些教师要写板书,下课后还要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说话多、时间长,这些都是导致教师患有慢性咽喉炎的因素。
  4.腰腿疼痛
  有些学校规定45岁以下的教师上课期间不允许坐着,只许站在讲台上上课。当前,中学教师每周课程都很多,长时间站立讲课必然引起关节炎、腿痛;此外,教师在批改作业、备课过程中,经常长时间伏案工作,易导致颈椎病、腰椎病。
  5.衰老
  人的生长发育到25岁已进入高峰期,从30-35岁逐渐开始出现生理上的退行性变化。中学青年女教师由于长时间超负荷工作,加之社会等对其的重大压力,她们整天忙忙碌碌,无暇调适自己,生物钟紊乱,皮肤无光泽,与同龄人相比,这些中学青年女教师衰老得更快。
  
  三、改善中学青年女教师心理与身体状况的对策与建议
  
  (1)学校要减轻对青年女教师的工作压力,适度分配工作,缩短其工作时间,对她们的工作量有一个循序渐进的加大过程,避免使青年女教师过早出现职业倦怠现象。要留出时间让她们进行身心的调节,使她们在工作时保持愉悦的心情,对工作保持持久的热情。
  (2)社会应给予青年女教师更多的关注。有调查显示,社会支持对教师的职业压力有着扩大和缩小的作用,良好的社会支持会使教师的心理压力得以释放,缺少社会支持会加重教师的心理压力。因此,社会应多给她们一些鼓励和支持,少给她们一些打击;多给一些理解和尊重,少给一些压力。
  (3)家庭成员应给予中学青年女教师更多的支持。要理解她们的处境,当她们有压力时,鼓励她们将心里的压力说出来,及时给予其精神上的慰籍,帮助她们摆脱压力,确立现实的目标。
  (4)通过培训、讲座等形式使中学青年女教师树立正确的健康观。使她们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等方面保持良好的状态,使她们重视自身的健康,定期体检,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及免疫功能。
  (5)学校要给中学青年女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和环境。要营造轻松、积极向上、和谐的气氛。学校应成立心理咨询室,配备相关设施,使青年女教师的压力可以在心理教师的辅导与帮助下得到缓解。
  总之,学校、家庭、社会要合力营造良好的环境,给中学青年女教师以较多的关注,减少其压力,使她们以良好的身心状态投入到培养祖国下一代的事业中。
  
  参考文献:
  [1]赵明勇,中小学教师心理压力成因浅析[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3):58
  [2]杨明,徐光明,朱斌,影响高校教师身体健康的因素及增进健康措施[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4):122-126,
  [3]于靖,中学教师心理健康与职业压力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5,(11):50-52
  
  (责任编辑:张中)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在对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方法 通过对我院114例患者(男82例,女32例)的分析,降压药物的使用及临床防护措施.结果 114例住院患者的病情都得到
鼻出血是鼻腔、鼻窦疾病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也是某些全身性疾病或鼻腔邻近结构病变的症状之一.对于出血较剧烈,渗血面较大或出血部位不明者,中老年病人出血部位多在鼻腔后部
本文通过观察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得出结论: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有显著的疗效,且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推广.
目的 探讨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的术式选择及疗效.方法 2003年4月至2006年5月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患者21例,按AO分型:C1型5例,C2型11例,C3型5例.所有患者均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采用尺骨鹰嘴截骨入路,肱骨小头和肱骨滑车复位后用松质骨螺钉或空心螺钉固定,肱骨干和肱骨远端之间采用AO双钢板或"Y"钢板固定,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 21例患者获6~25个月随访,平均15个月.根据M
【摘要】 目的 探讨支气管内膜结核的误诊原因及其诊断方法。方法 对88例支气管内膜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88例支气管内膜结核中,误诊为支气管炎23例(26.14%),肺癌18例(20.45%),肺炎9例(10.23%),支气管哮喘8例(9.09%),支气管扩张症12例(13.64%),肺肿瘤或肺肿瘤合并肺不张10例(11.36%),结节病2例(2.27%),咽喉炎3例(3.4
【摘要】 目的 探讨稳心颗粒对冠心病心肌缺血和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9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A组,45例)和稳心颗粒组(B组,45例),A组给与常规药物单硝酸异山梨脂和肠溶阿司匹林口服,B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稳心颗粒治疗,9 g/次,3次/d,连服12周。治疗前后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测,对缺血和HRV时域指标作对比观察。结果 治疗后,有症状的ST段压低次数及其持
目的 ,建立复方氨酚烷胺胶囊的最佳溶出度方法.方法 采纳第16册复方氨酚烷胺片的溶出度测定方法,建立复方氨酚烷胺胶囊的溶出度方法.采用转篮法,以盐酸溶液(9→1 000)1 000 m
【摘要】 目的 调查晋城煤业集团总医院ICU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发病情况、原发病、病死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根据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断和治疗指南(2006)中诊断标准,沿用1994年欧美ARDS联席会议制定的ARDS诊断标准,回顾性调查2004~2009年晋城煤业集团总医院ICU中ARDS患者的原发病、逐年发病情况、病死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200